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本四种

倕作规矩准绳,垂、舜臣。
垂作耒耜,垂作耒耨,垂作铫耨,垂作耜,垂作铫,垂作耨。
宋仲子注曰:铫、刈也。
咎繇作耒耜。
伯夷作五刑。
箫、舜所造,其形参差象凤翼,十管,长二尺。垂作钟。
夔作乐。
磬、叔所造。
叔、舜时人。
乌曹作簙。
夏。
鲧作城郭。鲧作城。
鲧作郭。
禹作宫室。禹作宫。
奚仲作车。
夏作赎刑。
仪狄造酒,仪狄始作酒醪,辨五味。
夏禹之臣。
杜康造酒。
少康作秫酒。
少康作箕?,箕?、少康作。
杼作甲。
宋衷云:少康子,杼也,舆、少康子。少康之子,舆也。甲、铠也。
逢蒙作射。
商。
汤作五祀,户、井、、中溜、行,至周而七,曰门、行、厉、户、、司命、中溜。
微作禓五祀。
注:微者、殷王八世孙也,禓者、强死鬼也,谓时傩索室驱疫逐强死鬼也,五者、谓门、户及井、、中溜。
纣为玉床。
周。
武王作翣。
武王始作箑。
暴辛公作埙。埙、暴辛公所作也,围五寸半,长三寸半,六孔也。
暴辛为埙。
宋均曰:暴辛、周平王时诸侯,作埙,有三孔。
苏成公作箎,箎、苏成公所作,长一尺二寸。苏成公作箎,管乐十孔,长尺一寸,吹孔有嘴,如酸枣。
秦穆公作沐。
鲁昭公作弁。
宋均曰:制素弁也。
鲁昭公始作玺。
宿沙作煮盐。
宋衷曰:宿沙卫、齐灵公臣,齐滨海,故(以)〔卫〕为鱼盐之利。
卫〔公〕叔文子作輗轴。
公输作石硙。
韩哀作御。
宋衷曰:韩哀、韩文侯也,时已有御,此复云作者,加其精巧也。
4.8《世本谥法篇》
颛顼生子穷系。
宋衷曰:穷系、谥也。
周赧王。
宋衷曰:赧、谥也。
西周武公。
宋衷曰:谥曰武公。
曹靖公。
悼伯卒,弟露立,谥靖公。
季文子。
行父、季友之孙,故以季孙为氏,死,谥曰文子。
4.9《世本作篇补遗》
空侯、空国侯所造。
尧作围。
鲧作城郭。
城、盛也,郭、大也。
杼作矛。
4.10《世本论述补遗》
杨泉《物理论》曰:「楚汉之际,有好事者作《世本》,上录黄帝,下逮汉末。」
《广川书跋》云:昔左氏书子皮即位,叔向言罕乐得其国,叶公作《顾命》。楚汉之际,为《世本》者用之。
4.11《世本杂录》
庞英《文昌杂录》曰:梁四公子,一人姓?名杰,一人姓?名。昭明太子曰:?出《世本》,出《世本》。
夏竦《古文四声韵》曰:「姬、古《世本》字,?、古《世本》字。」


孙冯翼集本重集世本序
世本者。古史官所记。为十五篇。见艺文志。以为记黄帝以来讫春秋时。盖周末史氏所为也。颜之推据皇甫谧谓左邱明所书。谧言多不足信。此又误读班彪传之文。按彪传言左邱明作左氏传三十篇。又撰异同号曰国语二十篇。下云。又有记录黄帝已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号。曰世本。一十五篇。称又有者。别有人撰此书。不必左氏。若彪以为左氏撰。其子固作艺文志。何云古史官乎。其书十五篇。即太史公所采。故汉书司马迁传赞以为迁采世本。班彪以为迁删世本者也。后汉绥和元年以世本相明。诏封孔子世为殷绍嘉公。见梅福传。刘向录中秘书。以十五篇为二卷。故隋经籍志。世本二卷刘向撰。撰之云撰集古书。非如后世之作而不述也。隋志又有世本四卷宋衷撰。衷盖注而广之。唐艺文志称宋衷注世本四卷。诗正义引宋仲子注。即衷字也。又有世本别录。及宋均注世本七卷。王氏注世本谱二卷。俱见唐志。春秋左氏正义云。今之世本与司马迁言不同。刘恕通鉴外纪。以为世本经秦历汉。儒者改易。是此诸本已。晋时杜预采以为春秋世族谱。然预旁引传记。不尽依世本。其时尚有荀卿撰春秋公子血脉谱。据玉海引中兴书目。以为秦谱下及项灭子婴之际。非荀卿作云云。盖不及世本之可信。今考杜注。不从世本艾猎为孙叔敖之兄之言。或别有所据。亦无书以是正之矣。世本之亡。当在宋世。崇文总目载氏族类诸书。始自姓苑。宋艺文亦然。俱不载世本。则郑樵撰氏族略。王应麟撰姓氏急就章。所引世本。皆采获他
处。不见原书明矣。古书至南宋。亡佚最多。况氏族之书。尤为下品寒门所嫉妒。若今风俗通。独阙氏族一篇。姓苑姓纂诸书。皆无完本。此其明验。永乐大典。为姚广孝诸臣奉撰集。所录古书。皆金人俘获北宋内府图籍。疑尚有世本遗文。曩官翰林。曾见其书。未及采录。吾友钱征士大昭。尝据书传所引。集为作篇。居篇。姓氏篇。王侯大夫谱篇。共四篇。服其勤博。何文学元锡手录示予。携归金陵。适家郎中冯翼。笃嗜古书。亦为此学。既得钱本。复据诸书补其未备。校订付刊。时歙人洪部曹莹亦补校元和姓纂。洪太守梧先刊古今姓氏辨证书。三书相辅而行。谱系之学。庶几坠绪复续。更望来者之补其缺略云尔。嘉庆七年重九后六日阳湖孙星衍撰。

