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传记
- 小腆纪传
小腆纪传
丁亥(十五日),降将李成栋以找大清兵入广州,聿■〈金粤〉及苏观生皆自杀。报至,瞿式耜请守峡口;不从。
丁酉(二十五日),上奔梧州;以朱治■〈忄间〉为两广总督,守肇庆。
是月,江阴黄毓祺、徐趋起兵袭县城;不克,趋死之。我大清肃亲王豪格诛献贼于凤凰山;其余党孙可旺等陷佛图关,平蜀侯曾英死之。我兵取重庆,巡抚马干死之。
我大清顺治四年(丁亥、一六四七)春正月癸卯朔,上在梧州,称永历元年。
戊午(十六日),李成栋以我大清兵取肇庆,朱治■〈忄间〉弃城走;上奔平乐,瞿式耜从,丁魁楚、王化澄、李永茂、晏日曙皆弃上去。会前都御史张家玉、举人韩如璜起兵复东莞,与兵科给事中陈邦彦合兵攻广州,我总督佟养甲呼成栋还救;式耜乃奉上由平乐如桂林。加式耜太子太保。遣使趣何腾蛟入卫。
乙丑(二十三日),我大清兵取高州、雷州、廉州。辛未(二十九日),取梧州,巡抚曹烨降;副使陈象明、苍梧县丞巫如衡死之。取平乐,布政使耿献忠降。取浔州,武靖伯李明忠降。朱容藩以罪削职,寻复之。
是月,丁魁楚为李成栋所杀。孙守法退屯石子城。孙可旺陷遵义。
二月,召前大学士王锡衮、前礼部尚书文安之入阁,周堪赓为户部尚书、郭都贤为兵部尚书;道阻,皆不至。以翰林学士方以智为东阁大学士、刘远生为刑部尚书。
壬午(十一日),月掩岁星于东井。陈邦彦复顺德。定蛮侯刘承胤以兵入卫,驻全州。
丙戌(十五日),上幸全州;式耜疏止之,不听。进式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留守桂林;以焦琏兵隶之。进承胤为安国公。命思恩侯陈邦傅守昭平。以礼部右侍郎吴炳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
丙申(二十五日),我大清兵取长沙;何腾蛟檄诸镇赴援不至,走衡州。我兵遂取湘阴,守将王进才大掠而遁。
是月,孙守法退守石鳌谷。孙可旺陷贵阳,布政使张耀死之;陷定番,佥事曾益死之;陷永宁,知州曾异撰死之。
三月甲辰(初三日),顺德复陷,陈邦彦退据下江门。
戊申(初七日),浏阳伯董英降于我大清。
乙卯(十四日),我大清兵攻桂林,留守瞿式耜率焦琏御却之。刘承胤遣兵赴援;至则我师已退,因留助守。
戊午(十七日),张家玉再复东莞。
己未(十八日),兵部尚书詹兆恒自怀玉山出攻开化;败绩,死之。
是月,孙守法复宁州,拔兴安之荞麦山。石屏副将龙在田苦沙寇之乱,乃乞师于孙可旺,可旺始入云南。既败沙贼于革泥关,遂屠曲靖,巡按罗国瓛、佥都御史朱寿琳、知府焦润生、推官夏衍虞死之;陷南宁,知县陈六奇死之;陷广通,在籍州同知张朝纲阖门死之;陷姚州,知州何思、举人席上珍、金世鼎死之;陷武定,同知杨于陆死之;陷师宗,署知州徐道兴死之;进逼楚雄,举人杜天桢死之。巡抚杨畏知拒之于禄丰,可旺愿受约;大理及迤西八郡得免于祸。可旺移檄永昌,迎沐天波归省垣;索道府印,署金腾道王运开、署知府刘廷标不屈死。别部李定国掠河西,在籍巡抚耿廷箓死之;陷晋宁,知州冷阳春、呈贡知县夏祖训、举人段伯美、诸生余继善、耿希哲等死之。江川知县周柔强拒战于抚仙湖;败绩,死之:迤东诸郡屠戮甚惨。
夏四月,江西大旱。
壬申朔,进张家玉兵部尚书兼副都御史,提督岭东军务、联络漳湖。
癸酉(初二日),我大清兵取衡山。
