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徽商资料选编

    光绪《婺源县志》卷28《人物 孝友》

766 查有堂(清婺源人)……从九品衔。……初客星沙,与交皆贤达士,经理会馆、文公祠,倡修整饬。后游川东,兴同义会,资给同乡旅榇及旅游难归者。
    光绪《婺源县志》卷34《人物 义行》

767 程世铎,(歙县)褒嘉里人。六岁,父贾于外,音耗久绝,铎奉母甘旨,必念父,泪涔涔。年二十二,母为授室,铎得矢志寻父,灰赤贫无行资,乃精研卜理,据繇应在西南。伥伥于滇黔巴蜀数载,客有自滇来者,语铎曰:“尔父因寻尔叔遗骸,遭吴逆之乱,陷于东川,今应在彼也。”铎闻之拜谢,星夜担簦蹑,深入不毛,豺虎昼逼,魑魅宵侵,甚至糇粮不给,屡日始得一食,频死者数。至东川,父他往,复之寻甸,更至乌蒙,始得父耗。比见,两不相识,以数庚甲,通籍贯,道姓名而知,盖父离乡已二十一年。扶持而归,时铎年已二十七。铎寻父,赖妻徐氏孝养其母,得无内顾,人谓之双孝。
    民国《歙县志》卷8《人物 孝友》

768 余邑朱氏子远贾蜀中,其妻家乏甚,属其侄售田于许氏,约赎取,久之不得也。其妻惧夫回见责,缢死。
    《休宁碎事》卷12《干一疏》

769 北京歙县义庄,在永定门外五里许石榴庄,旧名下马社。规制甚宏,厅事高敞,周垣缭之,丛冢殆六七千,累累相次。盖亦经始于明嘉靖四十年,与创设会馆同时。主其事者州锦江龙、卫幕仇自宁及杨忠、许标、江昙诸人。至隆庆中,郑楫、江世充、江同仁议设寒食、中元二祭。万历丙辛( )间,程文德、张汝黉、俞文美更拓其地,后吴之启、方时用,徐拱辰诸人,募建厅堂。见隆庆三年江西抚州推官黄愿素、万历四十六年南户部郎中汪元功二记。许文穆亦与其事甚力。见云塘程景伊碑记。至清初则杨监正光先曾重加修整,其后世守之。曹潘二相俱曾资助。捐款则取于茶商为多。据黄记,则隆庆中歙人聚都下者,已以千万计。乾隆中则茶行七家,银行业之列名捐册者十七人,茶商各字号共一百六十六家,银楼六家,小茶店数千。其时商业之盛,约略可考。上据《歙县会馆录》,吾徽人笃于乡谊,又重经商,商人足迹所至,会馆义庄,遍各行省。若全国调查作一统计,藉以考知吾歙商业盛衰,于志书中别商业一门记之,亦征实之要举也。
    《歙事闲谭》第11册《北京歙县义庄》

770 公讳淑,字子贞,少孤贫,弗克自存,因念族之贾者常往来京师间,思踵修期故业,且燕赵多奇士,吾将过而问焉。乃挟策壮游,非徒屑屑逐什一也。然伉爽多大计,资用寝饶。……公生隆庆丁卯,殁顺治丙戌。
    《新安张氏续修宗谱》卷29《张淑传》

771 汪上林南贾淮海,北贾幽燕,业隆隆起。太孺人佐之以俭,自奉觳于中人,上林公孜孜治生,日不暇给。
    《太函集》卷43《潜川汪太孺人唐氏行状》

772 吴永评,字衡品,(歙县)昌溪人。少服贾燕京。捐金建会馆及置义冢。子大章以孝著,四世同居。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773 孺人出竦塘,年十八归吴小松趴公长子。……趴公晚归省,则嘱长君司计天津,甫弱冠耳。承命而往,垂十年才一归。初年,家稍微,及业大起,孺人斤斤自若,赉用一无芬华。……溪南故富族,其先兢兢惟重积,顷,逾溢,阃以内滋甚,令人有“女富溢尤”之诧。……(孺人)生嘉靖戊戌,殁今癸未,春秋仅四十六。
    《丰南志》第5册《黄孺人状》

