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诀汇辨


  天地之间五行,金木水火土而已。经所谓二火者,君相二火也。君火以名,相火以位。君火不用事,相火代君行令者也。故南政厥阴司天,则君火在右,故右寸不应;太阴司天,则君火在左,故左寸不应。

  北政之岁,厥阴在泉,则右不应;太阴在泉,则左不应。

  厥阴在泉,则君火在右,故右寸不应;太阴在泉,则君火在左,故左尺不应。

  南政年脉不应图 甲己年为南政。

  北政年脉不应图 乙丁辛癸丙戊庚壬年为北政。

  排山掌法 南北政指掌图 其法以南政子年起中指端,北政子年起中指根,俱逆行轮之。凡年辰所值之处,即其不应之位。如南政子起中指端,即两寸不应。丑年左寸,寅年左尺,右数到底,皆南政不应之位。北政子年起中指根,如前右数到底,皆北政不应之位。司天为上,其位在南,则面必北;其分左右,左西右东。

  司天在上,故位南面北,而命其左右之见。左,西也。右,东也。

  在泉为下,其位在北,则面必南;其分左右,左东右西。

  下者即言在泉,故位北面南,而命其左右之见,是为在泉之左右间也。左,东也。右,西也。司天在泉,上下异而左右殊也。

  按右二节,阴阳六气,迭为迁转。如巳亥年厥阴司天,明年子午则左间少阴来司天矣。又如初气厥阴用事,则二气少阴来相待矣。六气循环无已,此所以上下左右阴阳逆顺有异,而见气候之变迁也。

  司天在泉左右间气图 司天歌子午少阴为君火,丑未太阴临湿土,寅申少阳相火王,卯酉阳明燥金所,辰戌太阳寒水边,巳亥厥阴风木主。初气起地之左间,司天在泉对面数。

  不应之位,皆少阴也。诸部不应,反诊较之。

  脉来不应者,沉细而几于不可见也。不应之脉,皆在两寸两尺,一为手少阴心经,一为足少阴肾经也。

  凡南政之应在寸者,则北政应在尺;北政之应在寸者,则南政应在尺。反其诊者,谓南北相反而诊之,则或尺或寸之不应者,皆可见矣。或为覆病者之手而诊之则脉见,未尽其解也。值此不应之脉,乃岁运合宜,命曰天和之脉,不必求治。若误治之,反伐天和矣。

  阴之所在,其脉不应。诸家之注按,谓六气以少阴为君,君象无为,故少阴所至,其脉不应。此说殊谬。夫少阴既为六气之一,又安有不主气乎?盖因《素问·至真要大论》言少阴不司气化,殊不知所言不司气化者,言君火不主五运之化,非言六气也。如子午之岁,上见少阴,则六气分主,天地各有所司,何谓不立岁气乎?且君为大主,岂寄空名于上者乎?夫三阴三阳者,天地之气也。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自然之道也。第以日月证之,则日为阳,其气常盈。月为阴,其光常缺,是以潮汐之盛衰,随月消长,此阴道当然之义,为可知矣。人之经脉,即天地之潮汐也。故三阳所在者,脉无不应,气之盈也。三阴所在,脉有不应者,以阳气有不及,气之虚也。

