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私法物权编


  光绪十二年八月日给。

  第六谕示

  署恒春县正堂程,为晓谕事。照得台地田园,向以戈、甲计算。恭查雍正九年,特奉廷旨,台湾田园变甲为亩,系以戈数核为弓数。现在全台举办清丈,迭奉大宪颁发告示,剀切晓谕在案。惟查台地民俗均知计甲,而不知计亩,是以台、凤各邑清丈田园,仍以戈、甲积算。恒邑民间开垦田园,从未升科定粮,现在清丈,自应计亩核算,业经前县禀奉各大宪批准遵办。查台俗用戈、甲者:五尺为弓,二弓半为戈,积方六百二十五戈为甲。现在化甲为亩,按弓六尺,积方二百四十弓为亩。如就一甲之田化弓计亩,有十一亩三分有零。恐民间不尽周知,合行给示晓谕。为此,示仰合邑军民诸邑人等知悉:尔等须知化甲为亩,系奉旨遵行定章,将来升科纳粮,均应按亩定则。戈、甲与亩名目虽不相同,田园赋税征数自有一定之则,尔民人等务当晓然朝廷治赋经邦,一秉大公,毫无偏抑,勿得怀疑,藉词争执,致干未便。其各懔遵,毋违,特示。

  一、告示各庄。

  光绪十三年十月十一日。

  第七谕示

  头品顶戴、督办台湾防务、福建台湾巡抚院一等男刘,为出示晓谕事。照得全台田亩,前经出示,奏明清丈,已据各县陆续报丈清楚。查台湾自隶版图以来,田园未经切实丈量,供赋轻重南北悬殊,如:台湾、凤山、嘉义三县所征供粟,系沿郑氏所取之数,赋额极重;续开之彰化、淡水、■〈王葛〉玛兰各厅、县,均照同安下沙则折征供粟,赋额较轻,不能划一。自道光初年之后,续垦田园相率欺隐,又有番租、隘租各项名目,影射吞慝,均未报升。此次清丈竣事,额溢数倍,若仍照旧章开征,轻重不一,小民苦累不堪,自非通筹全局,别议赋则不可。已将现丈田园,无论新旧,悉照同安下沙成例,分别等则,化甲为亩,以一甲作为十一亩。彷一条鞭办法,删去各项名目,凡地丁粮米耗羡等款,一并在内;并化折征谷价,提充正赋。本爵部院系照台属各县最轻之赋,有减无增。此外沿山各处及垦荒未熟田园,暂予剔归未入额,从缓升科,分别完纳正耗。并查钱粮正供之外,向有随收补水平余,台地通用者番银,今赋则改照内地,应需纹银。补水每两随收一钱外,拟酌定平余银一钱五分,为升科各县办公之需;其不能升科之恒春、台东、埔里社各缺,仍须由外别筹津贴。此系仿照内地浮收病民情形,期于力除积弊,当经本爵部院具奏,请旨饬部核议覆准在案。兹奏到户,查各属田亩之瘠腴,为赋则之增减,并删去各项名目,一律开征实银,系为裕国便民,实事求是,自应诘准如所奏办理。至声称台地通用番银,应需纹银补水,每两随收一钱,并酌定平余一钱五分,为升科各属办公之需;所请虽与定例未符,惟酌度情形,亦系实在需用之款。该抚期于官民两便,力杜浮收,不为无见,亦应照准。兹奉饬旨下:台湾巡抚遵照部议办理。至于钱粮科则及随收补水平余各数,刊刻出示,遍贴晓谕,务使闾里咸知,以免额外浮收之弊等因,核准到院。除饬行遵办外,合将奉部核准等则、每亩征收正供数目,分别列单,剀切出示晓谕。为此,示仰合属业户人等一体知悉:尔等须知朝廷恩膏下逮,务当踊跃输将,自此次定钱粮科则,并随收补水平余,以后作为永远定额完纳正供;如有胥役额外私加浮收等弊,惟予赴县指禀严办;倘该业户等有不遵定章完纳,此亦即一体惩办不贷。各宜懔遵,毋违,切切,特示。

