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源流犀烛


  卷卵缩者死。环口黧黑者死。头汗如珠,喘而不休者死。昏迷不省,放痧不出,服药不应者死。痧块大痛,服药不应者死。此皆实热为害固然耳。(以上难治症)。又曰:仲景《伤寒论》中,不及瘟疫,何况後世所云痧胀乎?夫伤寒原为传经热症,说 因六气阴阳同异不齐,风热火统乎阳,寒燥湿统乎阴,大抵六气由表及里,故云外感,乃肝脾胃肾与膀胱传变皆周,而病自解矣。至於痧,有由内而出者,有自外而入者,有无端而起者。或发於脏,何脏受之,或发於腑,何腑受之。或犯兼症,或犯变症,但止於一经而不传,原不拘拘经之手足也。故内受邪,则为绞刺,为胀急,为闷乱。外显於症,则为瘾疹,为斑黄,为吐泻。存中形外,自然之理耳。又曰:河间云,诸热瞀瘛暴喑,冒昧躁扰,狂越詈骂惊骇,腑肿疼酸,气逆冲上,噤栗如神守,嚏呕疮疡,喉 耳鸣及聋,呕涌溢食不下,目眯不明,暴注卒泻,俽瘛暴病暴死,皆属於火。已上诸症,今时痧胀十居八九。至如暴病暴死,河间但指中风痰厥,由今观之,暴病暴死者,於痧胀最为酷肖,想古时不立痧胀之名,未经说破故耳。则知痧之属火明甚。然火有君相之别。手少阴经君火也,右肾命门为手心主,乃手厥阴包络之脏,经言心之原出於太陵,凡刺太陵穴者,所以泻手心主相火之原耳。又有手少阳三焦合为表里,神脉同出,现於右尺一经,代君行令,故相火之为病居多,皆因火性最烈,其气上炎,以致三焦阻塞,六脉全乖,昏冒口不能言,痰喘声如曳锯。然相火作病,犹有可回。若犯少阴心君,确具死症,则殒在须臾,莫谓医工艺术之疏耳。又曰:事必师古,何况於医。丹溪治杂病,以气血痰三者为先,说 三者成疾,人身最多,能详审於三法之间,便可指下奏央 至於痧胀,又何能离此三者乎。痧有气塞者,为喘息,为胀满,为呕哕,为头目胀,其痛阵紧,脉必洪数,属阳。有气闭者,为昏冒不语,为口噤目翻,不省人事,上下厥冷,虽痛,口不能言,脉必沉伏属阴。痧有血热者,为烦躁,为紫斑,为头目赤,为衄,为口吐红沫,脉必实大,属阳。有血阻者,腰胁痛,攻心痛,手足青紫,脉必紧而牢,乍大乍小,属阴。痧有痰壅者,喉中沥沥有声,吐咯不出,呕吐酸水清涎,脉必弦滑,属阳。有痰厥者,卒倒僵仆,手足厥冷,肌肤芒刺,遍身青筋,坐卧不能转侧,脉必微细,似有似无,属阴。凡气血痰之为害於痧,有如此者,不得谓阳痧则生,阴痧则死也。即使阴痧,又不比伤寒直中阴经症,可用姜桂叁儀也。痧胀有脉伏三日,亦得救活着。四肢厥冷,刺血投剂後,即时温暖者。目闭牙噤,刺血投剂後,即时睁眼认人,而言其所苦者。医工能识其窍则危者立安,失其机,虽得生全者亦死矣,可不深为究心,以救人生命乎。(以上叁集诸家名论)。又曰:凡犯痧症,仰卧,将大公鸡一只,放肚上,鸡即伏好,疼止,即跳下而愈,此法试过亦验。又法,痧症属肝经者多,肝附於背第七骨节间,若犯痧,先循其七节骨缝中,将大指甲重掐入,候内骨节响方止,以盐涂之。如不响,必将盐重擦,必使透入,方能止疼。(以上腹痛治法)。又曰:治霍乱腹痛之甚,以新汲水百沸汤各半合饮之,甚效。说 上焦主纳,中焦腐化,下焦主出,三焦通利,阴阳调和,升降周流,则脏腑畅遂。一失其道,二气淆乱,浊阴不降,清阳不升,故发为呕吐霍乱之病。饮此汤即定者,分理阴阳,使得其平也。此即无病,凡夏月早起,或卧间,用一盏,亦能清暑调中消食。(以上论阴阳汤之利益)。凡痧症饮汤药,云稍冷者,九分冷一分温也。云微冷者,八分冷二分温也。云微温者,冷者四分之三,温者四分之一也。云冷服者,十分生冷也。云温者,四五分温也。(以上汤药规则)。又曰:痛时则不欲饮食,痛後亦有不喜食者,有食而作胀复痛者,或疑伤寒而饿坏者,其间饮食最要斟酌,宜忌不可不审也。夫发痧忌热汤热酒粥汤米食诸物,若饮热汤酒,轻必变重,重必至危。吃米物恐结成痧块,日久变生他疾,难於救治。如有食消不殒命者,亦幸耳。故痧病略松,胸中知饿,设或骤进饮食,即复痧胀,立能变重,必忍耐一二日,乃可万全。更见禅僧痧胀,愈後再不复发,以无荤腥故也。