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传眼科龙木论


  怀孕妇人爪甲 取研细末。置目中去障翳。

  卷之十

  五·兽部

  凡十四种麝香 味辛温无毒。疗风毒。去目中肤翳。雷公。凡使麝香。并用子日开之。不用苦。细研筛用。孕妇不可服。

  牛黄 味苦平有小毒。孕妇不可服。

  熊脂 味甘。微寒温无毒。日华子治风。疗头旋。

  酥 酸微寒。日华子。益心肺。陈藏器。堪用诸膏摩风肿。

  牛胆 味苦大寒。益目睛。药性论,腊月牝牛胆。盛黑豆一百粒。后百日开取。食后夜间吞三七粒。镇肝明目。

  黑豆盛汁。不计多少。

  牛肝 主明目。

  青羊胆 主明目。药性论。青羊肝服之明目。胆点眼。主赤障白膜风泪。食疗治肝风虚热。目赤暗痛。热病后失明者。以青羊胆或子肝薄切。水浸。敷之极效。生子肝吞之尤妙。主目失明。取 肝一斤。去脂膜薄切。以未着水新瓦盆一口。揩令净。铺肝于盆中。置于炭火上爆。令脂汁尽。候极干。取决明子半升。蓼子一合。炒令香为末。和肝捣之为末。以白蜜浆下方寸匕。食后服之。日三。加至三匕止。不过三剂。目极明。一年服之妙。夜见文本并诸物。其羊即骨历羊是也。当患眼痛涩。不能视物。及看日光并灯火光不得者。取熟羊头眼睛中白珠子二枚。于细石上和枣汁研之。取如小麻子大。安眼睛上仰卧。日二夜二。不过三四度瘥。千金方治目赤及翳。羊眼睛暴干为末。敷两目。又敷目KTKT 。青羊肝内铜器内煮。以面饼覆面上。上钻两孔如人眼。止以目向上熏之。肘后方。治目暗。热病后失明。

  以羊胆敷之。旦暮时各一敷之。梅师方。眼暗。黄昏不见物者。以青羊肝切。淡醋食之。煮亦佳。 羊角主青盲。明目痒气风头痛。

  羚羊角 味咸苦。寒。微寒无毒。主明目。

  犀角 味苦酸咸。寒无毒。疗头痛。日华子镇肝明目。

  虎睛 日华子镇心。

  兔肝 主目暗。孟诜。肝主明目。和决明子作丸服之。又主服丹石人上冲眼暗不见物。可生食之。一如服羊子肝法。日华子。肝明目。治头旋眼痛。

  猪肝 方家多用之。外台秘要,疗目盲猪胆一枚。微火上煎之。可丸如黍米大。内眼中食顷良。又翳如重者。

  取猪胆白皮曝干。合作小绳子如粗钗股大。火烧作灰。待冷。便以灰点翳上。不过三五度。

  犬胆 圣惠方治眼痒急赤涩。用犬胆汁注目中。食疗上伏日采犬胆。以酒调服。明目。去眼中浓水。

  马齿 刘涓子。主目有白翳息肉。取齿一大握。洗。和朴硝少许。杵。以绢裹安眼上。数易之。

  卷之十

  六·禽部

  凡二种白鹅膏、斑鸠 味甘平无毒。主明目。

  卷之十

  七·虫鱼部

  凡十七种石蜜 味甘平。微温无毒。明目。葛氏方。目生珠管。以蜜涂目中。仰卧半日。乃可洗去。生蜜佳。

  蜜蜡 味甘微温无毒。集验方。治雀目如神。黄蜡不以多少。器内溶成汁。取出。入蛤粉相合得所。成球。

  每用以刀子切下二钱。以猪肝二两。批开掺药在内。麻绳扎定。水一碗。同入铫子内煮熟。取出乘热熏眼。至温冷并肝食之。日二。以平安为度。

  牡蛎 味咸平。微寒无毒。陶隐君。左顾者雄。故名牡蛎。

  珍珠 味寒无毒。粉点目中。主肤翳障膜。

  石决明 味咸平无毒。主目障翳痛。青盲。日华子凉明目。壳磨翳障。亦名九孔螺也,图经。壳大者如手。小者如三两指。海人亦啖其肉。亦取其壳渍水洗眼。七孔者良。十孔者不佳。

