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腆纪传


  何腾蛟会师湘阴,忠贞营李赤心遇大清兵而败,诸镇兵遂不进。

  授丹徒诸生钱邦芑为御史;大学士熊开元争之,改兵部司务。寻复授御史;开元遂乞罢。

  以苏观生兼吏兵二部尚书、行在文渊阁大学士,赐尚方剑便宜行事;上御门,赐银印曰「瞻奉南北山陵、安集军民文武官」。授方士蔡鼎为军师。

  是月癸亥(十五日),福京大雷电;甲子(十六日),雨雹大如斗,昼晦不相见。浙西金有鉴再攻长兴,败死。沙贼寇楚雄,游击王承宪败死,金沧副使杨畏知悉力御之;分兵陷武定,参将高其勋死之;陷大理,指挥陈祯死之;陷太和,县丞王士杰、教授段见锦、经历杨明盛、前同知萧时显、举人高拱极等死之;陷通海,典史单国祚死之。四川眉州义民陈登皞起兵破献贼于醴泉河。

  二月,马胫岭兵变,命路振飞往浦城安抚。

  丁亥(初十日),大雨雹,昼晦不相见。

  诏宽「逆案」之禁。上曰:『北京陷于东林、南京亡于魏党,厥罪惟均。其党附概予洗濯,以观后效』。

  广西有僧自称弘光帝,贵州抚臣俞思恂以闻。诏议迎请;廷臣曰:『即真弘光,甫经失国,有尊奉而无迎请』。审知其伪,下狱诛之。寻有木坚、李之秀者自称原任两司,召对,以原官补用;发觉,伏诛。

  亨嘉俘至行在,下诸王议,废为庶人;以幽死。其党推官顾奕、总兵杨国威等,皆伏诛。封丁魁楚平粤伯,加瞿式耜兵部侍郎;式耜辞,不许。以晏日曙巡抚广西。

  镇国将军常起■〈巛上水下〉兵蕲州;败绩,死之。

  封孙守法、武大定爵为伯。

  三月戊申朔,督师大学士黄道周殉节南京。事闻,辍朝哭;赠文明伯。

  时江、楚迎驾疏相继至,上决意出汀入赣,与湖南为声援。郑芝龙不欲上行,使军民数万人遮道号呼,拥驾不得前;芝龙因表请回天兴。上不得已,驻延平,以府署为行宫。

  封朱成功为忠孝伯,挂招讨大将军印。

  命前大学士傅冠总理湖南剿抚事;冠十二疏乞罢,许之。

  左都御史张肯堂疏请北征,诏加少保,赐尚方剑便宜行事;实无一兵也。寻兵科给事中徐孚远自松江航海至,上水师合战议,请以水师千人由海道与浙东陆师会于金陵;诏进肯堂大学士,以太常卿朱永佑、吏部郎中赵玉成、兵科给事中徐孚远、苏州推官周之夔为参军,以平海将军周鹤芝将前军、定洋将军辛一根将中军、楼船将军林习将后军。行有日矣,郑芝龙尼之,不克行。

  我大清兵克奉乡,监军道许文龙死之。辛未(二十四日),克吉安,职方主事郭锟死之;万元吉退保赣州。

  是月,四川参将杨展复川南诸州县,督师王应熊、总督樊一蘅乃檄诸路兵讨献贼;贼大杀遗民,率众东下。展迎战于江口,大破之;贼走还成都。

  夏四月庚辰(初四日)万寿节,不受贺。

  命礼臣追复建文年号,立忠臣方孝孺祠。

  郑彩弃广信,奔入杉关。我大清兵遂克抚州,永宁王慈炎死之。报至,举朝震惊;诏削彩职,戴罪图功。

  我大清兵克铅山,兵科给事中胡梦泰、兵部员外郎万文英、主事唐倜死之;克新城,知县李翱死之。

  五月丙午朔,我大清兵进逼赣州,巡抚刘广胤战败被执,杨廷麟、万元吉悉力固守。

  擢兵科给事中揭重熙为佥都御史,巡抚江西。加吏部尚书郭维经总督湖南北、江西、广东、浙江、福建军务衔,募兵援赣州。擢湖广监军道章旷为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北。