774 许习经,字圣章,(歙县)许村人。家贫,随父贸通州,渐裕。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775 (王)原真(明永乐弘治间歙人)……苦志勤力以植其家,荐历河洛淮泗,贸迁得遂。成化间,别开基构屋。
    歙县《泽富王氏宗谱》卷4

776 公讳宗悦,字子立,别号南川。父南阳为玉阳宗伯,从兄宗伯官南都祭酒。……幼家贫,佐父攻苦力作,……(父死后)自是家业日隆隆起,人以为青鸟之验。贾游大梁,宗伯深相昵,为公决居积之策,不数年,贾大售。公不私其利,授诸弟俱征贵贱,操奇赢,一如公指。公坐理无余算。……卒之日为万历丁巳六月十三日巳时,距生嘉靖丁未十一月初一日亥时享年七十有一。
    《新安张氏续修宗谱》卷29《张宗悦、黄备》

777 史桂芳(初为歙令)……寻迁去历官河南汝南道参政。卒官,无以为殓。邑人多贾于其地,闻之凄然,醵金狁之,临发,议祭于郊,号哭而送。
    万历《歙志 传 令宰》

778 郑宜述名作,歙人。读书方山上,自号方山子。已弃去为商,往来宋梁间。
    《寄园寄所寄》卷4引《列朝诗集》

779 余存修,名修,原名长生,号钝斋……读书好古,不治举子业。事父母曲尽孝道,力田养亲之余,又尝商宋梁间。
    《岩镇志草》

780 王周广,字元济,行巨十五。性倜傥不羁,弱冠补邑庠弟子员,不遂意,乃之京。交结权贵,辄挥金如土。……晚岁折节遨游大同、甘肃,输边为巨商,聚金累万,率推与同事者,己取独廉。……生成化壬寅二月十六日,卒嘉靖丁酉五月十三日。
    歙县《泽富王氏宗谱》卷4

781 次公故学儒,从父命受贾,晚奉诏例授南京金吾卫指挥佥事,故称程金吾云。程氏由龙山迁长原,则梁开府忠壮公裔也。……年十二以孺子居母丧。母暴亡,不及图遗像,金吾则以方氏姐象母为肖焉。人言孝感所通,即良史弗及。金吾故在外傅,业已受经,父老倦游,夺之儒而命之贾。……君既捆载入河西,赢得过当,遂都河西,主转毂浸起不赀,诸程鱼贯从之,人人起富。
    《太函集》卷58《明故南京金吾卫指挥佥事歙程次公墓志铭》

782 溪南世有冠缨,至其力生自植,多特达显见,故称诸九宇为闾家。吴君尚泽寄兴幽胜,其长曰趴,尤警敏。西行入关辅,走沂陇,历燕代,还而转鹾北海上,善持三五,低昂上下,趋时弗违。自居其冲,而博术贾事,慧利者使给驯计于四方,其所次舍,长反户诵读,由是朝绅有声艺者皆从之游,处与通弊,皆一时名流,诸鹾贾皆盱视之。君之父方自遐逸于家,而君归寿母,骈锱捆载,充塞道路,可以诧予乡矣。
    《丰南志》第6册《胡孺人寿序》

783 (汪孟爝,黟县人)父与兄商兰州,流滞经年,兄卒而家书杳然。爝往省父,促父归,父意不决,使爝负伯父骨殖先归。……后十余年,其父忽自兰州还。
    嘉庆《黟县志》卷15《汪烈妇传》

