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
土茜草
一名地苏木。过山龙。风车草。此南方所产茜草也。叶四五辨成一丛,攒茎节而生,方梗柔蔓,皮糙涩棘人指,独茎直上一二尺,乃有分歧处。叶如箭镞,风吹能环转如车轮,故名。
又名八仙草,以其叶相对攒簇,枝叶间生也,其根黄赤色,不可染,又名活血丹。 百草镜云:此草秋时结实,小如梧桐子,实后枯,立夏后发苗。
百草镜:性平,入肝脾心经,治打伤跌压,活血,性善行血,无瘀者禁用。 葛祖方:治风气痛,通经下胎,黄胆,鬼箭打,瘕痞,蛇伤。 药鉴云:功专活血、治跌扑、痈毒、症瘕、经闭便血、崩中带下、痔漏风痹、鬼箭风、臌胀、黄胆、蛇伤。
疔疮:朱罗峰方:过山龙、仙桥草、苍耳草、 草、紫花地丁、野苎麻根、六味等分,酒煎服取汗,须多服蟾酥丸,汗出咸者可治,若味淡,不可治。
又方:地苏木阴干为末,重者八钱,轻者五钱,好酒煎服,如放黄者,冲酒服,渣罨疔上。
卷三 草部上
野苎麻
采药志:天青地白草,又名川绵葱。即野苎麻也。
一名银苎。又名天名精。生天土河堑旁,立春后生苗,长一二尺,叶圆而尖,面青背白,有麻纹,结子细碎。根捣之有滑涎,入药用根,取松土者良,肥白无筋。按:此与地菘别。
性凉,治诸毒,活血止血,功能发散止渴,安胎,涂小儿丹毒,通虫胀,崩淋哮喘,白浊滑精,牙痛,喉闭骨哽,疝气,火丹疖毒,胡蜂毒蛇咬,发背疔疮,跌打损伤。 救生苦海:午日取野苎麻,阴干晒燥,搓熟,取白绒收藏。夏月遇有金刃伤者,敷之即止血,且不作脓。百草镜:跌扑,野苎根一两,捣碎,好酒煎服,尽量饮醉。 漆疮红肿,合紫霞膏,又为女科圣药。痘毒,以野苎麻去皮捣敷。痈疽发背,对口,一切无名肿毒,野苎麻捣汁,用无灰酒冲下,渣敷患处露头,盖被出汗,即出脓水痊愈。
跌打闪挫方:教师白宇亮传:大鲫鱼一尾,独核肥皂一个,胡椒七粒,黄栀子九个,老姜一片,葱头三个,野苎麻根一段,干面一撮,香糟一团,绍酒随数用,同前药合捣如泥,炒热敷患处,立愈。外用布包扎紧,次日青出即愈。救生苦海:治神鬼箭,用野苎麻川南星同捣敷。
徐若宁云:蛇虺咬,看伤处有窍是雄蛇,无窍是雌蛇,以针挑破伤处成窍,然后取野苎麻嫩头,捣汁和酒服之,三盏,绞剩渣敷伤口,能令毒从窍中出,伤立愈。将渣弃水中,永不复发。
卷三 草部上
鸡鸭脚艾
百草镜:叶细多歧,间有阔者,杂之姜蕤,如鸡鸭脚然,故名。搓之作艾香。
治香港脚疝气。
卷三 草部上
千里光
一名九里明。一名黄花草。纲目附见千里及下。按:千里光为外科圣药,俗谚云:有人识得千里光,全家一世不生疮。纲目不载,入外科用。 百草镜云:此草生山土,立夏后生苗,一茎直上,高数尺,叶类菊,不对生。 图经云:千里光生浅山及路旁,叶似菊而长,背有毛,枝干圆而青,春生苗,秋有黄花,不结实,采茎叶入眼药,名黄花演。