世本考证
周礼。瞽蒙讽诵诗。世奠系。注。故书奠或为帝。杜子春云。帝读为定。其字为奠。书亦或为奠。世奠系。谓帝系诸侯卿大夫世本之属是也。小史。主次序先王之世。昭穆之系。述其德行。瞽蒙主诵诗。诵世系。以戒劝人君也。故国语曰。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怵惧其动。玄谓世之而定其系。谓书于世本也。疏。子春解世系。帝系据王。即经系也。诸侯卿大夫谓之世本。即经世也。云小史主次序先王之世昭穆之系者。小史职云。奠系世。辨昭穆。故知小史次序之。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郑司农云。系世。谓帝系世本之属是也。云述其德行者。取义于国语。云为之昭明德是也。子春之意。与先郑同为谏诤之事。后郑亦不从也。国语者。按楚语云。庄王使士亹傅太子箴。辞。王卒使傅之。问于申叔时。申叔时曰。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之。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怵惧其动。注云。先王之系世本。使知有德者长。无德者短。子春引之者。证帝系世本之事。后郑云。世之而定其系。谓书于世本。以世与系为一事解之。又对文言之。王谓之帝系。诸侯卿大夫谓之世本。散则通。故云书于世本。世本即帝王系也。
王应麟汉志考证曰。世本十五篇。 周官。瞽蒙世奠系。注。谓世之而定其系。谓书于世本也。 国语曰。教之世以怵惧其动。小史定系世。辨昭穆。注。谓帝系世本之属。天子曰帝系。诸侯曰世本。司马迁传赞。世本。录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祖世所出。司马迁采世本。刘
向曰。世本。古史官明于古事者。所记录黄帝以来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系谥名号。凡十五篇。隋志。世本王侯大夫谱二卷。又世本二卷。刘向撰。又四卷。宋衷撰。又汉初得世本。黄帝以来祖世所出。春秋正义云。今之世本与司马迁言不同。世本多误不依凭。颜之推曰。世本。左邱明所书。此说出皇甫谧帝王世纪。而有燕王喜汉高祖。非本文也。项氏曰。古者立氏。必告于太史。春秋之末。知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后世史职既衰。宗法又亡。郑氏曰。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
颜氏家训书证篇云。世本。左邱明所书。自注云。此说出皇甫谧帝王世纪。而有燕王喜汉高祖。
文选赵充国颂注。引世本注云。鬼方于汉。则先零戎是也。
世本
                        汉 宋   衷注
                        清 承德孙冯翼集
  作篇。明堂位正义曰。世本。书名。有作篇。其篇记诸作事。
巫咸作筮。周礼龟人。初学记二十。 倕作钟。初学记十六。通志乐略引世本作垂。黄帝工人。三条见风俗通。无作毋。 无句作磬。女娲作笙簧。宋衷曰。女娲。黄帝臣。文选长笛赋。 又御览五百八十一。 明堂位注。 风俗通。 通志乐略引云。磬。叔所造。不知何代人。又曰。无句作磬。
容成作历。大挠作甲子。注云。皆黄帝史官。 春秋序正义。 舜典疏。 上句御览十六。
箫舜所造。通志略。
逢蒙作射。艺文类聚。
杼作甲。注云。少康子。名杼也。甲。铠也。墨子同。 御览三百五十三。又三百五十五。 又初学记二十二。
垂作铫。注云。铫、刈也。臣工疏。御览八百二十三。作倕。 垂作耨。左氏僖三十三年。
黄帝作冕旒。士冠礼。 宋仲子云。冕、冠之有旒者。注见左氏桓二年疏。
苍颉作书。尚书序正义。苍颉造文字。注云。苍颉。黄帝之史。周礼外史疏。沮诵。苍颉。作书。宋衷注曰。沮诵苍颉。黄帝之史。广韵。 又御览二百二十五。
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注云。夏禹之臣。 御览八百四十三。又初学记二十六。杜康造酒。并酒诰正义。少康作秫酒。御览八百四十三。 初学记二十六。
巫彭作医。山海经注。