784 嘉靖郡志载:吾族(许)仁公客辽阳,有士人经宝者,系狱,当以金赎,家贫无从出。既佣于富室,复鬻子妇于公,券且成,公填知其故,亟还之,焚券不取金,……又以余金赎子还。
    《歙事闲谭》第11册《程仁义行》

785 (天命三年四月金兵克抚顺)时有自山东、山西、江南、浙江在抚顺贸易者十六人,皆厚给资费、书“七大恨”之言付之遣还。
    《东华录 天命2》
   按:满文老档卷6载:天命三年四月二十二日,“书写七大恨,令尼堪皇帝的鲁太监的生意人二人、开原的一人,抚西的一人,送给尼堪皇帝。”

786 程士章,字伯达,(歙县人)。父岩注,客游辽阳,母王氏,才孕五月耳,越六年父卒。
    《岩镇志草》

787 程孝子士章,字伯达,歙岩镇人。父岩注,以太学生操策贾辽阳外,未几卒。
    《歙事闲谭》第29册

788 吴侄讳柯,字汝则……公初业进士,客曰:“士而成功也十之一,贾而成功也十之九。夫临清为古平原,山东之集而中国之枢也,君贸迁乎!”于是殚策而游清源,择人任时,老贾六十余年,十致千金,随积随散。时而虎邱,时而西湖,欢如也。……而且急者贷之,逋者舍之,恩我者报之,仇我者忍之,棼者解之,争者息之,横非之来三不较,然一饭之施屡致谢焉。……生弘治己未,殁万历庚寅,寿九十二矣。
    《丰南志》第5册《百岁翁状》

789 国家取士,从郡县至乡试,俱有冒籍之禁,此甚无谓。当今大一统之朝,有分土,无分民,何冒之有 即夷虏戎狄,犹当收之,况比邻州县乎 且州县有土著人少,而客居多者,一概禁之,将空其国矣。山东临清,十九皆徽商占籍。商亦籍也。往年一学使苦欲逐之,且有祖父皆预山东乡荐,而子孙不许入试者,尤可笑也。余时为司理,力争之始解。世届时,会稽章礼发解北畿,众哄然攻之,上问:“何谓冒籍 ”具对所以。上曰:“普天下皆是我的秀才,何得言冒 ”大哉王言,足以见天地无私之心也。
    《五杂俎》卷十四《事部二》

790 王国沾字育三,(清歙县)叶岔人。事节母最孝。幼贫,服贾山东,晚年家稍裕。修道路、济贫乏,凡有负贷,未偿者焚其券。醇谨敦厚,里党咸称长者。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志 义行》

791 市舶立官司,设结好于广州,立交易纲首,自唐开元始。……令番商止集舶所,不许入城,通番者有厉禁,自明洪武时始。立客纲客纪,以广人及徽、泉等商为之,自嘉靖时始。
    《市舶考》(转引自《历史教学》1954年第12期第31页)

792 洪武初,令番商止集舶所,不许入城。通番者有厉禁。正德中,始有夷人私筑室于湾澳者,以便交易。每房一间,更替价至数百金。嘉靖三十五年,海道副使汪柏乃立客纲、客纪。以广人及徽、泉等商为之。
    万历《广东通志》卷70《杂蛮》

793 洪武初,令番商止集舶所,不许入城,通番者有厉禁。正德中,始有夷人私筑室于番澳者以便交易。……嘉靖三十五年,海道副使汪柏乃立客纲客纪,以广人及徽、泉等商为之。三十八年,海寇犯潮,始禁番船及夷人毋得入广东城。
    《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04《广东8》

794 (福建)安平一镇尽海头。经商行贾,力于徽歙,入海而贸夷,差强赀用。
    《闽书》卷38《风俗》

795 (许辰江,明嘉靖间歙县人)至若贸易斡旋,错综世务,率皆条达绪理,百顺骈臻。行将航大海,驾沧江,优游自得,而膏沃充腴,铿锵金贝,诚古逸民中之良贾也。视彼田野之老鸠,扶扶黎登龙之夫,网罗市利,崇货贿而贱道义,营营于浮沉荣辱之流者,相去如何哉。
    《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卷5《练溪辰江则叙》

