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别史
- 世本四种
世本四种
惠公族子孙宪为邵皓氏。
门氏。
陈父之后,楚大夫有门杨。
叔向氏。
晋羊〔舌〕肸字叔向,因氏焉。
叔夙氏。
羊舌职生叔夙,为叔夙氏。
不夷氏。
宋不夷甫须之后。
伯宗氏。
晋孙伯起生伯宗,因氏焉。
巴氏。
巴子国、子孙以国为氏。
荚氏。
荚成僖子、晋大夫也。
狐邱氏。
晋大夫狐邱林之后。
闾邱氏。
廪邱氏。
齐大夫廪邱子之后。
东乡氏。
宋大夫东乡为人之后。
西乡氏。
宋大夫西乡错之后。
州氏。
晋豹孙步杨生州,因氏焉。
少施氏。
鲁惠公子施父之后。
子干氏。
齐公子都字子干之后。
子泉氏。
齐顷公之子公子湫字子泉之后。齐大夫渊湫。
子占氏。
陈桓公生书字子占之后。
根水氏。
老童娶根水氏。
嚣氏。
(元)〔玄〕嚣之后。
述氏。
鲁大夫仲述之后。
季(婴)〔夙〕氏。
晋靖侯孙季夙之后。
大狐氏。
晋大夫大狐伯生突生饶为大狐氏,其后大狐容为晋大夫。
大戊氏。
晋公子大戊教昭为原大夫。
去疾氏。
郑穆公子去疾之后,去疾字子良,又有良氏,(取)〔所〕以别族。
季老氏。
宋华氏有华季老,子孙氏焉。
泥氏。
宋大夫卑泥之后。
方叔氏。
鼓方叔之后。
庆父氏。
楚大夫庆父之后。
韩余氏。
韩宣子余子之后,因氏焉。
干献氏。
宋司徒华定后为干献氏。
将军氏。
卫灵公子昭生子郢生文子才芳为将军氏。
右师氏。
宋庄公生公子申世为右师氏。
伍参氏。
楚伍参之后,支孙以为氏。
班氏。
芈姓、强生班,因氏焉。
强氏。
芈姓,若敖生强,因氏焉。
尹文氏。
齐有尹文子,著书五篇。
恒氏。
楚大夫恒思公之后。
瞻葛氏。
宋景公时有瞻葛祁为大夫。
甫爽氏。
宋大夫甫爽之后。
公旗氏。
齐威王时有左执法公旗藩。
公他氏。
有蒲邑大夫公他世卿,其先以王父字为氏。
公牵氏。
齐公子牵之后有公牵氏。
公襄氏。
鲁大夫公襄昭,鲁襄公太子子野之后。
公金氏。
秦公子金之后有公金氏。
公朱氏。
宋公子朱之后。
厘子氏。
出自厘子观起之后,楚大夫有厘子班。
车遽氏。
齐有临淄大夫车遽氏。
宪氏。
卫公族之孙宪为宪氏。
师氏。
卫公族有师氏。
唐孙氏。
祁姓唐尧之后,其孙仕晋,自为唐孙氏。
承氏。
卫大夫承之后。
雠子氏。
陈威公生昭子来将,孙卑为雠子氏。
子游氏。
郑穆公生子偃字子游之后。
子孔氏。
郑穆公生〔公〕子(喜)〔嘉〕字子孔之后。
子士氏。
鲁叔孙成子生齐季为子士氏。
子寤氏。
季平子生昭伯寤,其后为子寤氏。
子石氏。
陈威子生〔子〕石难,自别为子石氏。
子穆氏。
陈僖子生子穆安,因为子穆氏。
子然氏。
郑穆公子子然之后。
子沮氏。
陈烈子生子沮与,后为子沮氏。
子襄氏。
齐桓公子子襄之后。
子季氏。
楚公族子季氏。
子成氏。
鲁季平子生子成叔彭侯之后。
卷子氏。
卫文公后卷子子州氏焉。
雍门氏。
齐顷公生子夏胜,以所居为雍门氏。
(李)〔季〕騧氏。
周八士季騧之后。
大公氏。
大公叔。
下门氏。
晋有大夫下门聪。
涉其氏。
楚大夫有涉其氏,春秋涉其帑是也。
融氏。
祝融之后,又复姓融夷氏,祝融后董父之(允)〔胤〕,以融夷为氏。
罗氏。
夏有武罗,其后氏焉。
赐氏。
齐大夫子赐之后。
墨夷氏。
宋襄公子墨夷须为大司马,其后有墨夷皋。
它氏。
楚平王孙有田公它成。
老成氏。
宋有大夫老成方。
阳氏。
阳侯。
宋衷曰:阳侯、伏牺之臣,盖大江之神者。
封父氏。
郑大夫封父弥真然。
仇氏。
公之氏。
晋大夫公之文。
公纪氏。
卫有大夫左公子泄,右公子职。
唐孙氏。