今後凡遇痧病得愈者,当知所戒,即无屡发之患。如伤寒不饮食至一候两三候不妨者,以邪气填胃口也。痧胀十日五日不饮食亦不妨者,以痧气满塞胸膈也。惟俟痧气尽,然後与之。生姜痧症大忌,切不可泡汤服,或作药引,犯之必死。今将宜忌食物开列,医家病家,各遵毋忽。食忌生姜、枣、圆眼、川椒、胡椒、辣酱、烟、茶、酒、滚汤、索粉、醋、面、面筋、猪肉、羊肉、鸡、鱼、葱、蒜、芥、菜瓜、茄、菱、糯米食、糖食、桃、梅、李、杏一切甜物,食宜黑沙糖、芋艿、食盐、荸 、百合、藕、西瓜、灯心汤、山楂汤、莱菔子汤、芦根汤、陈香橼汤、阴阳水。然即所宜,亦必等痛止後,知饿方可吃。清水饭汤如米粥米糊亦宜少用,且须冷吃,不然,则复发。(以上食物忌宜)。治痧胀忌宜诸药忌药切勿犯(人叁 白术 山药 黄儀 熟地白芍 甘草 茯苓 猪苓 半夏 白芷苍术 升麻 肉桂 附子 吴萸 乾姜 生姜 五味 木瓜 竹沥 杜仲杞子 故纸茯神 枣仁 苁蓉 巴戟 柏子仁 凡治吐症,用半夏、藿香。独痧症作吐,半夏性燥,须防火邪,切不可用。藿香惟取其正气,以治秽浊,倘肠胃中有食积瘀血,阻滞痧毒,骤用此以止吐,反有闭门逐盗之忧矣)。宜药须酌用(陈皮 枳壳 荆芥 柴胡 葛根薄荷 青皮 枳实 防风 前胡 厚朴 紫苏 细辛 独活 桔梗 香附 郁金 木香 砂仁 乌药 连翘 蓁艽栀子 贝母 天冬 杏仁 桑皮 赤芍 香橼 丹叁 山楂 红花 苏木 桃仁 三 莪术 麦芽 神僸 麦冬 牛膝牛蒡 泽兰 菔子 茜草 银花 香茹 地丁 甘菊 青黛 乳香 阿魏 胆星 雄黄 天竺黄蚕沙 没药 角剌 牛黄 麝香 明矾 石膏 龟甲 姜蚕 童便梅花 板蓝根 小青草即血见愁 红蓼子 紫荆皮 火麻仁 刘寄奴 益母草 地骨皮 穿山甲 白芥子 元胡索五灵脂 痧症寒热,不由外感,其毒从鼻吸而入,搏击肌表,羌活 麻黄,俱在所禁。如荆芥、细辛善能透窍,说 恶毒之气由窍而入,故用以治痧,亦由窍而泄。若防风乃臣使之品,取为透窍之佐,不比麻黄、羌活专主发表,反有升发火毒之虑也)。忌宜相半药(羌活 藿香 檀香 当归 黄连元叁 川芎 沉香 丁香 生地 黄芩 花粉 木通 大 凡忌宜相半之药,如必不得已而欲用之,轻者止可用半分至三分,重者亦只可四五分至钱部 )。治痧胀方六十四一号乾象方 防风 细辛 陈皮 枳壳旋覆花 荆芥穗 等分,水煎,稍冷服。头面肿,加薄荷、甘菊。口渴加天花粉。手足肿,加威灵仙、牛膝、金银花。腹胀,加大腹皮、厚朴。吐不止加童便。内热,加连翘、知母。血滞,加茜草、丹皮。痰多,加贝母、瓜蒌霜。小腹胀痛加青皮。寒热,加柴胡、独活。赤白痢加槟榔。食积腹痛,加山楂、菔子。喉肿,加射干、山豆根。心痛,加莪术、延胡索。触秽,加藿香、薄荷。瘀血面黑,加红花、苏木。放痧不出,加苏木、桃仁,倍细辛、荆芥。以上加减法,大同小异,馀可类推,後不具载。此方专治感风成痧之剂。歌曰:乾象风痧腹痛频,嗽烦身热汗头疼,荆防细壳陈旋独,时气相乾一服宁。二号 象方 香茹 薄荷 连翘各一钱金银花 紫厚朴 木通各七分 水煎,冷服。此方专治伤暑成痧之剂。歌曰:暑痧 象止头眩,自汗如倾吐泻兼,荷泽翘通车藿朴,香茹瓜豆是更须。此首歌内有加味。三号遁象方 香茹 紫苏 厚朴 山楂枳壳 菔子 陈皮 青皮 等分,水煎冷服。汗多者本方去紫苏。此方专治暑热成痧之剂。歌曰:暑胀难当遁象名,香茹楂朴壳陈青,更加菔子苏随意,竹叶石膏汤亦灵。四号否象方 藿香 香附各四分 薄荷叶七分 枳壳 连翘 山楂 元胡索各一钱水煎,冷服。此方专治阴痧之剂,腹痛而手足冷者是也。歌曰: 否象阴痧手足凉,腹疼秽气触而成,延胡壳木楂香附,砂藿连翘薄荷增。此首歌内有加味。五号观象方 防风 荆芥各一钱 川芎三分 连翘 陈皮 表皮各八分 水煎,稍冷服。食不消,加山楂、菔子。有积加槟榔。心烦热,去川芎,加山栀子。痰多,加贝母、白芥子。气壅,加乌药、香附。血壅,加桃仁、红花。郁闷不舒加细辛。食积,加三 、莪术。暑热,加香茹、厚朴。大便秘,加大黄、枳实。小便秘,加薄荷、射干、牛蒡子,去川芎。咳嗽,加桑皮、马兜铃。此方专治阳痧之剂,腹痛而手足暖者是也。