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证治准绳女科
证治准绳女科
芎归加芍药汤,治产后去血过多而晕。(方见产后血不止。)
《保命集》治产后血晕危困。
生地黄汁(一大盏) 当归 赤芍药(各二钱半,锉)
上水煎三五沸、温服。如觉烦热,去当归,入童子小便半盏服之。
《广济》治产后血晕,心闷不识人,或神言鬼语,气急欲绝。
芍药 甘草(各一两) 丹参(七钱半,并为 咀) 生地黄汁(一升) 生姜汁白蜜(各三合)
上水二升,先煎前药取八合,下二汁及蜜和匀,分两服。
梅师治产后余血攻心,或下血不止,心闷面青身冷,气欲绝。
新羊血一盏饮之妙,日三服。
产后忽冒闷,汗出不识人者,暴虚故也。
破鸡子三枚,吞之便醒。若未醒,可与童便一升,甚验。若产后去血多者,又增此疾,与鸡子不醒者,可急作竹沥汁一服五合,须臾不定。再与五合,频与三五服,瘥。
又方 松烟墨二钱,烧通红,窨灭为末,温酒或醋汤调服半匕。
〔丹〕妇人产后血晕,此乃虚火载血,渐渐晕将上来,用鹿角烧灰,出火毒,研极细,用好酒、童便调灌下,一呷即醒。此物行血极效。
独行散 治产后血晕,昏迷不省,冲心闷绝。
五灵脂(二两,半生半炒)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口噤者拗开口灌之,入喉即愈。一方加荆芥为末,童便调服,如血崩不止,加当归,酒、童便煎,不拘时服。
治下胎或产后血上冲心已死。
用郁金烧存性为末,二钱,酽醋一合调灌之,立活。
产后血晕、心闷气绝。
红花(一两) 捣为末,分作二服,酒二盅,煎取一盅,并服,如口噤,斡开灌之,效。
一方用红花三两新者,无灰酒、童便各半升,煮取一盏服。
《肘后》治血晕。
苏木(三两,细锉,)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瘥。无苏木,取绯衣煮汁饮之亦得。
《圣惠》治产后血晕不知人,及狂语。
麒麟竭(一两,细研为末,) 非时以温酒调下二钱匕。
夺命散 治产后血晕,血入心经,语言颠倒,健忘失志,及产后百病。
没药 血竭(各等分)
上研细为末,才产下便用童便、细酒各半盏,煎一两沸,调下二钱,良久再服,其恶血自循下行,更不冲上,免生百疾,专治妇人方只用白汤调。五羊洪运使子舍孺人,产后语言颠倒,谵语不已,如有神灵,服诸药无效,召陈诊之,六脉和平,陈以此药两服愈。
红花散 (《保命》)治产后血昏血晕血崩,及月事不匀,远年干血气。
干荷叶 牡丹皮 川当归 红花 蒲黄(炒,各等分)
上细末,每半酒煎和渣温服。如胎衣不下,榆白皮汤调半两。
上破血轻剂。
牡丹散 (《三因》)治产后血晕闷绝,口噤,则斡开口灌之。
牡丹皮 大黄(煨) 芒硝(各一两) 冬瓜子(半合) 桃仁(三十粒,去皮尖)
上锉,每服五钱,水三盅,煎一盅半,去滓,入硝又煎,分二服。
《产书》治产后心烦,手脚烦热,气力欲尽,血晕连心,头硬,及寒热不禁。
接骨木破之如 子一握,以水一升,煎取半升,分温二服。或小便数,恶血不止,服之即瘥。此水煎三遍,其力一般,此是起死之方。
上重剂,血点滴不出者宜用。
花蕊石散 治产后气欲绝,恶血奔心欲死者,但以童便调一钱服之,取下恶物为妙。
(胞衣不下。)
黑神散 治产后血晕,用细酒调服佳。(产后通用方。)
上方寒多者用之。
治产后血晕心闷乱,恍惚如见鬼。
生益母草汁(三合,如无,根亦可) 生地黄汁(二合) 童便(一合) 鸡子清(三枚)
上以前三味煎三四沸,后入鸡子清搅停,作一服。
治产后血晕,狂语不识人,狂乱。
童便(二合) 生地黄汁(一合) 赤马通(七枚) 红雪(八分)
上以上二味浸赤马通,绞去滓下红雪,温为两服。
上方热多者用之。
仲景云:产妇郁冒,其脉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今按:郁冒即晕也,观此则产后血晕,有汗、下、和解三法,当分表里虚实,精而别之。
张氏方治产后血晕,全不省人事,极危殆者。
上切韭菜入有嘴瓷瓶内煎热,醋沃之,便密扎瓶口,以瓶嘴向产妇鼻孔,令醋气透入,须先扶病患起坐,恶血冲心,故有此证。韭能去心之滞血,加以醋气运达之,用无不效。
