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产指南


  [卷五] 产后禁忌药物

  (产妇禁用诸药产后忌食诸物乡俗产后十弊产后用药十误)

  [卷五 产后禁忌药物] 产妇禁用诸药

  一、产妇气不顺,禁用枳壳、浓朴等耗药。

  二、产后伤饮食,禁用枳实、大黄、蓬、棱。

  三、产后身热,禁用芩、连、栀、柏。

  四、产后七日内,禁用地黄、芍药。

  五、产后血块痛,禁用牛膝、蓬、棱、苏木。

  六、产后大便不通,禁用大黄、芒硝。

  七、不可服济坤丹,要损血气。

  八、不可服瘦胎丸,要伤胎。

  九、不可用《产宝》峻药方。

  [卷五 产后禁忌药物] 产后忌食诸物

  一、果忌梨、藕、橘、柑、柿、西瓜,要停血作痛。

  二、食忌冷粉、绿豆、冷饭、荞麦,要停血作痛。

  三、忌鹅、犬、猪、牛首肉,恐犯诸药,又恐停血块作痛。

  四、忌苋菜、生菜、苔菜,停血痛。

  五、忌沙糖酒,要损新血。

  六、忌独煎山楂汤,损新血。

  七、忌多食胡椒、艾、酒,行血致崩。

  八、忌生姜酒,宁波俗弊,发汗行血。

  九、忌浓茶汁,寒停血块痛。

  [卷五 产后禁忌药物] 乡俗产后十弊

  一、产毕毋令食牛、羊、猪、鹅肉、鸡子、面物,虚人难消化。

  二、毋食凉粉、绿豆、粥澉汁、荞麦面。

  三、毋多食胡椒、艾、酒,血块虽得热流通,新血亦不宁,防崩漏。

  四、产后宁波俗弊,多用姜数斤以消血块,发热亡血致危。

  五、产后毋食梨、橘、柑、藕,冷菜,及冷药、冷水,致血块凝结。

  六、毋食橙、丁、橘、干、枳术、香砂等丸,重损新血。

  七、七日内,毋劳洗以劳神,毋勉强早起,以冒风寒。

  八、产后月之内,毋多言、劳女工。

  九、产后暑月,毋用冷水洗手足。

  十、产后遇大寒月,用小衣烘热,常温腹内,冷则块痛久,虽药不行。

  [卷五 产后禁忌药物] 产后用药十误

  一、产后误用耗气顺气等药。胸膈饱闷,虽陈皮不可用至五分。

  二、误用消食药,多损胃减饭,甚至不进食,且凝血块。

  三、身热,误用芩、连、栀、柏,损胃增热,甚至不进食,且凝血块。

  四、三日内未服生化汤以消血块,毋轻用人参、、术、熟地,致块不消,至危亡。

  五、毋用地黄,以滞恶露。毋独用枳实、枳壳、牛膝以消块。

  六、毋用大黄、芒硝以通大便,致泄泻成臌胀。

  七、毋用苏木、三棱、蓬术、牛膝以行血块,致损新血。

  八、俗多用山楂一味煎汁,以攻血块,成危疾而死人,不可不知也。

  九、毋服济地丹两三丸,下胞下胎。

  十、毋信《产宝百问》及《妇人良方》。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一、产后血块痛

  宜服生化汤,照前开法分两,频服几帖,实时块散痛止,血旺精神,虽少壮产妇无病,多服几帖,补血有益。其产母腹上,用烘衣服暖和,血块易散,虽暑月亦用。益母丸一颗,鹿角灰一钱,失笑散三方,可用一方以行块,不可用苏木、蓬、棱峻药。虽山楂,弱人服之亦有大害。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二、产后去血多,或劳倦昏暗血晕

  宜服生化汤数帖,服至产妇有精神,止药。如血晕形色脱或汗多,加人参三四钱在生化汤内,慎不可论恶血抢心,妄投破血药害人。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三、胞衣不下

  宜服生化汤,温服几帖,初煎就送益母丸一粒,次煎又送。外用烘热衣服暖产妇腹。慎不可冬月坐夜桶及人身上,守候下胞,严寒多损产妇。必用扶上床被盖,火笼温和,兼服生化汤助血得无失。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四、产后头痛身热恶寒

  虽明知感冒风寒,只宜服生化汤,连进二三帖,服至热退痛除止药,且不可预加别药。

  其川芎、干姜性亦散邪,慎不可用麻黄、柴胡等方,以表汗虚产。如服三四帖后,头痛如故,加连须葱头四五个,或用葱放鲞鱼汤内送饭。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五、产后乍寒乍热,胁痛或颈痛