歌曰:观象阳痧手足温,多因气郁痛相寻,荆防陈细槟翘郁,烦热栀香菔子青。六号剥象方 地骨 薄荷 山栀 丹皮天花粉 元叁 细辛 等分,水煎,稍冷服。此方专退痧热之剂。歌曰: 斑痧剥象是良方,呕吐头眩发紫斑,地骨栀元花粉细,丹皮薄荷便身凉。七号晋象方 元胡索 苏木 五灵脂天仙子各一两 莪术 广皮 三 枳实厚朴槟榔 姜黄各七钱 乌药五钱 降香沉香各三钱 阿魏二钱 香附四钱 菔子一两水泛丸,每十五丸,砂仁汤下。此方专治食积壅阻痧毒,瘀痛难忍,头面黑色,手足俱肿,胸腹胀闷等症。歌曰:乌痧恶症痛难当,晋象丸方果是强,苏木延胡陈附朴,蓬 阿魏菔槟榔,灵脂乌药天仙子,枳实姜黄沉降香,水泛为丸如绿豆,砂仁汤送月圆双。月圆双者,每服十五丸也。八号大有方 沉香 槟榔各五钱 卜子枳实 厚朴各七钱 山 蓬术 天仙子广皮各六钱 蔻仁 乌药各四钱 木香三钱姜黄五钱 水泛丸,每三十丸,砂仁汤稍冷服。此方专治痧气急,胸腹胀痛,迷闷昏沉。歌曰:晕痧大有救昏迷,厚朴天仙卜广皮,白蔻姜黄槟枳橘,蓬 乌药木香齐。九号坎象方 五灵脂 广皮各一两 青皮 天仙子 三 蓬术 姜黄各七分 枳实六钱 蔻仁 乌药各五钱 木香 沉香各二钱 阿魏一钱 制法、服法,同八号。此方专治痧症气壅血阻,昏迷不省,偏身沉重,不能转侧。歌曰:坎象同前气阻壅,青陈乌药实 蓬,仙灵白蔻兼阿魏,更有姜黄沉木央 十号节象方 郁金二钱 细辛一两 降香三钱 荆芥五钱 每末三匙,清茶稍冷服。此方通治痧症之仙剂。歌曰:绞肠痧痛病非常,节象仙方效最良,郁细降香荆芥穗,三匙细末和茶浆。以下七方俱属此条。十一号屯象方 三 蓬术 白芥子延胡索 卜子各一钱 枳壳 青皮 乌药各八分 红花七分 香附四分 水煎,稍冷服。此方专治痧气内攻之剂。歌曰:屯象祛痧气内攻,蓬 白芥枳延红,卜青乌药同香附,任是盘肠一剂通。十二号既济方 降香五钱 牛膝二两大红凤仙花 红桃花 红花各七钱 白蒺藜一两为末,砂糖调童便冲服。此方专治痧毒中肾之剂。歌曰:既济方除中肾痧,降牛桃蒺凤仙花,红花共末同调和,童便冲来效可夸。十三号革象方 郁金 沉香 木香各一钱 乌药三钱 降香二钱 细辛五钱 每末三钱,冷水服。此方专治痧气寒凝之剂。歌曰:痧气寒凝革象方,郁沉乌降木辛将,共来为末三钱服,定使阴寒见太阳。十四号丰象方 三 蓬术 卜子 青皮 乌药 槟榔 枳实各一钱 水煎服。此方专治痧症因於食积者。歌曰:丰象多缘食积因,青乌卜实与蓬 ,楂槟神僸能消食,水二煎成取八分。十五号明夷方 细辛 大黄 枳实 厚朴 桃仁 青皮 火麻仁 等分,水泛丸,每服一钱,重者二钱,再重者三钱,灯心汤稍冷下。此方专治痧症大便乾结,气血不通,烦闷壅盛昏沉者。歌曰:明夷乾结便难通,烦闷昏沉气血壅,蒌实将军辛厚朴,二仁水滴滞消融。此首歌内无青皮,有瓜蒌。十六号师象方 三 蓬术 厚朴 山楂 枳实 卜子 连翘 青皮 陈皮 细辛等分,水煎,冷服。此方专治痧症气食壅盛者。歌曰:师象连前有七方,绞肠痧内疗多般,青陈楂朴蓬 实,卜子连翘与细看。十七号艮象方 五灵指 菔子 山楂神僸 青皮各一两 蓬术 厚朴各八钱 三 槟榔各七钱 蔻仁 乌药 姜黄各五钱沉香 木香各三钱 阿魏二钱 丁香一钱水泛丸,每一钱,紫荆皮汤下。此方专治痧症食积成块,痛而不已,推上移下,日久叫喊,筋脉抽掣之症。歌曰:艮象抽筋手足疼,青筋胀起筋粗痕,三香楂卜神灵蔻,乌药蓬 朴实青,阿魏姜黄槟治块,丸吞十粒紫荆皮。三香,沉、木、丁也。十八号贲象方 木香 檀香 沉香 等分,为末,每服五分,砂仁汤微冷下。此方专治过饮冷水痧不愈者。歌曰:贲象皆由饮冷过,三香末服暗痧多,皆因暑热寒冰受,凝结於中毒阻何。十九号大畜方 白蒺藜二两 泽兰 姜黄 卜子 山楂 茜草 土贝母各一两 元胡索 五灵脂各两五钱 槟榔七钱 金银花八钱 乌药 青皮各六钱 桃仁一两二钱每末一钱,温酒下。此方专治食积瘀血,痧毒凝滞成块,日久不愈之症。歌曰:大畜能消积食瘀,毒凝成块久难除,泽兰白蒺姜黄菔,茜草青槟乌药俱,楂肉银花土贝母,桃仁胡索五灵脂。二十号损象方 没药三钱 细辛四钱白蒺藜 元胡索 桃仁各一两 降香三钱每末一钱,酒下。