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炮炙全书
炮炙全书
卷第二 果之属
荔枝核
甘温,涩。
卷第二 果之属
龙眼肉
甘,温,平。
卷第二 果之属
橄榄
涩甘、平。凡用截去两头,以其性热也。
卷第二 果之属
榧子
涩甘,平,榧子皮,反绿豆,能杀人。
卷第二 果之属
松子
甘,小温。今名为海松子,类枫子而小。
海松子甲斐州山中多有之。
卷第二 果之属
槟榔
苦辛、涩,微温。去空心者,刮去脐皮,见火无功。
卷第二 果之属
大腹皮
辛,微温。其树多集鸩鸟,宜先以黑豆汁洗,后以水再洗过,晒干,火焙,切用。
卷第二 果之属
郁李仁
辛、苦、酸,平,汤浸去皮尖及双仁者,研膏用。
郁李即今尼歪撒窟剌也,条生作丛,高五六尺,其叶如李,更尖长,其花有千叶,单叶红白
卷第二 果之属
川椒
辛,热,有毒。去核及闭口者,微炒出汗,乘热入竹筒中,捣去里面黄壳取红用。杏为使,畏款冬花、防风、附子、雄黄,可收水银。中其毒者,凉水、麻仁浆解之,五月勿椒。
李濒湖曰:蜀椒肉浓皮皱,其子光黑如人之瞳仁,故谓之椒目,他椒子虽光黑亦不似之,若
卷第二 果之属
胡椒
辛辣热。
卷第二 果之属
荜澄茄
去柄及皱皮,蒸,杵细,晒干。
卷第二 果之属
吴茱萸
辛、苦,大热,有毒。盐汤洗去苦烈汁,焙干用。闭口者有毒。蓼实为使,恶丹参石、白垩,畏紫石英。
卷第二 果之属
茶叶
苦、甘,微寒。以新芽一发,便长三四分许,其粗如针,味甘气芳,最为上品,堪入中。恶榧子,服威灵仙、土茯苓者。忌饮茶。
李念莪曰:茶叶以味甘不涩,气芳如兰,色白如玉者为良,昔人多言,其苦寒不利脾胃,及
卷第二 果之属
孩儿茶
苦、甘、涩,平。出南番系细茶,末入竹筒中,紧塞两头,埋污泥沟中,日久取出汁熬制而成。其块小因搽小儿诸疮效,每
卷第二 果之属
甜瓜蒂
苦,寒。
按本草图经云:瓜蒂即甜瓜蒂也,活人指掌补注云,瓜蒂即丝瓜带。俗名藤萝,二说不同。
卷第二 果之属
莲子
甘,平,涩。不去心令人作吐,凡使须去心,蒸焙用。得茯苓、山药、白术、枸杞子青心名莲薏,苦寒亦入药。
谢在杭曰:赵州宁晋县有石莲子皆埋土中,不知年代,居民掘土往往得之有数斛者,其状如乃以番莲子代之,
卷第二 果之属
莲须
甘、涩,温。花开时采取干,忌地黄、葱、蒜。
卷第二 果之属
荷叶
苦,平。畏桐油,伏白银、硫黄。
卷第二 果之属
芡实
甘,平。凡用蒸熟,烈日晒裂,取仁,亦可舂取粉用,入涩精药连壳亦可。
卷第二 果之属
石莲子
苦,寒。其子中肉黄白色,心内空,无青芽,形细长而头圆,壳光黑坚硬如石,故莲,别是一种药物,非藕实也。
按李濒湖曰:今药肆一种石莲子,状如土石而味苦,不知何物也。缪仲醇曰:石莲子产广中者,若无节者,更黑味极石莲肉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曰石莲,形似莲子。
又按明滕可斋神农本经会通云:山东有一种木,生石莲仿佛藕实。石莲子但形细长而头光圆如,贾人又以服,呕吐反增,恶食愈甚,若用者,不察去心之说,杀人不少,予特着此以目类纂必读云、余考群书,多言石莲即深秋之老莲子也。按莲破无心,自是别种,以之治白浊及噤口毒痢殊有神圣之功,又非老莲子产于何地耳。清心莲子饮并瑞莲丸,俱是肆中之石莲劈破无心之一种,非老莲子也之二说不同用者,宜审之。
卷第三 木之属
柏子仁
即侧柏实。
甘、辛,平。蒸熟,曝烈,舂簸取仁,炒研入药。畏菊花、羊蹄草。
卷第三 木之属
侧柏叶
苦、涩寒。柏有数种,入药惟取叶扁而侧生者,故曰侧柏,或生或炒,各从本方,牡蛎桂为使,畏菊花、羊蹄、诸石及面曲,伏砒硝。
卷第三 木之属
松脂
