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罗氏会约医镜
罗氏会约医镜
广香(三分,用煎)
水煎,热服。不应,加大黄(酒炒)钱半。内有补药,放心用之,中病即止。愈后,用四君子东加陈皮和之。
补中益匀汤下香莲丸
治产后脉虚痢疾,里急后重,腹痛,或不痛,或日久神倦,及年衰体弱之人。
人参(一钱,或以时下生条参三钱代之) 白朮(钱半) 黄 (蜜炒,二钱) 当归(钱半)
陈皮 茯苓 炙草(各一钱) 升麻(盐水炒) 柴胡(酒炒。各三分)
姜枣引。
香莲丸
治里急后重,以气滞而热伏也。
黄连(一两,吴茱萸炮汤炒干) 广木香(五钱)
共为末,蜜丸,或浆糊丸。用前药煎就,送丸三钱,日三服。
消化汤
(新) 治宿食痢疾,腹痛腹胀,恶闻食气,或食后更痛。
白朮 藿香 浓朴(姜汁炒) 神曲(炒) 白芍 陈皮 砂仁(炒) 枳实(炒。各一钱)
木香(三分)
水煎,热服。予有化食方,在腹痛门,可参用。
加味四君子汤
治产后久痢,积垢去而不止,此脾虚肠滑也。
人参(少者,或以山药三钱炒黄代之) 白朮(二钱) 茯苓(钱半) 炙草(一钱)
白芍(钱半) 乌梅(二个) 罂粟壳(七分)
水煎,温服。此方宜酌量,恐用之太早有害。
化瘀方
治产后恶露不下,以致败血渗入大肠而利鲜血者。腹中刺痛,但里不急,后不重者是也。
枳壳(面炒,钱半) 荆芥穗(略炒,二钱半)
水煎服,神效。
九十二、产后大便闭涩
人身之中,大肠为传导之官,其能腐化糟粕者气也,滋润肠胃者血也。产后气虚而不运,故饮食壅滞而不行;血虚而不润,故肠胃干涩而不流,大便不通,乃虚而燥也。不可误用下剂,反虚其虚,其闭涩自必甚矣。
润燥汤
治产后血虚便燥,润以通之,非同强下也。
人参(五分,少者以生威参一两代之) 甘草(五分) 归身梢 生地 枳壳(各一钱)
火麻仁(去壳捶研,二钱) 桃仁(捣如泥,二钱) 槟榔(五分,磨汁)
先将上六味煎就,后入桃泥槟榔汁调匀服。
苏麻粥
真苏子(一合) 火麻子(三合)
共擂烂,以水一盏滤汁,又擂取汁,渣尽为度。用汁入米煮粥食之。老人尤宜,以虚闭也。或腹内急胀而不得下,用猪胆汁从谷道灌入,自润而下。若不胀,虽日久不妨,不必用也。
产后不用大黄,然大便结秘不通,可用酒炒大黄,于补血药中润之。但利后当以 、朮、芎、归等大剂补之,防元气下脱也。
九十三、产后小便不通或短少
膀胱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产后气虚,不能运化,故小便不通,虽通而亦短少也。勿用渗利药,以益其虚也。又有恶露不来,闭塞水渎,小便不通,其证小腹胀痛,乍寒乍热,烦闷不安者是也。
益卫运化汤
(新) 治产后气虚,膀胱不能运化,小便闭塞。
人参(少者,或用沙参) 蜜 (二钱) 桂心(七分) 麦冬 车前子(各一钱)
小茴(盐炒,五分) 升麻(盐炒,四分) 茯苓(钱半) 怀牛膝(八分)
水煎,顿服。
此证最急。上药服后,用手指探喉取呕,譬之注水之器,上窍开,则下窍自通也。恐急时无药,用盐二三钱炒红至味苦,淬水一杯,味微咸,服之,亦用手指探喉取吐。有外治多方,详载八卷小便不通门,当参阅用之。内有一妙方,用葱数茎捣纳阴户中,外用皂角、葱头、王不留行各六七两,煎水一盆,令产妇坐浸其中,熏洗小腹,热气内达,便即通矣。
加味五苓散
治产妇败血闭塞水沟,小便不通。
白朮 茯苓 猪苓 泽泻 肉桂(各一钱) 桃仁(钱半) 红花(酒炒,八分)
水煎服。
二仙丹
治证同上。
瞿麦(四钱) 蒲黄(二钱)
水煎服。
灸脐法
凡产后不通,盖由平日内积冷气,遂致产时尿胞转动不顺。用盐填脐中,却以葱白剥去粗皮,二十根作一缚,切一指浓,安盐上,用大艾揉熟,炷满葱饼上,以火灸之,觉热气入腹内,实时便通,神验。积冷者用此,所谓气化则能出矣。