  琉球国入贡。

  廷试贡生,取万荆等十二人为萃士;照庶吉士例,送翰林院教习。

  先是,鲁监国遣都督陈谦入闽,久驻衢州。自云鲁已爵为侯,邀封爵,上命取侯印为验;谦赍印至行在,御史钱邦芑请诛之。芝龙亟入朝,请以官赎,不得命;由是益萌异志。

  己丑(二十日),天狗星陨。

  是月壬申(二十七日),浙东江上兵溃,方国安劫鲁监国走绍兴。肃卤侯黄斌卿杀监军道荆本澈。太湖诸生张飞远龚金山卫,不克。

  六月,开科取士,命流寓诸生皆入试,广额七十名。以编修刘以修、闵肃充主考官,举叶琐等百七十五人。有讦士以贿进者,命覆试,落四名。逮同考推官王三俊,下狱追赃。

  温州总兵贺君尧杀前大学士顾锡畴。

  以元子诞生,大赦,进诸臣爵;钱邦芑疏谏,不听。释佥都御史田辟于狱。

  前南赣巡抚李永茂遣粤兵五千援赣,战于李家山,围暂解;粤兵退守南康。时赣城坚守已久,上谕奖,赐名「忠诚府」。加杨文荐右佥都御史,偕郭维经出闽援赣,与杨廷麟、万元吉为协守计。

  既而浙东报至,我大清兵以是月一日渡钱塘江,鲁监国航海去;连陷绍兴、东阳、金华、衢州、严州,张国维、朱大典等皆死(详「鲁纪传」)。鸿逵驻关外闻警,徒跣疾行三日抵浦城;事闻,削鸿逵爵。芝龙时已通款于洪承畴,托言海寇至,撤兵回安海,守关将士皆随去;仙霞岭空无一人,惟所遣守关文臣及内官数人侦探报闻而已。

  是月,我大清兵复定陕西;孙守法所得州县复失,声势寖衰,退保五郎山。武大定败于兴安,遁入蜀。太湖义师溃,忠义伯、兵部尚书吴易被执至杭州不屈,死之;江东义师略尽矣。

  七月己巳(二十五日),上御门,内侍捧小匣置御前,谕群臣曰:『朕本无利天下心,以勋辅拥戴,不得已勉徇群策。浣衣粝食,有何人君之乐!朝夕干惕,恐负重付,岂意诸臣已变初志!昨巡闽之使得尔等出关迎降书二百余封,今俱在此。朕不欲知其姓名也,今命锦衣卫焚之午门;尔诸臣有名者,尚洗心涤虑!倘能竭节奉公,不渝终始,是所望也』。上长身丰颐,声如洪钟;闻者悚息。于是择日赴赣州。时楚督何腾蛟遣郝永忠将兵奉迎;甫抵韶州,而我大清兵已过衢州矣。