此方专治血郁不散之症。暗痧难识,为病亦多,故立贲、损、大畜三方。歌曰:损象血郁不能散,细辛没药桃仁降,延胡白蒺酒水调。已上三方痧属暗。又歌曰:落弓痧胀最难医,痰喘昏迷不醒时,睽履中孚分辨治,放痧去血复何疑。二十一号睽象方 枳实 菔子各一两郁金二钱 乌药 连翘各八分 共为末,茶清稍冷下。此方专治痧气郁闷之剂。歌曰:睽象方原开郁闷,翘乌菔实郁金施,丹叁楂肉银花佐,共末茶清冷服之。此首歌内有加味。二十二号履象方 刺蒺藜 独活 桃仁蒲黄 红花 元胡索 乌药各一钱 枳壳七分香附三分 水煎,微温服之。此方专治痧症因於血郁者。歌曰:履象专攻血郁症,桃仁独活壳蒲黄,延胡白蒺乌香附,牛膝童尿贝母强。二十三号中孚方 红花 青皮 蒲黄各一钱 香附四分 枳壳六分 贝母二分 水煎,温服 此方专治血痰之症。歌曰:中孚专治血痰備馎贝附青红枳壳蒲,已上落弓宜选用,昏沉发晕一时苏。二十四号渐象方 陈皮 青皮 山楂厚朴 乌药 等分水煎,冷服。痰多,加贝母、白芥子。头汗,加枳实、大黄。口渴,加薄荷、花粉。血瘀,加香附、桃仁、延胡索。痧筋不现,加细辛、荆芥。此方专治痧症因气阻者。歌曰:痰潮噤口语无声,气阻咽喉闭塞成,渐象青陈楂紫朴,延胡香附可回生。又歌曰:痰涎壅盛朴鹅痧,莫认喉鹅药用差,震豫解方来救治,外吹内服妙堪夸。二十五号震象方 天竺黄 硼砂各二钱朱砂一分 元明粉八厘 冰片五厘 共为细末,吹喉中。此方专治痧症咽喉肿痛。歌曰:震象咽喉肿痛频,朱硼冰片竺元明,细研吹入喉中好,拽锯之声一旦宁。痧胀之害,甚於喉风。二十六号豫象方 刘寄奴 荆芥 红花茜草 丹皮 赤芍各一钱 乌药五钱 香附三分蒺藜八分 水煎,温服。此方专治血滞之症。歌曰: 豫象方医血滞凝,寄奴茜草蒺藜荆,红花赤芍丹皮共,香附还同乌药并。二十七号解象方 牛蒡子 苏梗 薄荷甘菊 贝母 金银花 连翘 枳壳各一钱桔梗五分 乌药四分 水煎,微温,加童便服。此方专治痧症咽喉肿痛。歌曰:解象咽喉属命焦,牛蒡枳壳桔连翘,菊花苏梗金银贝,乌药须添肿即消。二十八号桓象方 大腹皮黑豆汤泡洗广皮 细辛 菔子 前胡 麦芽各一钱 山楂二两,先煎汤,代水煎药,稍冷服。此方专治痧气食结,胸中饱闷,腹中绞痛。歌曰:瘟痧为病有多端,恒象方中大腹前,细麦菔陈先六味,山楂浓汁更须煎。二十九号升象方 苏木二两 刺蒺藜元胡索 桃仁 红花各一两 独活三钱 降香 姜黄 赤芍各六钱 五灵脂七钱 大黄五钱 香附 乌药 三 蓬术 陈皮 青皮角刺各四钱 每末二钱,酒下。此方专治痧毒血瘀成块,坚硬突起不移者。歌曰:满痧跌倒最希奇,紧闭牙关事不知,升象血瘀坚突块,延苏独活降灵脂,桃红赤芍二黄附,乌药青皮角刺宜,更有三 蓬术等,共研细末酒相资。二黄,姜黄、大黄也。三十号井象方 蓬术 红花 泽兰 桃仁 乌药 桔梗 川芎 牛膝 水煎,温服。此方专治紫侤痧之剂。歌曰:紫侤成痧怪异多,若求井象免沉備馎泽兰芎桔桃乌药,牛膝红花术用莪。三十一号大过方 香附 菔子 槟榔山楂 陈皮 薄荷 连翘各等分 木香磨二分水煎,加砂仁末五分冲和,稍冷服之。此方专治痧症食积气阻之剂。歌曰:大过方医蛔结伤,皆因气食痛难当,槟陈楂菔砂香附,薄荷连翘与木香。三十二号随象方 赤芍 陈皮 桃仁枳实 茵陈 黄芩 瓜蒌仁 金银花 山栀连翘各一钱 大黄三钱 煎,微温服。此方专治痧症毒结於大肠之剂。歌曰:铜痧遍体似姜黄,随象除瘀结大肠,青赤芩翘桃枳实,姜茵栀子大黄尝。三十三号巽象方 木香 沉香各五钱砂仁 卜子各八钱 檀香三钱 五灵指六钱水泛丸,每服五分,白汤下。此方专治过服冷水痞满者。歌曰:痧块成形痞闷多,单求巽象莫能过,三香卜子砂仁共,再入灵指胁痛瘥。三香,沉、木、檀也。三十四号小畜方 香附 红花各四分桃仁 大黄 贝母 山楂 赤芍 青皮 五灵指各一钱 水煎,微温服。此方专治痧症因於血实者。歌曰:小畜同前因血实,桃红贝附青楂赤,灵脂还共大黄煎,气滞血凝全没得。三十五号家人方 归尾 枳壳 赤芍各一钱 山楂 菔子各二钱 厚朴八分 水煎,微冷服。此方专能消食顺气和血。