治目不清,去红丝白障,迎风流泪。百草镜。 明目,去星障,煎汤浴疮疡,合膏点赤眼,贴杨梅疮,狗咬,以千里膏掺粉霜贴之。治蛇伤。治四块鹅掌风。王三才医便:用千里光草一握,苍耳草一中握,朝东墙头草一小握,共入瓶内,水煎百沸,以手少擦麝香,向瓶熏之,仍用绢帛系臂上,勿令走风,三次即愈。千里光即金钗草是也。
治时疫赤鼻, 耳火眼,诸疮疖肿毒破烂,及鹅掌风,合千里光膏点赤眼,贴杨梅疮,加狗
卷三 草部上
小青草
五月生苗,叶短小,多茎,不甚高,开花成簇,红色两瓣,与大青同,但细小耳。一名蜻蜓草,一名苍蝇翅。纲目小青条集解下。引图经:生福州,三月生花,亦不载其形状,未免失考,且主治亦别。 圃事须知:小青一名淡竹花,此则另是一种。
味苦大寒,理小肠火,治儿疳积,赤目肿痛,疗伤寒热症,时行咽痛,治疳积。煮牛肉田鸡疳瞎,煮猪肝食。 黄胆,劳虐发热。 翳障初起。百草镜:小青草五钱,煮豆腐食。
雀目:百草镜:一名鸡盲,白昼见物,将暮即昏。鸡肝或羊肝取一具,不落水,小青草五钱,安碗内,加酒浆蒸熟,去草吃肝,三服即愈。加明雄黄五分尤妙。
卷三 草部上
泽半支
百草镜:叶如鼠牙半支,生山涧处,叶皆对节,夏开黄花如瓦松。
治蛇咬疔肿。
卷三 草部上
狐尾草
汪连仕采药书:狐尾草花如狐尾,九节,而生长水泽旁,名狐媚花。
主治吐血金疮(取根敷)。一切肿毒(根罨)。洗疮(用叶)。
卷三 草部上
金钱草
一名遍地香,佛耳草。俗讹白耳草、乳香藤、九里香、半池莲、千年冷、遍地金钱。其叶对生,圆如钱,钹儿草叶形圆,二瓣对生,象铙钹,生郊野湿地,十月二月发苗,蔓生满地,开淡紫花,间一二寸则生二节,节布地生根,叶四围有小缺痕,皱面,以叶大者力胜,干之清香者真。三月采,勿见火,纲目有积雪草,即此。但所引诸书,主治亦小异,故仍为补之,至纲目所载,言其治女子少腹痛有殊效,其方已载纲目,此不赘述。
味微甘,性微寒,祛风,治湿热。百草镜:跌打损伤,虐疾,产后惊风,肚痈便毒痔漏,擦葛祖方:去风散毒,煎汤洗一切疮疥,神效。采药志云:发散头风风邪,治脑漏白浊热淋,按:蒋仪药镜云:佛耳草下痰定喘,能去肺胀,止哮宁嗽,大救金寒,以之烈入热部,岂以其气辛耶。
白虎丹:祝氏效方:鲜野淡菜,即车前草。洗净,加遍地香捣烂,用白酒和汁绞出,鹅毛蘸搽患处即消。
疥疮:救生苦海:钹儿草加盐少许,搓熟频擦全化,然后洗浴,三次必愈;若用煎洗,反不见效。
疔疮走黄,毒归心。 慈航活人书:铜钱草,即遍地香。采叶捣烂,童便煎服,服后再饮好张介宾本草正:佛耳草味微酸,性温,大温肺气,止寒嗽,散痰气,散风寒寒热,亦止泄泻。铺艾卷作筒,用熏久嗽尤妙。
卷三 草部上
望江青
一名还精草、玉星草、银脚鹭鸶、血见愁、谷雨后发苗,生泽旁湖岸,方茎中空,叶狭长而尖,有锯齿,对节,小满后抽茎,开花成穗,细紫层层而上,寒露时枯根多须,节间方而白,极长,亦空明,根尤妙。
王圣俞云:银脚鹭鸶叶似胡麻而小,直茎可尺许长,其叶对生,根绝类水芹,味甘而多津液,采而以蜜拌蒸食,治肺虚失音,及久服最益人。西湖诸山皆有之,据此则似另一种,盖望江青根白而不长,若长者,乃银脚鹭鸶也。并存以俟考。
