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资料清高宗实录选辑


  三十日(庚戌),谕曰:『奎林等奏「审拟李同殴死陈诰贿买顶凶」一案,已交军机大臣会同行在法司速议具奏矣。此案李同毙命买凶各情节,业据该县唐时勋审讯得实;因审限已迫,与幕友潘鸿绪商办通报,潘鸿绪起意改作寻常斗殴、从轻完结,图避处分。该县家人翁元知此案改轻,乘机诈骗凶犯李同番银五百两。是唐时勋之擅改重案情节、几致正犯漏网,翁元之诈骗多赃、身罹重辟,皆由潘鸿绪起意改案所致。今唐时勋已在台湾枷号,满日发往新疆,充当苦差。而潘鸿绪系此案罪魁,较唐时勋情节更重,免其正法,已属从轻;若照奎林等所拟,转得于枷满之日递回原籍,不足蔽辜。且幕宾等平日高抬声价,厚得修脯;庸劣官员听其愚弄、陷于罪戾,伊等转得置身事外,实属可恶!潘鸿绪着照唐时勋之例,一并发往新疆充当苦差,以为劣幕舞文者戒。嗣后各省劣幕如有似此主使作弊,本官获罪者定案时,俱着与本官同罪,不得稍从宽减。着为令』。

  --以上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三百五十一。

  夏四月二十七日(丁丑),豁福建台湾府乾隆五十年分运厦遭风漂没兵米一百二十石。

  三十日(庚辰),谕曰:『魏大斌前在台湾带兵赴嘉义接应,路遇贼匪,不能奋勇剿捕,以致官兵多有受伤;及抵嘉义后,又与柴大纪意见不合,贻误军务,革职留于军营效力赎罪。嗣经朕弃瑕录用,仍擢任总共。今兵部奏:「魏大斌于台湾水师游击任内失察守备李文彩受贿纵放私船,议以降二级调用;无级可降,请旨革任」。该员以曾经获咎之员,且此案守备李文彩受贿放船近在同城,毫无觉察,其平日居官必非实心任事可见。魏大斌着照部议革任;所有闽粤南澳镇总兵官员缺,着马龙补授』。

  --以上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三百五十三。

  五月初八日(戊子),以福建督粮道陆有仁为山东按察使。

  --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三百五十四。

  六月初九日(戊午),谕曰:『伍拉纳奏:「福建省四月分粮价单内开:福州府属上米每石银一两三钱至二两二分,台湾府属上米每石银一两七钱八分至二两五钱」等因。向来台湾为产米之区,一岁三熟;粮食最为充裕,价值亦甚平减。福建省内地各属俱藉台湾米石陆续内运以资接济,是台湾米价较之内地本应平贱;何以此次所开粮价,福州所属仅系二两二钱而台湾反至二两五钱?其中殊有关系。此必因前年剿办林爽文军需所用米石较多,其时价值不无昂贵;而地方官至今尚沿习旧时粮价,设令官买,必致易于冒销,故随意具报。该督亦未留心查核,仅照所报文禀依样具奏,以致所开台湾米价反贵于内地。该处自前年平定之后,一切兵民粮户皆安居乐业、耕作如故,并未抛荒田亩;则一岁所收多余米石,自必照常运往内地销售,何以该处反致短少昂贵?着传谕伍拉纳即将台湾粮价如何较内地转增及该处田亩是否尚有抛荒?或其中另有别故?查明据实覆奏。并着奎林、万锺杰将以上指出各情节,一并详晰另折具奏,毋得稍有稳饰回护』。寻伍拉纳奏:『台湾究因兵燹之后,民鲜盖藏,牛具、籽粒不无拮据;且一经收获,留贮稍多,市肆粜卖较少,粮价转昂。现早稻丰收,可期平减。至官买冒销之弊,惟有随时留心体察』。报闻。

  --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三百五十六。

  二十一日(庚午),谕〔军机大臣等〕:『兵部具题「海坛镇总兵丁朝雄于署台湾水师副将任内失察天地会邪教一案议以降调,因该镇有革职留任之案无级可降,请旨革任」一本,已降旨将丁朝雄送部引见矣。丁朝雄由福建水师参将历任副将、总兵,在闽年久,于水师营务是否熟悉?平日约束兵丁、督缉巡洋诸事能否实心出力及居官如何之处?着伍拉纳秉公切实具奏,毋得稍有瞻徇。俟该员引见时,候朕再降谕旨』。寻奏:『丁朝雄历任水师,海面情形最为熟悉;至整饬营伍、缉捕洋盗均属认真』。报闻。