  而三阴之中,又惟少阴独居乎中,又阴中之阴也。所以少阴所在为不应,盖亦应天地之虚耳。

  (南政)少阴司天,甲子、甲午二年,两寸脉不应。

  少阴在泉,己卯、己酉二年,两寸脉不应。

  太阴司天,己丑、己未二年,左寸脉不应。

  太阴在泉,甲辰、甲戌二年,左尺脉不应。

  厥阴司天,己巳、己亥二年,右寸脉不应。

  厥阴在泉,甲寅、甲申二年,右尺脉不应。

  (北政)太阴司天,(乙丁辛癸)丑未八年,左尺脉不应。

  太阴在泉,(丙戊庚壬)辰戌八年,左寸脉不应。

  厥阴司天,(乙丁辛癸)巳亥八年,右尺脉不应。

  厥阴在泉,(丙戊庚壬)寅申八年,右寸脉不应。

  少阴司天,(丙戊庚壬)子午八年,两尺脉不应。

  少阴在泉,(乙丁辛癸)卯酉八年,两寸脉不应。

  《灵枢·禁服篇》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夫曰微大,则脉之和可知矣。《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帝曰:‘阴之所在,寸口何如?’”夫使阴脉来现沉而不应,则与大小齐等之义拂矣。五运以甲己土运为尊,六气以少阴君火为尊。凡脉之司天在泉不应者,皆以少阴而论之。故北政之岁,人气面北,而寸北尺南,地左间之气在右寸,右间之气在左寸;天左间之气在右尺,右间之气在左尺。故乙卯、乙酉、丁卯、丁酉、辛卯、辛酉、癸卯、癸酉乃少阴在泉也,则两寸之脉俱不应。而北政少阴在泉亦两寸不应者,乃从君不从臣也。故不以尺为主,而以寸为主耳。《运气全书》所谓根据南政而诊尺寸者是也。北政之岁,丙寅、丙申、戊寅、戊申、庚寅、庚申、壬寅、壬申乃厥阴在泉,其左间则少阴,右间则太阳也,宜右寸之脉不应。北政厥阴在泉亦右寸之脉不应者,亦从君而不从臣也。故不以尺为主,而以寸为主耳。北政之岁,丙辰、丙戌、戊辰、戊戌、庚辰、庚戌、壬辰、壬戌太阴在泉,其左间则少阳,右间则少阴也,宜左寸之脉不应。南政太阴司天,则左寸不应,北政太阴在泉而亦左寸不应者,从君而不从臣也。若使北政三阴司天而不在泉。

  则其不应者不在寸而在尺矣。故曰:“北政之岁三阴在下,则寸不应;若三阴在上,则尺不应”者此也。

  南政之岁,如甲子、甲午乃少阴司天,则两寸之脉俱不应,如前所云者是也。南政之岁,如己巳、己亥乃厥阴司天,其左间则少阴,右间则太阳,宜右寸之脉不应,如前所云者是也。南政之岁,如己丑、己未乃太阴司天,其左间则少阳,右间则少阴,宜左寸之脉不应,如前所云者是也。若使南政三阴在泉而不司天,则其不应者不在寸而在尺矣。故曰:“南政之岁,三阴在天,则寸不应;若三阴在泉。则尺不应”者此也。所谓诸不应者,即南北二政而相反以诊之,则南政主在寸者北政主在尺,而南政主在尺者北政主在寸,则其脉自明矣。

  南政少阴司天脉图 南政厥阴司天脉图 南政太阴司天脉图 南政少阴在泉脉图 南政厥阴在泉脉图 南政太阴在泉脉图 北政少阴司天脉图 北政厥阴司天脉图 北政太阴司天脉图 北政少阴在泉脉图 北政厥阴在泉脉图 北政太阴在泉脉图 《素问·五营运大论》曰:“不当其位者病,迭移其位者病止。”南政少阴司天在泉,北政少阴司天在泉,曰“失守其位者危。”论南北二政内行运法甲己为南政,余四运为北政。南政司天在泉,皆行土运。

  其余北政,皆以在泉行运。如北政巳亥厥阴司天,则行在泉少阳火运;又如寅申,少阳司天,则行在泉厥阴木运。余仿此。惟有北政,辰戌年太阳司天,当行在泉土运,缘北政以臣不敢行君之令,故行金运,是土之子,以足木火金水之四运焉。

  尺寸反死,阴阳交危。谓之反者,不应而应,应而不应,尺寸反也。谓之交者,隅位相交,阴当在左,交之于右;阳当在右,交之左也。

  如尺当不应而反浮大,寸当浮大而反沉细;寸当不应而反浮大,尺当浮大而反沉细;是谓尺寸反。

  《素问·五营运大论》曰;“尺寸反者死。”如右当不应而反浮大,左当浮大而反沉细;左当不应而反浮大,右当浮大而反沉细。经曰:“左右交者死。”如其年少阴在左,当左脉不应,而反见于右;阳脉本在右,而反互移于左;是少阴所易之位,非少阳则太阳脉也。故曰:“阴阳交,交者死。”惟辰戌丑未寅申巳亥八年有之。如其年少阴在尺,当尺不应,而反见于寸;阳本在寸,而反移于尺。故曰:“尺寸反,反者死。”惟子午卯酉年有之。然必也尺寸俱反,阴阳俱交。始为危殆。若但本位当应而不应者,乃阴气之不应也,止疾而已,不在阴阳交、尺寸反之例,不可胶柱鼓瑟也。

  南政少阴司天尺寸反者图 南政少阴在泉尺寸反者图 北政少阴司天尺寸反者图 北政少阴在泉尺寸反者图 《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尺寸反者死。”止以南北二政少阴司天在泉论。

  南政厥阴司天阴阳交者图 南政厥阴在泉阴阳交者图 南政厥阴司天阴阳交者图 南政太阴司天阴阳交者图 南政太阴在泉阴阳交者图 北政厥阴司天阴阳交者图 北政厥阴在泉阴阳交者图 北政太阴司天阴阳交者图 北政太阴在泉阴阳交者图 《素问·五营运大论》曰:“阴阳交者死。”除少阴司天在泉,止以厥阴、太阴司天在泉论。详按后世诸图,悉宗仲景,然多不合经旨,未知果出仲景否也。若他书有图无说,其义益晦,余一以经旨为主而补之。