李氏草秘:望江青,俗呼天芝麻。以其叶似芝麻叶也。方梗,对节生叶,至春节间开红紫花凉苦。百草镜:性寒而味微苦,入肺经,吐血服之,生精还力,除湿热,去星障,疗肺痈,劳力伤,脱力黄,同金器煎服,愈惊风。
治打伤扑伤,最活血,捣汁冲酒服,渣罨伤处。一人闪足,痛不能举。无苗,寻其根,捣汁入煎剂三服而愈。同牛膝、芍药、当归、独活、玉钗草、活血丹、七叶草、五爪龙、放棒行、金雀脑、覆丝藤、 草等,和匀捣汁,加酒服之,损伤垂死,但得入咽可生。并治诸烂痛疮癣,吐血亦效。
目中去星翳障:百草镜:望江青一两,羊肝一具,同豆腐煮食。
吐血:白蜜二两,隔汤顿熟,望江青一两,煎汁冲蜜服。不论远年新起,一切血症,二服除二服妙。
乳痈乳核:秋泉家秘祖传天下第一奇方:专治乳痈乳核肿硬大者,服之即内消。用九龙川即龙见怕一两,细叶冬青即山黄杨五钱,龙爪紫金鞭即马鞭草又名龙爪草一两,金翦刀三钱,九节金丝草即望江青五钱,遍地金龙草即地五爪三钱,用无灰酒二碗,加香橼叶或桔叶十余片,煎钟半,饥时随量二三次服之,渣再煎服。
绝虐:望江青干者五钱,煎酒服。
予表戚张石港,生平常服望江青,每日用干者三钱,北枣六枚同煎食,如是三年,身轻脚健,终身无疾,其功不下参也。
卷三 草部上
无骨苎麻
接骨草 麻衣接骨 紫接骨附
即玉接骨:一名血见愁、玉钱草、麒麟草、玉连环、叶小圆,根如水芹。生湿阴处,立夏时发苗,逢节则粗,叶尖长,根蔓延,色白多粗节,类竹根。捣之汁粘,高者尺许,松土种之,极易繁衍。入药用根,百草镜云:玉盘龙,一名无骨苎麻。叶类苎麻而薄小,背不白,茎如箸,色明透,至九月,茎白明如水晶,上有细红点子。十月萎,采宜九月。一名玉梗半枝莲。捣之有白浆稠滑,纲目蒴 条释名云:即接骨草。苏恭云:叶似芹。寇宗 云:花白子青,十月,子乃红熟,有一二百子。时珍云:每枝五叶。按:群芳谱:则花白而叶不类,其根乃似水芹。今人捣汁,以续筋骨损折,颇验。名玉接骨。当是此种,然纲目无一语治折伤,且所引形状,率多含混,故特详晰补之。
性凉,味甘淡,入肺经血分,治吐血肠红下血,跌打损伤。采药志云:接骨草,又名玉梗金
卷三 草部上
接骨草
苗如竹节,出广西。粤语,此草丛生,高二三尺,叶大如柳而浓,茎有节,色绿而圆,花白,午开,自三月至九月不绝。群芳谱:四季花,一名接骨草。叶细,花小色白,自三月开至九月,午开子落,枝叶捣汁。可治跌打损伤,九月内剖根分种。肇庆志:接骨草出封川阳江,一名四季花,生园林中,茎绿而圆,叶长如指而尖,花白,跌伤骨节,捣烂敷之,可以接骨。而本草不载(李氏草秘:羊耳草又名接骨草。生墙崖上,叶如羊耳,专治接骨)。
性平,治折伤,续断骨,捣罨即愈。
卷三 草部上
麻衣接骨
