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徽商资料选编

    《休宁西门汪氏宗谱》卷6《处士起凤公传》

867 (李大憎,明嘉靖万历间婺源人)贾于云间、白下,又醢贾于皖城,又质贾于姑熟。传教于受承者曰:“财自道生,利缘义取,陶朱公、秦青等数辈何在 ”闻者洒服。
    婺源《三田李氏统宗谱 环田明处士李公行状》

868 公讳镇,字邦靖,别号梅轩。……尝挟赀游淮扬间,不屑屑于规利,而信义所孚,人不忍欺,浸浸乎将自埒于陶、猗矣。然胸次洒然,无谫谫拘拘态。凡遇良辰美景,必与同志登高眺远,适意陶情。……公卒于嘉靖癸巳年九月二十九日,距生于弘治癸亥年十一月十九日,得年仅三十有一。
    歙县《许氏世谱》第5册《明故梅轩许公行状》

869 (江)次公即孝悌力田,且复好古,居常挟策读史,其持论往往称古人道。伯子一凤学贾,谕之曰:“余闻本富为上,末富次之,谓贾不若耕也,吾郡在山谷,即富者无可耕之田,不贾何待。且耕者什一,贾之廉者亦什一,贾何负于耕。古人病不廉,非病贾也。若弟为廉贾。”
    《太函集》卷45《明处士江次公墓志铭》

870 (程)得鲁,名参,世家太塘,居闾右。余尝表得鲁父墓,其先世在表中。父曰子镖,以正德癸酉举得鲁。得鲁独子,父珍之。少从县诸生受经,,宗人也。……其后,得鲁病,乃从父贾淮扬,父业故饶,至得鲁益息。父任椎直,得鲁逡逡下人,人多附之。……即得鲁善贾,必轨于正经。诸贾人阑出水乡盐,射重利,得鲁独不可,毋大文罔以规利权。,及事觉,连系数十百人,人益以早见多得鲁。得鲁虽服贾,其操行出入诸儒。尝曰:“吾父以朴示子孙,即参不贤,愿师吾父朴。”
    《太函集》卷48《明故处士程德鲁墓志铭》

871 公名玄赐,字仕政,姓黄氏,号问政山人。……世为(歙)竦塘里人。父孟孙公(明弘治时人),清识远量,不慕仕进。母罗氏。公丰颐广额,神清俊迈,志气高亮,博览多通,词藻悄丽。然伏膺儒术,克慎言动。……
其商齐鲁,齐鲁之俗,宽缓阔达,喜儒备礼,有周公遗风。公临财廉取与义,齐鲁之人评公:“非惟良贾,且为良士焉”。公善治生,耻谈智尺寸窥窬分毫。能择地趋时,致数万金,誉重素封。……然公慕义如渴,尝值边境告缺军食,诏募民实粟塞下,公慨然输粟二千石给边。天子嘉之,锡以冠服。公固不效卜式,矫情以辞,不效小丈夫色喜。至于族党邻里有匮乏者,辄挥金不靳。子翼匡植,乡人望以举火焉。……晚年优游林下,诗酒自娱。以寿考终,年七十三。
    歙县《竦塘黄氏宗谱》卷5《黄公玄赐传》

872 公讳莹,字世现,姓程氏,别号谷隐(休宁人)。……曾祖关以人才擢唐山县令,政声卓异,至今民歌颂之。祖缁善干蛊,家声益振,父昂克承先志,俱隐德弗仕。……公生成化辛卯,……客游高雅,豪放之气,播于湖海,而外美彰焉。……昆季三,公最幼而从事乎商,寓湖州之双林市,凡浙之名流达士,骚人墨客,皆内交往来。……市门旁午,公处之裕如,操纵综理之周,出纳平准之宜,井井有条而不紊。不舞智以笼人,不专利以取怨,人皆服公之才干,公平用能丰植货利,而业益裕焉。……训诸子以耕读为本。……早创见山楼于方山之前坞,……公年方知命,即谢江湖而隐于其下,以古文图书诗卷自娱,……嘉靖癸已,公年六十三,十二月六日,终于正寝。
    《休宁率东程氏家谱》卷4《明故处士程公行状》