796 先是父处士引季各以千金授三息子,伯(许)禾用箸倾郡,仲即(许)谷,字本善。……将服贾,资斧不具,伯予千金,乃贩缯航海,而贾岛中,赢得百倍,舟薄浯屿,群盗悉掠之。伯再予千金,就近市贾,适岁凶,民有殍,悉发窖粟以赈嗷嗷。伯三予千金,无德色。仲乃择地而贾,贾就李之皂林。仲始至,诸三老豪杰争以牛酒劳之,仲递箅百觚,会暑甚以厥暴死。
    《重修古歙东门许氏宗谱》卷9《许本善传》
   按:许谷乃明嘉靖万历间人。

797 (陈)处士讳世谅,号两塘(明末休宁人),幼警敏、耽书史,质行端恪,仪度雍容,居家以孝谨闻。好施予,赈贷贫乏,戚各有差。至于瘗白骨,给棺衾以泽道诠;葺津梁,砌道路以利行者,为善殆无虚日,尝远服南奥,与岛夷为市,以至诚相感召,夷亦敬而惮之。
    休宁《陈氏宗谱》卷3

798 刘燕,字公信,(明末休宁)邑前人。少随父贾粤地。
    康熙《休宁县志》卷6《人物 笃行》

799 明时休宁赵贾出海病疽,同舟者弃之穷岛。……(被一僧搭救得归。)贾还,捐资造建初寺,画神僧之事于壁,以彰佛力。
    《湖闫杂记 净慈寺》

800 鲍文玉,名士伟,先世有官少司马,显名于嘉、隆两朝者(按:指鲍象贤,《明史》有传),文玉六世祖也。文玉家素饶,自其父时,遭家仆盗葬事,讦讼不休。久之,虽得直而家以倾。文玉行贾于外,转徙瓯粤间。是时市舶出洋,遭劫掠者无算,文玉数往来,属有天幸,独不遇。货委于地,人皆争取,无积滞,又数得息。佥曰:“鲍翁至诚,人勿忍欺也。”海上无知书者,文玉善笔札,居人贾客,群倚赖之。……故游海上往往得神助云。
    歙县《棠越鲍氏宣忠堂支谱》卷21《鲍君文玉传》

801 (江应)万捐馆,衍庆公甫四龄。及长,出贾四方。家计胥赖资给。……历游吴越闽海诸地,以诚信交人,同事无少欺隐。后卒于浦城。病革,犹作书遗诸子,谆谆忠厚积善为训。厥嗣人龙公以才德大振家声,两世营膺纶押,咸谓盛德之报云。
    歙县《济阳江氏族谱》卷9《皇清诰赠奉直大夫应万公传》

802 石潭程翁,吾歙西之巨族耆英也。……公有厚德,质直而不华,德悫而多慎,以约奉身,以勤俭率诸子姓,以诚悫接宾友。世贾于建平,赈贷士民,颂声洋溢,亲疏咸敬慕焉。……又曰:“翁有隆福,以赀产雄州里,益充拓。”
    歙县《程氏大宗谱》附录《庆石谭程翁太亲家七十叙》

803 叶上林,字启文,(清婺源)朗湖人。贡生。赋性恂谨,中年贸易岭南。
    光绪《婺源县志》卷35《人物 义行》

804 滕焕然,字用章,(婺源)云粪人。……少业儒,嗣见亲老弟幼,不忍兄独劳家政。商于粤,举家悉仰给焉。
    《婺源县采辑 孝友》

805 李淖然,字凡宜,(清婺源)理田人。州同衔,少业缝工。性朴诚,人多贷赀本经商创业,二兄、两弟均得分润成家。曾捐修城垣银六百两,军需银二百两,……弟超群,性友爱。兄经商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