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药性切用
药性切用
卷之四中 菜部
大茴香
古名 香。性味辛温,入肾命而祛寒治疝,开胃调中。盐水炒用。多食昏目。
卷之四中 菜部
小茴香
一名莳萝。味辛微温,醒脾,治疝,殊胜大茴。盐水炒用。
卷之四中 菜部
胡萝卜
性味甘平,宽中散滞。有黄赤二种,功力不甚相远。子:治时痢。
卷之四中 菜部
水芹
性味甘凉,去热除风,利口齿及大小肠。可充菜蔬,腌熟醋拌食。
卷之四中 菜部
旱芹
性味甘平,除烦散结,泻热消瘿。充菜煮食同水芹。
卷之四中 菜部
蓬蒿菜
古名茼蒿。甘辛微凉,消痰和胃,清心利肠,乃菜中佳品。
卷之四中 菜部
白菜
一名菘菜。性味甘辛,除烦利肠。大便不实者忌之。黄芽菜:甘美宜人,少滑肠之害珍羞用之。
卷之四中 菜部
菠菜
即菠 菜。甘温微滑,止渴润燥,充胃利肠,菜根亦良。禁忌同白菜。
卷之四中 菜部
荠菜
性味甘温,和中利脏,烧灰治赤白痢良。荠菜子:一名 实,即菥 子。性味甘平,热,除风,明目。花:亦治赤白下痢。
卷之四中 菜部
苋菜
味甘冷利,通窍滑胎,除热治痢。忌鳖同食,孕妇勿宜。
卷之四中 菜部
马齿苋
性味酸寒,泻热散血,解毒杀虫。子能明目。
卷之四中 菜部
生菜
一名白苣。性味苦寒,通经宣壅,解热利肠。
卷之四中 菜部
莴苣
性味苦冷,功近白苣,尤能下乳杀虫,善解蛇毒。子:亦下乳,炒研用。
卷之四中 菜部
蒲公英
一名黄花地丁。味苦甘寒,泻热解毒,消肿治疔,为外科敷治专药。服引亦可。
卷之四中 菜部
翘摇
即巢菜。性味辛平,利脏明目;去热除风,俗名花草。花草子:治活血明目,世伪沙藜人。
卷之四中 菜部
菜
一名马蹄草。甘寒性滑,泻热解毒,消肿治疮,为外科毒盛,宜常用食物。
卷之四中 菜部
羊蹄草
即秃菜。性味苦寒,捣烂涂头上秃疮,绞汁除头风白屑。
卷之四中 菜部
菜
即红菜头。甘苦凉滑,通肠利脏,解热疗风,捣敷禽兽伤。子:用醋浸,揩擦,能去面粉滓。
卷之四中 菜部
黄瓜菜
一名黄花菜。甘苦微寒,利肠胃,通经闭。
卷之四中 菜部
鱼腥草
古名蕺菜。散热消痈,解 砂毒。
卷之四中 菜部
蕨菜
味甘寒滑,泻热利水。作蔬甘滑,亦可醋食,澄粉甚滑美。
卷之四中 菜部
芋艿
味辛凉滑,生捣泻热解毒,熟食甘美充饥。梗:擦蜂螫良。
卷之四中 菜部
土芋
即香芋。味甘辛寒,煮食浓肠止嗽;生研水服,能解药毒。
卷之四中 菜部
淮山药
古名薯蓣。性味甘平,归脾入肺。生用则补虚退热,炒黄则健脾益阴。为滋补脾阴子:名零余子,性稍温和,功用不下山药,救荒可以充饥。
卷之四中 菜部
甘薯
即山薯。生食甘凉伐气,熟则甘平充饥。晒干磨粉,尤能滞气,多食损人。
卷之四中 菜部
干百合
甘微苦寒,润肺止嗽,清热宁心。鲜者可供茶点,多食损胃。
卷之四中 菜部
竹笋
味甘微寒,爽胃利膈,化热消痰。冬笋:味胜,然竹能损气,虚人不宜多食,苦竹尤干笋:尤能消痰化水,不得蔬飧。
卷之四中 菜部
茄子
即落苏。甘寒性利,散血宽肠。多食,动风损脾;肿病初愈切忌,犯之必复。茄根:血消风,白者尤良。
卷之四中 菜部
葫芦
一名苦瓢。苦寒微甘,利水宽胀,散热消肿。烧灰,治水臌尤良。
卷之四中 菜部
冬瓜
甘淡微寒,泻热消肿,利水益脾。冬瓜皮:行皮间水湿,善消肤肿。子仁:明目润燥叶:治寒热消渴如疟。
卷之四中 菜部
南瓜
一名女瓜,俗名饭瓜。味甘温平,充饥甜美。多食,滞气损人。
卷之四中 菜部
越瓜
一名稍瓜,即菜瓜。性味甘寒,泻热利肠。多食、鲜食损胃。
卷之四中 菜部
黄瓜