  鲤鱼胆 味苦寒无毒。主目热赤痛,青盲明目。药性论。目赤痛翳痛。食疗。胆主除目中赤及热痛。点之良。

  蝉蜕 味甘寒无毒。御药院。治头风目眩。为末饮汤下。

  白僵蚕 味咸辛平无毒。日华子。治一切风病。

  青鱼胆 味甘平。微寒无毒。主目暗。滴汁目中。

  贝子 味咸平有毒。主明目。一名贝齿。千金方。点小儿黑花。眼翳涩痛。用贝齿一两。作烧灰研如粉。入少龙脑点之妙。又去目翳。贝子十枚。烧灰细筛。取一大胡豆着翳上卧。如炊一石米久。乃灭。息肉者。加珍珠与贝齿等分。

  蛇蜕 味咸甘平无毒。主明目。

  蝎 味甘辛有毒。疗诸风。口眼 斜。

  乌贼鱼 经验方。治疳眼。取乌鱼骨、牡蛎。等分为末。糊丸如皂角子大。每服用猪肝一具。药一丸。清米泔内煮肝熟为度。和肝食。用煮肝泔水下三两服。

  蛴螬 千金方。治稻麦芒入眼。取蛴螬。以新布覆目上。持蛴螬从布上摩之。其芒着布上。

  蜘蛛 外台秘要。治疣目。以蜘蛛网丝缠绕。自落。

  田中螺 药性论。治肝热。目赤肿痛。取田中螺大者七枚。净洗。新汲水养去秽泥。重换水一升浸洗。仍旋取于干净器中。着少盐花于口上。承取自然汁。用点目。逐个如此。用了却放却之。百一方。治目痛累年。或三四十年。

  方取生海螺一枚。螺口开。以黄连末内螺口中。令螺饮黄连汁。绵注取汁着 中。

  白鱼 即衣鱼是也。外台秘要。治目翳。白鱼末。着少许于翳上。

  卷之十

  八·果部

  凡一种杏仁 广利方治眼筑损 肉出。杏仁七枚去皮细嚼吐于掌中。及热以绵裹箸头。将点 肉上。不过四五度瘥。

  左慈秘诀杏不用多食。令人目盲。千金方治头面风眼 。鼻塞眼暗。冷泪。杏仁三升为末。水煮四五沸。洗头令汁尽。

  三度瘥。

  卷之十

  九·米谷部

  凡二种小麻油 大寒无毒。主风气。去头浮风。千金方。治物落眼中。以清水研好墨点。

  青 味甘寒无毒。主益气补脑。久服耳目聪明。

  卷之十

  十·菜部

  凡七种芜菁 味苦温无毒。子主明目。唐本北人又名蔓菁子。主目暗。千金方。常服明目。洞视肝肠。芜菁子三升。

  以苦酒三升煮令熟。日干筛末。以井花水服方寸匕。加至二三。日三服。

  瓜蒂 味苦寒有毒。日华子治脑寒。热痈眼昏。

  马齿苋 主目盲白翳。子明目。仙经用之。食医心镜。主青盲白翳。除邪气。利大小肠。去寒热。马齿苋实大升。

  捣为末。每一匙煮葱豉粥和搅食之。煮粥及着米糁五味作羹亦得。

  假苏 味辛温无毒。主寒热。唐本注。即菜中荆芥是也。陈者良。主血劳。风气头痛。头旋眼眩。经验方。产后中风。眼反折。四肢搐搦。下药可立待应效。以如圣散。荆芥穗为末。酒服二钱匕。后方治一切风口眼偏斜。青荆芥一斤。青薄荷一斤。一处砂盆内研。生绢绞汁于瓷器内。看浓薄煎成膏。余滓三分去一分。漉滓不用。将二分滓日干为末。以膏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早至暮可三服。忌动风物。

  葱实 味辛温无毒。主明目。食医心镜理眼暗。补不足。葱实大半升。为末。每度取一匙头。水二升。煮取一升半。滤取滓。葺米煮粥食良。久食之。又捣葱实丸蜜如梧桐子大。食后饮汁服一二十丸。日二三服。亦甚明目。

