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易读


  汤火伤,炒面水合敷,神效。(十二。)

  男子败积,同大黄末酒下。(十三。)

  女子败血。同上。(十四。)

  头风畏冷,水调饼敷之,数作汗出愈。(十五。)

  染发令黑(十六。)

  噎食,荞麦秸烧灰淋汁,煎取白霜一钱,硼砂一钱,为末,每酒下五分。(十七。)

  本草易读卷五

  粳米二百

  陈者下气,宜病患。

  甘,平,微寒,无毒。补中和胃,益气除烦,清热止渴。壮筋骨而益肠胃,和五脏而好颜色。

  霍乱吐泻,烦渴,入水研汁,合竹沥服之。(验方第一。)

  赤痢热躁,入水研汁,入瓶中,贮井底一宿,平旦服之。(第二。)

  自汗不止,杵粉绢包扑之。(第三。)

  五种尸病,水煮一沸常服之。(第四。)

  猝心气痛,水煎一沸即服。(第五。)

  初生无皮,杵粉扑之。(第六。)

  小儿面耳生疮,嚼敷之。(第七。)

  胎动腹痛,下黄汁,脉欲散,同黄 煎服。(第八。)

  本草易读卷五\粳米二百

  淅二泔

  即大米泔第二次也。

  止烦渴而清热,利小便而凉血。

  吐血不止,温服频频。(验方第一。)

  鼻血。同上。(第二)

  服药过剂饮之良。(第三。)

  本草易读卷五

  糯米二百零一

  糯性粘滞,小儿病患忌之,痘病喜之。

  甘,温,无毒。补脾益肺,益气止泻。坚大便而缩小便,收自汗而发痘疮。

  自汗不止,杵粉入龙骨、牡蛎扑之。(验方第一。)

  霍乱烦渴,蜜水研汁服之,大米尤良。(第二。)

  消渴不止。同上。(第三。)

  下痢噤口,糯谷三两,炒出白花去壳,姜汁拌湿,再炒为末,白汤下。(第四。)

  久泄食减,糯米二两,水浸一宿,炒熟为末,入山药一两,每日平旦用半盏。入沙糖二匙,胡椒末少许,以滚汤调食,其味极佳,久服令人有子。神方也。(第五。)

  鼻血不止,诸药不效,用糯米炒黄为末,每新水下二钱。仍吹鼻少许。(第六。)

  自汗不止,同麸皮炒末,每米饮下二钱。(第七。)

  女人白淫,同花椒醋丸服。(第八。)

  风犬咬伤,糯米一合,斑蝥七枚,同炒黄去蝥,再入七枚,炒黄去蝥,又入七枚,待米出烟,去蝥为末,香油合敷,小便利佳。(第九。)

  虚劳不足,入猪肚内,蒸干捣丸,日日食之。(第十。)

  腰痛虚寒,炒熟袋盛,拴靠痛处。内研服八角茴,酒下。(十一。)

  金疮痈肿,糯米不拘多少,端午前四十九日,以冷水浸之。一日再换水,轻淘转,勿搅碎。

  至端午日取出阴干,绢袋盛,悬通风处。每用旋出,炒黑为末,冷水调如膏,随疮大小,裹定疮口,外以布包,勿令动,直候疮瘥。若肿毒初起,敷之一夜即消。(十二。)

  喉痹 腮,用前膏贴之,干再易。(十三。)

  竹木签刺,以前膏贴之,一夜刺出在药内也。(十四。)

  烦渴不止,糯米泔水任意饮之。(十五。)

  本草易读卷五

  黍米二百零二

  多食发故疾、闭气。

  甘,温,无毒。益气补中。

  杖疮肿痛,烧灰香油敷之。不作瘢。(验方第一。)

  小儿鹅口,嚼汁敷之。(第二。)

  心痛不瘥,四十年者,取泔汁温服。(第三。)

  闪肭脱臼,赤黑肿痛,黍米粉、铁浆粉各半斤,葱一斤,同炒研末,酒服三次,再入少醋贴之。(第四。)

  本草易读卷五\黍米二百零二

  稷米

  甘,寒。益气补中,凉血解毒。

  辟除瘟疫,令不相染,稷米为末,顿服之。

  本草易读卷五\黍米二百零二

  丹黍米

  止嗽下气,退热除渴。甚治霍乱,亦调泻痢。

  令妇不妒,同薏仁丸服。(验方第一。)

  男子阴易,酒煎三两发汗。(第二。)

  本草易读卷五

  蜀秫二百零三

  甘,涩,温,无毒。温中涩肠。

  本草易读卷五\蜀秫二百零三

  蜀秫根

  利小便止喘。烧灰酒服,治难产。

  小便不通,蜀秫根三两,扁竹一两,灯草百茎,每流水煎半两。(验方第一。)