  计开:

  上田每亩,应征正耗银二钱二分四厘四毛零八忽,随收加一补水银二分二厘四毛四丝零八微,一五平余银三分三厘六毛六丝一忽二微:总共征银二钱八分零五毛一丝。

  计每甲实征银三两零八分五厘六毛一丝。

  中田每亩,应征正耗银一钱八分三厘五毛二丝八忽,随收加一补水一分八厘三毛五丝二忽八微,一五平余银二分七厘五毛二丝九忽二微:总共征银二钱二分九厘四毛一丝。

  计每甲实征银二两五钱二分三厘五毛一丝。

  下田每亩,应征正耗银一钱五分一厘三毛一丝二忽,随收加一补水银一分五厘一毛三丝一忽二微,一五平余银二分二厘六毛九丝六忽八微:总共征银一钱八分九厘一毛四丝。

  计每甲实征银二两零八分零五毛四丝。

  下下田每亩,应征正耗银一钱二分一厘零四丝九忽六微,随收加一补水银一分二厘一毛零四忽九微六纤,一五平余银一分八厘一毛五丝七忽四微四纤:总共征银一钱五分一厘三毛一丝二忽。

  计每甲实征银一两六钱六分四厘四毛三丝二忽。

  上园征数与中田同。

  中园征数与下田同。

  下园征数与下下田同。

  下下园征数与下下减二成田同。

  下下减二成田每亩,应征正耗银九分六厘八毛三丝九忽六微,随收加一补水银九厘六毛八丝三忽九微六纤,一五平余银一分四厘五毛二丝五微五纤:总共应征银一钱二分一厘零四丝九忽。

  计每甲实征银一两三钱三分一厘五毛三丝九忽。右谕通知。

  光绪十三年十二月日给告示。

  第八谕示

  钦差督办台湾防务、头品顶戴、福建巡抚部院一等男刘,为出示晓谕事。照得台湾地方,自乾隆五十三年续丈之后,至今开辟田园数倍于前,久未报丈升科。从前海宇升平,朝廷视台湾一岛不足重轻,期无内患,不虑外侮,于赋税一项,屡奉恩诏格外从宽,以示绥远安边之意。现在海上多事,台湾系海疆重地,久为外人所窥伺,朝廷特设巡抚以资控制,本爵部院参膺斯土,应为地方远大之谋,故招抚生番以清内患;筹办海防以御外侮;清查田亩以裕饷需;不惮劳怨,惨淡经营,一时并举,以为长治久安之计。尔百姓等当知隔海迁来,创业不易,亦须为子孙立百世之业,官民一德一心,共保岩疆,同享乐土。查台湾素称沃壤,近年开辟日多,旧粮转形亏短,皆由业户变迁,无定粮额,向不推收,故绝逃亡,莫从究诘。或由田园册籍失毁,无从户、无确名,疆界混淆,土豪得以隐慝霸占,奸民从中包揽控争;或藉防番抽收隘税;或称究粮自收大租。强者有田无赋;弱者有赋无田;更有近溪田地水冲沙压,小民从力报豁,田去粮存:种种弊端,有碍国计民生,若不及早清查,贻害伊于胡底!现经本爵部院奏明清丈全台田亩,委派南、北二府,设立总局,克日举办。尔等田园一经清丈,编立字号;某字某号之田,为某处某人之业,粮户何名,册籍照然;遇有买卖田产,立即过户推收,可免侵占冒争,永杜构讼之葛藤。其水冲冲压之地,亦可随时禀报,顿释积累之重负。将来清丈之后,分省分治,粮额既添,文武学额亦必奏请加广,是于国计民生两有裨益,合行剀切晓谕。为此,示仰各属绅民一体知悉:自示之后,各属一律办理清丈,无论官庄、叛产、营田,一体丈量。从前隐慝之咎,宽其既往不追,以后如再有劣绅土豪从中把持逆抗,或包揽隐慝,或造谤阻挠,即行拏获究办。本爵部院言出法随,决不宽贷。所有清丈章程另列榜示,其各懔遵,毋违,特示。

