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秘传眼科龙木论
秘传眼科龙木论
菟丝子 味辛甘无毒。久服目明。
茺蔚子 味辛甘。微温。微寒无毒。主明目。疗头痛。
柴胡 味苦平。微寒无毒。去肠胃中结气。久服轻身明目。
麦门冬 味甘微寒无毒,主目黄。陈藏器。和车前子、干地黄为丸。服之明目。夜中见光。
羌活 味苦甘平。微温无毒。疗诸贼风。百节痛风。又日华子。治一切风旋。眼目赤痛。独活。即羌活母类也。
车前子 味甘咸。寒无毒。主养肺。明目。疗赤痛。药性论。能去肝中风热。毒风冲眼。目赤肿障翳。脑痛泪出。圣惠方。治久患内障眼。车前子、干地黄、麦门冬。等分为末。蜜丸如桐子大。服之屡有效。
木香 味辛温无毒。
薯蓣 味甘温平无毒。主头面游风。头风。眼眩。久服耳目聪明。
泽泻 味甘咸寒无毒。主风。扁鹊云。多服病患眼。
远志 味苦温无毒。主耳目聪明。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
草龙胆 味苦。寒。大寒无毒。益肝胆气。日华子云明目。
细辛 味辛温无毒。主头痛脑动。益肝胆。通精气。久服明目。陶隐居云。最能除痰明目也。
巴戟天 味辛甘。微温无毒。增志益气。疗头面游风。
芎 味辛温无毒。主中风入脑头痛。除脑中冷。目泪出。多涕。御药院方。真宗赐高祖相国去痰清目生犀丸。
川芎十两。紧小者。粟米泔浸三日。薄切片子。日干为末,作两料入。料入脑麝各一分。生犀半两。重汤煮。蜜杵为丸小弹子大。茶酒任嚼下一丸。头目昏眩。加细辛一分。口眼 斜。炮天南星一分。
黄连 味苦。寒。微寒无毒。主热气目痛。 伤泪出。明目益胆。又治目方。用黄连多矣。而羊肝丸尤奇异。
取黄连末一大两。白羊子肝一具去膜。同于砂盆内研令极细。众手捻为丸如桐子大。每食以暖浆水吞二七枚。连作五剂瘥。但是诸眼目疾及障翳青盲。皆主之。禁食猪肉及冷水。刘禹锡云。有崔承元者。因官治一死罪囚出活之。囚后数年亦病死。一日崔为因内障所苦。丧明逾年。后因半夜叹息独坐时。闻阶除间 之声。崔问为谁。曰是昔所蒙活者囚。
今故报恩至此,遂以此方见告。讫而没。崔根据此合服。不数月眼复明。因传此方于世。又今医家洗眼汤。以当归、芍药、黄连等分。锉细。以雪水或甜水煮浓汁。乘热洗。冷即再温洗。甚益眼目。是风毒。赤目。花翳。皆可用之。其说曰。
凡眼目之病。皆血脉凝滞使然。故以行血药合黄连治之。血得热即行。故乘热洗之。用者无不神效。外台秘要。治目卒痒痛。末黄连。以乳汁浸点目中。抱朴子。乳汁煎黄连。治目中百病。
肘后方。治眼泪出不止。浓煎黄连汁。浸绵拭之。
蒺藜子 味苦辛。微温。寒无毒。主风痒。头疼。咳逆伤肺。肺痿,其叶主风痒。可煮以浴。久服明目。古蒺藜子皆用刺者。治风最良。外台秘要补肝散。治三十年失明。蒺藜子七月七日收。阴干。捣散食。白水服方寸匕。
黄 味甘微温无毒。主安痛补虚。日华子。治头风。热毒。赤目等,药中有益。呼为羊肉。
肉苁蓉 味甘酸咸。微温有毒。主补中。
防风 味甘辛无毒。主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日华子治风赤眼止泪。