  二十三日(壬申),军机大臣等议覆:『闽浙总督觉罗伍拉纳奏称:「台湾为产米之区,漳、泉民食全资接济;前因私贩偷渡,准福州将军永德奏,台湾于鹿仔港设口、泉州于蚶江设口,凡厦门船由厦门旧口挂验,赴鹿耳门;蚶江船由蚶江新口挂验,赴鹿仔港。其厦门向有白底艍船,赴鹿仔港贩运米石者亦必由蚶江挂验,始准出口。海道既纡,风信尤须守候;是以艍船渐次歇业,漳、泉一带遂至粮少价昂。请嗣后蚶江船仍由蚶江口挂验外,至厦门艍船即准由厦门同知挂验、经赴鹿仔港,并令兴泉永道于牌照内加用关防验放,毋庸远赴蚶江:则商船既难偷渡,亦得便捷遄行。再,艍船比蚶江之单桅、双桅船较大,配运官米亦得多载;请定每船载米六十石,榖倍之。如遭风失水,照例令原保行户赔补。其余厦门一切横洋等船,仍止准对渡鹿耳门,毋许偷越鹿仔港。则海禁严密,而于民食、兵糈两有裨益」。应如所请』。从之。

  --以上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三百五十七。

  秋七月初九日(丁亥),……台湾生番头目怀目怀等十二人入觐。

  十四日(壬辰),上御澹泊敬诚殿,赐……台湾生番等宴。

  --以上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三百五十八。

  八月己酉朔,上御同乐园,赐……台湾生番等食。

  十二日(庚申),上御礼舆还宫,骑驾卤簿全设,导迎乐作;并奏万寿衢歌……台湾生番等环跪称庆。

  十三日(辛酉),〔上〕御太和殿,……台湾生番等行庆贺礼,作乐宣表如仪。

  十四日(壬戌),谕:『福建海坛镇总兵丁朝雄于前署台湾水师副将任内失察天地会邪教,因该镇有革职留任之案无级可降,兵部议以革任;是以降旨令将该镇送部引见。今据伍拉纳奏:「丁朝雄在闽年久,熟悉水师情形;历经拏获洋盗五十余名,老成历练,整饬营伍实为得力之员」;并询之福康安,亦据奏称:「前年出师台湾,该镇堵御海口着有劳绩」。是丁朝雄于闽省水师营务尚属实心出力;且海坛镇员缺,未便遽易生手。丁朝雄不必赴部引见,着加恩改为革职留任』。

  谕〔军机大臣等〕:『前经兵部具题海坛镇总兵丁朝雄于署台湾水师副将任内失察天地会邪教,议以降调,因无级可降,请旨革任;已降旨将该镇送部引见矣。今思海坛镇员缺紧要,且该镇历任水师,营务尚为熟悉,前于副将任内出师台湾着有劳绩,并历经拏获海洋首伙各盗;是以另降谕旨,将该镇革任之处加恩改为革职留任,不必赴部引见。着传谕丁朝雄:如交卸起程,于何处接奉此旨,即由该处迅速仍回原任。该镇嗣后益当感激朕恩,奋勉出力,于一切整饬营伍、缉捕洋盗等事倍加认真办理;如或存心懈忽,始勤终怠,则是自取咎戾,决不能再邀宽宥也』。

  --以上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三百六十。

  十九日(丁卯),上御同乐园,赐……台湾生番等食。

  二十日(戊辰),上御正大光明殿,赐……台湾生番等食,赏赉有差。

  --以上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三百六十一。

  九月,台湾镇总兵奎林、按察使万锺杰等奏:『台湾向来所出稻谷原较内地充裕,粮价甚贱。自林爽文滋扰,民多失业,米价昂贵;于五十三年平定,百姓陆续归耕,粮价日减。至地方官每月所报粮价,虽与市价相符,仍不免豫为采买地步,冒昧开报;惟有细心体察,不使稍有混冒』。得旨:『何处无弊,查之以实可也』。

  --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三百六十三。

  冬十月十八日(乙丑),谕曰:『奎林、万锺杰办理台湾各案、缉获盗犯,均属认真奋勉;知府杨廷理随同查办,亦属出力。俱着加恩交部议叙,以示奖励』。

  又谕:『据奎林等奏「审拟淡水厅盗犯郑迭等、嘉义县盗犯林添成等、凤山县盗犯许凤林等」三案,因各案犯未全获,请将文武职名查明开参,固属照例办理;但台湾地处海外,盗劫频闻,该地方文武各官遇有禀报盗案,即能认真躧缉、拏获多犯,颇属奋勉,功过尚可相抵。若仍照例开参,恐不肖官员规避处分,转致启讳匿不报之弊。所有各案文武职名,着加恩免其开参;并着奎林等督饬所属将案内逸犯严密查拏,毋任远扬漏网』。

  又谕曰:『奎林等奏:「据嘉义县详报县民林璇玑猪只践食蔡探园蔗起衅,蔡探执鎗,往与林璇玑争殴,被林璇玑用刀戳伤毙命;蔡均禄赶救,亦被戳伤。将林璇玑问拟绞候,从重立决」等语。此案,奎林等办理未免过当。蔡探工人朱琳因林璇玑猪只践食园蔗、彼此争闹,嗣经朱琳回家告知,蔡探以口角微嫌,即持鎗赶与林璇玑争殴,其理本曲;并先用鎗向戳,林璇玑始持刀抵御,致戮蔡探倒地;蔡均禄赶至帮护,亦被砍伤。蔡探因伤重殒命,而蔡均禄伤痕业已痊愈。核其情节,系属斗殴伤人,不但不应拟以立决,亦不至入于本年情重人犯案内办理。此案若照内地,祗应照例问拟;即以台湾地方民情刁悍,必当严示惩创,不过将林璇玑一犯入于明年秋审情实,已足蔽辜。该部知道』。