  宜服生化汤二三帖。如未除,再加桂枝七八分以散寒,磨木香一分,切不可认为胁痛伤寒,用柴胡汤表汗虚产。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六、产妇感寒,上攻则心痛,下攻则腹痛,且血块又痛

  宜服生化汤,加桂枝五分以散寒定痛。如两帖未止,再加吴茱萸;或干姜三片,加在生化汤内以助血。若独用诸热药以攻寒,其痛虽止,其血未免来多,防有崩晕之患。慎不可用吐、汗诸热性药以虚产。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七、产后身热或夜间热或寒热往来

  并不须加减,只宜服生化汤以除热定痛。此重言产后不可汗,总结上三症。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八、产后寒热往来,每日应期发作类疟

  宜服生化汤几帖,则寒热自除。如汗多人虚,服卷中补方。慎不可用常山、草果等方以止疟虚产。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九、产后感寒心下痞满

  宜服生化汤,加陈皮五分,桔梗五分,白豆蔻五分,磨木香一分。慎不可专用陈皮、桔梗、豆蔻以虚产。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十、产后感风寒咳嗽或身热

  宜服生化汤,加杏仁十粒,知母一钱,天冬一钱,甘草四分,桔梗五分。有痰,加橘红四分,花粉八分。如有汗,服卷中补方,不可用散风寒药方。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十一、产后伤食

  宜服生化汤,加炒神曲一钱,麦芽五分,以消面饭;加山楂四粒;砂仁五分,以消肉食。如伤寒饭食,加吴茱萸一钱,桂枝五分;伤寒食胁痛,加肉桂七分。切不可专用消食药,以损气血虚产。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十二、产后忿怒心胸满闷

  宜服生化汤,加磨木香二分,入药内服。不可用乌药、香附、砂仁、枳壳、枳实、浓朴等,以损元气。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十三、产后大便日久不通

  宜服生化汤,加肉苁蓉二钱,日服两三帖,助血旺自通。另研芝麻三合,和米一升作粥,三四次食之。慎不可用大黄等方,结燥日久,多用大黄成臌胀,戒之。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十四、产后去血多或汗多,小便涩少或不通

  宜服生化汤加生脉散,人参、麦冬以通之,切不可用五苓散以行小便。如服药不通,外用葱熨法,用葱头十个,绵缚,切如指浓,放脐上,以艾火熨之。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十五、产后泄泻

  先服生化汤,加茯苓一钱,泽泻七分,石莲子六个。另用糯米一合,煮粥食之。如泄泻形脱昏倦,加参生化汤治之。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十六、产妇

  (原本佚)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十七、产妇心神失守,妄言妄见,似邪,失血之故

  宜生化汤加茯神一钱,枣仁一钱,柏子仁一钱,远志一钱。慎不可为痰火,降散虚产,符尺惊产。如虚汗脱,服卷中补方。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十八、产妇足冷发厥,血块又痛

  宜服生化汤,加干姜二三帖,后用卷中补方,慎不可轻用四逆等汤。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十九、产妇痢不分红白

  产痢不分红白,宜服生化汤减干姜,加木香三分,连服两三帖,则血块与痢积推荡尽矣,又不损产妇血气。切不可用芩、连寒药,以停血块。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二十、产后血脱大崩

  宜频服生化汤,加荆芥一钱。如形色脱,服卷中补方。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二十一、产后霍乱吐痢

  多自虚中感寒,宜服生化汤加砂仁、生姜、茯苓、藿香,或六和汤。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二十二、产后遍身痛

  多自血虚气滞,服生化汤加韭白二十根,肉桂八分。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二十三、产后起居太早,产户感风寒作痛衣被等亦难近身体

  宜服生化汤加桂枝、独活、防风,以散风寒。

  产户感风,如生痈毒,时医皆言生痈毒。唯一僧言:产七日内,起居风入产户,风性热,即痛甚,祛风可愈。予羡其明见,不隐其方,勿误生痈疽而服败毒散,服当用

  祛风定痛散

  。

  当归(三钱)独活防风肉桂(各五分)川芎(一钱)茯苓(一钱)荆芥(五分)生地(二钱)枣(五个)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二十四、产后发痈疽

  宜生化汤加连翘、花粉各一钱,甘草节八分。如心下恶心、烦闷,用滴乳香一钱,绿豆粉五钱,和服。切不可用败毒散、大黄等方。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二十五、产妇四肢麻木

  血虚甚,宜服生化汤加浮萍;如血脱崩麻木宜服卷中补方。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二十六、产后目痛,昏热赤肿

  宜生化汤加荆芥,切不可用洗心散,芩、连、栀、柏等方。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二十七、产后因怒,或偶吐血

  宜生化汤减川芎,用当归二钱、去尾,荆芥八分,犀角末八分。慎不可用生地、黄柏等凉药方。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二十八、产后卒然口噤牙颤,手足抽搐类中风

