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本草


  通经脉,治骨节风痛,活血行血。采叶塞鼻。可止鼻血衄。

  ──模板卷十一

  第三卷

  双叶参

  双叶参 ,又名萝卜参。味苦、回甜,性平。入肝、肾二经。主治男子肾虚、腰脊痛、遗精,妇女经闭腹痛。

  (附方) 妇人不育,月事不调。用双叶参煮鸡或猪肉吃。

  ──永和本

  第三卷

  艾叶

  艾叶 ,味苦,性温。治安胎、止吐血、红崩下血、赤白带、下元虚冷。

  (附方) 治大肠下血,在粪前。

  艾叶 煎汤服,最效。

  (附案) 昔一人吐血不止,用艾叶煨汤,点童便,服之即愈。

  ──务本卷二

  第三卷

  野蒿

  野蒿 ,味苦,性平。塞鼻止血,破血散血。血瘤、血鼠、血风等症最良。

  ──模板卷七

  第三卷

  天门精

  天门精 ,一名天名精。禀天地清淑之气,故味甘而辛,性寒。无毒。专疗伤折、金疮,拔肿毒疔痈,兼能下气,祛瘀血,除血瘕,利小便,逐积水,除结热,止渴烦,追小虫,去湿痹,逐痰涎,止吐血,敷治蛇螫毒诸伤。噙于口内,可疗缠喉风。

  ──模板卷十

  第三卷

  小白菊

  小白菊 ,气味苦、辛,性平。无毒。主治能明目而清头风。久服可以头无眩晕疼痛,目无障翳,兼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脏,调四肢。作枕可以明目。

  ──模板卷十一

  第三卷

  还阳参

  还阳参 ,一名天竹参、一名万丈深、一名竹叶青。味甘、平,性大温。

  无毒,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气血衰败,头晕耳鸣,心慌怔忡,妇人白带漏下,肝肾虚弱,任督二脉损伤,其应如响。如肺热者忌用。吃之,恐动火燥热,令人咳血,或痰上带血丝,或出鼻血,烦躁不安。

  (单方) 治诸虚百损,五种劳症,虚劳蓐劳,白带漏下,头晕耳鸣,心慌怔忡,妇人内伤任督,下元虚寒,不能受胎者用。

  还阳参(四两) 乌骨鸡(一只去肠,将参入腹内) 煮烂去皮油,将肉晒干,骨用新瓦焙黄色,肉骨共为细末,或用蜜为丸,桐子大,或为末。每早服二钱,滚水下。若忌用煨鸡肉,猪肉、牛肉俱可,每次用参三钱。枝叶敷痈疽亦效。

  ──丛本卷上

  第三卷

  紫背草

  紫背草 ,一名山苦菜。味苦,性寒。解发表汗,退诸经客热,劳烧发热,攻疮疥、脓窠疮,凉血,解热毒。又子午发热,面黄,形体消瘦,午刻后怕冷作寒,手足冷麻,头疼,饮食无味,不思饮食;申刻五心烦热,烦渴,饮茶水,遍身热如火灼,咳嗽吐痰,三更以后,微汗方凉。头晕耳鸣,心慌怔忡,先吃此药,身有大汗,热止后,吃健脾滋阴之药,痊愈。

  (附方) 紫背草(三钱) 煎汤点水酒、童便服。

  (又方) 攻毒疮、脓窠、疥癞。

  紫背草煎汤点酒服。

  ──务本卷三

  第三卷

  紫背天葵草

  紫背天葵草 ,俗呼紫背鹿含草。味辛,有小毒。形似蒲公英,绿叶紫背。

  采取晒干,捣烂为末,敷大恶疮,神效。若误服之,汗出不止,不知人事,速用绿豆、甘草解之。

  ──务本卷一上天葵,味苦、辛,性寒。散诸疮肿毒,攻痈疽,排脓,定痛。治瘰 ,消散结核。治妇人奶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乳痈、乳岩,坚硬如石。服之,或溃或散。