歌曰:身重消瘀解毒先,家人气顺食消兼,朴楂卜壳同归尾,赤芍相和用水煎。三十六号益象方 苏木 桃仁 红花各一钱 青皮八分 乌药四分 独活六分 刘寄奴一钱 白蒺藜钱二分 水煎,微温服。此方专治血结不散之剂。歌曰:益象同前因血结,桃仁苏木并红花,寄奴白蒺青乌独,转侧如常不用嗟。三十七号无妄方 菔子二钱 槟榔 山楂 连翘 赤芍 金银花各一钱 防风 乌药元胡索 炒枳壳 桔梗各七分 水煎,稍冷服。歌曰:无妄兼寒食血成,防延桔壳菔楂槟,翘乌赤芍银花共,沉暑冲心痧发昏。三十八号噬溘方 桃仁 苏木 乌药香附 白蒺藜末 独活 泽兰 山楂 水煎,微冷服。此方专治痧症类伤寒。歌曰:噬嗑头疼发热攻,类伤寒症最为凶,桃苏乌附泽兰蒺,独活山楂可奏央 三十九号颐象方 柴胡 菔子 山楂连翘 红花 枳实 荆芥 花粉 熟大黄二钱水煎,冷服。此方专治先因伤食,发热口乾等症。歌曰:颐象方因伤食先,口乾身热症同前,柴翘楂菔红荆粉,枳实将军酒制煎。四十号蛊象方 射干 马兜铃 桑皮桔梗 薄荷 天花粉 元叁 贝母 枳壳金银花甘菊 等分,水煎,温服。嗽甚加童便冲服。此方专治痧似伤风咳嗽。歌曰:蛊象伤风咳嗽痧,兜铃桑桔贝银花,射干壳粉同甘菊,薄荷元叁童便加。四十一号离象方 青皮 厚朴 枳壳柴胡 贝母 知母 藿香 槟榔 陈皮 葛根水煎,温服。此方专治痧症痰气壅盛。歌曰:离象之痧疟疾兼,热寒迷闷壅痰涎,葛柴知壳青陈朴,槟藿祛除夏月天。四十二号旅象方 贝母二钱 姜黄一钱细辛 红花各八分 青皮 厚朴各七分 荆芥六分 乌药五分 水煎,冲砂仁末五分,微冷服。此方专治痰气壅塞之痧。歌曰:旅象真头痛有方,橘红朴细贝姜黄,青荆乌药同煎後,冲服砂仁更是强。四十三号鼎象方 牛膝二钱 独活 枳壳 桃仁 连翘 泽泻 赤芍 山楂 姜黄蒲黄各一钱 水煎,微冷服。此方专散瘀毒,引火下行。歌曰:鼎象同前瘀毒除,为因引火下行时,翘牛独枳楂桃泽,赤芍姜蒲次第施。四十四号未济方 牛膝二钱 金银花丹皮 连翘 细辛 延胡索 泽兰 白芨蒲黄 木通各一钱 水煎,冲童便微温服。此方专治小肠经痧。歌曰:小腹疼痧伸屈难,方推未济泽蒲黄,通延牛膝银花细,白芨连翘并用丹。四十五号蒙象方 天竺黄 胆星各三钱雄黄 朱砂各五分 麝香 牛膝各三分 甘草汤泛丸梧子大,每服三丸,白汤下。此方专治痰涎喘急之痰。歌曰:蒙象痰涎喘急声,朱雄天竺胆南星,麝香研末牛黄共,甘草汤丸拨尽根。四十六号涣象方 旋覆花 丹叁 姜黄橘红 元胡索 穿山甲 赤芍 泽兰 山楂角刺此方专治半身不遂痧。歌曰:半身不遂毒来攻,涣象丹延泽橘红,角刺穿山楂赤芍,姜黄旋覆气平胸。四十七号讼象方 泽兰 延胡索 赤芍桃仁 陈皮 红花 乌药 独活 丹叁 水煎,温服。此方专治内伤兼痧。歌曰:讼象兼属痧内伤,丹乌延赤泽为兰,陈桃独活银花取,不畏烦劳咳嗽痰。此首歌内加金银花。四十八号同人方 归身 山楂 红花枳壳 赤芍 川断 青皮 茜草 丹叁 连翘微温服此方养血和中之剂。歌曰:同人吐衄便红增,养血和中此剂平,楂壳赤红翘茜草,归青续与共丹叁。四十九号坤象方 白蒺藜 荆芥炭 赤芍 薄荷叶 青皮 陈皮 等分,水煎,微冷服。此方专治痧症气血阻塞。歌曰:坤象同前血阻明,肚心肺部患非轻,蒺藜赤芍薄荷叶,荆芥青皮又用陈。五十号复象方 连翘 山栀 茜草 枳壳 丹皮 赤芍 牛膝 金石斛 金银花草决明 水煎,冲童便服。此方专治眼目怪症痧。歌曰:眼目奇痧复象方,栀翘茜草决明当,银花石斛丹牛壳,赤芍还加童便良。五十一号临象方 羚羊角 生地 黄连木通 荆芥 谷精草 赤芍 生甘草 甘菊大黄 木贼草 羌活 望月沙 水煎服。此方专治痧毒在肝目生障翳。歌曰:临象同前用二生,连通菊贼芍羌荆,羚羊望月谷精草,一着将军眼倍明。五十二号泰象方 人中白三钱 花粉硼砂 青黛各一钱 生甘草 儿茶 薄荷叶细茶叶 黄连各五分 冰片一分 牛黄 珠子各五厘 研至无声,先用浓茶洗去腐肉,吹之。此方专治痧後牙疳。歌曰:痧後牙疳泰象神,儿茶花粉黛官硼,牛黄珠子人中白,薄荷黄连一片冰。五十三号大壮方 桃仁 红花 山楂独活 细辛 香附 青皮 水煎,冲童便服。此方专能行经散痧。