一名胡瓜。味甘淡寒,清脾利水,解热除烦。捣根,敷狐刺肿。
卷之四中 菜部
丝瓜
一名天罗,一名蛮瓜。性味甘冷,通经凉血,解毒除风。肠滑者忌。老丝瓜:筋络贯力能通经活络,热痹宜之。酒炒用。
卷之四中 菜部
茭白
一名茭笋,一名菰米。甘冷性滑,去热除烦,退黄利便。根:名菰根,冷利甚于芦根实:名雕胡米,救荒亦可暂充粮食。
卷之四中 菜部
紫菜
一名紫英。甘寒微咸,泻热散结,软坚消瘿。多食,令人寒中。
卷之四中 菜部
海粉
甘咸性寒,软坚化痰,散结消瘿,与紫菜功力相近。
卷之四中 菜部
石花菜
甘咸大寒,利上焦浮热,发下部虚寒。洵非实热,不可轻投。
卷之四中 菜部
龙须菜
甘寒微咸,清热散结,利水消瘿,较石花菜功力稍缓。
卷之四中 菜部
木耳
俗名云耳。甘平性滑,润燥利肠,烧灰治五痔。大便不实者忌。
卷之四中 菜部
香蕈
甘平无毒,乃楠木上糯米种出,大益胃气。与麻菰、鸡 性味不殊。麻菰:埋桑树、木于土中,浇以米泔而生。其出云南沙地间者,高脚散头;名鸡 菜,力能益胃清神。其菰兼能化痰,鸡 兼能治痔,较香蕈为性发耳。瘠地所出一种,形瘦味淡,性亦稍敛,名肉,亦供食品,皆为蔬馔之佳肴。土蕈:得郁蒸之气而生,助长湿热最甚。雷蕈:甘美可疮疥人忌之。
卷之四下
谷部
(麻麦 稻稷 粟 菽 豆 造酿)
卷之四下 谷部
胡麻
一名巨胜子,即脂麻。性味甘平,益肝补肾,润燥填精,黑者良。蒸晒用。麻油:滑利产,润燥通肠,肠滑者均忌。辟虱胡麻,味甘微温,疗大风疮癣,只宜入药,不堪服食
卷之四下 谷部
大麻仁
性味甘平,缓脾润燥,滑利大肠。生研恐其大润,亦有焙用者。
卷之四下 谷部
小麦
味甘微寒,养心止汗,利溲除烦。小麦面:甘温,补虚养气,助胃益脾。多食,则壅作胀,助湿发热。新麦性热,病患忌之。陈久者良。北麦较胜,可常食之。小麦秆:利小烧灰去恶蒸熨痹痛
卷之四下 谷部
大麦
甘咸微寒,除热止渴,化气调中。大麦粉煮粥,清暑良。焦麦芽:苦平,消谷进食,气宽胸。大麦面:下气化热,平胃宽胸,无壅气滞热之患,暑月宜供食品。
卷之四下 谷部
麦
即北麦。味甘微寒,清中益气。久食,令人力健。
卷之四下 谷部
荞麦
性味甘寒,化积快胃,降气宽胸,胃虚无热者忌。
卷之四下 谷部
野麦
即雀麦。味甘平,充饥滑肠。苗:下死胎、胞衣。
卷之四下 谷部
糯米
性味甘温,入脾肺而补虚益气,坚胃强阴。性甚粘滞,小儿少食,病患尤忌。糯稻根除后重,胃虚气滞人暴痢宜之。
卷之四下 谷部
粳米
北粳凉,南粳温;赤粳热,白粳凉;新粳热,陈粳平;早粳温,晚粳凉。味皆微甘,天地中和之气,得日月平正之精,入胃而补脾益肺,长气养血,添精助神,为养生日用之万世不易之粮也,贵贱共珍之。稠米饮:益胃养神,无火干渴最宜之。清米泔:清热止利便除烦。谷壳:醋拌蒸,敷寒痹。稻柴:煮汁,消化牛乳。
米 性味甘温,温中
卷之四下 谷部
稷米
性味甘平,和中利胃,益气宜脾。黍之不粘者为稷。茎治水肿,煎汤浴之。
卷之四下 谷部
黍米
性味甘温,补中益气。久食,令人烦热。稷之粘腻者为黍。根,治心气疼。
高粱 味甘微温,黄粱性平,白粱、青粱微凉,俱能益气和中。可以酿酒。粟之大者为高粱
卷之四下 谷部
粟米
即小米。咸淡微凉,补虚益损,开胃利溲。粱之细者为粟。
卷之四下 谷部
秫米
即黄米。味甘微凉,益阴利便。粱米、粟米之粘者为秣。
卷之四下 谷部
子
一名龙爪粟,一名鸭爪稗。性味甘涩,益气浓肠,可以济饥。
卷之四下 谷部
蜀黍
亦名高粱,一名芦KT ,即今芦粟。甘涩微凉,和中涩肠。粘者与黍米同功。茎:助湿
卷之四下 谷部
玉蜀黍