苦、甘,温。凡用松脂,先须炼治,用大釜加水置甑,用白茅藉甑底,又隔细布或布松过,其白如玉,然后入用。伏汞。
松脂市中卖者多杂他木液泪在内,须辨认之。
卷第三 木之属
桂心
甘、辛、大热,有小毒。桂有等,肉桂乃近根之最浓者,辛烈肉浓;官桂即在中之次浓者味稍淡于肉其上粗皮而留其甘草、麦门冬、大黄、黄芩
卷第三 木之属
桂枝
甘辛,微热。去上粗皮用。桂须要色紫赤味辛烈者用之,如不辛烈勿入剂,肆中有松浦桂心,殊不中用。
卷第三 木之属
辛夷
辛、温。刷去毛,微焙。芎 为使,恶五石脂,畏菖蒲、蒲黄、黄连、石膏、黄环。
卷第三 木之属
沉香
辛、苦,温,入丸散锉为末,入煎剂惟磨,临时入之。忌日曝火烘。香之等,凡三,沉、曰栈、曰黄熟,沉水者者次之,不沉者可熏衣及焚沉香今肆中所卖,其气多焦烈,又置之水中不能沉乃黄熟香类尔。非沉之精美者也。入药品之高者二木,或所有,今虽自不能决其
卷第三 木之属
丁香
辛,热。取紫色去丁盖乳子,发人背痈也,勿见火,有雌雄二种。雄者颗小为丁香,者大如山茱萸为鸡舌香,即母丁香也,入药最胜。畏郁金。
卷第三 木之属
檀香
辛,温。皮实而色黄者为黄檀,皮紫而色白者为白檀,皮腐而色紫者为紫檀,其木并重清香,而白檀尤良,宜以纸封收则不泄气。
卷第三 木之属
降真香
辛,温。紫而润者为良。
卷第三 木之属
乌药
辛,温。生用或酒浸一宿,炒用。
卷第三 木之属
乳香
辛、苦,微温。圆大如乳头,色白,入丸药以少酒研如泥,以水飞过,晒干用,或言灯草同研,或以乳钵肆中又别有名为薰陆
卷第三 木之属
没药
苦,平。色黄黑,修治与乳香同。
卷第三 木之属
白胶香
即枫香脂。
辛、苦,平。
今人多以佳一狄木当枫树,殊为谬误。
卷第三 木之属
骐竭
甘、咸,平。状若胶饴,凝块红赤,与血同色,欲试真伪,但嚼之不烂如蜡者为上人试之以透指甲药同研,恐化作
卷第三 木之属
安息香
辛、苦,平。状如松脂、桃胶,黄黑色,酒煮研,有如饧者谓之安息油。
卷第三 木之属
苏合香
甘,温。药中只用苏合油,如 胶以箸挑起,悬丝不断者,真也。亦番国树生之膏浓而无滓者为上。
卷第三 木之属
龙脑香
大辛、苦,温。市家多以番硝混搀,然其质重色苍如砂细碎。龙脑轻浮、洁白,片侔,须细辨之,入瓷罐同灯草藏贮不致耗蚀,今人多以樟脑升打乱之,不可不辨也。
黄衷海语曰:片脑产暹罗诸国,惟佛打泥者为上,其树高者三二丈叶如槐而小,皮理类沙柳如指,浓如二青钱者亦堪入药,乃其次耳
卷第三 木之属
樟脑
辛,热。凡用,每一两以二碗合住,湿纸糊口,文武火 之,半时许取出,冷定用。
煎樟脑法,用樟木新者切片,以井水浸三日三夜,入锅煎之,柳木频搅,待汁减半,柳上有炼樟脑法,用铜盆以陈壁土为粉糁之,却糁樟脑一重,又糁壁土,如此四五重,以薄荷安土盆,如此升两三次
卷第三 木之属
阿魏
辛,温。产波斯国,黑色者不堪,黄散者为上,臭烈殊常,极臭而又能止臭,最难真试法以半铢安熟研细用,热酒
卷第三 木之属
芦荟
苦,大寒。产波斯国,状似黑锡,木滴脂泪结成也,先捣成粉,然后入药。解巴豆毒
卷第三 木之属
胡桐泪
咸、苦,大寒。有木石二种,木泪乃树脂流出者,其状如膏油。石泪乃脂入土石间其状成块形,故入药此为按河间府志曰:槿树流沫之附者为胡桐泪,遍查本草无此说,惟韩保升言,初生似柳者差近
卷第三 木之属
黄柏
苦,寒。选肉浓色黄者,炒褐色。生用则降实火,熟用则不伤胃,酒制则治上,盐制治下,蜜制则治中。恶干漆,伏硫黄。
卷第三 木之属
浓朴
苦,温。质浓色紫者良,去粗皮姜汁浸透酥炙用。干姜为使,恶泽泻、硝石、寒水石忌豆,食之动气,图经青实,皮极鳞皱而浓,按浓朴世人相承以复复树充之,视本草所图其形颇相近。然图经云,春生叶,四季不凋,红树定为浓朴也,