歌曰:倒经大壮妇人科,腹胀双红可奈何,独细青红香附米,楂桃多用便相和。双红,谓经水红及鼻红也。五十四号央象方 桑寄生 红花 香附荆芥 菔子 益母草 细辛 神僸 水煎,冲砂仁末服。此专治胎前痧症。歌曰:央象胎前痧所侵,寄生益母附红荆,细辛卜子兼神僸,冲服砂仁药更灵。五十五号需象方 独活 细辛 丹叁柴胡 牛膝 乌药 山楂 陈皮 金银花益母草金石斛 水煎,温服。此方专治产後痧症。歌曰:绞痛非常产後虚,消瘀需象独陈皮,柴丹益母辛牛膝,石斛楂乌即便除。五十六比象方 香附 姜黄 桃仁 苏木 山楂 丹叁 牛膝 艾叶 柴胡 独活金银花 益母草 水煎,稍温服。此方专治产後痧症。歌曰:比象同前苏木姜,楂桃益母艾柴香,银花牛膝丹叁独,纵有诸邪亦不妨。姜,姜黄也。五十七号兑象方 荆芥 防风 连翘红花 青皮 卜子 桔梗 枳壳 山楂 牛蒡子此方专治小儿痘前痧症。歌曰:痘前痧胀用心专,兑象荆防桔梗看,青壳牛蒡楂菔子,红翘共剂自安痊。五十八号困象方 羌活 红花 荆芥木通 当归 牛膝 青皮 连翘 蝉退 牛蒡子此方专治痧後热毒,流连不已,致成疮疡。歌曰:困象疮疡热毒攻,羌防归膝芥翘通,青皮暗退红花合,肿痛兼痧一旦空。五十九号萃象方 甘菊 荆芥 红花甘草 木通 连翘 土贝母 金银花 牛蒡子 柴花地丁等分 胡桃肉一枚 水煎温服。此方专消痧後馀毒,发为痈疡红肿,缘痧毒留滞肌肉骨腠间者。歌曰:萃象同前毒发红,金银土贝菊翘通,荆防甘草地丁紫,引用胡桃肉一宗。六十号咸象方 人叁 当归 黄儀 甘草 牛膝 红花 贝母 角刺 白芷 山楂 金银花 加胡桃肉一个,水煎空心温服。此方专治痧後馀毒,流连气血不能即溃者。歌曰:咸象变成恶毒症,叁儀归贝草银红,山楂角刺胡桃芷,莫使流连气血攻。六十一号蹇象方 乳香 没药 贝母雄黄 花粉 黄连各一钱 大黄半炒半晒赤芍各二钱 牛蒡子钱二分 甘草七分 穿山甲土炒七分 每细末五分,蜜汤下。此方专治痧後热毒,发痈发備馎疼痛不已。歌曰:蹇象痈疔不可当,川连乳没贝雄黄,将军赤芍穿山甲,细末还调是蜜汤。六十二号谦象方 人叁 茯苓 当归白术 白芍 黄儀 陈皮 川芎 熟地 甘草 空心服。此方痰後调理之剂。歌曰:痧退调和谦象称,芎归熟地芍叁苓,陈皮儀术生甘草,煎服空心气血平。六十三号小过方 金银花 土贝母 牛蒡子 白扁豆子 山药 山楂 当归各一钱人叁四分 甘草三分 胡桃肉一枚 莲肉六枚 水煎空心温服。此方痧退後调理之剂。歌曰:小过同前调理清,银花土贝草归叁,蒡楂扁豆兼山药,莲肉胡桃引用明。六十四号妇妹方 炒盐 活 矾各一两炮川乌 甘草各五钱 乾姜三钱 饭丸,每服一钱,白汤温服。新犯痧者,一二服即愈;久犯痧者,十服全愈。说 用甘草以助胃,用姜、乌以充胃,用活 矾以解毒,用食盐以断痧,五味之妙用,诚为千古之良方。若病人素本虚寒,必加倍多服,方能有效。此方专治屡患痧症,必待全愈然後服之,以绝其根。若痧气未除,切不可服,恐甘者能作胀,热者反能助邪也。歌曰:妇妹常沾要绝根,待他全愈断痧灵,矾盐乌草乾姜共,米饭为丸汤送温。治痧胀应用古方十七玉枢丹 山茨菇去皮焙二两此味不真则药不效 五倍子洗净焙三两 千金子霜一两红芽大戟去芦焙乾一两半 麝香另研和入三钱 上除千金、麝香另研,三味为末,和入二味,研匀,糯米浓汤和木臼内杵千下,分为四十锭。孕妇忌服。每用一锭,生姜汁磨薄荷汤服,井华水磨亦可,通利两次无妨,用温粥补之。此方所治诸病,开列於後:一治痈疽发背未破时,用井华水磨涂患处,并磨服之,良久,觉痒即消。一治阴阳二毒伤寒,心闷狂言乱语,胸膈壅滞,邪毒未发,并瘟疫,山岚瘴气,缠喉风,并痧胀腹疼,冷水入薄荷一叶,同磨下。一治急中风癫邪,喝叫乱走,鬼胎鬼气,无灰酒送下。一治自缢死,落水死,心头温者,及惊死鬼迷未隔宿者,并冷水磨灌下。一治蛇犬蜈蚣伤,冷水磨涂伤处,并服尤妙。一治新久诸疟,临发,桃柳枝煎。一治牙痛,含药少部 ,吞下。一治汤火伤,东流水磨涂患处。一治扑跌损伤,炒松节无灰酒煎数沸下。一治年深日近头疼太阳痛,酒磨涂纸上,贴太阳穴。