乙亥(初四日),我大清兵取琼州。封锦衣卫指挥马吉翔、郭承昊、严云从等为伯;御史毛寿登争之。吉翔怒,激刘承胤胁上下寿登及刘湘客、吴德操、万六吉廷杖。承胤又佯为申救,得免,皆夺职;遂劫上如武冈,政事皆决于承胤矣。太常寺卿潘应斗弃官去。
是月,陕西兴安陷,□□伯孙守法死之。
辛巳(初十日),降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以我大清兵分道取湖广;癸未(十二日),取衡州,杀黄朝宣。
甲申(十三日),白虹贯日。我兵取永州,王允成走辰州、马进忠走沅州,卢鼎、郝永忠走道州。时湖南州县瓦解,督师何腾蛟退驻白牙市、兵部右侍郎章旷退驻东安。太常寺少卿程源以罪削职。
丙戌(十五日),降将吴胜兆谋叛我大清,以松江归监国鲁王。事觉,为洪承畴所诛;户部侍郎沈廷扬、兵部侍郎左都御史陈子龙死之(详「鲁纪传」)。
降将王光泰亦于是月以襄阳叛我大清来归,进踞郧阳。事闻,封镇武伯。朱成功复海澄。
五月,福建、江西大水。
辛丑朔,新安陷。
庚戌(初十日),扬州地震。
甲寅(十四日),改武冈州为奉天府。以周鼎瀚为东阁大学士,同刘承胤入直。以贵州总督李若星为吏部尚书。
甲子(二十四日),常德陷。承胤援桂林兵与焦琏兵主客不和,击伤琏,大掠城中而去;瞿式耜檄诛首恶二十余人,劾承胤驭兵无状。琏兵亦出城,赴黄沙镇。我大清闻乱,复攻桂林;琏还桂林与大清兵连战城下,却之。
戊辰(二十八日),和平陷,知县李信死之。论保桂林功,晋瞿式耜少师兼太子太师,封临桂伯;焦琏新兴伯。擢巡按广西御史鲁可藻为巡抚。副将周金汤复永州。
是月,刘承胤以长沙失守,奏解何腾蛟兵柄;上不许。遣中使召腾蛟入朝计事,以云南总兵赵印选、胡一青兵隶之。
六月庚午朔,腾蛟朝行在陛辞,赐银币,命廷臣饯之郊;承胤伏甲袭之,不克。堵胤锡疏劾承胤,而总兵张先璧自江西拥溃兵入楚劾承胤专权,请以兵入朝;高必正、李赤心亦请就食湖南。承胤惧,乃请命腾蛟驻衡州督师。加胤锡东阁大学士、赐尚方剑,驻长沙。时衡州、长沙俱失,二臣但拥虚号而已。湖南流寇曹志建、王朝俊以其众降,赐爵侯伯有差。
秋七月甲辰(初五日),陈子壮会陈邦彦共攻广州,败绩;子壮走还九江村,邦彦奔三水。兵部右侍郎湖南巡抚章旷卒于军前。福建提学道毛协恭被执于建宁;不屈,死之。
是月,朱容藩僭监国号于四川。初,容藩由辰州入施州卫,假称「楚王世子、天下兵马副元帅」;又以李占春、于大海兵败我大清兵于万县之湖滩,遂称监国。时干戈阻道、文告不通,川中诸将不知其伪也。
八月己巳朔,以户部侍郎严起恒为东阁大学士。
时清远指挥白常灿以城迎邦彦;御史麦而炫起兵复高明,迎子壮入守。李成栋往来追击,不能西顾。于是焦琏以其间复阳朔、平乐,陈邦傅复梧州,县丞徐定国复怀集,全粤少定。方择日迎驾返桂林,而我大清兵克宝庆。辛卯(二十三日),进逼奉天,刘承胤举城降;大学士吴炳、兵部尚书傅作霖死之。商邱伯侯性部将谢复荣偕马吉翔奉上及三宫走靖州;复荣战死。性与太监庞天寿将兵追扈于古泥关;上乃由通道县入蛮境,达柳州。晋性祥符侯,天寿掌司礼监印。我大清兵取沅州,偏沅巡抚傅上瑞迎降,前贵阳巡抚米寿图死之;克黎平,总兵萧懬死之。时高明亦陷,督师东阁大学士陈子壮、御史麦而炫、主事朱实莲皆死之。
是月,朱成功会师泉州之桃花山,在籍御史沈佺期等起兵应之;进攻泉州,不克。
九月己亥朔,上次靖州。我大清兵克清远,兵科给事中陈邦彦、指挥白常灿、生员朱学熙死之。
是月,川北总督李干德以袁韬兵复重庆。前南昌知县刘曙被执至南京,不屈;死之。
冬十月戊辰朔,上如柳州。瞿式耜连疏请还跸桂林;上谕曰:『西陲朕根本地,先生竭力守此。异日国家再造,先生功实多』!
