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炮炙全书
炮炙全书
卷第三 木之属
枳壳
苦,酸,寒。水浸去穣,切片,麸炒黑,去麸用。
韩彦直橘录云:近时难得枳实,人多植枸橘于篱落间,收其实剖干,以之和药,味与商州之枸橘又未易得,取朱栾之小者半破之,日曝以为枳,异方医者不能辨,用以治病亦愈,药贵按枸橘俗谓之嗑辣咀,知者此也,实形如枳实而壳薄不香,今药肆中采收货之者,亦皆是物
卷第三 木之属
山栀子
苦,大寒。七棱九棱者佳。炒透治上焦,中焦,连壳治下焦,去壳洗去黄浆治血脔妙,心胸中热用仁,肌表热用皮,家园者不入药。
卷第三 木之属
酸枣仁
酸、甘,平。去皮尖用。多睡生用,不得睡炒熟用。恶防己。
卷第三 木之属
蕤核仁
甘。微寒。以汤浸去皮尖,水煮过,取仁研膏入药。
卷第三 木之属
山茱萸
酸,微温。酒润去核,核能滑精也。蓼实为使,恶桔梗、防风、防己。
卷第三 木之属
金樱子
酸、涩,温平。采收当在九、十月,取半黄者干去核并白毛,净捣末用,熬膏亦可。
金樱刺丛生,大类蔷薇,有刺,四月开花白,清丽芬郁,甚可爱,夏秋结实,亦有刺,黄赤罕矣。有才而不效且非独
卷第三 木之属
连翘
苦,平。去蒂瓤,任用噙口者佳,开瓣者不堪用。
连翘,有两种,大翘枝梗杨起,高丈余,小翘枝条柔软如蔷薇辈,承之可以架花叶并实,俱
卷第三 木之属
枸杞子
甘,平,微寒。凡用拣净枝梗,取鲜明者洗干,酒润一夜,捣烂入药。
枸杞子,形微长如枣核,又有圆如樱桃者。
卷第三 木之属
地骨皮
即枸杞根。
甘、淡、苦,寒。洗净去心,以熟甘草汤浸,焙干用。制硫黄、丹砂。
卷第三 木之属
五加皮
辛、苦,温。其气与酒相宜,远志为使,恶玄参、蛇皮。
卷第三 木之属
卫矛
苦,寒。二月、七月采茎,阴干,去叶,锉,以酥拌缓炒。
卫矛,今人谓之锦木者此也,至霜后,叶丹可爱,又一种有叶如桃者。
卷第三 木之属
石楠叶
辛、苦,平,有毒。生于石上,如枇杷叶,但背无毛。五加皮为使,恶大、小蓟。
卷第三 木之属
荆沥
甘,寒。○荆实,苦,温。防己为使,畏石膏。
取荆沥法:用新采荆茎,截尺五长,架于两砖上,中间烧火炙之,两头以器承取,热服或入亦图经曰:牡荆俗名黄荆是也,枝茎坚劲,作科不作蔓,叶如蓖麻,更疏瘦,花红作穗,实细诸家说牡荆、蔓荆纷纠不一,李濒湖复解二物不分愈益淆乱,以他书参之,当以图经之说为或扁,或异,或多
卷第三 木之属
蔓荆子
苦、辛、微寒。凡使去蒂并白膜,打碎用。恶乌头、石膏。
蔓荆,茎高四五尺,对节生枝,初春因旧枝而生叶,如榆叶长而尖,有锯齿,至夏盛茂,杪
卷第三 木之属
紫荆
苦,寒。皮梗及花功用皆同。其皮以浓而紫色、苦味如胆者为胜。
春开紫花,甚细碎,其作朵生出无常处,或生于木身之上,或附根上枝下直出,花罢出,光紧微圆,其实作荚,中有子圆如小珠,人多种于庭院间,殊可观。今人以其花紫,曰苏方木也。
卷第三 木之属
木槿根皮
甘,平,滑。
卷第三 木之属
木芙蓉
微,辛,平。叶并花入药。
卷第三 木之属
密蒙花
甘,平,微寒。花小色黄,嚼之甘甜酒润焙。
缪仲醇曰:形与芫花相似,但芫花狭小,而密蒙差大,为异用者,宜详辨之。
卷第三 木之属
卖子木
甘、微咸,平。
卷第三 木之属
接骨木
甘、苦,有小毒。
卷第三 木之属
冬青
甘、苦,凉。子叶及木皮入药。
卷第三 木之属
枸骨
微、苦,凉。叶并木皮入药。
卷第三 木之属
女贞
微苦,平。叶及实入药。实酒浸一宿,擦去皮,蒸透,晒干,为末。
女贞、冬青、枸骨三木颇相类,惟以叶微圆而子赤者为冬青,叶长而子黑者为女贞,浓硬有无故而得此隆
卷第三 木之属
常山
苦,寒,有毒。形如鸡骨,色如鸡子黄者佳。酒浸一宿,切薄片,慢火炒透。又有醋者吐人。畏玉札。