一治诸般 疾,口嘴斜,唇眼掣,及夜睡多涎,言语蹇涩,卒中风口噤,牙关紧急,筋脉紧缩,节风肿,手足疼痛,行立俱觉艰辛,风气疼痛,并用酒磨服。一治小儿急慢惊风,五疳二痢,蜜水、薄荷叶同磨服。牙关急紧,磨涂并服。普济消毒饮 酒黄连 酒黄芩各五钱去白陈皮 生甘草 元叁各二钱 牛蒡子三钱 连翘 板蓝板各二钱 马勃一钱 炒姜蚕 升麻 柴胡各七分 桔梗三分 薄荷五分大青叶三钱 川芎 防风各八分 共为细末,半用汤调,时时服之,半用蜜丸,含化服尽良愈。牛黄八宝丹 雄黄 元叁瓦上焙各五钱炒羌活 土炒川连 羚羊角 犀角 炒贝母乳香 没药各三钱 青黛二钱 珍珠四分朱砂五钱 牛黄 冰片各二钱 共研细末,再将金银花、紫花地丁、甘菊各二两,甘草五钱,长流水五碗,砂锅内慢火煎至半取汁,渣绞乾,桑柴火熬膏,入炼蜜盏部 再熬粘筋,和丸,每丸重三分,幼者一丸,大人二丸,蜜汤服。此方专治痧症发斑发狂,浑身赤紫,痧後恶毒疮疡,皆能消化。仙方脑麝丸 黄药子 白药子各三钱花粉二两 黄连一两研末筛止用头末 木香三钱沉香二钱 麝香五分 龙脑三分 猪胆汁丸,每丸重一分。此方专治山岚瘴疠,解茶痰酒渴,除伏暑,退心热,止喉疼,开目雾,及赤白痢,一切火症,央 效如神。并将兼治之症,开列於後:一治瘴气痰渴,老年痰火,临卧含化三丸。一三伏时行路,含一丸,口不渴,且消暑气。如感大热,用五丸或七丸,同好茶一撮,盐梅一个打碎,以井华水调服。一治心热头疼,用三五丸含化。一治赤痢,用七丸,茅根汁同捣服。白痢用七丸,同茶叶、盐梅捣服。一治痧胀面赤身热,痰喘气急,不省人事,服之即愈。郁金丸 醋炒五灵脂一两 元胡索八钱木香 郁金真者晒研 雄黄各三钱 生矾砂仁各五钱 神僸糊丸,每三十丸,或四十丸,用自己口中津唾咽下。此方专治随常痧症腹痛,一服见效。兼治九种心疼。润下丸 酒制大黄四两 黑丑头末炒二两 牙皂煎汁和丸,凤仙子大,每服一钱,或钱半至二钱,灯心汤服。此方专治大肠燥实,二便秘结,痧毒壅盛者。此丸不但润肠,兼利小便。炼石丹 千年石即陈石灰水飞一两 松根石即真琥珀三钱 水骨石即滑石水飞二钱水泛为丸。表热躁烦者,青黛为衣。眩晕心闷者,朱砂为衣。每服二钱,垂头芦粟汤下。如圣散 麸炒枳壳三两 微炒小茴三钱盐砖铲上烧红三分 每末二钱,温酒调下,如不能止,再服一钱。 此方可补痧胀方所不逮,兼治当心痛,遍身骨节牵疼,或呕吐恶心,不时发作者,并疝气劳根。失笑散 五灵脂去砂土炒 炒蒲黄 等分,每末一二钱,温酒调服。此方专治男妇惯发痧胀,服此永不再发。兼治血迷心窍,不省人事,妇人产後心腹绞痛,及腹瘀血作痛者。白虎汤 熟石膏五钱 知母三钱 甘草一钱 梗米一撮 加竹叶,名竹叶石膏汤。此方专治伤暑发痧,神效。兼治温病身热,自汗,口乾,脉来洪大,及霍乱一切暑病。解曰:病在阳明骨肉,则巨阳之表邪已解矣,故外不恶寒,又无头痛身疼之症,但自汗出而发热也。经曰:热淫所胜,佐以苦甘,以知母、甘草解热,说 热则伤气,用粳米、甘草之甘以益气,且治不得眠而烦躁也。烦者,肺也。躁者,肾也。以石膏为君,佐知母之苦以清肾之源。因石膏体坚而重坠,知母沉寒而走下,故用米草之甘以缓之,使不遽达於下焦也。名之曰白虎者,以白虎为西方金神,而司秋令,暑火之气,至秋而衰,且知母之苦寒,又能保太阴肺金之气,故名之曰白虎。以为三阳经一解表药耳,虽是三阳经解表,切记有汗当施,无汗当戒也。说 无汗者,必须柴葛升麻以解其表邪,不可见其身热,误用白虎以遏其热,而使之内陷也。益元散 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 每末三钱,暑月凉水调服。加朱砂,名辰砂六一散。此方专清暑热,利小便,止渴除烦,利窍之剂也。馀治小儿身热咳嗽,微带惊风者,用灯心汤调服之,屡屡有效。大羌活汤 防风 防己 羌活 独活苍术 白术 黄芩 细辛 炙草各一两 川芎知母 生地各二两 俱咀片,每用一两半,水煎,得清药一大盏热饮之,不解再服。此解利两感神方也。若痧症与此相似,亦以此方加减而选用之。经曰:两感者,死不治。一日太阳与少阴俱病头痛,发热恶寒,口乾,烦满而渴。太阳者,腑也,血背哄 而入,人所共知。