  计开:

  一、清丈之时,委员会同县于三日前出示晓谕:定于某日清丈某保、某甲、几户,谕令该业户将历有契据查带到庄,守候委员丈量。其对契据中填明界址亩数者,不许委员借口刁难讹索;违者,准业主指名禀控。

  一、清丈后,须发三联票单:一归清丈总局;一存本县;一归业主收执。另立清册两部:一存局;一存县。目前清丈,只查亩数界址,至于该田地应完粮多少?统俟清丈事竣,再行奏请部议。

  一、清丈田地须分上、中、下三则:以长流灌溉者为上;资坡塘水者为中;其山田与靠天雨者为下;惟园地向无分别等则,即在联单上注明。如有业主贿托委员绅士,以多报少,以上则报中、下则,无论何时查出,该田产充公,委员绅士从重究办。如系业主胧混隐慝,一经邻舍禀控,或经官查出,即将该田产一半充公,以一半赏给指控之人,委员照失察例究办。

  一、此次清赋,已经奉旨在事,官绅照异常芳迹请奖。该官绅等所查何保户,须在联单上注明系何官绅清丈业户。如丈量出力,清查最多,准予优奖;如有挂名官绅,先不帮同清丈,或懒惰偷安,不能耐劳,随意敷衍,即由地方官撤委,不准列奖,以示惩警。

  一、清丈时,官绅俱由总局发给薪水,不准在民间稍有需索;如有阳奉阴违,一经查出,总局并同事委员未曾先行禀明,总办照失察例议,同事俱不准请奖。

  光绪十二年六月八日给照抄附案。

  第九谕示

  署恒春县正堂高,为谕饬遵办事。照得恒邑田园,业经本县禀准上则改为中则,以次递减,分别升科完粮,所有应收丈费,迭奉各大宪特札严催,勒限六月后清完等因。现查兴文里之车城、田中央等处,除缴完外,尚有林姓、以及各业户应缴丈费,约共二百余元;为数有限,不难赶速措缴。乃迭饬该总理林得胜催令各户缴完;而林姓竟未丝毫破白,屡次饬传该总理谕话,复抗不到案。查委员清丈该处田亩,均系该总理带同丈量,即有舛错,亦不难挨户查明更正,似此玩误要公,抗传不到,显系有意把持,言之深堪痛恨!自应将该总理印名先行革退,另行详办;惟丈费有关报解,碍难延缓。查该绅办事认真,舆情甚洽,所有车城、田中央一带林姓以及各业户等已丈田园,兹将坵亩、坐址及应缴丈费银数,另开草单,应即责成该绅就近传知各业户分领核对;如有舛错,许即报明更正,一俟草单核对明白,该绅并即饬令各业户将应完丈费,即日措足,缴由该绅汇齐送县,以便填发司单,转给各业户执凭管业。除报明道、府宪外,合丞谕饬。为此,谕仰该绅立即遵照,迅将发去车城、田中央等处各业户已丈田园草单,按照另开业户花名清单,挨户饬领,核对清讫,克日催齐丈费,汇缴赴县,以凭填换司单,发给各业户永远管业。此系奉宪催办要件,该绅为一乡之望,务须破除情面,妥速办理,勿稍玩延,致干未便。至该乡如有诚实可靠、办事谨慎之人愿充总理者,准由该绅具保举充,并即知照,毋违,切切,特谕。