忌葱菜、菘菜,伏砒石。○五月采叶,阴干,名蜀漆,辛平有毒。桔梗、栝蒌为使,恶贯众蜀漆俗谓之小臭木此也,叶似茗而长大,两两相当,木高丈余,山城州鞍马山特多有之。
按即此也,人多充
卷第三 木之属
芫花
辛、苦,温,有大毒。醋煮数沸,去醋,更以水浸一宿,晒干用,则毒灭也,或以醋炒者次之,留数年者良,不可近眼。决明为使,反甘草。
芫花,今俗误名紫荆者即此也,小木高二三尺,枝茎紫色,叶似白前及柳叶,根白色如榆根也。药肆中都不识
卷第三 木之属
白茯苓
甘、淡,平。去皮膜及筋用色白而坚实者佳。恶白蔹,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甲,忌米醋及酸物。
卷第三 木之属
赤茯苓
即茯苓之色赤者,制忌同白茯苓。
卷第三 木之属
茯神
即茯苓抱根而生者,去皮及心内木。畏忌同白茯苓。
茯苓诸山皆有之,药肆掘取茯苓,日干,恐其秤两有减,不候十分干透贮之,故色洁白者殊少矣。又以其坏而色赤者假赤茯苓售之,不可不辨。又有名蕨茯苓者,乃掘蕨地得之者,时有抱蕨根者,盖其地几千百年前松林在焉,而为人斩伐,茯苓结成于土底,以见于今日者也,不可据目而为茯苓,亦
卷第三 木之属
猪苓
甘、淡,平。作块类猪粪,皮黑肉白,水浸去皮生用。
卷第三 木之属
雷丸
苦、咸,寒,有小毒。大小如栗,皮黑肉白甚坚实。甘草汤浸一夜,铜刀刮去黑皮,拌蒸,焙干用。荔实、浓朴、芫花为使,恶蓄根、葛根,赤者杀人。
卷第三 木之属
桑寄生
甘,平。真者极难必连桑枝采者乃为可用,别树生者气性不同,恐反有害也,其叶微尖浓而柔,面青而光泽,背淡紫而有茸,断其茎,色淡黄者为真。
桑寄生难得真,有以用他木寄生至于陨命者,可不慎哉。然寓木亦有三四种,气类自不同也多以桑上瘿花充之,
卷第三 木之属
松寄生
苦、甘平。形状与桑寄生一样,他不皆有之,若非自采即难用也。
冯嗣宗名物疏云:本草草部有菟丝,木部有松萝。松萝一名女萝,性味及所生全别。尔雅云予谓此非尔雅之误,雅所称之女萝正是松萝,非菟丝也。
按松寄生有色青而细长,又也,古今释者相
卷第三 竹之属
竹叶
淡、甘,寒。
图经曰:竹处处有之,其类甚多,而入药惟用 竹、淡竹、苦竹三种,人多不能尽别,按竹甘竹似篁而茂,即二种,一出江西闽中,本极粗大,笋味味,俗呼甜苦笋是也。今南人入药烧沥惟用淡竹一品,肉陈廷采曰。淡竹叶,竹类颇多,难指何是,惟尝笋味,淡者为然, 竹、雷竹、水竹、味淡药。东坡苏公曰淡竹者对苦竹为草中一种茎如铁线而长,叶小如竹。一种茎青而短,叶大如竹。一种开花青翠,叶如竹,俱庶不失
卷第三 竹之属
竹茹
甘,微寒。刮去青皮,用第二层。
卷第三 竹之属
竹沥
甘,微寒。
取竹沥法:以竹截长二尺,劈开,以砖两片对立,架竹干上,以炭火炙之,其沥自出,以器承取用。一法用净HT 一只将淡竹锯成段,劈碎水浸一时,看HT 大小,装满HT口,用竹拦住,打一土坑,下放一钵,头以HT 倒着,口向钵头,以黄泥糊HT 钵,合缝处及HT 周遭与底候干,外以 糠堆放HT 周遭与底,用火燃着糠,听渐烧完遍,火气逼HT内,竹沥自滴钵头内,多而
卷第三 竹之属
天竹黄
甘,寒。生南海镛竹中,此竹极大,又名天竹,其内有黄,可以疗病,今诸竹内往之,亦可代用。
吴僧赞宁笋谱云:镛竹笋出广州,此本竹绝大,内空容得三升许米,交广以来,人将此作升蓼,言天蓼如云雀说竹黄是南海边,竹内尘沙加于竹凝结沈存中梦溪补笔谈云:岭南山中有大竹,有水甚清澈,溪涧中水皆有毒,惟此水无毒,土人皆不可饮,唯剖竹乃知至冬则凝结,不复成水,多于火后采拾,以供药品,不若生李中立曰:竹黄形块大小散碎不同,体轻有黑白牙色之异,味甘,牙色者善,白者次,黑者下竹黄有从清来者恐是非真耳。又肆中采竹蓐,以假充非是,竹黄即竹内所生如黄土着竹
卷第三 竹之属
箬叶
甘,寒。其干高不过四五尺,而叶独大于诸竹,今用以 粽者。
