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献丛刊清圣祖实录选辑


  二十九日(戊子),谕奉命大将军和硕康亲王杰书:『浙江贼寇在在窃发,骚扰地方,皆由耿逆未灭之故。若剿除耿逆,则小丑自灭。今或固守金华诸处,由仙霞岭、分水关入闽;或固守杭、衢,从金华进克温、处,平定浙省,剿灭浙、闽贼:听大将军王酌量速行』。

  --以上见「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五十。

  十二月十八日(丁未),尚可喜又疏报:『刘逆遣逆党踞守揭阳县,碣石总兵官苗之秀等率兵往剿,恢复揭阳、潮阳二县』。得旨嘉奖,下部议叙。

  二十三日(壬子),海澄公黄芳度疏言:『臣感念国恩,誓不与贼俱生;练劲卒满万,坚守漳城及龙溪五县。耿逆潜师援漳浦,臣分兵邀击,贼众大溃;郑逆复遣伪侍卫及叛镇赵得胜来攻漳浦。乞发大兵,不拘何路进闽;与臣会合,并力扫除』。得旨:『黄芳度坚守孤城,练兵杀贼;屡次间道陈奏,忠贞可嘉!平南王尚可喜进兵克复潮州,即发兵应援黄芳度平定闽省;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将军布尔根亦由浙江、江西,作速进剿福建。大兵一到,先移知黄芳度速赴会合』。

  --以上见「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五十一。

  ●康熙十四年

  康熙十四年(一六七五、乙卯)春正月初八日(丁卯),谕吏部、礼部、兵部:『平南王尚可喜航海归诚,勋猷懋着。太宗文皇帝嘉其劳绩,特赐王封。及定鼎燕京,复能殚竭忠忱,赞襄大业。世祖章皇帝知其夙笃忠贞,畀以岩疆重任,镇守粤东;海氛宁靖,百姓又安。近因吴三桂、耿精忠等叛逆,该藩益励忠纯,克抒伟略;悉心筹划,数建肤功,朕甚嘉焉!事平优叙,屡有俞旨。前奏年老任重,请以其子尚之孝承袭王爵,已允所请。今思该藩累朝勋旧,功着封疆,宜锡殊荣,以酬懋绩。平南王尚可喜着进封平南亲主,即令其子尚之孝袭封,尚可喜以亲王品级顶带支俸,示朕优眷之意。广东文武事务,着尚可喜照旧料理。其「亲王之宝」,亦暂行掌管。尚之孝统兵在潮,着给与大将军印;应行封典,尔部即遵谕行』。

  --以上见「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五十二。

  三月二十九日(丁亥),奉命大将军和硕康亲王杰书疏报:『平南将军赖塔等遣副都统喇哈胡图、总兵官王廷梅等击败耿逆下伪将军马九玉等贼众于衢州,斩级千余,擒伪都司』。下部议叙。

  --见「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五十三。

  夏闰五月戊子朔,以原任广东水师总兵官张国勋为潮州水师总兵官。

  二十五日(壬子),平南王尚可喜疏报:『近因饶平失守,逆贼朱缵率党来屯湖寮、廖昙率党来屯白堠,劫掳村寨;平南大将军尚之孝同提督严自明遣发官兵于大埔县地方击败逆贼,阵斩伪参将、生擒伪游击等。又连阳游击吴标、连州知州李蕡于连州、大镬、古楼山、小水坪、石马坪等处,两次击败逆贼李化龙、沈九珠等。又广州府属之龙门、增城、从化与惠州府属之博罗、河源、长宁等县内公庄、路溪、铁岗、马鞍、陈禾峒诸处,向为土贼渊薮,恣行剽劫;今突犯龙门,巨遣发副将卢光明等带领官兵于龙门等处地方,擒斩贼众八百余,招抚千余,救回被贼掳去良民』。下部议叙。

