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拾遗


  治夫妇相憎疾,煎酒服。

  卷三 草部上

  盐蓬碱蓬

  药性考:二种皆产北直咸地,土人割之,烧灰淋汤,煎熬得盐,其叶似蒿圆长。至秋时,茎叶俱红,烧灰煎盐,胜海水煮者。

  味咸性凉,清热消积。

  卷三 草部上

  知风草

  药性考:生雷琼,蔓生,无毒,土人春日视其苗,有一节,则一次有风。入药以无节者浸酒用,治一切风痹入骨,能拔之外出。

  卷三 草部上

  凤头莲

  出台湾内山,形如黄连,色紫,多细须茸茸然,分歧如凤头。故名。

  性平,治咽喉一切诸症。

  卷三 草部上

  梨松果

  如肥皂,出台湾。

  治疔疮磨涂。

  卷三 草部上

  蒲包草

  活人书:又名鬼蜡烛。新语云:水蜡烛,草本,生野塘间,秋杪结实,宛与蜡烛相似。

  有咏者云:风摇无弄影,煤具不燃烟,以其开花结实,俨似蜡烛,故名。芦苇荡中颇多,土人采其实,以治金刃伤止血用。

  治瘰 :蒲包草连根采来,洗去泥,切寸段。砂锅煎汤,代茶饮,不论男女皆愈。但妇人服此,愈后终不受孕。须服北京真益母丸四五两,可解之。

  汪连仕采药书:蒲萼即蒲草。南人呼莎草,北人呼板枝花,结实为鬼蜡烛,其粉即蒲黄。

  卷三 草部上

  鬼扇草

  采药录:鬼扇草生石壁上,叶面青,有直纹如白果叶状,枝枝生如扇骨,人若打死在地,捣此草汁灌,入口即苏醒。

  卷三 草部上

  鱼须

  采药录: 鱼须草梗叶青色,面起直纹,叶叶有须二条,其根如竹鞭状。

  治疔疮一切诸疮。

  汪连仕云: 鱼须沿藤如豆,叶二丫,内生二须,根白而粗,专治外科一切疔疮肿毒,罨之立消。

  卷三 草部上

  紫背稀奇

  采药录:紫背生阴山,着地布苗,叶有两大两小,面灰色,有直纹,背微紫,若起心,有藤一二尺长,叶尖,对生。

  治痘毒。用活草一斤作二服,酒煎下,已成速愈,未成立消。

  卷三 草部上

  雀麦

  汪氏采药书:即雀角花。此花令人蠲忿,花象雀脚,猎人采熬药箭,呼为破关草。人以其内烂痔漏,呼为破管草。

  性热气烈,伤人肌肤,立能溃肿,须米醋炒用,腐肠之品,不入汤剂,惟外治点痔漏用之。

  (汪氏方)

  卷四

  草部中

  (七十种 附十种)

  卷四 草部中

  金豆子

  夜关门附

  百草镜:一名金花豹子,三月生苗,十月枯。虽豆类,却不起蔓。本高一二寸,分枝成丛。

  叶似槐而稍大,处暑时开黄花,五出磬口,蜡梅似之,结荚向上,类 而短,长只二三寸,实似绿豆而扁,皮有紫斑,较绿豆稍大,味淡。

  子:治疔痈如神。

  叶:治肿毒。茅氏传方:以叶晒研,醋和付。留头即消,或酒下二三钱。

  按:付澹庵草花诀:金豆子开黄花,子如绿豆,入滚茶,味清香,即草决明。周宪王救荒本草:有山扁豆,即茳芒决明。味甘滑,可作酒曲,俗呼独占缸,苗叶花子,皆可瀹茹,及点茶食,所载形状,亦与金豆子同。而濒湖纲目决明后附茳芒云:性平无毒,火炙作饮极香,除痰止渴,令人不睡调中,隋稠禅师采作五色饮以进炀帝者是也。无治疔肿之说,故并存以备考。