  卷八

  太过有余之岁

  土运甲岁。水运丙岁。火运戊岁。金运庚岁。木运壬岁。

  卷八

  不及不足之纪

  水连辛岁。火运癸岁。土运己岁。金运乙岁。木运丁岁。

  卷八

  天符说

  天符者,假如丙戌岁,丙辛水运,岁之本位辰戌,太阳寒水司天,司天是水,又合水运,故曰天符。

  卷八

  岁会说

  岁会之图 岁会者,中运与年支同其气化也。如木运临卯木,火运临午火之类共八年。

  按八年之外,有四年壬寅皆木,庚申皆金,是二阳年,癸巳皆火,辛亥皆水,是二阴年,亦是运与年辰相会,而不为岁会者,谓不当四年正中之会故也。除二阳年,则癸巳、辛亥二阴年虽不名岁会,亦上下五行相佐,皆为平气之岁,物在脉应,皆必合期无先后也。

  岁会者,谓运与岁相会。假如甲己化土运,而遇辰戌丑未岁是也。余仿此推之。

  卷八

  同天符

  同天符同岁会图 同大符同岁会者,中运与在泉合其气化也。阳年曰同天符,阴年曰同岁会。如甲辰年阳土运而太阴在泉,则为同天符;癸卯年阴火运而少阴在泉,则为同岁会;共十二年。

  太过之运,加地气曰同天符。假如庚子、庚午年、运同阳明燥金。

  卷八

  同岁会

  不及之运,加地气曰同岁会。假如辛丑、辛未年,运同太阳寒水。

  卷八

  顺化诀

  天气生运曰顺化。假如甲子年甲己化土,子午少阴君火,火下生土运。余仿此推之。

  卷八

  天刑诀

  天气克运曰天刑。假如庚子年乙庚化金,子午少阴君火,火下克金运。余仿此推之。

  卷八

  小逆诀

  运生天气曰小逆。假如壬子、壬午年丁壬化木,子午少阴君火,木上生下火。余仿此推之。

  卷八

  不和诀

  运克天气曰不和。假如丙子、丙午、丙丁,俱是三江水,子午君火,水上克下火。余仿此推之。

  卷八

  太乙天符

  天符之图 天符者,中运与司天相符也。如丁年木运,上见厥阴风木司天,即丁巳之类共十二年。

  太乙天符者,如戊午年以火运火支,又见少阴君火司天三合为治也,共四年。

  天符岁会相合曰太乙天符。戊午、乙酉、己未、己丑,六十年有此四年太乙天符。

  卷八

  支德符

  运与四孟月同曰支德符。假如寅属木,春孟月也,壬寅岁水运临之。巳属火,夏孟月也,癸巳年火运临之。六十年有此四年。余仿此。

  六十年气运相临之图 六十年中纪运歌,运克气者为不和,气如生运名顺化,运被气克天刑多,小逆见之运生气,气运合则天符过。

  卷八

  干德符

  运与交司日相合曰干德符,甲与己、乙与庚之类。一年遇此二干,天地德合,亦为平气之岁也。

  卷八

  六气加临上下

  五运六气,相摩相荡,上加下临,六十年之纪不能齐。

  太过之纪有五: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坚成,水曰流衍。

  不及之纪有五: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

  平气之纪有五: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

  太过则乘己所胜而侮所不胜,侮反受邪,寡于畏也。不及则胜己者来欺之,子必为母复仇也。

  卷八 太过之纪

  木曰发生之纪

  (生气宣发)

  谓壬子、壬午、壬寅、壬申、壬辰、壬戌六年也。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偃木飞砂,草木早生,岁星明见。民病腹痛,濡泄饮食,上走两胁,膈噎不通,胃脘当心而痛,甚则忽忽眩冒巅疾。

  卷八 太过之纪

  火曰赫曦之纪

  (阳光盛明)

  谓戊子、戊午、戊寅、戊申四年也。岁火太过,热气流行,肺气受邪阳焰沸腾,山川赤地,荧惑星明见。民病咳逆喘嗽,肺痿寒热,血溢血泄,甚则身热肤痛。

  卷八 太过之纪

  土曰敦阜之纪

  (土余高浓)

  谓甲子、甲午、甲寅、甲申、甲辰、甲戌六年也。岁土太过,湿气流行,肾水受邪,淫雨水潦,田蚊土驹,镇星明见民病七疝惊溏甚则腹大肿满。

  卷八 太过之纪

  金曰坚成之纪

  (气爽成物)

  谓庚辰、庚戌二年也。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草木晚生,不时霜降,太白星明见。民病胁痛善恐,如人将捕之状,甚则皮肤皴揭。

  卷八 太过之纪

  水曰流衍之纪

  (流行洋溢)

  谓丙子、丙午、丙寅、丙申、丙辰、丙戌六年也。岁水太过,寒邪流行,心火受邪,雪霜凛冽,水泽冰坚,辰星明见。民病心悬如病饥,坚痞甚痛,甚则厥逆禁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