生背阴山脚下,或涧旁。谷雨后发苗,叶类苎麻,背不白,对节生,节下则粗如鹤膝,作紫色。敏按:接骨草数种,俱产深山涧隰旁,近地罕得,人家间有种之者,然麻衣接骨每不易得。玉接骨性凉味甘而补,能和中调血,生髓益津,其功不仅专治折损。麻衣接骨,性温而行血,惟专治折损。故人多不传其种,辛亥,予馆临安,游西径山宝珠寺,见山门外遍隙地皆麻衣接骨,形状俨如土牛膝,而粗处作紫黯色,甚脆。折之从粗节处断;视之,紫透中心,诚为佳草,不易得。而山僧土人悉皆莫识,故得滋育盈畦也。
治跌打损伤。
卷三 草部上
紫接骨
生山上,与麻衣接骨相似,而叶茎俱紫,治跌扑劳伤损瘀。
汪连仕云:金宝相,一名金钵盂。罨金疮之圣药。又能散风透脓,一夜即透,其叶如蝴蝶花,根如商陆,即皱皮葱。今呼麻叶接骨。敏按:汪所论,当又是一种,亦非荔枝草,而又不是似牛膝之一种接骨也。
卷三 草部上
凤眼草
花上细粉附
此草苗如薄荷,叶微圆,长五六寸,谷雨后生苗,立夏后,枝桠间复生二小叶,节节皆有。
至秋后,二小叶中心白色,俨如凤眼,故名。八九月眼中开花,其花如须,长一二寸,紫黄色,亦可入药。 百草镜:凤眼草芒种后,其枝桠间二小叶中心,各起蕊一粒,如人两眼,细碎如石胡荽子状。至小暑后,色转红黄,渐抽长如须,此草自苗至老,叶皆有淡红晕。
敏按:经验广集:治小便不通,有皂角汤熏法。方中用凤眼草,乃臭春叶别名,与此名同物异。又荔枝草亦名凤眼草,与此亦异。
治一切风痹,活血去风,酒煎服立效。
室女干血劳:用凤眼草连根叶鲜者一两,加红花三钱,酒煎服,通经自愈。
四日两头虐:用凤眼草煮红枣,饮汁自愈(俱传信方)。
妇女经闭不通、发热劳症:凤眼草为末一两,红花炒二钱,水三钟,煎一钟,入黑糖五钱,空心服三五剂。见血方止(医学指南)。
遗精白浊:凤眼草炒干,研末五钱,冲热黄酒服。(医学指南)花上细粉:入癣药,杀虫定痒。
卷三 草部上
风膏药
桂海草木志:叶如冬青。粤志:肇庆七星岩产风药,丛生石罅,其叶圆浓,和酒嚼之,治风疾。一曰风草,一曰风菜。谚云:风病须风菜,即此。按:福宁府志:风藤草一名山膏药。
治风愈疮,或即此欤。
治太阳头疼,目昏眩。
卷三 草部上
竹叶细辛
即獐耳草,香胜细辛。
治脱力虚黄。(汪氏方)
卷三 草部上
离情草
出云南,夷中多有鬻之者,凡人为情欲锢闭,往往致死。得此草一茎煎服之,入口即豁如梦觉,断缘绝爱,亦不自知所以然也。按:段成式杂俎载左行草使人无情,范阳以之入贡,或即此类欤。又有合情草,与之相反,可知造物之生物,必有对待如此也。
已相思,绝情爱,如神。
卷三 草部上
和合草
此即合情草也。柳崖外编:永昌府澜沧江外,有和合草,根洁白,结男女交媾状,土人见之,用稻米周遭围之掘,方可得,否则遁去。有夫妇不谐者,服之即欢好。然载诸江船,辄沉溺不得渡。智者用长线系置岸侧,持线登舟,渡毕,然后引过。故滇省近边一带,时时有之。闻服之者曰:男视女,虽嫫母,西子王嫱不若也。女视男,虽丑亦潘安,虽老亦健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