明清徽商资料选编

    《谐铎》卷7《鄙夫训世》

925 新安有富人二,一程,一汪,以贾起家,积财巨万。性鄙啬,虽产日广,而自奉弥俭。以重利权子母,持筹握算,辎铢必较。汪无子,病将革,族人争立,抢夺一空,奴辈各攫赀散去,汪卧床不得食,引首四顾,饮恨而卒。程三子,长子获与乡荐,贪济以横,田宅益广。遇乱,怨家群起劫之,被杀,余二子五孙皆死于兵。
    《三冈识略》卷8《积财贻害》

926 近来业典当者最多徽人。其掌柜者,则谓之朝奉。若辈最为势利,观其形容,不啻以官长自居。言之令人痛恨。
    《此中人语》卷3《张先生》

索引:
251 263 298 309 330 348 378 413 426 460
466 467 508 519 548 551 573 585 594 727
744 801 1203 1223 1356 1361




第五章 徽商资本的出路
第一节 购置土地  

927 处士讳(汪)明德,世昭其字也。……处士聪明过人,善对句,涉猎百家子史,通大义。及壮,练达时务,极有条理,父兄悦其能。凡家事内外一以委之,服劳无违命。事商贾每倍得利,归父兄娱其心。厥考遣世行补邑庠生,处士则丰其资给,勉其专业以成功名,可谓养亲之志矣。……他如助父兄筑圩、开田、通渠引水,皆有经久良法。修砌周围石路,架桥梁以便往来,不少吝焉。……晚年于所居之旁,围一圃、辟一轩,凿一塘,以为燕息之所。决渠灌花,临水观鱼,或觞或咏,或游或奕,盖由田连阡陌、囊有赢余,而又有子能继其志而后乐斯乐也。(生于永乐己亥,卒于成化甲辰)。
    《汪氏统宗谱》卷42《七十六代世昭墓志铭》

928 黄义刚,字养浩(明宣德弘治间休宁人)……少商木筏于杭、浙、姑苏,壮经营于正阳、固始,得生财之大道,……晚而筑室买田立纲振纪,家声文物,焕然一新。(生宣德辛亥,卒弘治乙丑)
    休宁《黄氏世谱》卷2《黄义刚传》

929 许竹逸(歙县人,生景泰庚午,殁于正德戊寅),挟资经吴越金陵十余年,资益大起,广营宅,置田园,以贻后裔。
    《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卷8《竹逸许公行状》

930 (王)友榄(明天顺嘉靖间歙人)……商于庐。……家渐饶裕,爱庐之风俗淳朴,买田千余亩,构屋数十楹。
    歙县《泽富王氏宗谱》卷4

931 (歙商吴)公,字烈夫。洪武初,溪南有宗鲁公者,富而敦义。传三世至公父野牧公,尽俦豪逸,雅好伤咏,不事家人生业。公乃挟妻奁以服贾,累金巨万,拓产数顷,而均之于弟,及弟费不赀,父乃仅拨本银三百以偿公,公让弗获,始勉承之。既而曰:“商贾末业,君子所耻,耆耄贪得,先圣所戒。”遂归老于家,开圃数十亩。……朝廷聿新三殿,督诸道采木,而徽尤峻诛求,公卒应所求,为诸道倡。生弘治辛亥,殁嘉靖辛丑,年七十一。
    《丰南志》第5册《存节公状》

932 公讯贶,字孟贻,姓许氏,居(休)邑南乡孚谭。世以积善闻名于邑,富而好礼。……商于淮、泗间,能观时变,以上下其殖,居积致富,故财虽丰而人不怨。好与名公巨卿游,不图进取。有故人巡按户凤以礼致问,公辞避之不肯谒,士大夫高之。命弟任旅务,己任家务,一毫不私。见人有患难,力所能济者,必为之济,因而籍以终生者甚多。广田园盛甲一乡。……
    《许氏统宗谱 孟贻公行状》