873 (翁)早艰嗣,闵孺人之言,纳贾氏而生(吴)一新(明末歙县丰南人)。训以廉俭,甫弱冠,而领乡书,业鹾浙中。宁奉法而折阅,不饰智以求赢,概其为人,信古君子矣。
    《丰南志》第4册《良宦公六十序》

874 太夫人于归时,赠翁(吴廷简之父,歙县丰南人)弃儒,营什一之业,千则役,万则仆,称上贾矣。太夫人时劝赠翁啬取却赢为廉贾。
    《丰南志》第4册《寿吴廷简太史母七十序》

875 海阳(休宁)汪君,讳起凤,字虞仲,别号翔宇。……少好读书,从父四峰公命以儒服贾。而虞仲廉洁谦让,犹然贾之儒者。与其兄分异,资悉奉兄,而券皆自与,且付之祖龙。客南陵,虞仲发始燥,辄以意气自命,持杯看剑外,绝口不道奇赢,同列甚重之。不言利而自饶,谓鸱夷子复生弗逮也。
    《休宁西门汪氏宗谱》卷6《处士起凤公传》

876 凌晋,字锡蕃,太学生。生平敦厚诚一,能敬承先志,虽经营中而仁义气蔼如。与市人贸易,黠贩或蒙混其数以多取之,不屑屑较也;或讠为[HT]于少与,觉则必如其数以偿焉。然生计于是益殖。本里水口亭,当北源要道,岁久将坏,君独捐资整之,行旅往来始复有所憩息。文会辅仁堂草创未就,亦首倡捐资以底于成。……厥考永吉公以建祠著勤,而锡蕃公复以捐修底绩。父析薪而子克负荷,可谓世济之美矣。
    《沙溪集略》卷4《文行》

877 舒君遵刚,字济柔,号遂斋,道光黟县人。徽地多山少田,丈夫操商于外者强半,与饶接壤,故聚于饶者尤多。而豪杰之士,往往出其中焉。……君之习商于饶仅十四龄耳,明年才十五。其尊翁适饶乡采买淡巴菰,旧恙遂发,君闻之奔往侍奉,延医多方调护,以疾剧卒不起。敛殡尽哀,扶榇归里悉如礼。……精榷算,善权衡,年未三十即能创业。然与市狡诈之习不类。尝语人曰:“圣人言,生财有大道,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国且如此,况身家乎!人皆读四子书,及长习为商贾,置不复问,有暇辄观演义说部,不惟玩物丧志,且阴坏其心术,施之贸易,遂多狡诈。不知财之大小,视乎生财之大小也,狡诈何裨焉。吾有少暇,必观《四书》、《五经》,每夜必熟诵之,漏三下始已。句解字释,恨不能专习儒业,其中义蕴深厚,恐终身索之不尽也,何暇观他书哉!”其平日训诲后进,均用此语。……君之言又曰:“钱,泉也,如流泉然。有源斯有流,今之以狡诈求生财者,自塞其源也。今之吝惜而不肯用财者,与夫奢侈而滥于用财者,皆自竭其流也。人但知奢侈者之过,而不知吝惜者之为过,皆不明于源流之说也。圣人言,以义为利,又言见义不为无勇。则因义而用财,岂徒不竭其流而已,抑且有以裕其源,即所谓大道也”。闻者多窃窃然疑之,予即其生平行事默默参焉,则有确不可易者。财仗义之事,指不胜屈。
    《黟县三志》卷15《舒君遵刚传》