  ──务本卷三

  第三卷

  蒲公英

  蒲公英 ,又名婆婆丁。味苦、平,性微寒。治妇人乳结、乳痈,红肿疼痛,乳筋梗硬作肿胀,服之立效。敷诸疮肿毒、疥癞癣疮,利小便,祛风,消诸疮毒,散瘰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

  (附奇方) 治瘰 结核,痰核绕项而生,立效。

  蒲公英(三钱) 香附(一钱) 羊蹄根(一钱五分) 山慈姑(一钱) 大蓟(独根二钱) 虎掌草(二钱) 小一支箭(二钱) 小九牯牛(一钱) 水煎,点水酒服。

  (单方) 治乳汁不通蒲公英(三钱不效用五钱) 水酒煎服。

  ──务本卷三蒲公英,一名黄花绿叶草。得水之冲气,故味甘、平。无毒。入肝、胃二经,解毒。形似车前草之叶,微瘦小细长,独苗,开黄花,叶上微有白毛。

  主治小儿痘疹后感疔毒,痈疽锁喉,偏肿或杨梅等症,服之立效。

  ──模板卷九

  第三卷

  菊花参

  菊花参 ,一名金钱参。形似菊花,贴地而生,采取用之。味甘、苦。无毒。专治五劳七伤,诸虚百损,形体羸瘦,五心发烧等症,最良。

  煮鸡食补血。

  煮猪肉食补肾。

  煮羊肉食补气。

  单食此参,退虚烧热症,神效。

  ──务本卷一上金钱参,一名菊花参,又名一棵松,味微甘、苦,性微寒。治劳伤虚热不退,血气虚弱,形体消瘦,午后怯冷,夜间发热,五心烦热,天明出汗、盗汗等症。男妇老幼,并皆治之。

  (附方) 金钱参(五钱) 嫩母鸡(一只去肠入参于鸡腹内) 水煮烂服之。

  (又方) 不用鸡,单剂水煎,用童便点亦可。

  ──务本卷二

  第三卷

  土参

  土参 ,味甘、平,性微温。治损伤气血,调养元气,五劳七伤,诸虚百损,益气滋阴。

  (补注) 沙参、土参,枝叶相同,但根不同。沙参根皮粗,体轻。土参根皮细,体重。

  土参根小,沙参根大。

  ──丛本卷上

  第三卷

  半边莲

  半边莲 ,生水边湿处,软枝绿叶,开水红小莲花半朵。气味苦、甘、淡,性平。无毒。主治血痔、牡痔、牝痔、羊乳痔、鸡冠痔、翻花痔及一切疮毒,最良。枝叶熬水,洗诸毒疮、癣,其效如神。

  ──模板卷八

  第三卷

  荷包草

  荷包草 ,味甘、平,性寒,无毒。主治妇人五夜发热、虚劳等症。小儿疳热,眼目赤痛,煎汤服之,神效。久服可祛劳虫,令人肥胖。

  ──模板卷六

  第三卷

  金丝接骨草

  金丝接骨草 ,味辛、甘,平。治筋骨疼痛,痰火痿软。水煎,点酒服,或泡酒用。

  金丝接骨草(五钱) 全秦归(五钱) 川牛膝(五钱) 桂枝(三钱) 木瓜(三钱) 用好酒三斤,文武火煮一炷香时,取出,去火毒,早晚服之效。

  又药酒方 专治半身不遂,风痰痿软,筋骨疼痛,痰火等症,奇效。

  金丝接骨草(一两) 加秦归(五钱) 熟地(三钱) 杭芍(一钱半) 秦艽(二钱)

