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因证治


   家珍方 治眼梢赤。

  川连 白矾(三钱) 铜绿(五分) 密陀僧(一钱) 轻粉(少许)

  末,贴之。

   又方 黄丹 白矾(等分)

   验方 治痘后目上翳。

  谷精草 蛇壳 绿豆壳 天花粉上等分末,粟米泔浸,煮蜜柿干为度,食之。

   羊肝丸 治一切目病,不问障盲。

  白乳羊肝(一具,竹刀刮去膜) 黄连(一两) 甘菊 防风 薄荷(去梗) 荆芥 羌活当归 川芎(各三钱)

  上为末,羊肝捣丸,浆水下。

   烂翳验方 茜根烧灰,灯草点之,须臾大痛,以百节草刮去之。

   七宝膏 珍珠 珊瑚 甘石(三味 ,以连水淬七次) 石沙 脑子 麝香 蕤仁(去壳,各一钱) 研细点之。

  卷四

  五十四、耳

   【因】 风热、气虚火升。肾寄窍于耳。

   【证治】 风毒耳痛。全蝎一两、生姜二两,切作四框,同炒,去姜末之,汤点耳。

  耳脓出,用桑螵蛸(一个,火炙) 麝香(二分五厘)

  糁之。又加枯矾吹之良。

  虫入耳中,麻油灌。又,猫尿灌耳内好。

  卷四

  五十五、鼻

   【因证】 鼻为肺之窍,同心肺,上病而不利也。有寒、有热。寒邪伤于皮毛,气不利而壅塞,热壅清道。酒渣鼻,乃血热入肺; 鼻息肉,乃肺气盛;鼻渊,胆移热于脑,则辛鼻渊。

   【治】 寒邪伤者,宜先散寒邪,后补卫气,使心肺之气交通,宜以通气汤。

  羌活 独活 防风 葛根 升麻(各三钱) 川芎(一钱) 苍术 炙草(各三钱) 黄 (四钱) 白芷(一钱) 黄连 黄柏 酒渣鼻方 四物汤 黄芩(酒炒) 红花水煎服。

   又方 乳香 硫黄(以萝卜内煨) 轻粉 乌头尖酥调敷。

   又方 鸭嘴、胆矾,敷。

   鼻息肉 枯矾研为面脂,绵裹塞鼻,数目自消。

   又方 瓜蒂末,绵囊裹塞亦可。木通、细辛、炮附子,蜜和,绵裹内鼻中,亦可。

   防风通圣散 加好三棱、山萸肉、海藻,并用酒浸,炒末,每一钱五分。

  鼻渊 薄荷 黄连(二钱半) 通圣散(一两)

  孩儿茶服。

  卷四

  五十六、齿

   【因证】 夫齿乃肾之标,骨之余。

  上龈隶于坤土,足阳明之贯络也;下龈隶于庚金,手阳明之贯络也。

  手阳明恶寒饮而喜热;足阳明喜寒饮而恶热。肾衰则豁,肾固则坚。大肠壅,齿乃为之浮;大肠虚,齿为之宣露。热甚则齿动龈脱,作痛不已;寒邪、风邪客于脑,则脑痛、项筋急粗露;疼痛 饵则缺,少而色变痒痛。

   【治】 羌活散 麻黄(去根、节) 羌活(一钱半) 防风(三钱半) 细辛(五分)

  升麻 柴胡(五分) 当归 苍术(五分) 白芷(三钱) 桂枝 黄连 骨灰(三钱)

  上先以汤漱口净擦之。

   牙疼方 土蒺藜(半两) 青盐(三钱)

  浆水二碗,煎热服。

   又方 乌头 熟艾 葱(三株) 川椒(十数粒)

  上浓煎漱,有脓痰出而安。

   治虫散气 草荜拨末 木鳖肉上同研,搐鼻。

   治风气走疰痛 本 剪草 细辛热漱愈。

   治骨槽风 皂角(不 ,去子) 杏仁(烧,存性)