  平南王尚可喜疏报:『虎门副将李印香等领兵于碣石、白沙湖等处击败贼众,烧毁贼船百余只』。下部议叙。

  --以上见「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五十五。

  六月二十日(丁丑),先是,平南王尚可喜等疏言:『海澄公标下游击黄蓝来请援兵,臣即与将军尼雅翰议发满汉官兵赴援。寻原任总兵官黄芳泰来言海寇围漳州;臣思潮城未克、闽贼方张,目下在在需兵,更有意外之虞,势必至于束手。请就近速调兵来援广东』。上命安亲王于每佐领下发满兵一名,令副都统一人率赴广东。至是,将军尼雅翰疏言:『粤东四面受敌,广州兵少;平南王又渐衰迈,臣才识知浅。设邻近有警,恐难支守。乞令见在江西护军统领桑遏率兵前来总统兵马,粤东可保无虞』。上谕:『桑遏仍留江西;所发每佐领兵一名令前锋统领觉罗舒恕率赴广东,同将军尼雅翰商酌以行』。

  --见「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五十六。

  秋八月二十五日(己卯),谕兵部:『今遣耿聚忠赍敕赴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军前,招抚耿精忠。其招抚事宜,王与耿聚忠悉心谋议,相机速行,俾闽省生民早离水火。尔部即移文知会』。

  --见「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五十七。

  冬十一月十五日(己亥),福建巡抚杨熙疏报:『九月二十九日,臣同少傅公尚之信等率领官兵进入闽境,攻克鲜水关,招抚伪参将葛习猷等。十月初六日,臣等于永定县地方,击败贼众,恢复县城』。得旨嘉奖。下部议叙。

  十二月初九日(壬戌),定远平寇大将军和硕安亲王岳乐疏言:『伪总兵张存遣使来言:闽逆军饷匮乏,恣意剥削,军士逃亡,百姓怨讟;张存有兵八千人,屯于顺昌,不听耿逆调遣。又伪总兵罗元生等统兵固守其地,邵武总兵彭世勋虽降逆而按兵不动,此皆耿逆之内患也。若大兵自江西进闽,伊等即为内应。但臣现赴长沙,克期进发。伏乞睿鉴详度,无失事机』。疏闻,上谕:『招徕逆贼,克取福建,令大将军简亲王、副将军希尔根、将军额楚、总督董卫国等相机以行。至于进攻长沙,剿灭吴逆,惟王是赖。但恐逆贼觇知我兵进取长沙,固守袁、吉,阻我兵行;王或扬言取道别路,出其不意,或合兵前进、或兵分数道,在王必有定见,其悉心筹划万全,务速行之』。

  二十日(癸酉),平南亲王尚可喜疏言:『逆贼刘进忠勾引郑锦入潮州,祖泽清勾引马雄至高州。粤东十郡,竟失其四。今将军舒恕、总督金光祖复退回肇庆,事势危急。闻知硕安亲王由袁州进攻长沙,恐时当春水泛溢;且吴逆全力集于常、澧,其守御必坚。请以公倭赫之兵仍驻袁州,令和硕安亲王赴广东扑剿贼寇』。上谕:『吴三桂未灭,故诸贼得以猖狂。今安亲王进取湖南,则粤东之势自缓。若由粤东进兵,则道路迂回,稽延时日。前以粤东危急,已命大将军简亲王每发佐领甲兵二名驰赴应援。此兵到日,平南亲王与将军舒恕等公同议固守疆圉,剪除逆贼』。又谕简亲王喇布曰:『前以粤东告急,命尔发每佐领甲兵二名速赴应援;至今尚未遣发,殊误时机!今再拨每佐领护军一名并前所发兵,或副都统额赫纳、或署副都统宗室巴尔堪,令一人为将军统之。速赴广东,毋得仍前迟滞,以误军机』!