隋作笙。艺文类聚四十四。 通志略引作笙条。有未知其何代人也一句。 宓羲作瑟。 神农作琴。风俗通。 通志乐略。又初学记十六。 随作竽。广韵。文选法。又御览五百八十一。
夷作鼓。通典。 通志乐略。作鼓条又见。
挥作弓。夷牟作矢。注云。挥、夷牟。黄帝臣。二句又初学记二十二。 事类赋注十三。 射义疏。上句又见御览三百四十七。下句见三百四十九。二句见艺文类聚六十。
尧使禹作宫室。又御览壹百七十三。又初学记二十四。 雍父作舂。 少康作箕帚。此句。又见御览七百六十五。 胡曹作衣。又路史国名纪卷六。 黄帝作
旃。 蚩尤以金作兵器。此句。又御览二百七十。注。蚩尤。神农臣也。胲作服牛。注云。黄帝臣。又去。少昊时人始驾牛此句又见御览八百九十九。又初学记二十九。 共鼓货狄作舟。注云。二人并黄帝臣。 广韵。 艺文类聚七十一。又见初学记二十五。事类赋注十六。 相士作乘马。杨倞旬子注。 乌曹作博。文选博奕论。 奚仲作车。山海经注。 又御览七百七十三。
胡曹作冕。注云。胡曹。黄帝臣。昭二十五年疏。 鲧作城郭。祭法。 隶首作数。注云隶首。黄帝史也。文选西京赋注。 公输作石硙。后汉张衡传注。 韩哀侯作御。文选圣主得贤臣颂。汉书注。无侯字。 宋衷曰。韩哀。韩文侯也。时已有御。此复言作者。加其精巧也。汉书注。
史皇作图。宋衷曰。史皇。黄帝臣也。图。谓画物象也。宣贵诔又御览七百五十。伯余作衣裳。宋衷曰。黄帝臣也。
后益作占岁。御览十七。
伯益作井。又御览一百八十九。 初学记六。作伯益。又云。亦云黄帝见百物始穿井。
黄帝作旃冕。宋均曰。通帛为旃。冕冠之有旃。应劭曰。周始垂旒也。御览三百四十。又六百八十六。
秦穆公作沐。御览三百九十五。
武王作翣。御览五十二。 事类赋十四。 初学记二十四。
苏成公造箎。吹孔有觜如酸枣。苏成公。平王时诸侯。原案下二句。疑是宋仲子注文。 风俗通。声音卷。 诗。何人斯疏。 御览五百八十。
埙。暴辛公所造。亦不知何人。通志乐略引此二句。周畿内有暴国。岂其时人乎。本作埙。音许袁切。围五寸半。长三寸半。凡六孔。宋均注曰。暴公国。平王诸侯。暴辛公烧土为之。风俗通。声音卷。 诗。何人斯疏。文选长笛赋注。 御览五百八十一。于则作履屝。注。于则。黄帝臣。草曰屝。麻曰履也。御览六百九十七。 纣为玉床。又七百单六。
咎繇作耒耜。又八百二十三。
芒作网。宋衷注。芒。庖牺臣。又八百三十四。
为鱼盐之利。。齐灵公臣。齐滨海。故宿沙作盐。宋衷曰。宿沙又八百六十五。
逢蒙作射。艺文类聚七十四。
夔作乐。初学记十五。
祝融作市。初学记二十四。又引注云。祝融。颛顼臣。为高辛氏火正。
黄帝之世。始立史官。苍颉、沮诵。居其职矣。初学记二十一。
  居篇
契居番。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
懿王居犬邱。又诗谱正义。引作懿王徙于犬邱。
昭明居砥石。书序。
楚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宋仲子云。丹阳在南郡枝江县。左氏桓二年。
邾颜居邾。肥徙郳。宋仲子云。邾颜别封小子肥为郳。为小邾子。 庄五年。
魏悼子徙霍。 昭子徙安邑。史记索隐。
魏武子居魏。魏悼子徙霍。宋衷曰。霍、地名。今河东彘县也。魏世家索隐。
郑桓公封棫林。昭十六年。
齐景公亡滕。隐六年。
涿鹿在彭城。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
武王在酆鄗。文选西都赋注。
西周桓公名揭。居河南。东周惠公名班。居洛阳。战国策注。
禹都阳城。地理志颍川郡。
唐叔虞居鄂。朱衷曰。鄂地。今在大夏。惠氏左传补注。
吴孰姑徙勾吴。注云。孰姑。寿梦也。勾吴。太伯始所居地名。魏都赋注。
戴公居。曹。路史国名纪。
楚子熊渠、封仲子红于鄂。寰宇记一百十二两引。
懿王居犬邱。厉王淫乱(出)于彘。今河东永安是也。平王即位。徙居(洛邑。)洛诰所谓新邑也。国语曰。幽王灭。周乃东迁。本殷之畿内。有禹贡豫州(外方)之域。河洛瀍涧之闲。周于南柳七星张之分。鹑火之次也。乃(及)敬王避子朝之乱。东居成周。故春秋经曰。天王入于成周是也。后六年。王室定。遂徙(都)成周。是后晋又率诸侯之徒。修吾(缮)其城。以成周城小不受王都。故坏翟泉而广为。翟泉地在成周(城)东北。今洛(阳)城中有周王冢是也。至赧王又徙居成周而失位。字。且疑非世本文。=御览一百五十五。下三段同。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