933 翁姓汪氏,讳忠富,字好礼,别号荫墩。……翁幼即辩慧有干蛊志……父殁而翁年十有八,仲弟年十五,季弟年八,翁极友爱,咸与聘娶。乃挈赀北游淮泗间,能明物情,识时势,获自然之利。而以深刻取赢羡、机巧趋便利者,翁弗有也。然以是日丰裕,造华堂广厦、拓置田薮,饬聚器具,而翁家法周洽严肃,门内雍睦,僮仆男女,殆四十人,咸恩逮无不得所。……翁族旧有祀产,例以所入供祭具,而末流多射利忽祀事者。当翁年独以己赀丰备品物,而产所入者则存殖,因为永规。遂以是建厅宇、增祭田,余利遗至今,众务赖无废坠。……尝命长子商曰:“职虽为利,非义不可取也。”命季子业举子,则曰:“学贵自修,非专为名尔,惟勤励俟命,吾不以利钝责汝也。”……卒于正寝,时嘉靖丙午十一月初二日辰时,距生于成化戊戌十月初五日亥时,享年六十有九。
    《汪氏统宗谱》卷3《行状》

934 (江终慕,歙之溪南里人)。翁生三岁而父卒,依兄奉母吴以居。时家祚中落,茕然无以生也。翁年十二三,即从兄屠酤里中。稍长,从如钱塘。其在钱塘日坐圜,售米盐杂物,兄弟服勤如初。而母甘旨常苦不克,翁乃叹曰:“丈夫当观时变、察低昂、立致富厚耳,安能久为此琐琐乎。”遂辞其兄,北游青、齐、梁、宋间,逐什一之利。久之复还钱塘,时已挟重赀为大贾。已而财益裕,时时归歙,渐治第宅田园为终老之计。会中官毕真出镇两浙。毕真者宁庶人之党也,包藏不轨,先以威胁其下,牛羊用人,日肆荼毒。于是翁年四十余,有四子,即收余赀,令、北贾维扬,而身归于歙,教衿、珍读书学文为举子,遂不复出。每自言曰:“吾先世奕叶衣冠,今久易业为商贾,不可。”无何,衿与珍并入学为诸生。嘉靖庚子,珍应应天府乡试,中式。越四年,甲辰,登进士第,乙巳,授江西瑞州府高安县知县,道过歙,拜翁,翁曰:“吾祖宗厚积久不发矣,汝今始受命为民司牧,汝其勉哉。”……翁生于成化乙未十二月二十日,卒于今年嘉靖乙酉六月二日,享春秋七十有五。
    歙县《溪南江氏族谱 处士终慕江翁行状》

935 江容东先生者,名国罚,字景仁,婺源江湾人也。……家人为木客,贾吴楚,或数千章。……然以无侈费,蓄滋羡。人操书致售田,必予善价,里中人租以石计,有定衡,独先生减二斤。故先生田日斥,而乐为先生田佣者惟虞不得。
    《大泌山房集》卷72《江先生家传》

936 (明休宁商程维宗)从事商贾,货利之获,多出望外,以一获十者常有之,若有神助,不知所以然者,由是家业大兴。……且增置休歙田产四千余亩,佃仆三百七十余家。有庄五所:其曰“宅积庄”,则供伏腊;曰“高远庄”则输二税;其洋湖名曰“知报庄”,以备军役之用,至今犹遵守焉。其蒇干名曰“嘉礼庄”,以备婚嫁;其杭坑名曰“尚义庄”,以备凶年。其各庄什器,仓禀、石坦、垣墉无不制度适宜。又于屯溪造店房四所,共屋四十七间,居商贾之货,故税粮冠于一县。
    《休宁率东程氏家谱》