  上每味一两,入青盐一钱,揩用。

   治风 牙 以北枣一枚,去核,入巴豆一粒,合成。文武火炙如炭,放地上良久,研细,以纸捻入 孔十次。

  卷四

  五十七、结燥

   【因】 火邪伏于血中,耗散真阴,津液亏少,夫肾主大便。肾主津液,液润则大便如常 【证】 小肠移热于大肠,为 瘕,为沉。 瘕,是便涩闭也。

   【脉治】 燥热 有云:脾脉沉数,下连于尺,脏中有热。亦有吐泻后肠胃虚,服燥热药多者,宜承气汤下之。

   风燥 有云,右尺浮也,内肺受风,传入肠中,宜麻仁丸。

   阳结 脉数大而实,宜苦寒类治。

   阴结 阴燥欲坐井中,二肾脉搐之必虚,或沉细而迟者是也。

  如有阴证烦躁,脉坚实,阳药中少加苦寒,以去热燥。

  有年老气弱津液不足而结;有产妇内亡津液而结。二证并宜地黄丸。

  大便闭,小便涩数,谓之脾约。约者,脾血耗燥,肺金受火无所摄,脾津液故竭。理宜养血润燥。

  有产妇便秘,脉沉细,服柏、知母、附子而愈。

  外有香港脚、虚寒、气实,皆相似,亦大便不通。

  肾恶燥,急食辛以调之,结者散之。如少阴不得大便,以辛润之;太阴不得大便,以苦泻之。如食伤腹满,腹响是也。阳结者散之,阴结者热之。

   润肠丸 麻仁 桃仁(去皮、尖,各一两) 羌活 归尾 大黄(煨,各半两)

  除二仁别研,余味共捣,火枯,蜜丸,梧子大,汤下。如不大便,邪气盛急,加大黄酒制;如血燥而大便干燥,加桃仁、大黄酒制;如风结燥,大便不行,加麻仁、大黄;如风涩,加皂角仁、秦艽、大黄;如脉涩,身觉有短气,加郁李仁、大黄;如阴结寒证,加干姜、附子。

  有云,大便不通有五证,热、冷、气、风、湿,尺脉伏也,宜温补之。

  风,老人、产妇,秘有虚实。能饮食,小便赤为实。实者,秘物也。麻仁、七宣等主之。(见前。)不能饮食,小便清为虚。虚者,秘气也。浓朴汤主之。

  浓朴 半夏 神曲 甘草(三两) 白术(五两) 枳实 陈皮(一两)

  卷四

  五十八、痔漏

   【因证】 因虫就燥也。乃木乘火势而侮燥金,归于大肠为病,皆风、热、燥、湿为之也。

  盖肠风、痔漏总辞也,分之则异。若破者则谓之漏。大便秘涩,必作大痛。此由风热乘食饱不通,气逼大肠而作也。受病者,燥气也;为病者,胃湿也。胃刑大肠则化燥,化以乘燥热之实,胜风附热而来,是风、燥、湿、热四气而合。故大肠头成块,湿也;大痛者,风也;结燥者,主病兼受火邪也;不通者,热也。

   【治】 以苦寒泻火,辛温和血润燥、疏风止痛。

   秘方 凉血为主。

  四君子 四物 黄芩(凉大肠) 枳壳(宽大肠) 槐角(凉血生血) 升麻 秦艽白术丸 秦艽(去芦) 皂角(各一两,去皮,烧存性) 白术(五钱) 当归(半两,酒洗) 桃仁(一两,去皮尖) 地榆(三钱,破血) 枳壳(麸炒,泄胃) 泽泻(各半两,渗湿) 大黄(四钱)

  面糊丸,米汤下百丸。空心服,以膳压之。气滞,加槟榔、木香;湿热胜,加柏。

  一云,凡痔漏,苍术、防风为君;甘草、白芍为佐。

   苍术泽泻丸 苍术(四两) 枳子 泽泻(各二两) 地榆 皂角饭丸。

   淋洗用 天仙子 荆芥穗 川椒 蔓荆子 煎洗秘方 五味子 朴硝 莲房 桑寄枝 先熏后洗。

   敷肿 木鳖子 五味子为末,调敷。

   肠风塞药 炉甘石( ) 牡蛎粉 痔漏方 好腊茶 脑子同研津调,纸花粘贴。除根用后方。

   又方 白矾(枯二钱,生二钱) 乳香(三钱)