  卷四 草部中

  夜关门

  叶如槐,夜即合,开黄花,仁和笕桥人多种之。俞晓园云:有草木二种:草本者良,木本者按:纲目马蹄决明,叶亦如槐,昼开夜合;其叶本小末 ,秋开黄色花,或即系决明。

  但纲荚:治疝气。

  卷四 草部中

  接骨仙桃

  一名夺命丹、活血丹、蟠桃草。生田野间,似醴肠草,结子如桃,熟则微红,小如绿豆大,内有虫者佳。百草镜:仙桃草,近水处田塍多有之,谷雨后生苗,叶光长,类旱莲,高尺许,茎空,摘断不黑亦不香,立夏后开细白花,亦类旱莲而成穗,结实如豆大,如桃子中空,内有小虫在内,生翅穴孔而出。采时须俟实将红,虫未出生翅时收用,药力方全。盖此药之用全在虫,须晒焙令内虫死,若挂悬风干,恐内虫生翅而出,药亦无用矣。按:此草须芒种后采。若过夏至,则虫穴孔而出,化为小蚊,苞空无用矣。

  性温,味甘淡,消痈肿跌打,或捣汁,或屑服,俱效。

  治肝气和胃:集听云:一名八卦仙桃,此草生田野,叶如石榴叶,实如桃子,绝小,内生小虫者真。取实连虫用。一方专治肝气胃气小肠疝症,用仙桃草有虫者,金桔核,福桔核,荜澄茄,各等分,为末,砂糖调丸绿豆大,每晚服一钱许,至重者二服断根。

  治劳损虚怯:百草镜云:取有虫仙桃草,用童便制透,入补药用。

  治吐血:百草镜云:用新鲜接骨仙桃草捣汁,加人乳和服,按:吐血诸方,皆用凉血之剂,惟此药性热,加人乳能引血归经,故妙。

  跌扑损伤:救生苦海:用地苏木五钱,八角金盘根一钱,接骨仙桃草五钱,臭梧桐花三钱,

  卷四 草部中

  七叶黄荆

  山黄荆附

  一名猪卧草。地五爪、珠子草、乌食草、乌蛇草、七弦琴。亦名七叶黄荆藤,生土墙脚下阴地,叶尖长,相对三四行成一瓣,茎上起棱一凹,间紫色,白露后抽心,高三五尺,开细白花成簇,结子亦细碎,霜后红如珊瑚细珠,根长而白,入药。 百草镜云:此种有木本者,名扦扦活。治跌扑痈肿。

  味甘,生服能令人吐。

  治劳力伤跌打,鱼口漆疮,煎汤洗。

  治便毒:捣汁,将肥皂一个 存性,调酒服,渣敷患处罨之。

  治跌扑损伤,闪腰挫气痛。集听云:此秘方也,用乌蛇草晒干为末,砂糖酒调服,最凶者加名,一曰乌蛇草、一曰乌龙草、一曰猪卧草、一曰七叶黄金,因其叶七片一枝,或五片,大者九片,其根名千秋藤,九十月间顶上结红子,晒干吞之,可治疝气。

  汪连仕草药方:七叶黄荆,俗呼扦扦活,又名放棍行,又名珊瑚配,与乌蛇草别。行血败毒

  卷四 草部中

  山黄荆

  玉环志:叶似枫而有杈,结黑子如胡椒而尖,可屑粉煮食。又有水荆,似藜,结黑子,不可食。翦其枝可以接梨,入药用山荆。

  消食下气。

  退管方:黄荆条所结之子,炙燥为末,五钱一服,黑糖拌,空心陈酒送服。专治痔漏之管,九窍出血:救生苦海:黄荆有二种,赤者为苦,青者为荆,其木心方,其枝对出,一枝五叶或七叶,叶如榆叶长而尖作锯齿。五月时开花红紫色,成穗,子如胡荽子大,有白膜皮包裹,用其叶捣汁,酒和服二合,立止。

  骨蒸劳热:养素园验方:六月雪,黄荆子、 草、何首乌、当归、川芎、熟地、白茯苓、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服,有痰加半夏。

