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拾遗


  此君丹治翳。一草亭眼科方:用淡竹壳不拘多寡,以布拭去毛,烧灰存性,每药一钱,加麝香三、五厘,同擂细末,点在翳上,最妙。

  卷六 木部

  桃丝竹二黄

  李氏草秘:诸痈疮痘疔烂久不愈,用桃丝竹刮取二黄为末,敷之。 降痰火,煎服,功胜淡竹茹。

  治蛇咬天蛇毒。

  王安采药方:治发背不长肉,取桃竹茹作饼贴之。 血崩,取竹青炒末,水调服。

  桃竹笋治六畜疮痈内蛆,煎汤洗之即绝。草秘 白浊,煎服即愈(草秘)。

  桃竹笋壳 治杨梅疮, 灰,酒调服(王安)。

  卷六 木部

  竹衣

  此乃金竹内衣膜,劈竹取鲜者入药。

  治喉哑劳嗽:张景岳古方因阵:治一切劳瘵痰嗽,声哑不出,难治者,服之神效。用鲜竹衣一钱,竹茹弹子大一丸,即金竹青皮也,刮取之,竹沥即取金竹烧取,麦冬二钱,甘草、橘红各五分,白茯苓、桔梗各一钱,杏仁七粒去皮尖研,水一钟半,加竹叶十四片,煎七分,入竹沥一杯,和匀服。

  卷六 木部

  枸橘

  今之臭橘,山野甚多,实小壳薄,枝多刺而实臭,人多弃之。纲目枸橘条下,叶、刺、核、树皮俱收,而其实独略。叶天士家抄本草有主治,特录出补之,入药陈者佳。 橘录:枸橘色青气烈,小者似枳实;大者似枳壳。近时难得枳实,人多植枸橘于篱落间,收其实,剖干之以和药,味与商州之枳,几逼真矣。

  疗子痈及疝气,俱取整个枸橘, 存性,研末,陈酒送服。

  解酒毒。(逢原)胃脘结痛 取枸橘实 存性,酒服方寸匕。内伤诸痛,以实醋浸熬膏贴,须久贴方不复发,以其力能破气散热也。

  卷六 木部

  叶底红

  乃小木也。生山土,长不过一、二尺,叶如石楠,四月生蕊,五、六朵成簇,垂如脂麻铃样,花作青白色。六、七月结小子如天竺子,霜后色红,俨如天竺子而大,俗呼矮脚樟,以其似樟叶而本短也。山人每掘之入市,售作盆玩,又名叶下红。 李氏草秘:叶下红一名平地木,长五、六寸,茎圆,叶下生红子,生山隰等处。

  治吐血杨春涯经验方:叶底红即矮脚樟,用二两洗净,木槌捣烂,猪肺一个洗血净,将叶入肺管内,河、井水各三碗煮烂,至五更去叶,连汤食之。一、二次愈,多食绝后患。

  陶殿元语予云,某抚军得宫传秘方,治吐血劳伤,怯症垂危,久嗽成劳,无不立愈,曾经试验多人,用平地木叶干者三钱,猪肺连心一具,水洗净血,用白汤焯过,以瓦片挑开肺管,将叶包裹,麻线缚好,再入水煮熟,先吃肺汤,然后去药食肺,若嫌味淡,以清酱蘸食,食一肺后,病势自减,食三肺,无不愈者。但所用乃平地木,与叶下红有别,或一类相同,其性本通耶。

  治偏坠疝气 李氏草秘:捣汁冲酒服半碗,屡效。

  卷六 木部

  茶树根

  烂茶叶 经霜老茶叶

  纲目茶子、茶油俱载,惟茶根及烂叶经霜老茶叶未收,故补之。

  口烂 救生苦海:茶树根煎汤代茶,不时饮,味最苦,食之立效。

  卷六 木部

  烂茶叶

  此乃泡过残茶,积存瓷罐内,如若干燥,以残茶汁添入,愈久愈妙。

  治无名肿毒、犬咬及火烧成疮,俱效如神。捣烂似泥敷之,干则以茶汁润湿,抹去再换,敷五、六次全愈。(救生苦海)痘毒家宝方:用泡过茶叶晒干为末,五倍子各等分,鸡子清调敷。