九十四、产后淋证
产后血去阴虚,生内热证也。盖肾为至阴,主行水道,血亏阴损,水不足以配火,故内热,小便成淋而涩痛也。前言小便不通,属气虚不通;淋属内热涩痛,以此不同。
加味导赤散
治产后阴虚内热,小便涩痛,为淋证也。
生地 赤芍 木通(去皮) 甘草梢 麦冬 黄柏(炒) 知母(盐水浸) 桂心(各一钱)
灯心(三分)
调益元散(滑石六钱,甘草一钱,共研细末,又名六一散。)二钱服。
九十五、产后尿血
小腹痛者,乃败血渗入膀胱;小腹不痛,但尿时涩痛者,乃内热也。
小蓟汤
治上二证,无论痛与不痛,但尿血悉效。
小蓟根 生地 赤芍 木通 蒲黄 甘草梢 淡竹叶(各一钱) 灯心(三分) 滑石(二钱)
水煎服。小腹痛者属败血,加归尾二钱,红花一钱酒炒。如内热者,加黄芩、麦冬各一钱。
单方
治尿血,用发洗净,烧灰存性,米汤调服一钱。
○又方:用滑石、发灰共研末,生地加水捣汁调服。
九十六、产后遗尿不禁兼损脬漏尿
产后有遗尿不自知者,有频来不能禁者,此气血俱虚,不能制也。宜阴阳两补,而且以肾为主。以肾开窍于二阴,命门火不足,则关键不紧,不得徒用闭涩之剂也。
大补阴阳汤
(新) 治产后气血两虚,遗尿莫禁。
黄 (三钱,蜜炒) 白朮 益智仁 山药(炒。各钱半) 当归(去尾) 熟地 益母草(各二钱)
牡蛎( ,研粉,三钱) 甘草(炙) 白芍(酒炒。各一钱) 干姜(炒,六分)
姜枣引,速进二三剂。或加附子七分,以助药力。早服补先天药。
补肾益键汤
(新) 治肾中之阳不足,不能关键,以致小便失常。
熟地(四钱) 山药 枣皮 益智仁 补骨脂(盐炒。各二钱) 杜仲(盐炒) 肉桂附子(制。各钱半)
此早服,上方中时服,得每日同进为妙。或补中益气汤(方载第七内。)加益智仁,亦良。
历验单方
治产后小便不禁,用益智仁(微炒,研)二钱,水煎,加盐少许服。又方:白薇、白芍等分为末,温酒调下二钱。又方:用雄鸡 一具,并肠洗净,烧为末,温酒调服二钱。又方:用鸡尾毛烧灰存性,酒下一钱,七日三服。又方:真桑螵蛸(蒸焙)四钱,龙骨( )、牡蛎( )各六钱为末,水调三钱服。
千金补脬饮
治产时被粗率稳婆损伤尿脬,小便漏出,淋沥莫何。
生黄绢(一尺,煎碎) 白牡丹根皮(肉白者是也) 白芨(各二钱)
研末同煎,至绢烂如饧,连滓服之。服此不得见人作声,作声即无效。愈后服八珍汤,并参阅小便不禁门,(在八卷)可拣而用之。
九十七、产后大便血
大便血者,其因不一,须分微甚源流治之,不可概视。有肠冒虚弱,六君加升麻、柴胡。
若虚寒,加干姜、肉蔻。如元气下陷,用补中加茯苓、半夏。若大肠血热,四物加黄芩、槐花。若血虚,四物加升麻。若气血俱虚,用八珍加升麻、柴胡。若因膏粱积热,用加味清胃散。若怒动肝火,加味小柴胡汤或逍遥散。若郁结伤脾而不能统血,归脾汤。若脾气虚寒,加炮姜,或加附子。如病源已得,而或血滑下走,凡止血涩血之味亦须拣用,如发灰、棕灰、百草霜及蒲黄(炒黑)、莲蓬灰与艾叶、阿胶之类,可用之而无伤损,加入随证药中,自有其效。
加味清胃散
治因膏粱积热,大便下血。
当归身(二钱) 生地 丹皮(各钱半) 黄连(八分) 升麻(四分) 石膏(三钱)
水煎服。其余六君、四物等方,随在常用,不必复载。
九十八、产后二便不通
产后血水俱下,津液燥竭,肠胃痞涩,热气内结,故令大小便不通也。治宜补血以润肠胃,补气以通膀胱,则得矣。若作实证下之、利之,则虚者益虚,不惟无益,而且有害。其法在先通小便,而大便可徐通焉。
益卫运化汤
(方载上九三内) 治小便闭塞,乃气虚不能运化膀胱故耳。须照上小便不通治法,或取呕、或熏洗、或灸脐,不可少缓。待小便一通,用润燥汤(方载上九二内。)
以通大便,外用猪胆汁从谷道灌入之法,妙而捷也。悉详九二条内,宜照法治之。
以下并治有方,可拣而用之。