  真香油同研为膏,纸花贴。如便秘,枳实,当归汤下三黄丸。

   皂角散 治痔漏脱肛。

  黄牛角 (一个,切) 蛇蜕(一条) 皂角(小,五个) 穿山甲上并切,入瓷瓶,泥固济,候干。先以火烧烟出,方以大火 红,出冷,研细,胡桃酒下。临卧引出虫,五更却以酒下二钱。

   脉痔方 血自肛门边另作窍。

  乌头(炮,去皮尖) 黄连(各一两)

  又方亦妙 槐花 荆芥 石菖蒲(各一两)

   酒痔连丸 黄连一味,酒浸、酒煮,酒丸,饮下。

   腐痔核即为水 硼砂( ) 轻粉 炉甘石( )

  上以朴硝淬洗辰砂,或加信 ,敷外四围,点核上。

  贴痔 麝香、樟脑、朱砂,研,入山田螺内,待成水,抹头,不拘遍数,以干为度。

   治酒痔下血不止 干丝瓜一枚,连皮子烧,存性,为末,酒下二钱。

   痔血不止 检漆根灰,空心下。

   木槿散 治痔专封口,能干。木槿花八九月采,阴干。用叶杵敷亦可。

   又方 当归(一两) 黄连(二两) 乌龟(一个)

  酒煮干,日干为末,蜜丸皂子大。

   治脱肛方 理省藤 桑白皮 白矾煎洗自收。因治玉茎挺长,亦湿热,小柴胡加黄连。有块加青皮;外用热丝瓜汁调五味子敷。

  卷四

  五十九、妇人产胎

   【脉】 平而虚者,乳子。阴搏阳别者,妊子。搏者近于下,别者出于上,血气和调,阳施阴化也。

  少阴脉动甚者妊。少阴,心脉也。尺中按之不绝者妊;三部脉浮沉正等,按之无绝者妊。妊娠初时寸微小,呼吸五至;三月而尺脉数。脉滑疾,重以手按之散者,盖三月也;脉重手按之不散,但疾不滑者,五月也。寸微关滑尺带数,流利往来并雀啄,是妊。左沉实疾大,皆为男,纵者主双;右沉实疾大,皆为女,横者主双。脉浮腹痛,痛引腰脊,为欲生也;脉一呼三至曰离经,沉细而滑亦同;尺脉转急如切绳者,皆便生也。妊三月而渴,脉反迟,欲为水分;复腹痛者,必堕。妊五月六月脉数,必坏;脉紧,必胞满;脉迟,必水坏为肿。妊六七月脉弦,发热恶寒,其胎愈腹,腹痛,小腹如扇,子脏开故也。当温之以附子。妊六七月,暴下斗余水,必倚而堕。妊七八月,脉实大牢强,弦者生,沉细者死。妊十月,足身热脉乱者吉。少阴脉浮而紧,紧则疝瘕,腹中痛,半产而堕伤,浮则亡血,绝产恶寒。脉微涩为无子,脉弦大为无子,血气虚不足之故也。新产脉沉小滑者生,实大强急者死;沉细附骨者生,数疾不调死。新产因得热病,脉悬小,四肢温者生,寒清者死。新产因伤寒、中风,脉实大浮缓者生,小急者死。脉得浮紧,当身痛;不痛,腹鸣者,当阴吹。寸口浮而弱,浮为虚,弱无血;浮短气弱有热。趺阳浮而涩,浮气喘,涩有寒。少阴微而弱,微少血,弱生风,微弱相搏,阴中恶寒。胃气不泄,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寒也,膏发导之。少阴滑而数,阴中必疮;少阴脉弦,白肠必挺核;少阴浮而动,浮虚,动痛、脱下。