又方,半夏洗,不以多少,为末,丸如大豆,纳鼻中即苏,亦疗五绝。
治胎后血上冲心,生姜五片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崔氏疗产乳晕绝方,以洗儿水饮三合良。或恶血服少许良。
醋墨(产后通用方。)
〔针灸〕〔摘〕产后血晕不省人事。三里 支沟 三阴交(《心术》无此一穴。)
〔标幽〕又法 阴交 阳别〔世〕又法 神门 内关(不应,取后穴) 关元(灸)
〔厥逆〕产后手足厥逆,肩井主之。 一妇人产后日食茶粥二十余碗,至一月后遍身冰冷数块,人以指按其冷处,即冷从指下上应至心,如是者二年,诸治不效,以八物汤去地黄,加橘红入姜汁、竹沥一酒盅,十服乃温。
卷之五 产后门
血不下
〔全〕夫恶露不下者,由产后脏腑劳伤,气血虚损,或胞络挟于宿冷,或产后当风取凉,风冷乘虚而搏于血,血则壅滞不宣,积蓄在内,故令恶露不下也。
〔薛〕前症若恶露不下,用失笑散。(见后心痛。)若气滞血凝,用花蕊石散。(胞衣不下。)
一产妇患前证,服峻厉之剂,恶露随下,久而昏愦,以手护其腹。余曰:此脾气复伤作痛,故用手护也。以人参理中汤加肉桂二剂,补之而愈。
《大全》疗产后三四日恶露不下。
芍药(十分) 知母(八分) 生姜 当归 蒲黄(各四分) 红花(二分)
荷叶中心蒂(七枚) 生地黄汁(二合)
上细切,以水二升,煎至七合,去滓服。
荷叶散 疗产后恶露不下,腹中疼痛,心神烦闷。
干荷叶(二两) 鬼箭羽 桃仁 刘寄奴 蒲黄(各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以童便一大盏,姜二片,生地黄一分,捶碎同煎至六分,去滓,无时热服。
《广济》疗产后恶露不多下方。
川牛膝 大黄(各二两) 牡丹皮 当归(各一两半) 芍药 蒲黄 桂心(各一两)
上为末,以生地黄汁调酒服方寸匕,日二服,血下愈。
没药丸 治产后恶露方行,而忽然断绝,骤作寒热,脐腹百脉,皆痛如锥刺非常,此由冷热不调,或思虑动作,气所拥遏,血蓄经络。
当归(一两) 桂心 芍药(各半两) 桃仁(去皮尖,炒研) 没药(研,各二钱半) 虻虫(去足翅,炒) 水蛭(炒焦,各三十枚)
上为末,醋糊丸如豌豆大,醋汤下三丸。
《千金》备急丹(见胞衣不下。)
《保命》治妇人恶血不下。
当归(炒) 芫花(炒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酒下。又方,用好墨醋 ,末,以童便酒下妙。
梅师治产后血不下。蒲黄三两,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本事方》治产后血不下。益母草捣绞汁,每服一小盅,入酒一合,搅匀温服。
《千金》治产后血不去。麻子五升,酒一升,浸一宿,明旦去渣温服一升,不瘥再服一升,不吐不下。不得与男子通,一月将养,如初瘥。
黑龙丸(见通用方内。)
生料五积散 治产后恶露不快,腹中疼痛,或腹内有块及发寒热,并加醋少许煎,通口服。亦能疗血崩。
卷之五 产后门
血不止
〔大〕夫产后恶露不绝者,由产后伤于经血虚损不足,或分解之时,恶血不尽,在于腹中,而脏腑挟于宿冷,致气血不调,故令恶露淋沥不绝也。
〔薛〕前证若肝气热而不能主血,用六味地黄丸。若肝气虚不能藏血,用逍遥散。若脾气虚而不能摄血,用六君子汤。胃气下陷而不能统血,用补中益气汤。若脾经郁热而血不归源,用加味归脾汤。若肝经怒火而血妄行,用加味四物汤。若气血俱虚,用十全大补汤。若肝经风邪而血沸腾,用一味防风丸。一产妇恶露淋漓,体倦面黄,食少恶寒,昼夜不寐,惊悸汗出,此脾经虚热,用加味归脾汤而痊。后因怒胁胀,作呕少食,用六君加柴胡治之而痊。
芎归加芍药汤 治产后血崩眩晕,不知人事。
川芎 当归 芍药(各等分)
上 咀,每服四钱,以水一盅半,煎至七分,去滓,无时热服。
云岐治产后血崩如豆汁,紫黑过多者,四物汤加蒲黄、生地黄汁、阿胶、蓟根、艾、白芷,煎服。
疗产后七八日,恶露不止。
败酱草 当归(各六分) 芍药 续断(各八分) 川芎 竹茹(各四分) 生地黄(炒干,十二分)
上细锉,以水二升,煮取八合,空心顿服。
〔丹〕二七孺人,产后冒寒哭多,血再下,身 脉沉。