937 方君讳汝梓,字希鲁,一字惟恭,别号环墅。其先睦州淳安人。有讳惠诚者,隋初为歙令,令子叔浒系籍歙之东乡,遂世为歙人。……方君少颖异,有俊才,教谕公奇之,授之诗。方君学诗辄通大义,为文突骋奔放,下笔迭迭数千言立就。一时奇俊之士咸推毂方君,即方君亦自谓一第可俯拾也。乃屡试有司,竟不售。比壮,逡巡俯仰,弗克肆力于学。方君乃叹曰,“人生进不得逢时取尺寸之勋,退而窜状草野贫窘没齿,安可比丈夫哉!语曰:‘黍稷无成,不可为荣。’吾何以举业为也。”遂与仲氏挟赀遨游青、齐、梁、宋之间,转徙积贮,稍仿计然之画,贾乃大起,赍用益饶。归而大治宫室、市良田,为终老计。……方氏以隆庆庚午十二月十三日卒,历春秋六十有三。
    《方氏会宗统谱》卷19《环墅方君行状》

938 (李大鸿,明嘉靖万历间婺源人)公甫三龄,而公父见背。故赀遭圯,族牟尽藐焉无依,如线之脉几危矣。既长,公就外傅,不几而弃。从贾金陵、龙都间,即囊橐不充,志存远大。尝叩诸父曰:“人弗克以儒显,复何可以雄视当世 ”有语之:“阳翟其人埒千乘而丑三族,素封之谓,夫非贾也耶!”公于是茹苦啖辛,勤渠商务。溪金公见而器之,觅为快婿。公得俪金孺人拮据,阃以内得无反顾忧,一意外商,画多奇中,迨年三十而业抗中贾矣。公生平任侠,膂力过人,逆旅中无敢眦睚公者。会肆之主人词少倨,乃谋诸诸父曰:“余尝过江宁,睹江宁为南都重镇,四方会集,贾而不就都会以罄其怀,何徒局促尺寸为哉 ”乃罢龙都,而贾江宁,公居中调业,而转贾者人赀相得,计所就业,未逾十年,而遂足当上贾矣。
归而举先世之庐而新之,从弟董焉。子姓蕃衍,室难聚居,去室不两庑地且爽垲,于是籍草开墓,从侄董焉。是二役也,实费不赀,公惟知丰水之贻燕而已,他勿问也。
公年逾艾,犹什一持户,什九视贾。爰以赀事盐策。盐策之大贾,佥侈僭靡常,公垂首戒掌计曰:“闻贾由积纤而巨者,未闻委约趋侈而不反丧故有也。”诸掌计奉命惟谨。又出母钱为质于姑孰者二,姑孰距江宁不三舍而遥,亦永籍为公家之关中也。以是计算应如桴鼓。贾人咸西面事之为祭酒云。
每念幼失怙恃,弗及终为儒,……于是以弓冶属伯氏,而令仲氏攻铅椠。日引名儒督课之,且捐结坞之胜,构精舍以资修戢,而仲与诸从咸用成均发迹矣。
    婺源《三田李氏统宗谱 恩授王府审理正碧泉李公行状》

939 (李元臣,字邦佐,号守荆,明嘉靖万历间婺源人)年十六,即干蛊。贸易之间,囊橐充躲,遨游江湖。嘉定有田,池阳有庄,在在置有膏腴之产。家肥屋润,巍然别立一门户。然厚积好施,排难解纷,周人之急。族有玄护金龙者,贫乏不能治生,则捐金以济之。戊子岁凶,馁不能存活者,则出粟以赈之。……课子孙以诗书,盖以蠖屈未伸之志,而收之后昆也。
    婺源《三田李氏统宗谱 江潭上市守荆公行状》

940 歙阮长公弼,字良臣,世家岩镇。少承家末造,躬力贾,起芜湖。……先是,长公将以歙为菟裘,芜湖为丰沛,既而业大起,家人产具在芜湖城内,外筑百以待僦居,治甫田以待岁,凿级池以待网罟,灌园以待瓜蔬,媵腊饔飧不外索而足。中外佣奴各千指,部署之悉中刑名。
    《太函集》卷35《明赐级阮长公传》