金钥匙散
治产后二便不通、腹胀等证。用滑石、蒲黄等分为细末,酒调下二钱。
又方:用陈皮、苏叶、枳壳、木通等分,水煎服。又方:木香二钱,枳壳、麻仁(炒)、大黄(酒煨)各一两,蜜丸,温水下三十丸。又方:治膀胱气滞血涩,一便闭塞:桃仁、葵子、滑石、槟榔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葱白煎汤调下。又方:饮人乳、牛乳而通,仙方。
九十九、产后崩血
产后冲任已伤,气血未复,或因劳役,或因惊恐,宜补心脾以统之。或因房劳,伤动胞脉;或食辛热,鼓动相火;或恶露未尽,固涩太速,以致停留。一旦复行,须要详审。崩非轻病,产后更为重也。
补养心脾汤
(新) 治产后崩血,属劳役惊恐,致伤心脾,而不能统血者。
人参 黄 (蜜炒) 白朮 茯神 当归 枣仁(炒。各钱半) 柏子仁(去油,八分)
白芍(酒炒) 阿胶(炒) 山药(炒) 炙草(各一钱)
加发灰、棕灰、百草霜、蒲黄(炒黑)等分研匀,前药煎就,每调钱半服。
四物汤
治血虚暴崩,用为主治。后照其所因而加之。
当归(三五钱,若血虚有热者,只用身钱半) 熟地(五七钱) 川芎 白芍(酒炒。各钱半)
如因房劳者,加黄 (蜜炒)二钱,炙草、阿胶(炒)、艾叶各一钱。如因食辛热者,加白朮钱半,甘草、黄连各一钱。如因涩早者,加香附、桃仁各八分。煎就,仍加前发灰等四味为引。或俱加三七(研末)二钱调服。
一○○、产后霍乱吐泻
脾胃者,气血之本也。产后血去气损,脾胃亦虚,风冷易乘,饮食易伤,少失调理,即为霍乱。但有阴阳之分,不可概视。
加味理中汤
治产后心腹绞痛,手足逆冷,吐泻并作,此霍乱之属阴者。
人参 白朮 炙草 干姜(炒) 陈皮 藿香(梗圆、色白、气香者真) 浓朴(姜炒)
生姜(各一钱)
水煎,温服。如伤食者,加神曲、麦芽之类。如泻甚者,加肉豆蔻一钱,煨木香三分,或再加白扁豆二钱,荜 四钱。如中寒厥逆之甚者,加附子二、三钱,或再加吴茱萸(开水泡,焙干)八分。
清和汤
治湿热霍乱,或吐泻,或不吐泻,一切腹痛暴甚等证。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苍朮 白芍 浓朴(姜炒) 黄柏(炒。各一钱)
水煎,热服。或用温中散滞汤。(方载霍乱门。)内照证加入,详载本方,不得轻用生姜。若急救吐法单方,详载霍乱门,所当参阅。
一○一、产后积聚瘕块
积者阴气也,五脏所生;聚者阳气也,六腑所成。阴性沉伏,故痛不离其部;阳性浮动,故痛无常处。瘕块者,谓浮假成形,无定处也。皆由气血虚弱,风冷所乘,搏于脏腑,与气血相结而成者也。又有产后恶露未尽,补涩太甚,不用活血去瘀之剂,以致败血停留,久而结聚成块,依附子宫,为害不小。
益气养荣汤
(新) 治产后气血虚弱,风冷所乘,搏于脏腑,积聚为患者也。
人参 当归(四钱) 香附(醋炒,二钱) 干漆(捶碎,炒令烟尽,钱半) 干姜(炒)
肉桂(各一钱) 陈皮(去白,七分)
水煎服。如无参者,加黄 (蜜炒)三、五钱。如坚结不能化者,加三棱(醋炒)钱半,莪朮(火炮)钱半。或多服不应,须用丸药渐磨之法。
丸药
治积块坚结,渐磨自化。
熟地 香附(醋炒) 归身(各二两) 枣皮 肉桂 川芎 三棱(煨,醋炒) 莪朮(醋炒)
鳖甲(醋炙) 桃仁(去皮) 元胡 补骨脂(各一两) 五灵脂(两半) 广木香(六钱)
丹皮(两半)
共为末,蜜丸。用去白陈皮汤下五十丸。
一○二、产后呃逆
经曰:「呃逆者,胃寒所生。」产后气血俱损,风冷乘虚而入,则气逆上冲。又有脾虚胃冷,因食热物相为冲击而然者。又有中气大虚,下焦阴火上冲而致者。宜因证诊脉以治之。若用降气之药则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