  白 荷 唐本注。治稻麦芒入眼中不出。以汁注眼中即出。

  苦匏瓠千金方。治眼暗。取七月七日苦苦瓠瓤白。绞取汁一合。以酢一升。古文钱七文和渍。微火煎之减半。

  以沫内目 中。又去翳法。以石胡荽内鼻中。翳自落。亦名鹅不食草。

  附·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

  夫六识之中。以眼为上。称为日月。喻以骊珠。记二两下以玄黄。脏四气而通胆。胆视故得身安。明达规矩。全躯莫贵乎斯。上士之人。自调五脏。而能养神之安。即使脏和。和则眼目清洁。时遇失养。治疗易痊。纵有微 。容可驱遣。中士之人。犹能眼动静。自晓节宜,设使气厄。亦能除矣。下等之类。损益既昧。寒暄失宜。但有疾证。不能疗矣。

  遂有所伤者也。故致如目者。惟轻膜果里水。水之性澄清。不奈纤埃。易致其损。皎洁莹净。无不鉴明。贵如宝珠。故曰明珠者。凡举动瞻视。假借三光。设若外视昧则内视。昧则内视不明。内明则外视即耀。故眼五脏之中主也。瞳人及黑晴。肾之主也。白睛应肺。总管于肝。明孔遍通于五脏。气若少乱。目生患也。五脏既安。何敢有损。是以枝病花衰。

  根枯叶落。若内有所伤。则外生诸疾也。又曰。目者。精气之余也。心之主。肝之管也。五脏之精。气皆主于目。骨之精气为瞳人。筋之精为白睛。肉之精为约束。是以筋血气骨之精。为目瞳人共成也。夫忧愁思虑。皆会于心神。肝藏魂。

  肾藏志。肝为中将。取决于胆。会气于心。而主于目。目者。五脏之精气也。五脏有病。皆形于目。目赤。则病在于心。

  目白在肺。目青在肝。目黄在脾。目黑在肾。不可明者。病在胸中。气失则目瞑。气绝则目暗。肝气通于目。肝气和。

  则色明。肝有病。则目夺精而眩。肝中寒。则目昏而瞳人痛。邪伤肝。则目青目黑。瞻视不明。肝有实热。则眼痛如刺。

  肝若虚寒。则目眩流涕。瞻视生花。肝若劳寒。则混而不欲开。肝气不足。则目昏暗。迎风有泪。视物不明。然冲睛目皆赤痛。瘀肉生息。睛目黄。胆与肝合。胆虚。则阴邪所伤。目中生花。肝热。则目中多赤痛泪出。肝不和。则昏而热。

  中风欲疼则泪出。文云肝久实热。目赤涩痛息肉。故目者。五脏中气所成也。又曰目中有五轮。夫五轮者。有风轮。有血轮。有气轮。有水轮。有肉轮。乃应于五脏。随气所产也。肝之色青。其味酸。属东方甲乙木也。旺于春。气通于左目。属甲为阳。右目属乙为阴。肝主风。故曰风轮也。虽有其名。而形状难晓。与水轮相辅之也。心之色赤。其味苦。

  属南方丙丁火也。旺于夏。心主血。故曰血轮也。血轮与肉轮相辅。赤黑色是也。此轮忌之针。脾之色黄。其味甘。属中央戊己土。旺于四季。各一十八日。脾主肉。故曰肉轮也。肉轮在外。郁郁黄白金色也。白睛也。肺之色白。其味辛。

  属西方庚辛金也。旺于秋。故肺主气。故曰气轮也。在肉轮之下。隐而不显也。肾之色黑。其味咸。属北方壬癸水也,旺于冬,故曰水轮也,水轮在四轮之内。为四轮之母。能以克明视万物。故乃呼为瞳仁。肝脏有病。应于风轮。病则迎风有泪。视物烟生。夜退昼增。涩疼裹白。或青翳拂拂。似蝇联之状。此乃肺家之病也。宜治肺经。心脏有病。应于血轮。病则满眼飞花兢起。散乱纵横。 肉渐沿目睛。两 泪淹赤烂。此心经之病也。脾脏有病。应于肉轮。病则睑生肉。