  漆疮:姚希周经验方:乌蛇草不论鲜干,一握,煎汤一洗即愈。

  伤寒发热而呃逆者:回春:用黄荆子不拘多少,炒,水煎服立止。

  杖疮起疔甲:黄荆子焙干为末,搽上即开,不用刀刮。

  肝胃痛:周山人方:用黄荆子研末和粉作团食,一二次断根。

  脚蛀:用氏方:用黄荆嫩脑叶捣烂罨上即愈。

  卷四 草部中

  救命王

  金不换附

  一名死里逃生。

  治小儿感冒,风寒咳嗽,大人伤力损伤吐血,诸风疼痛,无名肿毒。

  卷四 草部中

  金不换

  亦名救命王,似羊蹄根,而叶圆短,本不甚高。此草出于西极,传入中土,人家种之治病,立春后生,夏至后枯,用根。纲目三七亦名金不换,与此别。又木本亦有金不换。

  汪连仕草药方:金不换大叶者,为金钵盂大接骨草。细叶者,小接骨草。吐血颇效,因呼为吐血草,军中箭伤,罨之效。即呼箭头草。

  性平,破瘀,生新,治跌打,消痈肿,止血,愈疥癣,和糖醋捣擦。

  虫伤,用叶捣涂。治肺痈。

  叶能伸臂力,开硬弓,臂痛或力弱不能弓者,取其叶揉软覆膊上,以帛束之,过夜痛者即定疼,且全力俱摄入臂上,开弓更不费力。营伍需为要药。

  肿毒初起:百草镜:金不换草,根叶不拘、捣碎五钱,陈酒煎服。

  肺痈:百草镜:金不换草,取根一两,或叶七瓣,捣汁酒煎服,三次愈。不论口臭吐秽物者风痛:杨氏验方:金不换钱半,小活血,枳壳、苏叶、当归,各三钱;乌药、川芎各二钱,花粉五钱,老酒一斤,煎热服。

  跌打疼痛风气:慈航活人书:救命王即金不换,叶如冬菜叶,春夏用叶,冬用根,捣汁冲酒服。渣加毛脚蟹捣烂敷。如风气,只用渣敷。

  汪连仕方:行血破血,合地苏木落得打,共酒服。

  卷四 草部中

  黄麻叶

  医方集听云:此治主血之圣药,一名牛泥茨、一名三珠草、一名天紫苏。三月生苗如麻,叶有微毛,取叶嚼之,味如苦萝,久嚼微辛,大叶旁两小叶如杏叶,至八九月每叶生子三粒,状如粟米子,内一粒如菜子,嫩时青色,老即黑色,取子入药。治咳伤肺。开花细紫红色,自五月起,至十月止,处处有之。

  治血症:集验取叶同虎杖龙芽用。血崩:集验用黄麻叶连根捣烂,酒煎露一宿,次早服之。

  气症心疼肚痛,痢疾痞结。

  子:治咳伤肺。

  汪连仕云:大麻子即黄麻子,性热行血,医人合麻药共风茄用。

  卷四 草部中

  六月霜

  丁未,余馆奉化,邑人暑月俱以此代茶,云消食运脾,性寒,解暑如神。五月内山村人率刈干束缚,挑入城市售卖,予以百钱买得一束,如干薄荷状,而长大倍之,茎上缀白珠成穗。

  土人云:子能下气消食,更甚于枝叶,偶得痞闷不快,因取一枝冲汤代茶饮,次日,即健啖异常,所言信不妄也。三才藻异:一名六月冷,即曲节草也。性寒,故名。花似薄荷,叶似刘寄奴,名蛇蓝。

  解暑:消积滞,小儿暑月泡茶食之佳。

  性苦寒,亦浓肠胃,止痢开膈,食之令人善啖,凡伤寒时疫,取一茎带子者煎服之,能起死按:纲目曲节草:一名六月霜。濒湖所引图经云:甘平无毒,治发背消痈拔毒,同甘草作末,米汁调服。而他治有殊功,并未言及,今仍补之。