卷第三 木之属
杜仲
苦、辛,甘,温。脂浓润者良,去粗皮,盐酒炒,或以姜汁拌炒去丝。恶玄参、蛇蜕杜仲有树生、蔓生二种,本草欠载蔓生一种。
卷第三 木之属
椿白皮
苦,温。刮去粗皮,焙用。生用通利,醋炙固涩。香者名椿皮,色赤无毒,臭者名色白。
卷第三 木之属
樗白皮
即臭椿。
苦、涩,凉,有小毒。制硫黄、砒石、黄金。椿、樗二木皆有之,俗以山茶误也。
卷第三 木之属
干漆
辛、咸、苦、温,有毒。入药宜黑漆捣碎,炒令烟尽,不尔损人肠胃,若是湿漆煎干好,亦有烧存性者,中汤浴之,若入漆室先以干漆,桶中自然干者,状如蜂房,孔孔隔者为佳。药市以石炭充干漆,极非也。石炭是石类
卷第三 木之属
桐实
大如巨枣,长寸余,壳内有子片,轻虚如榆荚、葵实之状,老则壳裂,随风飘扬。
卷第三 木之属
桐子油
甘、微辛,寒,有大毒。桐油吐人,得酒即解。
油桐,近江州。人多种莳,收子打油货,乏,亦广俗误以荏油名桐油,非也。
卷第三 木之属
海桐皮
苦、温,平。皮有巨刺,如鼋甲之刺。
海桐叶,大如手,作三花,尖,体有巨刺,如 树,又别有海桐花,见草花谱与此不同。
卷第三 木之属
金铃子
即楝实。
苦、酸,寒,有小毒。酒拌蒸,待皮软刮去皮,取肉用。核肉不可同使,若以浆水煮一大毒,杀人
卷第三 木之属
槐花
苦,平,未开时采收入药,炒用。
卷第三 木之属
槐实
苦,寒,酸,咸。景天为使。
卷第三 木之属
秦皮
苦,微寒。取皮渍水便碧色,书纸青色者真。略刮外衣用。大戟为使恶吴茱萸、苦瓠防葵。
卷第三 木之属
合欢皮
甘,平,去上皮,炒用。
卷第三 木之属
皂荚
咸、辛,温,有小毒。有三种,一种猪牙皂荚,全无滋润洗,垢不去;一种粗大长虚无润;一种圆浓短促,皮,或酥,或蜜反复炙粉霜、硫黄、 砂。
卷第三 木之属
皂荚子
辛,温。取坚满者煮熟去皮,取白肉去黄。
卷第三 木之属
皂荚刺
辛,温。
卷第三 木之属
没石子
苦,温。凡用不宜独用。多用虫食成孔者。入药勿犯铜铁器并被火惊,颗小纹细者砂盆研,隔纸焙用。
卷第三 木之属
诃黎勒
即诃子。
酸、苦、涩、温。六棱、黑色、肉浓者佳,酒浸后蒸一伏时,去皮取肉,焙去肉,或面裹煨透,去核。
卷第三 木之属
柳
苦、寒。花、子、枝叶皆入药。
卷第三 木之属
水杨
苦,平。枝叶并根皆入药。
按说文:杨,蒲柳也。柳,小杨也。蒲柳叶圆阔而赤,枝条短硬,即水杨也。柳叶长而狭,(见开
卷第三 木之属
榆白皮
甘,平,滑利。刮去粗皮。
卷第三 木之属
芜荑
辛,温,苦,平。陈久者良,必择气腥者佳,小者即山榆荚仁,止堪为酱及治鸡病,药当用大者,面炒黄。
卷第三 木之属
苏方木
甘、辛、酸、咸,入药惟取中心。
卷第三 木之属
棕榈皮
苦、涩,平。烧存性用。
卷第三 木之属
乌臼根皮
苦,微温。慢火炙黄用。
卷第三 木之属
巴豆
辛,热,有大毒。入丸散中。去皮心膜,换水煮五度,各一沸,捣如膏,用纸包压去名为巴霜。又有用仁者。紧小色黄者为巴草,畏大黄、黄连、藜芦、冷水,反牵牛。得火
卷第三 木之属
大风子
辛,热,有毒。形类松子,大如雷丸,新者仁色白,久者黄油不堪入药。去壳取仁取大风子油法:用封,勿令透气,文武火非也。
卷第三 木之属
桑白皮
甘、辛、苦,寒。取东行嫩根洗去土泥,日晒,待其干透后,剥皮贮之,临时刮去衣,炙用。若掘取续断、桂心、麻子
卷第三 木之属
楮实
甘,寒。投水浮者去之,以酒浸一时,焙干用。
卷第三 木之属
枳实
苦、酸、寒,水渍透,切片,晒干,麸炒至麸焦,去麸用,与枳壳一物。秋采者为实冬采者为壳,后人惟以皮浓小者为枳实,完大者为枳壳,皆以翻肚如盆口状,陈久者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