辛未(初四日),太白经天。
丁丑(初十日),土司覃鸣珂与守道龙文明哄于柳州,文明走;鸣珂大掠,矢及上舟。上仓卒奔象州。兵部尚书张家玉与李成栋战于增城,败绩;死之。降将耿仲明以我大清兵取永州,遂取全州,守将王允成、唐文曜,守道马鸣鸾皆降;克辰州,荣王由桢死之;克黔阳,阁部李若符、翰林院待诏邱式■〈米予〉死之。
是月,监国鲁王颁「监国三年戊子大统历」于海上;朱成功未闻粤中即位诏,又不欲奉鲁监国,乃颁「隆武四年戊子大统历」于海上:于是海上有二朔矣。
十一月戊戌朔,上在象州。我大清兵进逼全州,何腾蛟督诸军御却之;逼梧州。上走南宁,道阻不果;乃命王化澄、吴贞毓、庞天寿护三宫前往,而与马吉翔溯十八滩返桂林。
是月,容藩使李占春袭袁韬营,不克;王祥复以其众与韬战,亦不克。时容藩欲立威,总督李干德亦挟诈翦除异己,川事益坏。
十二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己巳(初三日),上至桂林。自幸柳、幸象,票拟皆锦衣卫马吉翔主之;式耜劝上揽大权,明赏罚、亲正人,上嘉纳之。初,湖南失陷,郝永忠、卢鼎、赵印选之众退入桂林,人情惶骇;式耜与督师何腾蛟、大学士严起恒、御史刘湘客议分地给诸将,俾各自为守。全州之役,腾蛟集诸将誓神前分道出战,大败我师;连营亘三百里,军声颇振。而诸将主客不和;比腾蛟出屯永福,而焦琏走平乐、郝永忠壁兴安,式耜、腾蛟亦无如何也。
是月,鄞县华夏、屠献宸、王家勤等谋以宁波归监国鲁王,不克:所谓五君子「翻城之狱」也(详「鲁纪传」)。
我大清顺治五年(戊子、一六四八)春正月丁酉朔,上在桂林,称永历二年;以百官星散,免朝贺。遣大理寺评事朱宿垣谕广西左、右两江及云南土司勤王。论全州战功,晋何腾蛟定兴侯太师、上柱国兼兵部尚书,赵印选新宁伯,胡一青兴宁伯,焦琏新兴侯,周金汤、熊兆佐、马养麟等挂印有差。论川省收复州县功,晋樊一蘅太子太傅、户兵二部尚书。擢巡按御史钱邦芑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封杨展华阳伯、王祥綦江伯,诸将晋爵有差。又川将赵荣贵以保宁来归,封定随侯。监军佥事詹天颜奏复龙安、茂州,擢天颜巡抚顺庆、潼、绵。以总兵皮勋守平溪。
是月癸亥(二十七日),降将金声桓偕其党王得仁以南昌叛我大清来归。
二月,凤阳地震。我大清兵攻平溪,总兵吴尚虑等死之;克永宁寨,贵溪王常滮、总兵项登韦死之;克黎平寨,奉国将军晖奎死之。
乙亥(初十日),郝永忠败绩于兴安,自灵川入桂林大掠;上走南宁,遂劫瞿式耜出城。日中,滇营兵入城大掠。诏何腾蛟入援。我大清兵遂乘之取全州,中书舍人周震、守备孟泰皆死之;克兴安之岩关,总兵某某皆死之。