决明子 味咸苦甘平。微寒无毒。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唐本主明目。故以决明名之。俗方惟以疗眼也。日华子。治肝气。胁太阳穴治头痛。作枕胜黑豆。治头风明目。食疗。叶主明目。利五脏。食之甚良。子主肝家热毒瓦斯。风眼赤泪。每日服一匙。 去尘。空心水吞之。百日后夜见光物也。外台秘要。治积年失明。不识人。
决明子二升。杵散。食后以粥饮方寸匕。千金方。治肝毒热。取决明子作菜食之。
五味子 味酸温无毒。日华子。治风明目。
地肤子 味苦寒无毒。去皮肤中热气。久服耳目聪明。外台秘要。治目痛及眯目。忽中伤因有热瞑者。取地肤子白汁注目中。
干姜 味辛温。大热无毒。逐风邪。唐本久服令眼暗。肘后方。治身体重。小腹急热。必冲胸膈。头重不能举。
眼中生翳。干姜四两。末温和温服。覆取汗得解。集验方。治头旋眼眩。干姜为末。热酒调半钱。立效。
当归 味甘辛。温。寒无毒。日华子治一切风。
芍药 味苦酸平。微寒有小毒。通顺血脉。药性论。能治肺邪气。日华子。治头风痛。明目。赤 肉。赤色者。
别本注。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血。
瞿麦 味苦辛寒无毒。明目去翳。孕妇不可食。日华子云。治眼目赤肿痛。
玄参 味苦咸。微寒无毒。补肾气。令人目明。
秦艽 味苦辛平。微温无毒。疗风。无问久近。
知母 味苦寒无毒。疗膈中恶及风汗。多服令人泻。日华子。润心肺补不足。虚劳。
贝母 味辛苦平。微寒无毒。主目眩项直。药性论。末之点眼。去肤翳。
白芷 味辛温无毒。主头风侵目泪出。头眩。目痒。药性论。除风邪。明目止泪。日华子。治目赤 肉。百一选方都梁丸。王定国因被风吹。项背拘急。头目昏眩。太阳并脑俱痛。自山阳拿舟至泗州求医。杨吉老既诊脉。即与药一弹丸便服。王因款话。经一时再作。并进两服。病若失。王甚喜。问为何药。答曰。公如道得其中一味即传此方。王思索良久。自川芎、防风之类。凡举数种皆非。但一味白芷耳。王益神之。此药初无名。王曰。是药处自都梁。人可名都梁丸也。大治诸风眩晕。妇人产前后。乍伤风邪。头目昏重。及血风头痛。服之令人目明。凡沐浴后。服一二粒甚佳。
方用香白芷大块。择白色新洁者。先以棕刷刷去尘土。用沸汤泡洗四五遍。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多用荆芥点茶蜡。细嚼下。食后常服。诸无所忌。只干嚼咽亦可。
黄芩 味苦平。大寒无毒。疗痰热。胃中热。
前胡 味苦。微寒无毒。主风气头痛。推陈致新。明目。
本 味苦辛。温。微寒无毒。主除风头痛。
天麻 味辛平。微温无毒。疗风无问久近。
牡丹皮 味辛苦。温。微寒无毒。疗头痛头风。萧炳云。白补赤利。
芦荟 味苦寒无毒。主热风。脑间热气。明目。
胡黄连 味苦辛平无毒。疗风。唐本补肝胆。明目。
附子 味辛甘。温。大热有大毒。主风寒。张文仲方。疗眼暴赤肿。碜痛不得开。又泪出不止。削附子黑皮。
末如蚕粪屎。着 中。以定为度。孕妇不可服。