当归 白术 陈皮 川芎 干姜 黄芩(各二钱) 芍药(一钱) 炙甘草(少许)
上分二帖,水煎服。
王孺人因忧虑,堕胎后两月余血不止,腹痛,此体虚气滞,恶物行不尽。
陈皮(一钱) 白术(二钱) 芍药(一钱) 木通 川芎(五分) 甘草(二分,炙)
作汤,下五芝丸六十粒,食前服。
独圣汤 疗产后亡血过多,心腹彻痛,然后血下,久而不止。亦治赤白带下,年深诸药不能疗者,良验。
贯众(状如刺 者一个,全用,只揉去毛花蔓,用之不锉断)
上用好醋蘸湿,慢火炙令香熟,候冷为细末,用米饮调下二钱,空心食前服。
《千金》治产后恶血不尽,或经月,或半岁者。升麻三两,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半,分温再服。
牡蛎散 治产后恶露淋沥不绝,心闷短气,四肢乏弱,头目昏重,烦热不思饮食,面黄体瘦。
牡蛎( ) 川芎 熟地黄 白茯苓 龙骨(各一两) 续断 当归 艾叶(酒炒)
人参 五味子 地榆(各半两) 甘草(二钱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生姜三片,枣一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服。
《产书》产后犹有余血水气者,宜服豆淋酒。黑豆五升,熬令烟尽,于瓷器内以酒一斗淬之。盖豆淋酒治污血,又能发表也。
治产后恶血不绝,崩血不可禁,腹中绞痛,气息急。治蓐中三十六疾。(《广济方》)
乱发(烧,一两) 阿胶(二两) 代赭石 干姜(各三两) 马蹄壳(一枚,烧) 干地黄(四两)
牛角 (五两,酥炙)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米饮下,日二服。
返魂丹(见前胎产大法。)
文仲、葛氏,治恶露不绝方。以锯截桑木取屑五指撮,酒服之。
又方 炙桑白皮煮水饮之。
《秘录》治胎落下血不止,以桑木中蠹虫烧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
疗产后泄血不止无禁度,及治腹痛胸膈闷。以姜黄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四服。(胡氏云:姜黄治恶露不止。)
疗产后血不止,虚羸迨死。亦治血气。蒲黄二两,水二升,煎八合,顿服。
卷之五 产后门
心痛
〔大全〕产后心痛,为阴血亏损,随火上冲心络,名曰心胞络痛,宜大岩蜜汤治之。
若寒伤心经,名曰真心痛,朝发夕死,夕发朝死,无药可救。
〔薛〕前证若阳气虚寒,用岩蜜汤温之。瘀血上冲,用失笑散散之。血既散而痛仍作,用八珍汤补之。大凡心腹作痛,以手按之却不痛,此血虚也,须用补养之剂。一产妇患前证,昏愦口噤,冷汗不止,手足厥逆,用六君子加附子一钱,以回其阳。二剂顿苏,又以十全大补汤养其血气而安。一产妇患前证,手不敢近腹,用失笑散一服,下瘀血而愈。次日腹痛,亦用前药而安。一产妇患前证,用大黄等药,其血虽下,复患头痛发热恶寒,次日昏愦,自以两手坚护其腹,不得诊脉,视其面色青白。余谓脾气虚寒而痛也。用六君子汤加姜、桂而痛止,又用八珍汤加姜、桂,调理而安。
七气手拈散 治产后心气攻痛。
玄胡索 小 香 白芍药 干漆(炒) 枳壳(各二钱) 黄连 石菖蒲 香附子苏叶(各一钱半) 没药 乳香(各一钱) 甘草(六分)
上锉散,分作二服,每服用水一盏半,姜三片,煎至七分,空心服。
大岩蜜汤生干地黄 当归 独活 吴茱萸 芍药 干姜 甘草 桂心 小草(各一两)
细辛(半两)
上为散,每服半两,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
评曰:产后心痛,虽非产蓐常疾,痛或有九痛,未必便是血痛,设是,岩蜜汤岂可用熟地黄。熟地黄泥血,安能去痛。此方本出《千金》,用生干地黄耳。茱萸一升,合准五两,干姜三两,细辛治停寒在下焦,方本一两,却减半两,制奇制偶,量病浅深,自有品数,不可妄意加减,然以岩蜜汤治血痛,不若失笑散更捷。
失笑散 治心腹痛欲死,百药不效,服此顿愈。(此方与紫金丸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