卷第四 鳞之属
龙骨
甘,平,有小毒。其骨细文广者是雌骨,粗文狭者是雄,五色全具上品,白中黄者次黑色者勿用。舐之晒干,每斤用黑牛黄良,牛黄恶龙骨,而龙骨得牛黄更畏干漆、蜀椒、理石。
图经云:今河东州郡多有之,李肇国史补云,春水至时,鱼登龙门,蜕骨甚多,人采为药,臆度,曾有崖中崩出一见,死方可见。谓之化,则朱国祯涌幢短剧云:大禹治水至震泽,斩黑龙以祭天,本朝永乐间大获龙骨,吴江史鉴为之骨而未识也。永一日徐问有龙角否,其人适有人来售,朱问其人去远近?曰:未求采珍异,朱以买办户出入 所,欲以为奇货也。遂偕其锸往掘之,初入见有,状如浮屠氏所谓金刚神者数辈,俨然如生,惟余骨尔,遂得龙骨、角、齿、牙凡数十,舰献于朝窃取者不与焉。时方贵龙其犹时时得龙治水,至震泽斩黑龙见,不敢强为之说。
卷第四 鳞之属
紫稍花
甘,温。着木枝如蒲槌状,其色灰白而轻松。
按陈自明妇人良方云:紫稍花生湖泽中,乃鱼虾生卵于竹木之上,状如糖 ,去木用之,钱俗名
卷第四 鳞之属
鲮鲤甲
即穿山甲咸,微寒,有毒。肖鲤而有四足,黑色,能陆能水,凡用之,或酥炙、醋童便炙,或土炒、蛤粉炒,或烧,或油煎打碎用,未有生用者。仍以尾甲乃力胜。
卷第四 鳞之属
蛤蚧
咸,平,有小毒。其毒在眼,用酒洗,去头足鳞爪,以酥炙研用。只含少许奔走百步喘息者,乃为真也。
郭佩兰曰:生广南水中,夜居榕树上,形如守宫,尾与身等,雌雄相随,药力在尾,而此物雄。雄为蛤,皮粗口大
卷第四 鳞之属
蛇蜕
咸、甘,平,有毒。色白如银者良,青黄苍色者勿用,以皂荚水洗净干,或酒、或醋、蜜浸炙黄用,或盐泥固 存性用。畏磁石及酒,孕妇忌服。
卷第四 鳞之属
白花蛇
咸、甘,温,有毒。凡用花蛇,换酒浸,春秋三宿,夏一宿,冬五宿,取出,炭火如此三次,以砂瓶盛埋地中,一宿出火气,去皮骨取肉用。
郭佩兰曰:虽有黔上,惟取蕲州,其蛇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方胜文。腹有念珠向上,诸蛇死目闭,惟去头尾各三寸,取其中段,不过净肉四头尾可去一尺,酒浸一二宿,火炙去尽皮骨,盛砂骨须远弃之,伤人毒与生者同也。
卷第四 鳞之属
乌稍蛇
甘,平,有小毒。功同白花,但性善而不啮物,色黑如漆,背有三棱如剑脊,眼有枯死不陷,尾细入药最妙,此蛇弥减也,市中用他蛇熏黑乱
卷第四 鳞之属
青鱼胆
苦,寒。腊月收取,挂壁阴干。
按图经云:青鱼生江湖间,似鲩而背正青色,南人多以作 ,其头中枕骨,蒸令气通,曝干也。
卷第四 鳞之属
海螵蛸
即乌贼鱼骨,咸,微温。炙令黄,研细水飞,轻脆而白,恶白芨、白蔹、附子,能伏缩银。
卷第四 介之属
龟甲
咸、甘,平。锯去四边,石上磨净,灰火炮过,涂酥炙黄用,亦有酒炙、醋炙、猪脂烧灰用者。须研极细,否狗胆瘦银,古者上下甲皆
卷第四 介之属
鳖甲
咸平。七肋九肋,不经汤煮者佳。入药以醋炙黄用。畏葱及桑灰,恶矾石、理石。
卷第四 介之属
鳖
俗名大乌龟者此也,今市肆间以海龟甲充之,误矣!
卷第四 介之属
牡蛎
咸、微寒。先以盐水煮一伏时,再入火中 赤,研细水飞用。贝母为使,得甘草、牛远志、蛇床子良,恶麻黄、辛夷、吴茱萸,伏 砂。
卷第四 介之属
真珠
咸、甘,寒。以新完未经钻缀者,绢包入豆腐中煮一炷香,捣碎研二万余,如飞面方用,不细伤人脏腑。
卷第四 介之属
石决明
咸,寒。盐水煮,或以面裹煨熟,磨去粗皮,研一万下,水飞,用七孔,九孔者良
卷第四 介之属
海蛤
咸,平。火 研粉,水飞用,不入汤药。蜀漆为使,畏狗胆、甘遂、芫花。
海蛤,海中诸蛤烂壳之总称,不专指一蛤也,壳为风涛所洗,自然圆净,小者如细麻,大者
卷第四 介之属
蛤蜊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