  诸毒努肉不退。保和堂秘方:硫黄研细末敷上即退。再用后收口药,烂茶叶五钱,乌梅三个,烧灰,共为末,敷上即收。

  卷六 木部

  经霜老茶叶

  治羊癫疯家宝方:用一两为末,同生明矾五钱为细末,水法丸,朱砂作衣,每服三钱,白滚汤送下,三服痊愈。

  好吃茶叶家宝方:即以茶叶入肉汁汤内,饭锅上蒸,吃二三次,即不喜吃。

  卷六 木部

  雨前茶

  产杭之龙井者佳,莲心第一,旗枪次之,土人于谷雨前采撮成茗,故名。三年外陈者入药,清咽喉,明目,补元气,益心神,通七窍,性寒而不烈,以其味甘益土,消而不峻,以其得先春之气,消宿食,下气去噫气,清六经火。

  下疳 外科全书:雨前茶、麻黄各一钱五分,用连四纸方七寸许,用铅粉钱半擦纸上,铺前二药,卷成筒子,火灼存性,研细,加冰片各一分,研匀用之。

  偏正头风 医方集听:升麻六钱,生地五钱,雨前茶四钱,黄芩一钱,黄连一钱,水煎服。

  又治头风,百发百中,赤、白首乌各一两,真川芎一两, 本二钱,细辛一钱,苏叶一钱,此散邪方也。风寒甚者,可加川羌活,川乌服,以此散邪;不愈,便进后方,真雨前茶四钱,赤、白首乌各二钱,北细辛四分,米仁一钱五分,炒牛膝八分,大川芎一钱五分,甘草五分,煎药时令病者以鼻引药气,服后宜密室避风,至重者四帖全愈,加金银花二钱更效。

  若生过杨梅疮者,加土茯苓四两,煎汤煎药。

  肚胀 集听:凡人肚胀不思饮食,用五虎汤治之,核桃、川芎、紫苏、雨前茶,以上药先煎糖在汤内,即服。

  三阴疟 集听:真雨前茶三钱,胡桃肉五钱,敲碎,川芎五分,寒多加胡椒三分,未发前入茶壶内,以滚水冲泡,乘热频频服之,吃到临发时,不可住。

  不论新久诸疟 慈航活人书:白芥子一两,炒为末,雨前茶和服一撮,疟久者不过二次即愈。

  远年痢 凤联堂验方:臭椿皮一两五钱,雨前茶钱半,扁柏叶二钱五分,乌梅、枣头各二枚,酒、水各一碗煎好,缓缓服,恐泛。

  五色痢 慈惠编:陈年年糕、陈雨前茶、冰糖、茉莉花,共煎汤一盏,服之立愈。

  消痰止嗽膏 米白糖一斤,猪板油四两,雨前茶二两,水四碗。先将茶叶煎至二碗半,再将治痞 蜈蚣一条,用顶好细茶叶煎服,以身痒为度(医学指南)又家宝方治痞:陈年雨前茶一两,枳壳三钱,水煎,渣再煎,次日服。

  伤寒无汗 汇集:用白糖、雨前茶、入水熬数沸、服下汗出即愈。加生姜,又治红白痢疾。

  疗猪癫羊儿疯 陈氏笔记:用晋矾一斤,雨前茶一斤,为末,茶汁米饮为丸,每服四十九丸下。

  风痰痫病 生白矾一两,细茶五钱,为末,蜜丸桐子大,一岁十丸,茶汤下。大人五十丸,风眼烂皮 眼科要览:甘石童便淬七次,黄连汁淬七次,雨前茶淬七次,出火气,入冰、麝头风满头作痛 家宝方:川芎七钱,明天麻三钱,雨前茶一钱,酒一碗,煎六分,渣再用酒杨梅疮雄黄四两,雨前茶四两,生芝麻四两,共为细末,黄米磨细,粉糊为丸,桐子大,每上清丸:苏薄荷二两,雨前茶、白硼砂各七钱,乌梅肉、贝母、诃子各三钱,冰片三分,炼风寒无汗发热头痛者,用核桃肉,葱白、雨前茶、生姜等分,水一钟,煎七分,热服,覆衣取汗。