  是月,献贼毁成都,走川北。

  八月甲午(二十一日),上知仙霞不可守,决意幸赣,自延平出奔。宫眷皆骑,犹载书十余簏以从,从者辅臣何吾驺、朱继祚、黄鸣俊数人而已。

  乙未(二十二日),我大清兵入仙霞关,守浦城御史郑为虹、给事中黄大鹏死之。丁酉(二十四日),取延平,知府王士和死之。

  我贝勒既克延平,询知上由汀州趋江右,乃亲统大兵取福京,而分遣降将李成栋引兵追上。是日,上发顺昌;闻追兵已至剑津,仓卒就道,妃媵有一骑而三人者,福清伯周之藩、给事中熊纬将兵五百人随扈。庚子(二十七日),抵汀州。明日五鼓,有数十骑称扈跸者突入行宫,之藩、纬皆斗死;上与曾后遇害于汀州府之大堂(或曰:遇害于福京,后投九龙潭死;亦曰:死于建宁。或又曰:建宁代死者为唐王聿钊、汀州代死者为张致远,上实未死。后朱成功屯兵鼓浪屿,有遣使存问诸臣者,云为僧于五指山;然亦莫别真伪也)。殉难可纪者,自之藩、纬外,文臣则户部尚书姜一洪、编修徐复仪、御史王国翰、艾南英、郎中赖垓、武臣则总兵胡上琛、百户闵时,或追扈力竭死,或闻难自尽死。福京殉难者,礼部尚书曹学佺、定远侯邓文昌、中书舍人郑羽仪其最著者也。时广信亦破,巡抚周定仍、副使胡奇伟、同知胡甲桂死之。降臣马士英、阮大铖、方逢年、方国安,为我大清贝勒勒克德浑所诛。总督江西义师佥都御史揭重熙翰林院检讨傅鼎铨谋援福京不及,重熙次王洞、鼎铨次乐安。九月,上杭人执职方主事李鲁以降于我大清,鲁不屈死之。前大学士蒋德璟卒于泉州。冬十月,赣城闻汀州之讣,全城气索。丙子(初四日),城破,杨廷麟、万元吉、郭维经、杨文荐等皆死之(详见列传)。永历帝立,遥上尊号曰思文皇帝。丁酉(一六五七)春,上谥曰绍宗襄皇帝。

  绍武讳聿■〈金粤〉,隆武帝之第四弟也。隆武改元,封唐王以主唐祀。丙戌(一六四六),闽败,浮海至广州,镇将林察迎之。时两广总督丁魁楚已奉永历帝监国肇庆,故大学士苏观生自南安遣主事陈邦彦奉表劝进。贻魁楚书欲与共推戴事,魁楚拒之;观生乃自南韶旋师广州。有番禺梁朝锺、南海关捷先倡「兄终弟及」议,观生遂与旧辅何吾驺、侍郎王应华、曾道唯、布政使顾元镜以十一月癸卯朔拥王监国。丁未(初五日),立为皇帝,称号绍武,以都司署为行宫。封观生为建明伯,进吾驺等秩。旋与应华等并拜东阁大学士,分掌诸部;军国事则观生掌之。按日举行幸学、大阅、郊天、祭地诸巨典。一月覃恩数次,举朝无三品以下官。凡宫室服御卤簿仓卒不办,通国奔走,夜中如白昼,至有假冠服于优伶者;市人传以为笑。永历帝闻王已建号,命给事中彭耀、主事陈嘉谟赍诏至广州谕止;复召见陈邦彦于舟中,令赍敕继至。耀、嘉谟语不逊,王怒,杀之。邦彦闻之,不敢入;遣人以敕授观生。观生颇不自安,而事已不可中止;乃命番禺人陈际泰督师拒桂兵于三水,为桂总督林佳鼎所败。

  十二月甲戌(初二日),佳鼎乘胜至三山口。唐总兵林察遣海盗诈降,乘风纵火;桂佥事夏四敷赴水死。桂总兵李明忠急以所部登岸列营,泥淖深三尺,人马尽陷,明忠以三十骑走免:肇庆大震。

  唐、桂方相持未下,而降将李成栋率大清兵已自闽入广,惠、潮望风下;用两府印移牒广州报平安,观生信之不为备。当是时,广州陆寇有花山寨,水寇有石、徐、马、郑四姓。观生皆抚而用之,授以总兵官。顾桀骜不能听节制,白昼杀人市中,悬其肠于贵官之门以示威,莫敢问者;七门之外,号令不行。十五日(丁亥),王方阅射,百官朝服行礼,俄报大清兵已逼。观生以为妄言惑众,已自东门入。始召兵登城战,仓卒不能集,城遂陷。王急易服逾垣匿王应华家。俄为追骑所获,安置东察院。馈之食,不食;曰:『我若饮汝一勺水,何以见先人于地下』!遂投缳死。周、益、辽等二十四王俱遇害。观生及太仆寺卿霍子衡、国子监祭酒梁朝锺、行人梁万爵死之;吾驺等皆降。
 
卷第四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

  纪第四

  永历(上)

   永历(上)