  卷四 草部中

  山海螺

  生山溪涧滨隰地上,叶五瓣,附茎而生,根如野狼毒,皮有绉旋纹,与海螺相似,而生于山,故名。虽生溪畔,性却喜燥,枝叶繁弱,可以入盆玩。 百草镜云:生山土,二月采,绝似野狼毒,惟皮疙瘩,掏破有白浆为异。

  其叶四瓣,枝梗蔓延,秋后结子如算盘珠,旁有四叶承之。

  治肿毒瘰 ,取汁和酒服。渣敷患处。

  汪连仕云:苗蔓生,根如萝卜,味多臭,治杨梅恶疮神效。 王安采药方山海螺,一名白河车,加紫河车、红白石膏,名四圣散。治肠痈便毒,脏毒乳痈疽皆效。

  卷四 草部中

  水杨柳

  张琰种痘新书云:水杨柳仍草本,生溪涧水旁,叶如柳,其茎春时青,至夏末秋初则赤矣。

  条条直上,不分枝桠,至秋略含赤花。凡痘焦紫干枯者,以此洗之,立见光亮,浆水即行,其效如神。已洗之后,若往视之,则已洗未洗之处,其明润焦暗,形色判然。取水行浆之效,孰有速于此者。但须用巾蘸其药水,频频与拭,必水足而后已也。若秋冬叶落,取根用之。濒湖纲目木部有水杨,亦主痘毒。引魏直爱心鉴浴痘法,但所载形状,与此全别。惟于集解下注有赤杨,与张琰所说,不甚相远,而又无主治,故为补之。

  性微寒,味缺。凉血解毒,痘疮焦黑,浴之立起。

  治跌打损伤, 瘟 疫,解暑郁恶毒。

  治痘:水杨柳汤。张琰治痘红紫干燥不起浆,有水杨柳汤。云古方所载:是木细叶红梗,枝上有圆果,果有白须散出,此等俗呼水杨梅,以其果似杨梅也。余未试用,余常用者,乃是草生水边,叶如柳叶,其梗至秋则红赤,无果结。此草冬用枝梗及根,春夏秋用枝叶,凡痘红紫干枯不起水者,内服活血解毒之剂。外用此煎水拭头面,连拭数次,立见光润,即具行浆之势,所未洗者,其色不变。

  手足拘挛 费建中救偏琐言用草本水杨柳酒煎服,甚验。

  痔漏洗方:传信方:水杨柳根煎汤洗,俟虫出愈。

  膀胱落下:刘羽仪验方:此名茄病,其色或紫者可治,白者不可治。黄连一钱,狗脊、水杨柳根、五倍子、鱼腥草四味,多寡不拘,枯矾钱许,共为末,煎汤先熏后洗,乘热时轻轻托进,睡卧一二日即愈。再服调理药。

  毛世洪经验集:扦扦活,即水杨柳。其根可治杨梅结毒。

  卷四 草部中

  小将军

  一名研星草,散血丹。生阴湿地,立春后,有苗叶类狗卵草略大,茎微红,谷雨后开花细小,结子二粒,如荷包草子。 百草镜:二月发苗,叶如双珠草,节间生子,如鹅不食草子而略大,三月采,五月枯。

  葛祖方:治黄胆香港脚,丹毒游风,吐血咳血。

  百草镜:治跌扑刀伤痈肿,痰中带血,洗疥疮。

  采药志:性温败毒,治杖伤,跌打损伤,捣汁酒和服。渣罨患处,立刻消肿而愈。

  余居士选要方:治跌扑,用五灵脂三钱,麝香钱半,小将军草三两鲜者取汁,先将酒煎上二味,待好去渣,再入药汁滚一二沸,取服。

  僧鉴平言:此草治疔肿如神,不论疔生何处,及何种疔,皆可用。此捣极烂敷疮口留头,次日即干紧肉上,洗去再敷,至重者付二次即愈。轻者一涂即好,真救疔垂死之圣药也。亲试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