941 季子(明歙县人,姓李氏)父夙奇季,第自恨将不逮甘旨,始冠而治父母丧,辄倾橐为具,遗产多归伯仲,置勿争。顷之,伯仲见倍,季公独善事叔兄。县大夫目伟季公,辟永新椽,居七日,弃而违永新,幡然曰:“无宁为是沾沾将浼先世清白。”归无一耜,或劝之力田,季公谢不能耕。请握算以当什一,遂用居息起富,驯致阡陌相连,顾不自居其饶,举宗待之为缓急。
    《太函集》卷61

942 蛰公字本洁(明人),宗胜公次子也。家故贫窭,勤于操作,以赤手起家。寓淮西南圩头,致资二十余万,田地万亩,牛羊犬马称是,家奴数十指,富甲一时。而性好施与,尤笃本尚义。……子守相公,由太学任德庆州佐。孙邦直公,由太学任鳌山卫经历。
    歙县《济阳江氏族谱》卷6《明处士蛰公传》

943 (王)荫,字太杰(歙县人),……少谙练世故,好货殖,江湖间名公多相爱重,置产构室,克光于前。……生永乐癸已,卒成化庚寅。
    歙县《泽富王氏宗谱》卷2

944 祥公字德征,寿公孙,正祚公子也。家故贫乏,不惮劳苦,早夜经营,年五十,家业始起,累资二十余万金,田连阡陌,富甲一方。而性好施与,轻财尚义,有古人风。岁饥,人艰于食,公开仓赈粟,罄尽不惜。贫士借贷,不责其偿,并焚其券。
    歙县《济阳江氏族谱》卷9《明处士祥公传》

945 章献邦,一名社益,号西台(明绩溪人)。家世业儒,少承家学,两试不偶,遂隐于贾。偕弟献罚营运商盐牟利以养亲。居积充裕,广置田庐。尝出粟以贫乏,独造真坑桥。
    绩溪《西关章氏族谱》卷24《家传》

946 翁讳忠浩,字养直,姓汪氏,东泉其别号也。……母联墅方氏,生三子,翁其仲也。翁生而岐嶷重默,为时所奇。甫七岁,遭父陷冤狱,号泣莫禁,皇皇然若有求而弗及者。未数年,父病卒,家业遂衰,即慨然有恢复之志。乃聚余赀,与伯氏为贸易计,远游淮泗间。无烦奇胜,举辄中志,由是赀日富裕,田园山薮甲于乡闾,宫室器具焕然一新,盖不惟克复旧物,而且称雄于一时矣。……初,翁之行货于淮泗间也,舟师以失守沈货百金,愿鬻其男女五口以偿之。翁曰:“汝弃骨肉,何以自存 且货之沈溺者天也,于人乎何尤哉!”竟之而去,其人举家感泣,乃书翁之年贯,旦夕叩拜,以识不忘。……年六十即以商事付诸子而归老林壑,戒之曰:“汝曹职虽为利,然利不可罔也,罔则弃义将焉用之”……夫妇之间尤笃伉俪,时值翁商外为多,孺人综理家政,各得其所。自甘淡薄,不惮其劳,以故翁罔内顾忧,遂得肆力于商事。每岁遗之钱,孺人出必以俭而归其所余者于翁,不为私蓄计。翁亦自庆以为得妇,而卒能起家累千金者,孺人内助之功不少也。
    《汪氏统宗谱》卷31《行状》

947 近年以来,田多者为上户,即佥为粮长应役,当一二年,家业鲜有不为之废坠者。由是,人惩其累,皆不肯置田,其价顿贱。往常十两一亩者,今止一二两,尚不欲买,盖人皆以丧身灭家为虑故也。江南之田,唯徽州极贵,一亩价值二三十两者,今亦不过五六两而已,亦无买主。
    《山樵暇语》卷8
   按:《山樵暇语》作于嘉靖初年。

948 胡天禄(明)祁门人,幼贫而孝,后操奇赢,家遂丰。族人失火焚居,天禄新之。又建宅于城中,与其同祖者居焉。输田三百亩为义田,以备祭祀及族中婚嫁丧葬贫无依者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