   【因证治】 胎坠因虚而热;转胞乃血虚有痰;胎漏逼胞,致小便不利;溺出不知时因痰,胎避而下,因血气不能升,四物加贝母、滑石;痰加二陈。恶阻因痰血相搏,半夏汤主之。

  妊娠腹胀,乃气不利而虚有热。炒枳壳、黄芩、白术。妊娠寒热,小柴胡去半夏。胎痛乃血少,四物、香附紫苏汤安胎大妙。

  胎衣不下,或子死胎中,或血冲上昏闷,或暴下血,胞干不生。

  半夏(一两半) 肉桂(七钱半) 大黄(五钱) 桃仁(三十,去皮尖)

  先服四物三两,次服煎汤,姜煎。不效,再服。又半夏、白蔹丸之。

   下死胎 肉桂(二钱) 麝香(五分,同下)

  又方,朴硝半两,童便下。

   欲堕方 肉桂(一两) 栝蒌(一两二钱) 牛膝(一两) 瞿麦(半两)

   绝产方 蚕种纸一尺,烧灰,醋汤调服,永不孕产。

  难产,乃败血裹其子。麝香(一钱)、盐豉(一两),青布裹,烧令红,捶为末。秤锤烧红,淬酒下一钱。

   又 百草霜 香白芷 伏龙肝(单用)

  童便、醋调下,未下再服。

  贝母、白蒺藜、活石、葵子,并治之。

  产后阴脱,乃气血下溜。四物、 皮(各,半两)、牡蛎( )、黄芩(二两)或加升麻饮下;蛇床子布裹熨妙;乌贼骨、硫黄、五味子,共末,糁患处。

  产后血晕因暴虚,素有痰饮,瘀血随气上攻。

   芎归汤 治暴虚,童便下;治瘀血,荆芥下。

   清魂散 治虚。

  泽兰叶 人参(一两) 荆芥(一两) 川芎 当归(半两)

  温酒灌下。

  五灵脂、荆芥,童便下;鹿角灰,酒下。

   半夏茯苓汤 治痰饮。

   牡丹散 牡丹皮 大黄(蒸) 芒硝(一两) 冬瓜子(半合) 桃仁(二十个)

  水煎服。

  浮肿,是胎前宿有寒湿。茯苓 白术 白芍 当归 陈鲤鱼。如法。

  又名胎水,俗名子肿,如肿满状。产后因败血化水,或血虚气滞。

  喘急。因营血暴竭,卫气无主,独聚于肺,此名孤阳绝阴,必死。因败血上熏于肺,夺命丹主之;因伤风寒者,旋复花汤主之。

  产后不语,因败血迷心窍。产后口鼻黑气起及衄,因胃气绝肺败,气消血散,乱入诸经,却还不得,死矣。

  子烦,二火为之。病则苦烦闷。麦门冬、茯苓、黄芩、防风、竹叶。

  心痛,因宿寒搏血,血凝其气。五灵脂、蒲黄。醋下。

  子痫(佚)

  漏阻。因事下血,胎干不动,奔上抢心,腹中急迫。返魂丹、达生散、天仙方。

  产妇临月未涎者,凡有病先以黄芩、白术安胎,然后用治病药。肌热者,黄芩、黄连、黄、人参;腹痛者,白芍药、甘草。感冒根据解利。

  产后诸病,忌用白芍,以黄芩、柴胡主之。内恶物,上冲胸胁痛者,大黄、桃仁;血刺痛者,当归。内伤发热者,黄连;渴者,茯苓。一切诸病,皆根据前法。唯渴者,去半夏;喘咳去参;腹胀忌甘草。产后身热血证,一同伤寒。若伤寒内有痛处,脉弦而健,宜解伤寒,血虚无疼,脉弱而涩,宜补其血。

  卷四

  六十、带下

   【脉因】 湿热结于肺,津液涌溢,入小肠为赤,入大肠为白。然任脉自胞上过,带脉贯于脐上,冲、任、督三脉同起而异行,一源而三歧,皆络带脉,统于篡户。因余经往来,遗热于带脉之间。热者,血也。血积多日不流,从金之化,即为白淫。治法同湿证,以十枣、禹功降火流湿之剂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