  --以上见「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五十八。

  ●康熙十五年

  康熙十五年(一六七六、丙辰)春正月十四日(丁酉),随征福建中路总兵官黄芳世疏报:『海逆郑锦攻围漳州,臣弟海澄公黄芳度率众坚守。于康熙十四年十一月二十日总兵官吴淑等潜通逆贼,引兵入城;臣弟奋力巷战,势不能支,遂赴开元寺投井身死。贼复捞尸寸磔,全家男妇尽被杀戮;故叔海澄公黄梧,亦遭劈棺抛弃。标下将弁蔡隆、朱武等悉遭惨杀。臣见在少傅公尚之信军前,闻信惨切具疏报闻』。得旨:『海澄公黄芳度保守孤城,力拒逆贼;矢志忠贞,劳绩素着。今据奏叛弁通贼,以致城陷,黄芳度全家殉难,深可悯恻!作何恩恤?着从优议叙』。

  二月癸丑朔,平南王尚可喜疏言:『臣病日剧,寇在门庭,臣子尚之孝又统兵在潮;臣躯恐有不测,则粤省渐至危急,请遣威望大臣星驰抵粤,以资弹压』。疏入。得旨:『王累世勋旧,奇猷重望,久镇岩疆,劳绩懋着。自逆贼变乱以来,王笃守忠诚,殚抒筹略,训练士卒,保障地方,剿御贼寇,朕所倚毗。今览王奏,称年老渐衰,身婴痾疾;请遣大臣经理广东事务,具见王实心为国,计虑周详。朕与王情同父子、谊犹手足,览疏未竟,朕心恻然!但王属官兵驻镇日久,地方宁谧,措置咸宜,军民依赖;若别遣大臣前往,恐该省之事一时未能周知,所关匪细。王可于诸子中择才略素优者,遣赴潮州整理军务。大将军平南王尚之孝回省城,侍王左右,扞卫封守。王其加意调护,期于平复,以慰朕忧虑眷念至意』。

  初六日(戊午),平南王尚可喜疏言:『逆贼马雄、董重民等乘高、雷变叛,益肆猖獗;满汉大兵,退驻肇庆。潮逆刘进忠引海寇入犯,提督及平南大将军等皆退至惠州。请大兵兼程前赴应援』。上谕兵部:『顷据简亲王报,以每佐领护军一名、骁腾一名交副都统额赫纳于正月初十日前广东。今粤省告急,可令额赫纳等倍道速进』。

  十七日(己巳),平南王尚可喜疏报:『贼犯惠州、肇庆诸处,省会危急』。上谕:『粤省要地,倘有疏失,为害不小。顷虽调遣江西兵,仍恐单薄。今以兖州每佐领骁骑兵一名、蒙古兵七百名调赴江宁;其见驻江宁每佐领骁骑兵一名、蒙古兵六百名及驻防徽州、池州、满州蒙古兵七百名,令将军哈尔哈齐统倾,驰赴粤东。如有稽迟,坐以失误军机之罪。其哈尔哈齐所用平寇将军印,留付副都统科尔科代镇守江南。其徽州、池州余兵七百名,恐难捍御地方;或令见驻安庆提督移镇池州,或拨苏州驻防五百甲兵往驻徽、池,将军、总督等公同酌量调遣。至山东兖州戍防不可无兵,大将军图海所统兵内分每佐领一名往山东驻守。俟盛京兵到时,遣发图海军前』。

  十九日(辛未),谕兵部:『前命康亲王杰书为大将军平定闽省;王奏先灭浙寇、再进福建,即允其请。后授贝子傅喇塔为将军,进取黄岩;乃借称修桥备船,展转迁延,为日甚久。屡下诏严催,始取黄岩,前赴温州;其时曾言红衣炮至,即取温州。今据王报称炮已齐集,而温州之得与未得,并未声明。师行犹豫若此,何时始得入闽?王、贝子率领大兵驻浙,旷时持久,以致师老饷匮。今温州如克期可取,即当速行进取;倘不能即克,宜酌量分兵留守,王亲统大兵即克取福建。如仙霞岭路险难进,或由分水关入、或别从何道而进?当相机作速进兵。福建一定,则江西之兵可全力剿贼,而吴三桂亦可指日灭矣。王、贝子系朕懿亲,大小将弁皆素所信任,当各效心膂,奋力前驱。如仍瞻顾不前,则师益老、饷益匮,贻误大事,莫此为甚!王等其勉副委任,乘此事机作何进止,速议以闻』。