  气虚头痛 不药良方:用上春茶末调成膏,置瓦盏内覆转,以巴豆四十粒,作二次烧烟熏之,晒干擂细,每服一字、别入好茶末,食后绞白汤服之,立愈。

  肩背筋骨痛 医学指南:槐子、核桃肉、细茶叶、脂麻各五钱,入瓷罐内,二碗熬一半,热五虎汤:治外邪在表无汗而喘者,麻黄三钱,杏仁去皮尖三钱,石膏五钱,甘草一钱,细茶千杯不醉:干葛、橄榄、细茶等分,为末,逢半酣时,以茶服下。

  卷六 木部

  普洱茶

  出云南普洱府,成团,有大、中、小三等。 云南志:普洱山在车里军民宣慰司北,其上产茶,性温味香,名普洱茶。南诏备考:普洱府出茶,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专、慢撒六茶山,而以倚邦、蛮专者味较胜。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虚人禁用。苦涩,逐痰下气,刮肠通泄。

  按:普洱茶大者,一团五斤如人头式,名人头茶,每年入贡,民间不易得也。有伪作者,名川茶,乃川省与滇南交界处土人所造,其饼不坚,色亦黄,不如普洱清香独绝也。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物理小识:普雨茶蒸之成团,狗西番市之,最能化物,与六安同(按:普雨即普洱也)。

  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皮血者,研敷立愈。

  闷 百草镜云:此症有三,一风闭、二食闭、三火闭,惟风闭最险,凡不拘何闭,用茄梗伏月采,风干,房中焚之,内用普洱茶二钱煎服,少顷尽出,费容斋子患此,已黑黯不治,得此方试效。

  卷六 木部

  研茶

  粤志:东莞人以脂麻薯油,杂茶叶煮煎而成。

  去风湿,解除食积,疗饥。

  卷六 木部

  龙脊茶

  出广西,亦造成砖。

  除瘴解毒,治赤白痢。

  卷六 木部

  安化茶

  出湖南,粗梗大叶,须以水煎,或滚汤冲入壶内,再以火温之,始出味,其色浓黑,味苦中带甘,食之清神和胃。

  性湿,味苦微甘,下膈气、消滞,去寒 。

  湘潭县志:茶谱有潭州铁色茶,即安化县茶也,今京师皆称湘潭茶。

  卷六 木部

  雪茶

  出滇南,色白,久则色微黄,以盏烹瀹,清香迥胜,形似莲心,但作玉芽色耳。 平来仲云雪地所产,色白味甘,性大温,怯寒疾如神。

  甘苦性温,治胃气积痛,疗痢如神。

  敏按:雪茶出云南永善县,其地山高积雪,入夏不消,雪中生此,本非茶类,乃天生一种草芽,土人采得炒焙,以其似茶,故名。其色白,故曰雪茶。己亥腊过余杭,往访刘挹清少府,啜雪茶,云带自云南,茶片皆作筒子,如蜜筒菊蕊瓣样,询所主治,因言此茶大能暖胃,凡严寒冰冻时,啜一盏,满腹如火,若患痨损及失血过多之人,腹胃必寒,最忌食茶,惟此茶不忌,乃相与烹瀹食之,果入腹温暖,味亦苦咧香美,较他茶更浓。

  大观茶论: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 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澈,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 东溪试茶录:白叶茶,民间大重,出于近岁,园焙时有之,地不以山川远近,发不以社之先,芽叶如纸,民间以为茶瑞。