乌头 味辛甘。温。大热有大毒。主中风。目中痛。不可久观。孕妇不可服之。
半夏 味辛平。微寒有毒。主头眩。悦泽面目。消胸膈痰热。堕胎。
大黄 味苦。寒。大寒无毒。主推陈致新。和五脏。除痰实。肠间结热。
葶苈 味辛苦。寒,大寒无毒。治面目浮肿。中风。
桔梗 味辛苦。微温有小毒。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日华子云。补虚养血。
旋复花 味咸甘。温。微冷利有小毒。主目中眵 。
牛膝 圣惠方。治眼卒生珠管。牛膝并叶捣绞取汁。日三四度点之。
白蒿 深师方。取白艾蒿十束。如升大。煮取汁。以曲及米一如酿酒法。候熟稍稍饮之。但是面目有疮。皆可饮之。斗门方治火眼。用艾烧令烟起。以碗盖之。候烟上碗成煤取下。用温水调化。洗火眼即瘥。更入黄连甚妙。
菥 子 崔元亮疗眼热痛泪不止。以菥 子一物。捣筛为末。欲卧时。以铜箸点眼中。当有热泪及有恶物出。
并去 肉。可三四十夜点之甚妙。
仙灵脾 经验方。治疮毒入眼。以灵脾、威灵仙。等分为末。食后米汤下二钱匕。小儿半钱。
夏枯草 简要济众方。治脾虚。目睛疼。冷泪出不止。筋脉痛。及眼羞明怕日。补肝散。夏枯草半两。香附子一两。共为末。每服一钱。腊茶调下。无时候服。
卷之十
三·木部
凡二十九种桂 味甘辛。大热,有小毒。主利肝肺气。头痛。日华子治一切风。明目。
松脂 味苦甘温无毒。除胃中伏热。
枸杞 味苦寒。根名地骨皮。大寒。子微寒无毒。春夏采叶。秋采茎实。冬采根。药性论。叶和羊肉作羹。益人甚。除风明目。若渴可煮作饮。代茶饮之。主患眼风障。赤膜。昏痛。取叶捣汁。注眼中妙。千金方。治肝虚。或当风眼泪。枸杞最肥者二升。捣破。纳绢袋中。置罐中。以酒一斗浸干。密封勿泄气。三七日。每旦饮之。任性勿醉。肘后方。疗目热。生肤。赤白眼。捣枸杞汁点眼立效。外台秘要。疗眼暴赤。天行肿痒痛。地骨皮三斤。水三斗。煮取三升。绞去渣。更内盐一两。炒取二升。敷目。或加干姜二两。
柏实 味甘平无毒。主益气除风。久服耳目聪明。
茯苓 味甘平无毒。主开胸腑。调脏气。雷公云。凡采得捣令细。于水盆中绞令浊。浮者去之。是茯苓。而若误服之。令人眼中 子。并黑睛点小兼目盲。记之。
琥珀 味甘平无毒。日华子明目。摩翳。
黄柏 味苦寒无毒。疗目热赤肿。日华子洗肝。明目止泪。
楮实 味甘寒无毒。主明目。叶亦入方用。外台秘要。点眼翳。取楮白皮暴干。合作一绳子如钗股。火烧作灰。
待冷细研如面。每点于翳上。日三五度渐消。
蔓荆 味苦辛。微寒。平温无毒。主明目。头风痛。目泪出。日华子治赤眼。
蕤核 味甘。温。微寒无毒。主明目。赤肿痛泪出。目肿 烂。图经刘禹锡传信方。所注法最奇。云眼风泪痒。
或生翳。或赤 。一切皆主之。宣州黄连捣筛末。蕤仁去皮研为膏。缘此性稍湿。末不得故耳。与黄连等分合和。取无虫干枣二枚。割头少许留之。去却核。以二物满填于中。却取所割下枣头。根据前合定。以小绵裹之。惟薄绵为佳。以大茶碗量水半碗。于银器中。文武火煎取一鸡子。以来。以绵滤。待冷点眼。万万不失。前后试验数十人皆应。今医家亦多用得效。故附之。
藿香 微温疗风。