878 舒遵刚,字济柔,(黟县)屏山人。父朝昌,贾于饶州,行货往乡,常使守肆,一日闻父疾作,驰乡侍药,百计不起。时年方十五,视含归葬,易戚过成人。母寿六十,施棉衣二百余,称读书服膺义利之辩,力矫市驵积习。居家俭而好施,在饶州倡修朱文公书院,倡施钱粥药裒,以救水灾疫患,饶人交利之。鄱阳张学袁为传,见《艺文志》。子帷、子禧赠阶见《选举志》。咸丰乙卯杀贼及迭办练饷,帷并有力。禧在《宦业传》。
    《黟县三志》卷7《人物志 尚义》

879 章正浩(道光时人),字养然,太学生,加兰翎候选同知,洪扬之乱,年甫幼冲,备尝艰苦。承平后,即往衢州贸易,以信义著闻,基业日隆,家道渐裕。
    绩溪《西关章氏族谱》卷24

880 (章通)一名廷泰,字汝侯,登仕郎。赋性质直,随父服贾,以义获利,为乡里所重。尝创建支祠、兴造文昌阁,廉而且勤,凡修桥路及赈贫恤寡,倾囊无难色,有借难偿者焚其券。
    绩溪《西关章氏族谱》卷24《家传》

881 (黄梅原,明休宁人)独为二亲故,行贾以为养也。言信情忠,游江湖间,人莫不以为诚而任之。其规时合变,损盈益虚,巧而不贼,虽不矜于利,而贾大进,家用益富。……晚岁卜居霞关,辟里由之田数百亩以耕焉。
    《遵岩先生文集》卷32《黄梅原传》

882 (许文才,明嘉靖间歙县人)字世用,别号逸庵。……孜孜生业,承父绪,益自刻厉,资用大起。与兄弟昶同爨,一钱寸帛,不入私室。壮客淮泗间,务莛人之急,力弗偿者,不责其逋。……苟役于利而违于亲,虽日赢千金,不愿也。遂归筑室里中,只服贾事,以养其亲,贸迁货居,市不二价。人之适市有不愿之他而愿之公者,亦信义服人之一端也。
    《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卷8《逸庵许公行状》

883 兰谷公者,徽之休阳人也。名趴,字良圭。……公年十四,偕舅氏贾浙,乌程人大信之。后舅氏析赀令公从旁设他肆,公以乌程人皆知予,予既有他肆,将不利于舅氏,遂去之平湖。有人亦若乌程,信公无异也。……公好读《易》,通星历阴阳家。……又与诸客饮,或报倭奴焚质库且尽,一座惊愕,公从容问伤人否 恬不为动,人服其量。公虽擅雄赀,然蹈道守礼,不为侈靡。……生弘治辛亥,享年七十有六。
    《休宁率东程氏家谱》卷11《兰谷程公行状》

884 梅庄佘先生文义(歙县人),家素贫,弱冠行贾,诚笃不欺人,亦不疑人欺。往往信人之诳,而利反三倍。中年积著累数千金,居乡以长厚闻。
    《岩镇志草 里祀乡贤纪事》

885 胡仁之名山,(明)歙西富源人也。贾嘉禾,年饥,斗米千钱,同人请杂以苦恶,持不可,俄而诸市米家群嵘聚食,山独免。……居平耳提面命其子孙曰:“吾有生以来惟膺天理二字,五常万善莫不由之。”……因名其堂曰“居理”。
    《大泌山房集》卷73《胡仁之家传》

886 (歙商吴南坡云:)“人宁贸诈,吾宁贸信,终不以五尺童子而饰价为欺。”久之,四方争趣坡公。每入市,视封识为坡公氏字,辄持去,不视精恶长短。
    《古歙岩镇镇东嗥头吴氏族谱 吴南坡公行状》