齐大夫长孙修食邑于唐,其孙仕晋,后号唐孙氏。
巴氏。
樊氏。
曋氏。
相氏。
郑氏。
廪君之先,故出巫诞。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曋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锺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廪君名曰务相,姓巴氏,与樊氏、曋氏、相氏、郑氏凡五姓俱出,皆争神,乃共掷剑于石,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服,又令各乘土船,雕文画之而浮水中,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沈,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飞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不知东西所向,七日七夜,使人操青缕以遗盐神,曰缨此,即相宜,云与女俱生,〔弗〕宜将去,盐神受〔缕〕而缨之,廪君即立阳石上,应青缕而射之,中盐神,盐神死,天乃大开,廪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世尚秦女。
何氏。
应劭曰:《氏姓》注云:以何氏为韩后。
4.5《世本氏姓篇补遗》
北唐氏。
晋有高人隐于北唐,因以为氏。
4.6《世本居篇》
帝都。
黄帝都涿鹿,涿鹿在鼓城南。
舜居妫汭,妫虚在西城西北舜之居。
夏。
禹都咸阳,〔正当亳西也〕,及后乃徙安邑。禹都阳城,在大梁之南。
殷。
契居蕃。
昭明居砥石,复迁商,相徙商邱,本颛顼之虚。
宋衷曰:相土就契封于商。
太甲从上司马,在邺西南。
周。
武王在酆鄗。
懿王徙于犬邱。
宋衷曰:懿王自镐徙都犬邱,一曰废邱,今槐里是也。
厉王淫乱,出于彘。
平王即位,徙居洛。
敬王东居成周。
赧王又徙居西周。
西周桓公名揭,居河南;东周惠公名班,居洛阳。
吴。
吴孰哉居藩篱。
宋衷曰:孰哉、仲雍字,藩篱、今吴之余暨也。
孰姑徙句吴。
宋衷曰:句吴、太伯始所居地名。
注:孰姑、寿梦也,句吴、太伯始所居地名。
诸樊徙吴。
鲁。
炀公徙鲁。
宋衷曰:今鲁国。
燕。
召公居北燕。
宋衷曰:有南燕,故云「北燕」。
桓侯徙临易。
宋衷曰:今河闲易县是也。
蔡。
蔡叔居上蔡。
上蔡也,九江有下蔡,故称上。
胡徙居新蔡。
宋衷曰:胡徙居新蔡,以奉叔度祀,故名其地为新蔡。
平侯徙下蔡。
宋衷曰:平侯徙下蔡。
晋。
唐叔虞居鄂。
宋衷曰:鄂地、今在大夏。
卫。
宋衷曰:今定昌也。康叔从康徙封卫,卫即殷虚定昌之地,畿内之康,不知所在也。
成公徙濮阳。
宋衷曰:濮阳、帝邱地名。
郑。
郑桓公封棫林,桓公居棫林,徙拾。
宋衷曰:棫林与拾,皆旧地名,封桓公,乃名为郑。
厉公居栎。
宋衷曰:栎、今颍川阳翟县。
文公徙郑。
宋衷曰:即新郑。
曹。
宋衷曰:济阳定陶县。
滕。
错叔绣封滕。
宋衷曰:今沛国公邱,是滕国也。
。
宋衷曰:、今陈留雍〔丘〕县故地。
宋。
宋更曰:睢阳。
楚。
楚鬻熊居丹阳。
宋衷曰:丹阳在南郡枝江县。
武王徙郢。
宋衷曰:今南郡江陵县北有郢城。
秦。
秦非子始封于秦。
庄公徙废邱。
文公徙汧。
宁公又都平阳。
献公徙治(洛)〔栎〕阳。
孝公自栎阳徙咸阳。
邾。
邾颜居邾,肥徙郳。
宋衷曰:邾颜别封小子肥于郳,为小邾子。