辛巳(十六日),镇江地震。
辛卯(二十六日),白虹贯日。
是月,王得仁克九江;寻引还,会金声桓攻赣州。
三月丙申朔,瞿式耜、何腾蛟入于桂林,焦琏、周金汤、熊兆佐、胡一青先后统兵至,军势复振。
乙巳(初十日),上如南宁。命严起恒、王化澄入阁;起恒兼吏部尚书,庞天寿掌司礼监。加南宁守道赵台巡抚衔。其余随驾者,马吉翔暨兵部尚书萧琦、科臣许兆进、吴其靁、尹三聘、洪玉鼎、洪士彭数人而已。时君臣资斧乏绝,严起恒悬示通衢,广为开选,二十四土州槟榔、盐、布诸贾及土乐户皆注仕籍;假府学明伦堂为公座莅任地,旗帜、轩盖伛偻磬折,日以百数,赞礼生为之骄贵。安南国遣使入贡。
丁巳(二十二日),我大清闻郝永忠之乱,以大兵直抵桂林北门;何腾蛟督焦琏、周金汤、熊兆佐、胡一青分门出战,大败之,乃列营榕江。进荆江伯张先璧为侯。我大清以江西乱,引兵北还;式耜乃檄诸镇复全州。巡抚鲁可藻复梧州,疏达行在,候天子、三宫起居。上闻式耜无恙,大喜;玺书褎美,赐纱段、银两。周鼎瀚免,以礼部侍郎朱天麟为尚书;寻进东阁大学士。陈邦傅自请世守广西,不许。进吕大器少傅,代王应熊督师;赐尚方剑,便宜行事。
是月,前兵部尚书周损、知府傅梦鼎、典史傅谦之等奉石城王统锜起兵六安,■〈犭回〉人米喇印、丁国栋奉延长王识■〈金穿〉起兵兰州,皆不克;死之。
夏四月(明闰三月)丙寅朔,元子慈烜生,册为太子;大赦。瞿式耜进「八箴」。
乙亥(初十日),降将李成栋以广东叛我大清来归;遣洪天擢、潘曾纬、李绮赍奏赴南宁迎驾。时陈邦傅与赵台相雠杀,行在人心皇皇;乍闻成栋来归,惊疑百端。天擢等力陈成栋忠诚,且述江西金声桓事甚悉;人心始安。召前四川巡抚毛芝瑞为吏部左侍郎;未至,卒。
是月,前吏部员外郎华允诚被执至南京;不屈,死之。
闰四月(明四月)乙未朔,遣吏部侍郎吴贞毓、祥符侯侯性劳李成栋军。封成栋惠国公、佟养甲襄平伯、杜永和江宁伯、罗成耀宝丰伯、董方策宣平伯、郝尚久新泰伯、张月博兴伯、闫可义武陟伯;加赍奏速驾之沈原渭为副都御史:于是群臣伏处者争出。又有考贡之旨,能握管书字者投呈就试;章服错乱,漫无等威。
五月乙丑朔,日有食之。何腾蛟复全州。降将陈友龙复以武冈州来归。我大清兵逼南昌,金声桓、王得仁自赣州引还;既入城,我兵筑长围守之,遂大困。
是月,朱成功复同安。
六月甲午朔,有流星入于箕、尾。封金声桓豫国公、王得仁建武侯。初,声桓归明半年,尚称隆武四年。有旧臣至,述闽陷、广立之详,始改称永历;遣人间道赍佛经,置密疏其中,赴南宁输款。表自署豫国公;诏改封昌国,声桓颇鞅鞅,致书朝臣请还故封。久之,始如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