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方论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其血当下。

  ○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亦治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

  抵当汤方水蛭(三十个,熬) 虻虫(三十枚,熬,去翅足)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 大黄(三两,酒浸)

  上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妇人经水闭不利,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

  矾石丸方矾石(三分,烧) 杏仁(一分)

  上二味,末之,炼蜜和丸枣核大,纳脏中,剧者再纳之。

  ○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

  红蓝花酒方(疑非仲景方。)

  红蓝花(一两)

  上一味,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当归芍药散方(见前妊娠中。)

  ○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见前虚劳中。)

  ○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肾气丸方干地黄(八两) 薯蓣(四两) 山茱萸(四两) 泽泻(三两) 茯苓(二两) 牡丹皮(三两) 桂枝附子(炮,各一两)

  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

  ○妇人阴寒,温阴中坐药,蛇床子散主之。

  蛇床子散方蛇床子仁上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许,和令相得,如枣大,绵裹纳之,自然温。

  ○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野狼牙汤洗之。

  野狼牙汤方野狼牙(三两)

  上一味,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绵缠筋如茧,浸汤沥阴中,日四遍。

  ○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

  膏发煎方(见黄胆中。)

  小儿疳虫蚀齿方(疑非仲景方。)

  雄黄 葶苈上二味,末之,取腊月猪脂,熔,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点药烙之。

  卷下

  杂疗方第二十三

  ○退五脏虚热,四时加减柴胡饮子方。

  冬三月加:柴胡(八分) 白术(八分) 大腹槟榔(四枚,并皮子用) 陈皮(五分) 生姜(五分)

  桔梗(七分)

  春三月加:枳实 减:白术 共六味。

  夏三月加:生姜(三分) 枳实(五分) 甘草(三分)

  共八味。

  秋三月加:陈皮(三分) 共六味。

  上各 咀,分为三帖,一帖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如四体壅,添甘草少许,每帖分作三小帖,每小帖以水一升,煮取七合,温服,再合滓为一服,重煮,都成四服。(疑非仲景方。)

  ○长服诃黎勒丸方(疑非仲景方。)

  诃黎勒 陈皮 浓朴(各三两)

  上三味,末之,炼蜜丸,如梧子大,酒饮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

  ○三物备急丸方 (见《千金》司空裴秀为散用亦可。先和成汁,乃倾口中,令从齿间得入,至良验。)

  大黄(一两) 干姜(一两) 巴豆(一两,去皮心,熬,外研如脂。)

  上药各须精新,先捣大黄、干姜为末,研巴豆纳中,合治一千杵,用为散,蜜和丸亦佳,密器中贮之,莫令歇。主心腹诸卒暴百病。若中恶客杵,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以暖水若酒服大豆许三四丸,或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瘥,如未瘥,更与三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瘥。若口噤,亦须折齿灌之。

  ○治伤寒令愈不复,紫石寒食散方(见《千金翼》。)

  紫石英 白石英 赤石脂 钟乳(碓炼) 栝蒌根 防风 桔梗 文蛤 鬼臼(各十分) 太一余粮(十分,烧) 干姜 附子(炮,去皮) 桂枝(去皮,各四分)

  上十三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

  .救卒死方薤捣汁灌鼻中。

  又方:雄鸡冠割取血,管吹纳鼻中。

  猪脂如鸡子大,苦酒一升,煮沸灌喉中。

  鸡肝及血涂面上,以灰围四旁,立起。

  大豆二七粒,以鸡子白并酒和,尽以吞之。

  ○救卒死而壮热者方矾石(半升),以水一斗半煮消,以渍脚,令没踝。

  ○救卒死而目闭者方骑牛临面,捣薤汁灌耳中,吹皂荚末鼻中,立效。

  ○救卒死而张口反折者方灸手足两爪后十四壮了,饮以五毒诸膏散。(有巴豆者。)

  ○救卒死而四肢不收失便者方马屎(一升),水三斗,煮取二斗,以洗之;又取牛洞(稀粪也)一升,温酒灌口中;灸心下一寸、脐上三寸、脐下四寸各一百壮,瘥。

  ○救小儿卒死而吐利不知是何病方狗屎一丸,绞取汁以灌之。无湿者,水煮干者取汁。

  ○尸厥,脉动而无气。气闭不通,故静而死也。

  治方:脉证见上卷。

  菖蒲屑纳鼻两孔中,吹之,令人以桂屑着舌下。

  又方:剔取左角发方寸,烧末,酒和,灌令入喉,立起。

  ○救卒死客忤死还魂汤主之方。

  (《千金方》云:主卒忤鬼击飞尸,诸奄忽气绝,无复觉,或已无脉,口噤拗不开,去齿下汤。汤下口不下者,分病患发左右,捉 肩引之。药下复增取一升,须臾立苏。)