沈。
沈国在汝南平舆。
胡。
胡在汝南。
霍。
周武王封弟〔叔〕处于霍。
暴。
周圻内国。
武罗。
夏武罗国,冀都之武邑。
莒。
舆期始都计斤,兹丕归莒。
韩。
景子居平阳,平阳在山西。
宋衷曰:今河东平阳县。
赵。
成季徙原。
宋衷曰:今雁门平原县。
魏。
毕万居魏。
魏武子居魏。
悼子徙霍。
宋衷曰:霍、地名,今河东彘县也。
昭子徙安邑,文侯亦(如)〔居〕之。
中山。
中山武公居顾。
桓公徙灵寿。
4.7《世本作篇》
燧人。
燧人出火,造火者燧火,因以为名。
庖牺。
伏牺制以俪皮嫁娶之礼。
庖牺氏作瑟。瑟、洁也,使人精洁于心,纯一于行也。宓羲作瑟,八尺(二)〔一〕寸,四十五弦,庖牺氏作五十弦,黄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胜,乃破为二十五弦,具二均声。
伏牺作琴,伏牺作琴瑟。
伏羲臣芒氏作罗。
芒作罔。
宋衷曰:芒、庖牺之臣。
神农。
神农和药济人。
神农作琴。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征、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商。
神农作瑟。
蚩尤作兵。蚩尤以金作兵器,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黄帝诛之涿鹿之野。
宋衷注曰:蚩尤、神农臣也。
黄帝。
黄帝见百物始穿井。
黄帝乐名《咸池》。
黄帝造火食旃冕。黄帝作旃冕。黄帝作旃。黄帝作旃,亦曲柄旃,以招士众也。黄帝作冕旒。黄帝作冕。
垂旒、目不邪视也,充纩、耳不听谗言也。
宋均曰:通帛为旃,冕、冠之有旒者。应劭曰:「周始垂旒也。」宋仲子曰:「冕、冠之有旒者。」
羲和占日。
常仪占月,羲和作占月。
后益作占岁。
(更)〔臾〕区占星气。
大挠作甲子,黄帝令大挠作甲子。
宋衷曰:大挠、黄帝史官。
隶首作算数。隶首作数。
宋衷注曰:隶首、黄帝史也。
伶伦造律吕。
容成造历。
宋衷注曰:容成、黄帝史官。
苍颉作书,苍颉造文字,沮诵、苍颉作书,并黄帝时史官。
宋衷注曰:苍颉、沮诵,黄帝史官。黄帝之世,始立史官,苍颉、沮诵,居其职矣,至于夏商,乃分置左右。
史皇作图,史皇、苍颉同阶。
宋衷曰:史皇、黄帝臣也,图谓画物象也。
伯余作衣裳。
胡曹作衣。
宋衷注曰:黄帝臣。
胡曹作冕。
宋衷注曰:黄帝臣也。
于则作屝履。
宋衷曰:黄帝臣,草曰屝,麻曰履。
雍父作舂杵臼。雍父作舂。雍父作杵臼。雍父作臼。
宋衷曰:雍〔父〕、黄帝臣也。
胲作服牛。
注曰:胲、黄帝臣也,能驾牛。又云:少昊时人,始驾牛。
相土作乘马,作驾。
宋衷云:皆黄帝臣。
共鼓货狄作舟。
注曰:二人、黄帝臣也。共鼓、货狄,黄帝二臣。
女娲作笙簧,女娲作簧。
宋均注曰:女娲、黄帝臣也。
随作笙,长四寸,十二簧,像凤之身。
宋衷注:随、女娲氏之臣。
随作竽。
夷作鼓。
以桴击之曰鼓,以手摇之曰。
挥作弓。
夷牟作矢。牟夷作矢。?、黄帝臣夷牟作。
宋衷注曰:夷牟、黄帝臣也。
巫彭作医。
颛顼。
祝融作市。
宋衷云:颛顼臣也。祝融、颛顼臣,为高辛氏火正。
尧。
陶制五刑。
巫咸初作医。
巫咸、尧臣也,以鸿术为帝尧之医。
巫咸作筮。
巫咸作鼓。
无句作磬。
注云:无句、尧臣也。
化益作井。
宋衷曰:化益、伯益也,尧臣。
舜。
舜始陶,夏臣昆吾更增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