  二十一日(戊辰),谕曰:『伍拉纳奏到「筹议台湾新设屯所分拨埔地事宜」、又「台湾戍兵增饷、游民挑募入伍、挂验船只番钱归官经理及船厂采办木植、台地增销盐觔各事宜」二折,台湾地方于五十三年春间平定逆匪后,经福康安等将该处设立屯弁、清查埔地及戍兵加饷挑募各事宜分晰具奏,旋经军机大臣行令该督等查明定议,即应督饬所属将各条悉心查核、酌议奏闻,以期永定章程,利兴弊绝。乃迄今已二载有余,始行议奏,殊属迟延;即云地隔重洋,往返酌筹有需时日,亦不应迟缓若此。所有伍拉纳奏到两折,除令军机大臣会同该部议奏外,伍拉纳着交部议处』。

  --以上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三百六十五。

  十一月丁丑朔,调湖南巡抚浦霖为福建巡抚。

  --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三百六十六。

  是月,湖南巡抚浦霖奏,谢调任福建恩并请驰赴阙请训。详旨:『速赴新任,不必来;福建民风不比湖南,勉之』。

  --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三百六十七。

  十二月初四日(庚戌),谕军机大臣等:『据浦霖奏:「接奉调补福建谕旨,即于十一月二十日自湖南起程,恳请来京陛见」等语;已于折内批令不必来矣。福建地方民刁俗悍,非湖南可比;且系海疆重地,一应缉拏洋盗、稽查奸匪等事,均关紧要。浦霖系新调闽省,恐于该地方情形未能谙习,着传谕该抚到任后办理地方事件加意讲求,留心整饬;一、二年后,再行奏请陛见,亦不为迟。浦霖于何处接奉此旨,即出该处速赴新任』。

  --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三百六十八。

  是月,福建台湾镇总兵奎林、台湾道万锺杰奏:『彰化县匪徙纠众结会,现督饬各属拏获张标等三十六犯,分别斩决充军;其未获犯谢志等十三名,仍严饬文武上紧催拏,不使一名漏网』。批:『此人可恶,今获否』?又批:『所办可嘉!即有旨谕』。

  --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三百六十九。

  乾隆五十六年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一七九一)春正月二十四日(己亥),谕曰:『奎林等奏:「拏获谋杀捕役、复经越狱从贼逆犯林湿一名,业经照谋叛律拟以斩决,即请王命正法,并严拘犯属照律缘坐」等语。此案林湿一犯,先因拒捕杀毙事主拏获收禁;及贼匪陷城,旋即越狱从匪,逃入内山。现又起意伙同匪类杀死捕役,不法已极!该犯虽已立正典刑,其长子林兜、次子林连均年在十五岁以下,例应送京阉割。着传谕奎林等即将该犯林湿之子林兜、林连解送进京,交内务府照例办理。至此案未获何创等各犯,并着奎林等即行饬属上紧缉拏务获,审明定拟,毋使一名漏网』。

  --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三百七十一。

  二月初七日(壬子),谕曰:『奎林等奏:「风闻彰化县南投地方有匪徒结会之事,台湾府知府杨廷理已派妥人前往访查;随即密饬该营、县一体查拏,陆续拏获张标等三十六名;讯明张标籍隶漳州,与泉人不睦,思欲结会防备泉人,与谢志等纠人复兴天地会,相约有难大家帮助。应请将张标等二十八犯照谋叛例拟斩,已经正法;林三元等八犯从重发黑龙江为奴。逸犯谢志等十三犯,现饬严拏」等语。天地会名目系逆匪林爽文纠约拜盟、聚众滋事,自剿平逆匪后,严行查禁;甫及数年,张标、谢志胆敢潜谋纠结,以复兴天地会为名,钻刀设誓,暗立记号,不法已极!闽省民俗最为剽悍,而台湾远隔海洋,结会械斗之风尤甚;今张标等复兴逆匪会名,实堪痛恨!若不严加惩办,何以安良善而靖地方。所有此案听从纠邀未经结会之林三元等八犯,亦未便仅拟发遣,致滋轻纵;着该部从复位以绞候。其另折所奏盗犯翁希案内知情买赃之陈隆盛一犯、又县吏萧秀私雕假印一案,均着该部从复位拟具奏。嗣后并交刑部存记,遇有台湾地方结会拜盟等案,似此情节重大者,均着加等治罪。至奎林、万锺杰访拏要犯,实属可嘉;着交部议叙。杨廷理于此等案件豫行派人密查,复驰赴该处督同营、县严拏,缉获多犯,亦属认真出力;着加恩赏给道衔,用示奖励。所有逸犯谢志等十三名尚未就获,谢志与张标商同结会,起意复兴天地会名目,尤为可恶!断不可任其漏网。着奎林等督同杨廷理将各犯严密查拏务获,从重办理,以示惩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