  麻黄(三两,去节)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 甘草(一两,炙) (《千金》用桂心二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令咽之。通治诸感忤。

  又方:韭根(一把) 乌梅(二七个) 吴茱萸(半升,炒)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之,以病患栉内中,三沸,栉浮者生,沉者死。煮取三升,去滓,分饮之。

  ○救自缢死,旦至暮虽已冷,必可治;暮至旦,小难也。恐此当言忿气盛故也。然夏时夜短于昼,又热,犹应可治。又云:心下若微温者,一日以上犹可治之。

  方: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若劳之。须臾,可少桂汤及粥清含与之,令濡喉,渐渐能咽,及稍止。若向令两人以两管吹其两耳, 好。此法最善,无不活也。

  ○凡中 死,不可使得冷,得冷便死。疗之方:屈草带,绕 人脐,使三两人溺其中,令温。亦可用热泥和屈草,亦可扣瓦碗底,按及车缸,以着 人,取令溺,须得流去。此谓道路穷,卒无汤。当令溺其中,欲使多人溺,取令温若汤,便可与之,不可泥及车缸,恐此物冷。 既在夏月,得热泥土、暖车缸,亦可用也。

  ○救溺死方取灶中灰二石余,以埋人,从头至足,水出七孔,即活。

  上疗自缢溺 之法,并出自张仲景为之,其意殊绝,殆非常情所及,本草所能关,实救人之大术矣。伤寒家数有 病,非此遇热之 (见《外台》、《肘后》)目。

  ○治马坠及一切筋骨损方(见《肘后》方。)

  大黄(一两,切浸,汤成下) 绯帛(如手大,烧灰) 乱发(如鸡子大,烧灰用) 久用炊单布(一尺,烧灰) 败蒲(一握三寸) 桃仁(四十九个,去皮尖,熬) 甘草如(中指节,炙)

  上七味,以童子小便,量多少,煎汤成,纳酒一大盏,次下大黄,去滓,分温三服。先 败蒲席半领,煎汤浴,衣被盖复,斯须通利数行,痛楚立瘥。利及浴水赤,勿怪,即瘀血也。

  卷下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

  ○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自非服药炼液,焉能不饮食乎?切见时人,不闲调摄,疾竞起,若不因食而生,苟全其生,须知切忌者矣。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难疗。凡煮药饮汁,以解毒者,虽云救急,不可热饮,诸毒病得热更甚,宜冷冻饮料之。

  ○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

  ○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辩曰:春不食肝者,为肝气王,脾气败,若食肝则又补肝,脾气败尤甚,不可救。又肝王之时,不可以死气入肝,恐伤魂也。若非王时即虚,以肝补之佳。

  余脏准此。

  ○凡肝脏自不可轻啖,自死者弥甚。

  ○凡心皆为神识所舍,勿食之,使人来生复其报对矣。

  ○凡肉及肝,落地不着尘土者,不可食之。

  ○猪肉落水浮者,不可食。

  ○诸肉及鱼,若狗不食,鸟不啄者,不可食。

  ○诸肉不干,火炙不动,见水自动者,不可食之。

  ○肉中有如朱点者,不可食之。

  ○六畜肉,热血不断者,不可食之。

  ○父母及身本命肉,食之令人神魂不安。

  ○食肥肉及热羹,不得饮冷水。

  ○诸五脏及鱼,投地尘土不污者,不可食之。

  ○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

  ○自死肉,口闭者,不可食之。

  ○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

  ○兽自死,北首及伏地者,食之杀人。

  ○食生肉,饱饮乳,变成白虫。(一作血蛊。)

  ○疫死牛肉,食之令病洞下,亦致坚积,宜利药下之。

  ○脯藏米瓮中,有毒,及经夏食之,发肾病。

  ○治自死六畜肉中毒方用黄柏屑,捣服方匕服。

  ○治食郁肉漏脯中毒方黄柏屑,捣服方寸匕。

  ○治食郁肉漏脯中毒方 (郁肉,密器盖之隔宿者是也。漏脯,茅屋漏下沾着者是也。)