  计粘业户清单一纸;又各业户已丈田园坵亩及应缴丈费银数清单共一纸。

  一、谕车城庄绅士董安成。

  光绪十四年七月二十三日。

  正堂高行。

  第一○执照

  执照

  补用清军府调署彰化县正堂李,为征收事。

  据布屿堡张瑞隆,完光绪十三年分■〈勹外云内〉丁银一两二钱正。验讫凭

  光绪十三年三月 日给。

  县 凭              乐字十二号

  第一一执照

  执照

  补用清军府调署彰化县正堂李,为征收事。

  据布屿堡张进昌,完光绪十三年分■〈勹外云内〉丁银一两二钱五分三厘二毫。

  光绪十三年三月验讫凭日给。

  县 凭               乐字二十号

  第一二执照

  纳户张进昌完十三年八钱正。

  执照

  补用清军府调署彰化县正堂,为征收事。

  据猫儿干社张进昌,完光绪十三年分番丁银八钱正。

  光绪十三年彰化县印九月验讫凭日给。

  县 凭               随字第五号

  第一三奏折

  台湾巡抚刘铭传,会同福建总督杨昌俊,清赋台湾奏议曰:奏为丈量田亩、清查赋税、申明赏罚、以求实济、恭折仰祈圣鉴事。窃照台湾粮课,自入版图以来,循郑氏之旧,每丁岁征银四钱八分六厘。乾隆元年,钦奉恩谕:「台湾丁粮,着照内地份中减则,每丁征银二钱,以纾民力」;计征银三千七百六十余两。逮十二年,乃议均入田园征收;其番众所耕田地概不完赋,仍照旧就丁纳粮。至道光年间,通计全台垦熟田园三万八千一百余甲,又三千六百二十一顷五十余亩,各种折地一千四百三十余亩,年征粟二十五万五千六百余石,余租番银一万八千七百余元。至今数十年,垦熟田园较前多至数倍,统计全台额征额银一万五千七百四十六两,洋银一万八千六百六十九元,又谷十九万八千五十七石,久无报丈升科。我朝轻徭薄赋,亘古所无,于台湾一岛尤为宽厚。雍干年间,屡奉恩谕:「台湾赋税不准议加」。其时海宇澄清,升平无事,朝廷视台湾一隅,无足轻重;现在海上多事,台湾为海疆要隘,奉旨改设行省,经费浩繁。今昔情形不同,臣忝膺斯土,目睹时艰,值此财用匮乏之际,百废待举之时,不能不就此筹划,于三、五年后,能照部议,以台湾自有之财,供台湾之用,应可自成一省,永保岩疆。况迭次钦奉谕旨:「开源节流,以额定之赋,应所有之税」,乃部库岁入之常,国家经久之至计,舍而不计,徒求济于邻省,虽舌破唇焦,缓急仍不足恃。臣渡台以来,查悉民间赋税,较之内地毫不轻减;询之,全系绅民包揽。如某处有田若干可垦,先由垦首递禀承揽包垦,然后分给垦户;垦首不费一钱,仅递一禀,垦熟之后,垦首年抽租一成,名曰大租。又有隘租各项名目,而粮课正供毫无续报升科,如台北、淡水田园三百余里,仅征粮一万三千余石,私升隐慝,不可胜计。臣现由内地选调厅、县佐杂三十人,分派南、北各县,由各县选派公正绅士数人,会同先行编查保甲,就户问粮,一俟田亩查明,再行逐户清丈。委派台湾府程起鹗、台北府知府雷其达,各设清赋总局,督率办理。至于赋税轻重,应俟丈量之后,再请旨饬部复议。惟台湾民风强悍,一言不合,拔刀相向,聚众挟官,视为常事,有言林爽文之变,系因升科逼迫,委员下乡清查,视为畏途,且万山丛杂,道路崎岖,若非勤实耐劳之员协同公正绅士切实清查,不惟无裨实济,且恐蒇事无期,惟有严定赏罚,以期成效。如各地方官、委员、绅士等办理妥速、清查认真,可否准由臣请照寻常劳绩,从优奉奖,以示鼓励;倘有贿托隐匿等事,抑或畏难延误,即行参革。庶期实力奉行,为朝廷经久之谋,除地方吞匿之弊,裕国便民,实于台湾大局有裨。谨将丈量田亩、清查赋税缘由,会同督臣杨昌俊,恭折由驿五百里具陈,是否有当,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