  茯苓(三钱) 沙参(三钱炙) 千年健(五分) 钻地风(五分) 川芎(三钱) 独活(一钱半) 川牛膝(二钱) 生地(三钱) 五加皮(一钱半) 杜仲(二钱) 防风(一钱) 川乌(二钱炙) 寄生(二钱) 固脂(二钱) 木瓜(三钱) 生草(五分) 好酒五斤 加龙眼 陕枣不拘多少,文武火煮一炷香时,取出,去火毒,早晚炖热,服数杯,立效。忌猪头、鸭、鱼、羊、蛋、蒜及生冷之物。

  ──丛本卷下

  第三卷

  羊肚参

  羊肚参 ,味苦、辛,性微温。无毒。性走足厥阴,养血,补肝,强筋骨,舒经活络。治手足痿软,半身不遂,流痰血痹等症。(风、寒、湿气合而成痹,血虚不仁而为痹。)筋骨疼痛,湿气走注。 疖、风痛。木瓜为使,烧酒为引。久服生血养血,延年益寿。

  (补注奇方)

  羊肚参(八两) 秦归(三两) 川芎(一两五钱) 木瓜(五钱) 川牛膝(五钱) 石南藤(五钱) 虎骨(一两酥炙) 八仙草(一两) 用好烧酒八斤,将药装贮布袋,扎口,文武火重汤煮三炷香,冷定,不拘时,炖热饮。

  (附案)昔一人,半身不遂,手足顽痹不仁,筋骨疼痛。用羊肚参(三两) 木瓜(一两) 烧酒二斤,煮三炷香,净土中埋一宿,去火毒,临卧炖热,每饮三杯,旬日愈。

  ──务本卷二

  第三卷

  无风自动草

  无风自动草 ,味咸、酸,性温。无毒。主治男子精寒,妇人血虚而子宫久冷,不能受胎。以附子(一分) 此草(一分) 共为细末,研泥为丸,入于子宫,可受孕也。男子一服而精暖也。亦能治虚症脱阳,肾气崩散,服之即效。兼治风湿疼,点水酒服。

  ──务本卷一上

  第三卷

  双果草

  双果草 ,味苦、微甘,性寒。治膏淋白浊,利小便,止腰疼,疝气疼。

  ──务本卷二

  第三卷

  千张纸

  千张纸 ,此木实似扁豆而大,中实如积纸,薄似蝉翼,片片满中,故有兜铃千张纸之名。入肺经,定喘,消痰;入脾胃经,破蛊积,通行十二经气血,除血蛊、气蛊之毒。又能补虚、宽中、进食。民族地区呼为三百两银药者,盖其治蛊得效也。

  ──《图考》卷三十六 引《滇南本草》

  第三卷

  鸡肝散

  鸡肝散 ,味微苦,性凉。入肝、肺二经。治感冒发热,虚烧不退。水煎服效。

  ──于本卷下

  第三卷

  假苏

  假苏 ,一名荆芥,南方呼为姜芥。花似扫帚,夏末采之。然滇南之荆芥与别省不同,惟南荆芥功效不同。味辛,性温。无毒。主治口眼歪斜,通利血脉,化瘀血死血,驱风利窍,治头风如神。用此治跌打损伤,并敷毒疮亦效。治吐血,清目,疏风化痰,养肌,筋骨疼痛,解酒即醒,目昏,效如神。 笼地区作菜食,令不染瘟疫。兼之,男妇老幼从不落齿,皆呼为稳齿菜。

  ──务本卷一上

  第三卷

  狮子草

  狮子草 ,其根有九头,故名九头狮子草。味苦、辛,性温,有毒,阴中之阳药也。主治风热积毒,脏腑不和。通十二经络,散疮痈,退黄胆。积热注于血分,肌肉成疥癞疮疾,或多食牛马,积热成疮,或杨梅结毒,一切风热等症,服之神效。