一名玉高粱,即真珠米。性味甘平,调中开胃。炒折发泡,亦有风干磨粉,以充但久食则助湿损胃。干炒则泡,其害亦少。鲜者,助湿生虫,尤不宜多食。根、叶:淋痛不可忍。
卷之四下 谷部
菰米
即交米。性味甘冷,止渴除烦。荒年亦可充饥。
卷之四下 谷部
东子
性味甘平,益气充饥,可作饭食。
卷之四下 谷部
蓬草子
酸涩性平,作饭充饥,与米无异。
卷之四下 谷部
草子
性味甘寒,作饭去热,亦可充饥。
卷之四下 谷部
草子
性味甘平,扶虚益损,亦可充饥。
卷之四下 谷部
稗子
性味辛平,微苦微凉,亦可作饭充饥。
卷之四下 谷部
薏苡米
甘淡微凉,健脾清肺,渗湿舒筋,止渴退肿。炒松用。生用,则专渗湿热以清肺气
卷之四下 谷部
御米壳
即婴粟壳。力能涩肠敛肺。治嗽蜜炙,治痢,醋炒。嗽、痢初起切忌。御米:性寒煮粥能治反胃。
卷之四下 谷部
阿芙蓉
一名阿片,俗作鸦片。酸涩性平,炼温能收脱止痢。烧灰用。其质即婴粟花,青蕊津液煎成。世每藉为房术,为害非轻。
卷之四下 谷部
黑豆
性味甘凉,色黑入肾,补肾养心,凉血解毒。紧小者入药,大者只供食品,均盐水炒生者亦能退热利肠。
卷之四下 谷部
黄大豆
性味甘温,解毒润燥,益胃利肠。肠滑者忌。炒熟能滞气。豆油:辛甘性热,涂疮解发 。
卷之四下 谷部
白豆
一名饭豆。性味甘平,调中益胃,可作豆腐。叶汁:下气解暑。
卷之四下 谷部
赤小豆
甘酸性平,色赤入心,能下行而散血利水。久服令人瘦。紧小色暗者入药。半红半名相思子,性平有毒,吐心腹邪气,世每以此伪充。
卷之四下 谷部
绿豆
性味甘寒,通行十二经;清湿热,止烦渴,为利湿解毒专药。其功在皮,去壳即壅气绿豆粉:一名真粉,虽有和中退热之功;但善解药性,病患宜少食之。
卷之四下 谷部
豌豆
俗名小安。性味甘平,和中调胃,能止吐逆泄利,可煮饭中食之。
卷之四下 谷部
蚕豆
甘涩性温,补益中气,涩肠实脾;能已久泻。发芽则全不闭涩,香甘可口。
卷之四下 谷部
豇豆
甘涩性平,补肾解毒,洵无滑肠之害。
卷之四下 谷部
白扁豆
性味甘平,健脾消暑,止泻除湿。消暑生用,健脾炒用。多食、久食,但能滞气。
叶:并能清暑和中,故暴痢宜用之。
卷之四下 谷部
黑豆
即马料豆。甘涩性平,补肾解毒,活血除风。取皮去肉。解毒生用,补肾炒用。
滑肠闭气,不入汤药。
卷之四下 谷部
刀豆
性味甘温,温中止呃,胜于柿蒂,有益肾之功。
卷之四下 谷部
黎豆
甘微苦温,温中益气。多食令人闷。
卷之四下 谷部
淡豆豉
性味甘平,入肺肾而解肌发汗;泄热和中,为伤寒、温疫、斑疹发散专药。即细黑罨成豉用。
卷之四下 谷部
大豆黄卷
一名豆 。性味甘平,入脾胃而轻扬胃气,解利湿热,为治痹舒筋专药。即黄大阴干用。
卷之四下 谷部
豆腐
甘淡微寒,和胃清热,降大肠浊气。中寒者忌之。臭豆腐:降浊宽肠,较淡豆腐尤胜惟市中俱杂锻石,则虽经久成块,性燥不宜过食。
卷之四下 谷部
陈廪米
甘淡性平,最能养胃快膈。煮汁煎药,亦取调和脾胃之功。
卷之四下 谷部
糯米粥
性味甘温,温胃益气,除脾胃虚寒;止泄泻吐逆;为温养胃气妙品。粳米粥:甘平养胃除烦,止渴,利溲,为资生化育神丹。
卷之四下 谷部
蒸饼
性味甘平,消食开胃,通三焦,利水道。陈久者良。即小麦面酵糟发成,腊月寒食日宜蒸之。
卷之四下 谷部
面筋
性味甘凉,解热和中。劳热人宜淡煮食之。煎炙则性热难化,无病患亦不宜过食。
卷之四下 谷部
麦粉
即小粉。性味甘凉,和脏腑,通经络。炒黑入醋煎炼成膏,消痈肿、汤火伤,俗名铁散。
卷之四下 谷部
陆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