乳香 微温。日华子味辛热。微毒。去恶风。
桑叶 主除寒热。日华子暖无毒。除风痛。春叶未开时。可作煎服。治一切风。经验方。治青盲。此一法当根据而用之。视物如膺鹘者有此效。正月八。二月八。三月六。四月四。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八月二十。九月十二、十七。十月二十二。月晦。每遇上件神日。用桑柴灰合以煎汤。沃之于瓷器中。澄令极清。以药稍热洗之。如觉冷。即重汤煮令得所。不住手洗。遇上件日不得不洗。缘此神日本法也。
栀子 味苦。寒。大寒无毒。疗目热赤痛。胃中热气。
麒麟竭 味甘咸平有毒。小破积血。日华子。此药性急。亦不可多使。
龙脑 味辛苦微寒。一云温平无毒。主明目。去目赤肤。海药谨按陶弘景云。主内外障眼。又有苍龙脑。用点眼则有伤。切宜择用。
枳壳 味苦酸。微寒无毒。止风痛。日华子。除风明目。及肺气。食医心镜。用枳壳一两。杵末。如茶法煎用。
明目。
秦皮 味苦。微寒。大寒无毒。去风除热。目中青翳白膜。可作汤洗目。药性主明目。去肝中久热。两目赤肿疼痛。风不止泪。秦皮一升。水煎澄清。冷洗赤眼极效。外台秘要。治赤眼及睛上疮。秦皮一两。清水一升。于白碗内浸。春夏一食时以上。看碧色出。即以箸头缠绵。仰卧。点所患眼。仍洗从大 中满眼着。微痛不畏。良久三五饭间。
即侧卧。沥却热汁。每日十度。以上着不过两日瘥。又治眼因赤瘥后翳晕。秦皮一两。切。水一升五合。煮取七合。澄清渍目中。
没药 味苦平无毒。主目中翳晕痛。肤赤。
五倍子 味苦酸平无毒。疗肺脏风。博济方。治风毒上攻眼目。肿痒涩痛不可忍者。或上下睑 赤烂。浮翳瘀肉侵睛。神效驱风散。五倍子一两。蔓荆子一两半。同杵末。每服二钱。水二盏。铜石器内煎及一盏。澄滓热淋洗。留滓。二服又根据前淋洗。大能明目去涩痒。
密蒙花 味甘平。微寒无毒。主青盲。肤翳赤涩。眵多泪。消目中赤脉。及疳气攻眼。
诃梨勒 味苦温无毒。图经取其核。入白蜜研注目中。治风赤涩痛神效。
石南 味辛苦中有毒。能逐诸风。
钩藤 微寒无毒。
突厥白 味苦。
槐木 千金方。疗肝赤眼。取槐木枝如马鞭大。长二尺作一段。齐头。麻油一匙。置铜钵中。且使童子一人以其木研之。至瞑。令仰卧。以涂向眼 。日三度瘥。又方。明目黑发。取槐子于牛胆中渍阴干。百日食后吞槐子一枚。
十日身轻。三十日白发黑。百日内通神。食医心镜明目方。嫩槐叶一斤。蒸如造炙肝。取叶研末。如茶法煎。呷之。
牡荆木 肘后方。疗目卒痛。烧荆木出黄汁。敷之。
鸡舌香 抱朴子用此香入黄连乳汁煎。治目中病。
苦竹 孙真人食忌。治目中赤 痛如刺。不得开。肝实热所致。或生障翳。苦竹沥五合。黄连二分。绵裹入竹沥内浸一宿。以点目中数度。令热泪出。凡叶竹皆可煎汤饮之。盖竹叶能生胆上膏。
卷之十
四·人部
凡二种乳汁 味甘平无毒。唐别录。首生男乳。疗目赤肿痛多泪。又取和雀屎去赤 肉。肘后方。疗目热生肤赤白膜。
取屎细直者。以人乳和敷自消烂尽。陈藏器。 眼睛和乳汁研滴目瞳子。能见云外物。又主目病。以象睛和乳汁滴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