  --以上见「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五十九。

  三月癸未朔,谕兵部:『海澄公黄芳度,自逆贼变乱以来,矢志忠贞,保守孤城,剿杀逆贼,屡建大功。及叛将吴淑勾引逆贼,潜献城池;海澄公遂督兵血战,率领合家殉难,以报国恩、以尽臣节,忠勇可嘉!其优赠王爵,赐谥「忠勇」;照多罗郡王例,遣大臣致祭。令黄芳世仍袭海澄公爵,黄芳泰给以拜他喇布勒哈番。其同时殉难副将蔡隆赠右都督,游击朱武赠都督佥事,各致祭一次、荫子弟一人以守备用。外委官张琼、陈谦、戴邻等俱赠都司佥书,荫子弟一人以千总用』。

  初八日(庚寅),奉命大将军和硕康亲王杰书疏言:『臣屡檄贝子傅喇塔速取温州;傅喇塔称舟师不至,不能攻取。且檄催副都统穆赫林、纪尔他布、倭申巴图鲁、提督段应举等,皆彼此瞻顾不前。臣察处州、台州、杭州、衢州驻兵皆不便轻发,请调江宁、广信两处兵并崇明、京口战船水师,以资进剿』。上谕:『贝子傅喇塔始以待发红衣炮为辞,今又云必须战船;且览屡次移文,前后言语互异,并无定见,殊负委任。我朝用兵,纪律严肃,从未有官兵抗违主帅、不遵军令者。今副都统穆赫林等违将令不前,蔑视国法;俟事平日,严加治罪。至江宁、广信兵已调赴吉安,别无可调之兵;崇明、京口系滨海重地,舟师不可分遣。王奏温州大捷,斩获两万余级;则余贼无多,何难剪灭,速复温州!且命王为大将军,专委任王以速定闽疆;并非欲王但居闲地,分遣诸将而已。今王驻札金华将及二载,不亲统官兵进剿,徒以空文往来为事;则逆贼何日可灭!王其速檄贝子傅喇塔克期取温。如或不能,即撤回傅喇塔暂驻金华,王即亲往督率官兵攻克温州,合兵进取福建。毋得仍前迟延瞻顾,贻误军机,负朕委任之意』。

  夏四月初九日(辛酉),江西总督董卫国疏报:『贼犯广东,总兵官苗之秀、副将吴启镇等相继叛;尚之信阴与贼通,受吴三桂招讨大将军伪号,于二月二十一日守其父尚可喜第,倡兵作乱。镇南将军舒恕等引兵归,副都统莽依图自肇庆突围出,总督金光祖、巡抚佟养巨、陈洪明俱降贼』。上谕:『广东变乱,江南、江西殊属可虞。若闽、粤诸贼会犯京口等处,则江南兵单,难以防御;且江西告急,自江南往援甚便,官兵不可不增。其调大将军图海所领京兵一千名及驻防兖州每佐领骁骑一名,遣赴江南。发京城每佐领兵一名,驻兖州。其江南满洲蒙古兵,令将军华善用平寇将军印统辖,以学士萨海、署副都统科尔代为参赞;副都统杨凤翔以安南将军印,驻防京口。其遣赴江南之兵到日,将军华善、王之鼎及参赞大臣、督、抚等,会同整饬军马,以待调遣』。寻简亲王喇布果请兵援江西,上即命北兵抵江南养马后,速行酌遣江西应援,又谕曰:『粤东事如此,则长沙宜急攻取。今贝勒察尼、总督蔡毓荣既回荆州,则自河南发往荆州之兵,可速遣赴岳州;贝勒尚善,亦分兵自陆路趋长沙与安亲王协力进取。简亲王等应即令将军哈尔哈齐、额楚等速取吉安,与将军舒恕等合兵御闽、粤诸寇,以继安亲王大兵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