  ──模板卷九

  第三卷

  丹参

  丹参 ,味微苦,性微寒。色赤象火。入心经。补心,生血,养心,定志,安神宁心,健忘怔忡,惊悸不寐,生新血,去瘀血,安生胎,落死胎。一味可抵四物汤补血之功。

  ──丛本卷上

  第三卷

  谷精草

  谷精草 ,味微苦、甜,性温,无毒。入肝脾二经,为清热明目之品。治喉痹、牙痛、退翳膜、散火热,疗疮疡。

  ──于本卷下

  第三卷

  芭蕉花

  芭蕉花 ,味酸、咸,性温。主治寒痰停胃,呕吐恶心,吞酸吐酸,反胃吐呃,饮食饱胀,呕吐酸痰,胸膈胀满饱闷,胃口肚腹疼痛,暖胃散痰。咸能软坚。

  (附方)治反胃,吐呃饮食酸痰,胃口肚腹疼痛,胸膈饱胀。

  芭蕉花(二钱) 水煎,点水酒服,忌鱼、羊、生、冷、蛋、蒜。

  ──务本卷三

  第三卷

  虎须草

  虎须草 ,味辛、微苦,性温。入肺脾二经。主治虚劳发热。服之,悦人颜色,身体健胖。服用羊蹄筋,同煨食,但肺有痰火者食之,令人作喘,肺虚寒者良,肺热者忌。

  ──务本卷三虎须草,形似剑尖,绿叶。气味辛、苦,入手太阴、足阳明。主治诸虚百损,妇人劳。

  久服延年,五经虚热最良。

  ──模板卷三

  第三卷

  山慈姑

  山慈姑 ,味甘、微辛,性微寒。入脾、肺二经。收敛肺气。消阴分之痰,止咳嗽,治喉痹,止咽喉痛,止血涩血,大肠下血,痔漏疮痈之症。

  (单方) 治痔疮,漏下,脓血痈疽,毒疮红肿不出头者,有脓出头,无脓即散,水煨点水酒服。

  ──丛本卷下

  第三卷

  土茯苓(光菝)

  土茯苓 ,气味甘淡,无毒。

  主治食之当谷不饥,调中止泄,健行不睡,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杨梅疮。

  服之最良。或误服轻粉、水银毒,周身筋骨疼痛,同防风 银花 白鲜皮 煎服,月余神效,轻则半月。滇中方可用。

  ──模板卷三

  第三卷

  萆

  萆  ,味苦、微酸,性平。入肝、脾、膀胱经。治风寒湿气,经络、腰膝疼痛,遍身顽麻,利膀胱水道,赤白便浊。

  ──丛本卷中

  第三卷

  水菖蒲

  水菖蒲 ,味辛、苦,性温。治九种胃气疼痛,用一寸九节者良,新瓦焙黄为末,烧酒吃一钱,良效。

  (又一方)

  九节菖蒲(四两) 香附子(一两) 吴茱萸(二两)为丸,每服二钱,滚水点酒服。

  ──丛本卷下

  第三卷

  山药

  山药 ,味甘,性温。无毒。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长肌肉,强阴。久服之,耳目聪明,轻身长肌,延年益寿。

  ──务本卷一上

  第三卷

  牛尾参

  牛尾参 ,味辛,性温。治气血虚弱伤损,遗精冷淋,调精养神。久服填精补髓,延年种子。

  (附方) 牛尾参(五钱) 煮鸡肉、猪肉皆可。

  ──务本卷二

  第三卷

  兰花草

  兰花草 ,味苦、辛,性寒。治五淋便浊,利小便,除湿热。

  (附方) 治妇人赤带、或红白相间,或下阴作痒,小便急胀。

  兰花草(三钱) 红牛膝(二钱) 地肤子(一钱) 水煎,点水酒服。

  附案 昔一人常患鼻血之症,每月数次,服此草,断其根,其效甚远。

  ──务本卷二

  第三卷

  兰花双叶草

  兰花双叶草 ,此草生山中朝阳处。形似兰花,双叶对生,根下微带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