少阴者,脏也,自鼻息而入,人所不知也。鼻气通於天,故寒邪无形之气,从鼻而入。肾为水,水流湿,故肾受之。又曰: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以是知内外两感,脏腑俱病,欲表之则有里,欲下之则有表,表里既不能一治,故死矣。然所禀有虚实,所感有浅深,虚而感深者必死,实而感浅者独或可治,治之而不能救者有之矣,未有不治而得生者也。治臌香橼丸 陈香橼四两 去白广皮醋三 醋蓬术 泽泻 茯苓各二钱 醋香附三两炒菔子六两 青皮去穰 净楂肉各一两 神僸糊丸,每服五六十丸米饮下。此方或水或气或食俱治。加味活命散 土炒穿山甲 金银花 大黄各三钱 去白陈皮 归尾各钱半 花粉薄荷赤芍 生地 白芷 乳香 甘草节防风 贝母各一钱 没药 角刺各五分 水煎,空心服,忌醋并诸毒物。此方专治痧後一切留滞热毒,发为肿毒,发背疔疽,其加法开列於後:毒在背加皂刺一钱半,毒在面加白芷一倍,毒在胸加瓜蒌仁二钱,毒在头项手足加金银花五钱。此方之妙,即非痧後寻常发毒亦可用。祛瘴辟瘟丹 厚朴 苍术 羌活 防风陈皮 枳实 香附 牛蒡子各一钱 槟榔白芷各八分 藿香 川芎各五分 细辛四分甘草三分 加葱白。加减法,开列於後:无汗加苏叶、薄荷,口渴加花粉、葛根,身重汗出加防己、石膏,温疟加柴胡、半夏,大便秘结加大黄,头疼加川芎,遍身疙瘩肿痛加盐叶、姜蚕、大黄,肌肉发红黑紫斑加元叁、青黛、连翘,先中热又中暑加白虎汤、香茹,咳嗽涕唾头目昏眩加旋覆花、荆芥,风温身体灼热加黄芩、黄连、黑山栀。此本方专治感受时行不正之气,瘟疫痧瘴,男妇老幼皆同者。加减圣效散 厚朴 藿香叶 防风 制苍术 柴胡 独活 泽泻 枳壳 石菖蒲细辛各五钱 槟榔 陈皮 炒砂仁炒菔子 元胡索各八钱 草蔻仁去壳十枚共为粗末,每服五钱,不计时,煎温服,取遍身微汗即愈。时气不和,空心饮之可辟邪疫。原名圣散子,即东坡守杭时,设剂疗疫,全活万人之方也。如有痧症相类者,用此以治之,亦无不效。此方专治伤寒时行疫疠,阴阳两感,表里未辨,或外热内寒,或外寒内热,肢节拘急,头项腰脊疼痛,发热恶寒,呕逆喘咳,鼻塞声重,及饮食生冷,伤在胃 ,胸膈饱满,肠胁胀痛,心下痞结,手足逆冷,肠鸣泄泻,水谷不消,小水不利等症。硫矾丸 明矾 硫黄各四两 先将二味用豆腐渣,在砂罐内煮一日夜,取去豆腐渣仍入罐慢火熬至乾燥,罐盛二药,埋地深三尺,三日夜取出,矾硫化紫金色,再下一层有泥渣不用,然後再将茯苓、山药各三两同蒸晒露一宿,酒炒当归、酒炒白蒺藜各四两,乌药略炒,熟半夏三两,杏仁焙一两半,去白陈皮、炒小茴各一两,枣肉丸,清晨盐汤下一钱半,临卧白汤下一钱。此方为断除痧根之神剂。有人病痧十年,或十日半月,或一季半年,发则痛不可忍,叫喊惊人,随即晕死,或用探吐,或用醋炭熏鼻,并用华佗危病方,略得解醒,後用此丸全愈,遂得除根。此病已入骨髓,百无一救,今幸而得此,且馀屡用而多效,真神方也。附华佗危病方 吴萸 木瓜 食盐各五钱同炒焦 用砂罐盛,水三杯,煮百沸,随病人冷热,任意服之,即苏。又痧胀随宜便用救急小方十九阴阳水,凉水、滚水各半,或井水、河水各半。细辛为末,砂仁汤冷调服(此治气阻受寒痧)。晚蚕沙为末,白汤冷服。羊粪一把,滚水泡尽一时,取上面清汤,冷极服之。白砂糖搅梅水服,黑砂糖亦可。童便连饮数碗。泥浆水(路上受暑痧,用仰天皮水搅,澄清饮之)。绿豆汤稍温服,做绿豆粉泔水亦可。麻油一盏,灌下牙关紧,抉口灌之。芦根汤微温服。菜油二两,麝香一钱,昏迷不省欲死者,灌下立苏。萝卜菜作汤饮。伏龙肝泡水饮。生豆腐浆服碗部 丝瓜叶捣汁饮之(亦可治霍乱)。生黄豆细嚼,不豆腥气,可用辨试是否痧症。芋艿连皮毛生嚼,是痧便不麻口,可用辨试。烧盐汤待冷,不拘多少,灌下探吐(以下二方,乃吐新食阻隔痧毒之法,必多饮方吐)。明矾研末,阴阳水调服二钱,亦可探吐,多则用至三钱。以上六十四方、古方十七、小方十九,皆录养吾原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