  烧犬屎,酒服方寸匕。每服人乳汁亦良。饮生韭汁三升,亦得。

  ○治黍米中藏干脯食之中毒方大豆浓煮汁饮数升即解。亦治狸肉、漏脯等毒。

  ○治食生肉中毒方掘地深三尺,取其下土三升,以水五升,煮数沸,澄清汁,饮一升,即愈。

  ○治六畜鸟兽肝中毒方水浸豆豉,绞取汁,服数升愈。

  ○马脚无夜眼者,不可食之。

  食酸马肉,不饮酒,则杀人。

  马肉不可热食,伤人心。

  马鞍下肉,食之杀人。

  白马黑头者,不可食之。

  白马青蹄者,不可食之。

  马肉 肉共食,醉饱,大忌。

  驴、马肉合猪食之,成霍乱。

  马肝及毛,不可妄食,中毒害人。

  ○治马肝毒中人未死方雄鼠屎二七粒,末之,水和服,日再服。(屎尖者是。)

  又方:人垢,取方寸匕,服之佳。

  ○治食马肉中毒欲死方香豉(二两) 杏仁(三两)

  上二味,蒸一食顷熟,杵之服,日再服。

  又方:煮芦根汁饮之良。

  ○疫死牛,或目赤,或黄,食之大忌。

  牛肉共猪肉食之,必作寸白虫。

  青牛肠不可合犬肉食之。

  牛肺从三月至五月,其中有虫如马尾,割去勿食,食之损人。

  牛、羊、猪肉,皆不得以楮木、桑木蒸炙,食之令人腹内生虫。

  ○啖蛇牛肉杀人,何以知之?啖蛇者,毛发向后顺者是也。

  ○治啖蛇牛肉食之欲死方饮人乳汁一升,立愈。

  又方:以泔水洗头,饮一升愈。

  牛肚细切,以水一斗,煮取一升,暖饮之,大汗出者愈。

  ○治食牛肉中毒方甘草煮汁,饮之即愈。

  ○羊肉其有宿热者,不可食之。

  羊肉不可共生鱼、酪食之,害人。

  羊蹄甲中有珠子白者,名羊悬筋,食之令人癫。

  白羊黑头,食其脑,作肠痈。

  羊肝共生椒食之,破人五脏。

  ○猪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闷。

  猪肉以生胡荽同食,烂人脐。

  猪脂不可合梅子食之。

  猪肉合葵食之,少气。

  ○鹿肉不可合蒲白作羹,食之发恶疮。

  ○麋脂及梅李子,若妊妇食之,令子青盲,男子伤精。

  ○獐肉不可合虾及生菜、梅、李果食之,皆病患。

  ○痼疾人不可食熊肉,令终身不愈。

  ○白犬自死,不出舌者,食之害人。

  食狗鼠余,令人发 疮。

  ○治食犬肉不消,心下坚,或腹胀、口干大渴,心急发热,妄语如狂,或洞下方:杏仁(一升,合皮熟研用)

  以沸汤三升,和取汁,分三服,利下肉片,大验。

  ○妇人妊娠,不可食兔肉、山羊肉,及鳖、鸡、鸭,令子无声音。

  ○兔肉不可合白鸡肉食之,令人面发黄。

  兔肉着干姜,食之成霍乱。

  ○凡鸟自死,口不闭,翅不合者,不可食之。

  ○诸禽肉,肝青者,食之杀人。

  ○鸡有六翮四距者,不可食之。

  乌鸡白首者,不可食之。

  鸡不可合葫蒜食之,滞气。(一云鸡子。)

  山鸡不可合鸟兽肉食之。

  雉肉久食,令人瘦。

  ○鸭卵不可合鳖肉食之。

  ○妇人妊娠,食雀肉,饮酒,令子淫乱无耻。雀肉不可合李子食之。

  ○燕肉勿食,入水为蛟龙所啖。

  ○鸟兽有中毒箭死者,其肉有毒。解之方大豆煮汁,及盐汁,服之解。

  ○鱼头正白如连珠至脊上,食之杀人。

  鱼头中无腮者,不可食之,杀人。

  鱼无肠胆者,不可食之,三年阴不起,女子绝生。

  鱼头似有角者,不可食之。

  鱼目合者,不可食之。

  六甲日,勿食鳞甲之物。

  鱼不可合鸡肉食之。

  鱼不得合鸬 肉食之。

  鲤鱼 ,不可合小豆藿食之,其子不可合猪肝食之,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