  瞳人有病。 乱涩疼。眼见飞花撩乱。文如毛发纵横。夜半即甚。黄昏日午增于早起。此脾经之病也。肺脏有病。应于气轮,病则如云遮日。逡巡即渐分明。一如云影申花。或似飞蝇相赶。此乃肝经受病也。肾脏有病。应于水轮。病则满眼黑花簇簇。雾气昏昏。视一物如二物。睹太阳如底。此肾病也。宜治肾经。余皆仿此。且夫病有多端。其说非一。今将眼科不能言详细。妄说多端。在夫精妙。一一具载于后。

  附·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

  五轮歌

  风轮肝木东方生木木生风。本脏于肝在两中。饥饱不均生热毒。睛疼有翳热浸瞳。

  血轮心火心属南方火丙丁。热风流入脏中停。眼 两头生赤涩。远视铜环似碎星。

  肉轮脾土脾属中央土最尊。 肉攀睛起黑云。胞沿肿痛羞明涩。赤脉来侵障犯睛。

  气轮肺金脏肺停流热毒生。满眸微觉滴乳轻。但将凉药宣肠胃。免使昏昏滴血轮。

  水轮肾水肾脏元来受贼邪。上生两眼内生花。分明蝴蝶交加舞。莫待朦胧似雾遮。

  附·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

  八廓歌

  关泉廓小肠之腑属关泉。受病先从心胆传。两 多生热泪痒。但调经脉自然痊。

  养化廓三焦有病肝中藏。冒暑冲风时犯光。凉膈邪犹留中宫。连投热药病难当。

  抱阳廓内抱真阳是命门。眼前花乱色难分。不能补肾调肝胆,赤脉交加热有根。

  传道廓道传为士本经根。肺家壅滞热风侵。太阳若顺应须愈。病涩之时翳犯睛。

  水谷廓食气伤脾在胃中。更加积热两相冲。胞沿渐肿侵睛赤。不解中宫热不通。

  津液廓膀胱为水肾为元,冷热相刑本截居。青赤翳来轮廓内。非凭妙手不能除。

  清净廓视物依稀似雾中,似雾隐手障睛瞳。更加冷泪频频下。此是肝家虚冷攻。

  会阴廓肾中之病有因由。酒色气多有带忧。莫道睛疼无大咎。那堪障翳裹睛休。

  夫眼者。乃天地之日月也。天地清净。日月光明。天地昏瞑。日月薄蚀,经云。眼应于肝。旺在春三月。作魂神宝。

  眼为户牖所通。万物无不睹之。好恶是非。自然分别。自少及长。疾病多般。皆是谋养有乖。致使眼目生患。凡人多食热物。或食五辛。喜怒无时。淫欲不节。冲寒冒暑。坐湿当风。恣意喧呼。狂情啼叫。长夜不寐。天日无闲。极目视高。

  凝神远望。或久处烟火。或博戏经时。拈掇多年。雕镌画绣。灯下细书。月中读书。皆能耗散精华。大能损目。更有驰骋田猎。冒涉霜雪。向日延风。昼夜不息。皆是损目之因。恣一时之快意。为目病之根源。所以疾生眼目,凡有养性之事。必须慎之。终身保息。自然无忧。永无眼目之患也。

  附·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

  钩割针镰法

  夫眼之内。两头皆赤有息肉者。宜钩起。以铍针割取令尽。如未全尽。可再取之。以尽为度。或以镰。或以细针以线穿。用口衔定线头牵起。以铍针折起,令离黑珠,向日割之。割了以火熨。令断其势。即不再生,不然则二三年仍前发动。生者粘睛不落。则云难疗:须审细察之。绝浓者入水轮。即以细针篦子折起,勿使损掣瞳人。切须稳当。不得粗心大胆,瞳人前薄不易伤损。凡钩割取。用针不得在旦,旦则腹空。即晕闷便倒,须用人扶头,若有此疾。皆是虚弱之人。宜缓缓调理。但凡钩针。不得一时促急取之。须自斟酌。渐次镰脱遮。无晕闷之患也。若有赤脉 肉。宜针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