887 先生讳(洪胜),字友云,号雅轩,(乾隆婺源人),……少时食贫力穑。……稍长,遂慨然曰:“大丈夫即不扬镳皇路,一展生平之志,胡郁郁久居田舍为 ”乃挟赀斧以经营广丰,不数年而家充裕,其才干不可概见欤!先生生平慎取与,重然诺,有季布风,商旅中往往藉一言以当质券。及其归里时,见祠宇之待葺,祀田之未置也,毅然引为己任。至庙亭道梁,凡裨益神人诸义举,又指不胜屈。
    婺源《碴煌洪氏统宗谱》卷59《福溪雅轩先生传》

888 洪辑五,(乾嘉时婺源人)幼习举子业,志在观光利用,旋以家贫亲老,遂弃而就商。其为人也,轻货财,重然诺,义所当为,毅然为之,不挠于俗论,有古君子风。故凡乡之鼠牙雀角者,必尽言排解之始快,而于舛[]鸟[SX)]难顺者,往往解己囊以阴调之,其相持不下即终不偿弗计焉。以故人咸敬爱之,推为群商领袖。及先生策名为上舍生也,卓卓有声太学,一时士大夫交口称誉,咸以经济才许之。
    婺源《碴煌洪氏统宗谱》卷59《辑五先生传》

889 江羲龄,字舜年,(清歙县)外村人,性正直。少读书,以父老弃儒服贾,博微利以养父,得优游以终。尝贸易芜湖,有误投多金者,却弗受,人称“江公道”云。
    《橙阳散志》卷3

890 唐祁,(清)歙人。其父尝贷某金,以失券告,偿之。既而他人以前券来,又偿之。人传为笑。祁曰:前者实有是事,而后者券则真也。
    道光《安徽通志》卷196《义行》

891 宜兴吴仲伦德旋著《初月楼闻见录》,多及歙事,兹采录之。……又云:“歙唐祁以善治生,致多赀。其父尝贷某甲金,后甲伪以失券告,祁曰:‘券虽无,事则有也。’偿之。既而他人以券至责偿,祁曰:‘事虽伪,券则真也。’又偿之。人传为笑。祁曰:‘彼初能急吾亲,讵不足感也。’”
    《歙事闲谭》第28册

892 马禄,(明)祁门城北人,性孝友,家贫,父病,负薪易直求药,终夜侍立卧侧,不就寝数月。父病革,怜其幼,厚之以田,不受。长客常州,受友人寄金百余,有同旅盗金亡去,禄秘不言,罄已赀偿之。已而盗败,得所寄金,友人始知之。嘉靖三十七年,县修儒学,禄自投牒输金三百以佐其费。
    康熙《徽州府志》卷15《尚义》

893 马禄,祁门人……尝客常州,受友人寄金百余,为同旅所盗,秘不言,罄懒己赀偿之。
    道光《安徽通志》卷196《义行)

894 吴汝潢,祁门人,客姑苏有友寄金六百,夜泊遇盗,掠舟无遗,汝潢匿友金,以己囊任盗劫去,抵楚出金付友,友愿分酬,不受。
    道光《安徽通志》卷196《义行》

895 汪应干,祁门人。有海阳客携千金寓其家。顺治已亥,祁有寇乱,客遁去,应干为贼所执,以刃索金,干顾其子曰:“趣取吾所有来。”其子知其意,出家赀付贼得免。后客来,出金还之。
    道光《安徽通志》卷196《义行》

896 江长遂,字惟诚,……业鹾宛陵,待人接物,诚实不欺,以此致资累万。……不幸业成,即捐馆。
弟江长遇,……佐诸兄盐旬起家,慷慨好义。
    歙县《济阳江氏族谱》卷9《清布政司理问长遂公、按察司经历长遇公合传》

897 胡荣命,字希禹,(清黟县)西川人。仁厚长者。贾于江西吴城,亲属依以资生,贫者岁往贷无靳色。贾五十余年,临财不苟取,遇善举辄捐赀为之,名重吴城。晚罢归,人以重价赁其肆名,荣命不可,谓:“彼果诚实,何藉吾名 欲藉吾名,彼先不诚,终必累吾名也。”
    同治《黟县三志》卷6(下)《人物 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