  宜生化汤加天麻、羌活、防风,姜引。

  [卷六 产后二十九症医方] 二十九、产后烦躁口渴

  宜服生化汤及生脉散。

  [卷七(上)] 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

  生化汤

  凡孕至七个月,照方预买川芎二两,当归五两,桃仁五钱,炙甘草五钱,干姜五钱。就制下,至胞衣一破,速煎一帖,候儿生下,即服。不问正产半产,俱宜服两帖,消块生血。每帖川芎三钱,当归八钱,甘草五分,干姜四分,桃仁十粒(去皮尖,炒)。水二盅,煎七分,加酒六七匙,稍热服,渣留后帖,并煎两帖,共三煎,要在一时辰内未进食之先,继相频服,则下焦血块速化,新血骤长,自无晕厥。且产妇多服一帖,渐增精神,不厌药之频也。若照常症一日服一帖,岂能挽回将绝之气血也?若胎前素弱虚人,一见危症堕胎,要不拘帖数,服至病退止药。若产妇劳甚,血崩形色脱,加人参三四钱在内,频灌无虞。若汗多气促,亦加人参三、四钱在生化汤内,血块无滞。

  [卷七(上) 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 一、论血块

  妇人病倍于男子,因产之症偏多也。夫产后血块,医家所当先论,毋视为轻而忽之也。

  因古《局方》偏用苏木、蓬、棱,峻攻块痛,反损破新血,而重虚产妇,俾后学世相授受,信用误人,不知几千年矣。无异于刃之杀人也,故特书列首章,普告事产者,勿视血块症轻,而妄用苏木、蓬、棱,以轻人命也。一应散血方、破血药,虽山楂性缓,不可单用,俱害人性命者也。

  生化汤治血块,娩后化旧生新之圣药也。又加益母丸,鹿角灰,就用生化汤送一钱。外用烘热衣服暖和块痛处,虽暑月亦要和暖。大抵产妇劳伤气血,并虚娩子后,无力送胞送块,留滞腹中作痛,甚有气不运而昏迷晕厥,切不可妄论恶血抢心,妄用苏木等散血之剂以杀人也。只频服生化汤几帖,实时块消痛止,神清气复而顿爽,舒畅平安矣。行血如生地、牛膝。

  败血如三棱、蓬术,俗用山楂、沙糖消块,姜、椒、艾、酒定痛,多致淋、崩、昏晕等症。

  [卷七(上) 产后论解三十二症医方] 二、论血晕

  凡分娩之后,眼见黑花,头眩昏晕,不知人事,谓之血晕。其因有三:一因劳倦甚而气竭神昏;二因血大脱而气欲绝;三因痰火乘虚泛上,而神不清,患此三者,皆魂不随神,往来机运而几息也。当急服预煎下生化汤,以行块定痛,化旧生新,实时血生气转,神渐清而心有主,频服二三帖完,其昏乱即定,乃芎归性有化生之功也。若偏信古方,认晕症为恶血抢上迷心,而轻用散血之剂,认谓痰火,而治以降火清凉之方,误之甚也。外以醋韭冲鼻之法,烧漆之方,亦不可缓。医者不可妄论恶血上抢心,而用苏木等以峻攻新血,又不可信用古方,用牡丹夺命之方以败血,而反损人之命也。再叮咛临产之际,必用预煎生化汤,预烧硬石子秤锤,候儿下地,连服两三帖,药共三煎。又产妇枕边用醋韭投锤子瓶之法,决无晕症。

  又儿生下时,举家不可喜子慢母,产母亦不可顾子忘倦。又不可产讫即卧,或忿怒气逆,皆要血逆致晕,至嘱,附方于后。

  加减生化汤

  治产后三等血晕。

  川芎(三钱)当归(六钱)干姜(四分)桃仁(十粒)炙甘草(五分)荆芥(五分)枣引,水煎。

  加减法劳倦昏而甚,及血崩、气血脱而晕,并宜速灌生化汤两帖。如形色脱,或汗多而脱,皆用急服一帖,后即加人参三四钱,肉桂四分,决不可疑参为补而缓服。又痰火乘虚泛上而晕,方内加橘红四分,虚甚亦可加参二钱,肥人多痰,再加竹沥七分酒盏,姜汁少许。以上三等晕症,并不可用苏木破血等药,其血块痛甚,兼送益母一法,或送鹿灰,或元胡索,或用独行散。以上消块方,服一方见效,不须易方。

  从权救急

  加参生化汤

  治产后形色脱晕,或汗脱晕。

  川芎(二钱)当归(四钱)干姜(四分)桃仁(十粒)炙甘草(四分)人参(三钱)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