  永历帝,神宗之孙、桂端王常瀛少子也;讳由榔。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封永明王。十六年(一六四三),张献忠陷衡州,王由永州入粤西;为贼所执,系道州。征蛮将军杨国威遣部将焦琏攀城破械出之;王病不能行,琏负王趋渡河,获免。南都之亡也,广东在籍尚书陈子壮将奉端王监国;会隆武帝立,议遂寝。端王薨于苍梧,长子安仁王由■〈木爱〉袭封,居肇庆。病笃,召巡抚瞿式耜入,属以王;自言为再生伽蓝,弟亦罗汉,先生好辅之!安仁王薨,隆武帝以王袭封;诏中有「天下,王之天下」语。又尝语群臣曰:『永明王,神宗嫡孙,统系最正;朕无子,后当属诸』。隆武二年(丙戌、一六四六)八月,驾陷汀州;变闻,总督丁魁楚暨式耜与巡按御史王化澄、郑封、知府朱治■〈忄间〉、锦衣卫佥事马吉翔、太监庞天寿等议监国;而旧臣吕大器、李永茂、晏日曙、汤来贺、董天闳、周鼎瀚、方以智、林佳鼎、程源等先后至,佥谓『王统系正,贤而当立』。乃以冬十月十四日(丙戌)监国肇庆,祭告天地、宗庙。以府署为行在,颁诏楚、滇、黔、蜀。以魁楚为东阁大学士兼戎政尚书、大器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式耜以大学士兼吏部右侍郎。永茂请终制,化澄以下进爵有差。封狼兵帅李明忠为武靖伯。

  壬辰(二十日),湖广督师何腾蛟、巡抚堵胤锡奉表劝进。以马吉翔、郭承昊、严云从、吴继嗣为锦衣卫使,以前太监王坤为司礼监秉笔太监。进定蛮伯刘承胤爵为侯,镇宝庆。

  是月,我大清兵取兴化,知府刘永祚死之;取漳州,漳南道傅云龙、知府金丽泽、知县涂世名死之。

  十一月癸卯朔,日有食之。闻赣州报,丁魁楚、王坤奉王奔梧州;瞿式耜止之,不听。

  丁未(初五日),前大学士苏观生奉唐王聿■〈金粤〉称帝于广州。事闻,魁楚谓不即位无以厌人心而号召天下;奉王以甲寅日(十二日)还肇庆、以十八日(庚申)即皇帝位。仍称隆武二年,以明年为永历元年;大赦天下。是日,和风旭日,有五色大鸟从南来,集殿上;士民欢呼,谓中兴可卜。追尊皇考桂端王曰端皇帝;尊继母太妃王氏为慈宁皇太后、生母马氏为皇太妃。册妃王氏为皇后。遥上隆武尊号曰思文皇帝、后曰思文皇后。封太后弟王国玺武靖伯、太妃侄马九功镇远伯、后父王略长洲伯。进督师何腾蛟为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子太保。以瞿式耜为文渊阁大学士,以朱容藩掌宗人府事。命兵科给事中彭耀、主事陈嘉谟宣谕广州,为苏观生所杀;乃以兵部右侍郎林佳鼎督师三水,以拒广州兵。加陈子壮中极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节制两广、江西、福建、湖广军务。时子壮居广州之九江村,阴致书瞿式耜请兵东向;故有是命。

  癸亥(二十一日),前大学士傅冠被执至汀州;不屈,死之。

  庚午(二十八日),李明忠败广州兵于三水。

  是月丁巳(十五日),郑芝龙降于我大清。丙寅(二十四日),郑彩奉监国鲁王次中左所,寻改次长垣(详「鲁纪传」,不具录)。

  十二月癸酉朔,招讨大将军忠孝伯朱成功起兵海上。

  甲戌(初二日),林佳鼎与广州兵战于三山口,败绩。内批以王化澄为兵部右侍郎,代佳鼎督师;寻代吕大器为尚书。起复李永茂为东阁大学士,知经筵;永茂与太监王坤不合,辞官去。坤复疏荐海内人望数十人,给事中刘鼒疏论之,御史童琳亦劾都御史周光夏私乱台规。上怒,夺鼒官,下琳廷杖;瞿式耜力持之,得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