  卷六 木部

  武彝茶

  出福建崇安,其茶色黑而味酸,最消食下气,醒脾解酒。 单杜可云:诸茶皆性寒,胃弱者性温,不伤胃,凡茶 停饮者宜之。

  治休息痢 救生苦海:乌梅肉、武彝茶、干姜,为丸服。

  卷六 木部

  松萝茶

  产徽州。本经逢原云:徽州松萝,专于化食。 秋灯丛话:北贾某,贸易江南,善食猪首,兼数人之量,有精于岐黄者见之,问其仆曰:每餐如是,已十有余年矣,医者曰:病将作,凡药不能治也。俟其归,尾之北上,将以为奇货,久之无恙。复细询前仆,曰:主人食后,必满饮松萝数瓯。医爽然曰:此毒惟松萝可解。怅然而返。

  姚希周经验方云:凡患眼服羊肝者,忌服松萝茶,以沙苑蒺藜煎汤代茶。

  消积滞油腻,消火下气除痰。

  病后大便不通:吴兴钱守和慈惠小编:用松萝茶叶三钱,米白糖半钟,先煎滚,入水碗半,治顽疮不收口,或触秽不收口 梁氏集验:上好松萝茶一撮,先水漱口,将茶叶嚼烂,敷疮羊儿疯 集效方:好松萝茶末八两,生矾末四两,米粥捣为丸,临发日清晨及常日,各服三水臌气臌 汇集:服此药不忌盐酱,一服立消,活鱼一尾,重七八两,去鳞甲,将肚剖开,萝茶三钱,男子用蒜八片,女七片,共入鱼腹内,放在瓷器中,蒸熟,令病患吃鱼,连茶蒜皆食更妙。从鱼头吃起,就从头上消起;如从鱼尾吃起,即从脚上消起,立效。

  绣球风 活人书:五倍子炒,松萝茶各五钱,研末,茶和敷。

  黄病 刘羽仪验方:生脂麻八合,好松萝五合,砂仁二合,以上三味,先将脂麻研细,再另将茶叶烘脆研,再将砂仁研,各为细末和匀,每日常服。如年久病深者,服到黄退乃止。如因好食茶叶者成黄,此方不可用。

  一切头风兼热者 王站柱不药良方:荜茇为细末,用猪胆汁拌过, 鼻中,作嚏立愈。

  如兼湿者,以瓜蒂、松萝茶为末, 鼻中出黄水,立愈。

  治五瘿 医学指南:破结散:用海蛤、通草、昆布、海藻、洗胆草、枯矾、松萝茶各三分,半夏、贝母各二分,麦面四分,为末,酒调服,日三次,忌鲫鱼猪肉。

  治痢疾神方 核桃五个,带壳敲碎,松萝茶、生姜、糖各三钱,用水三盏煎,如红痢用红糖五臌验方:松萝茶研末、鸡毛管炒研各等分,每服二钱,白汤下,二十服痊愈,忌盐百日。

  半身不遂:秘方集验:白糖、槐豆子、化皮红谷子、松萝茶各五钱,水三钟,煎一钟服,出汗即愈。十日后,方可出门。

  小儿牙疳 同寿录:松萝茶、花椒去目、乌龙尾、食盐各一钱,童便一钟,水一钟,煎汤漱白浊 古今良方:车前草五六棵,陈松萝茶一、二钱,灯心一、二十根,三味煎服,止后,宜服水陆二仙丸以固之。

  除瘟救苦丹:专治一切瘟疫时症,伤寒感冒,不论已传未传,百发百中。有力者宜修合以济人,阴德最大。李炳文经验广集:天麻、麻黄、松萝茶、绿豆粉各一两二钱,雄黄、朱砂、甘草各八钱、生大黄二两,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收瓷器内,勿令泄气。遇症,大人每服一丸,小儿半丸,凉水调服,出汗即愈。重者连进二服,未汗之时,切不可饮热汤食热物,汗出之后不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