  本草易读卷五\蜀秫二百零三

  玉蜀秫

  甘,平,调中开胃。

  本草易读卷五\蜀秫二百零三

  玉蜀根叶

  治小便淋沙石痛甚,煎汤服。

  本草易读卷五

  粟米二百零四

  甘,咸,微寒。养肾益气。治胃热而止渴,除霍乱而利小便。

  反胃吐食,为粉,水丸豆大,煮七枚,纳醋中吞之。(验方第一。)

  胃热消渴,陈粟米炊饭,干食之。(第二。)

  鼻血,为粉,水煮服。(第三。)

  本草易读卷五\粟米二百零四

  粟米泔

  饮服止霍乱烦渴,洗浴疗皮肤瘙疥。

  本草易读卷五\粟米二百零四

  谷芽

  甘,温。开胃快脾,下气和中,消食化积。

  本草易读卷五\粟米二百零四

  杵头细糠

  粟秫之糠也。

  气膈噎塞,刮取含之,亦可煎呷之,亦可蜜丸含咽。(验方第一。)

  咽中如有物,吞吐不利,杵头糠、台参、莲肉煎服。(第二。)

  本草易读卷五

  薏苡仁二百零五

  糯米同炒用。

  甘,微寒。入足太阴、足阳明经。利水泻湿,退热除淋。舒筋急拘挛,止咳唾脓血。治香港脚而除风,止消渴而杀虫。

  水肿喘急,用郁李仁二两,水研取汁,煮薏苡饭食。(验方第一。)

  咳唾脓血,用半斤,杵破,水煮,入酒少许服。(第二。)

  薏苡附子散

  苡仁(半斤) 附子(二两)

  煎服。治胸中痹塞或隐痛。(诸方第一。)

  薏附败酱散

  上方加败酱。

  为散煎服。治肠痈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身无热,脉数者。(第二。)

  薏仁粥

  治久风湿痹,水肿胸痹,筋挛等症。盖薏仁杵粉,同大米作粥食之是也。(第三。)

  本草易读卷五

  粟壳二百零六

  去蒂筋膜,醋炒或蜜炙用。

  酸,涩,微寒,无毒。敛肺涩肠。止泻痢而固脱肛,疗遗精而止久嗽。

  泻痢赤白,蜜炙蜜丸服。(验方第一。)

  热痢便血,醋炙,同陈皮末,乌梅汤下。(第二。)

  久痢不已,蜜丸弹大,每姜水下一丸,病危者不用。(第三。)

  水泻不止,同乌梅、大枣煎服。(第四。)

  久嗽不止,谷气素壮者即效。蜜炙末,蜜水下。(第五。)

  久嗽虚嗽,多年不愈,同乌梅为末,白汤下。(第六。)

  壮人猝痢,同乌梅、灯心草引煎服。(第七。)

  嗽而遗尿,同五味子服。(第八。)

  本草易读卷五\粟壳二百零六

  粟米

  甘,平,无毒。行风气而逐邪热,治反胃而开胸疾。甚止泻痢,尤润燥枯。

  本草易读卷五\粟壳二百零六

  鸦片

  酸,涩,温,有小毒。治泻痢脱肛,涩丈夫精气。

  一粒金丹

  真鸦片(一分)

  大米饭捣合三丸,每重钱许。每服一丸,未效再进,不可多服。忌醋。通治百病。风瘫,酒下;口目不正,羌活汤下。百节痛,独活汤下。正头风,羌活汤下。偏头风,川芎汤下。眩晕,防风汤下。阴毒,豆淋酒下。疟疾,桃、柳枝汤下。痰喘,葶苈汤下。久嗽,干姜、阿胶汤下。劳嗽,冬花汤下。吐泻,藿香汤下。赤痢,黄连汤下。白痢,干姜汤下。噤口痢,白术汤下。脐下痛,灯心汤下。诸气痛,木香酒下。热痛,栀子汤下。小肠气,小茴汤下。

  血气痛,乳香汤下。脉痛,酒下。噎食,生姜、丁香汤下。血崩,灵脂汤下。慢脾风,砂仁汤下。其余诸症,审其所引可也。(诸方第一。)

  本草易读卷五

  黑豆二百零七

  炒食极热,煮食则寒。紧小者良。

  甘,平,微寒,无毒。补肾镇心,解毒散热,利水下气,活血去瘀。涂一切肿毒,解诸般风热。除心腹之痛满,散产后之滞瘀。

  颈项强硬,不得回顾,蒸热,布包枕之。(验方第一。)

  风毒攻心,烦躁恍惚,水煮服。(第二。)

  猝风不语,煮汁服。(第三。)

  喉痹不语。同上。(第四。)

  目赤肿痛,蒸数包,五更时,更互熨之。(第五。)

  胁痛如打,炒焦入酒煮沸,服之取醉。(第六。)

  腰胁猝痛。同上。(第七。)

  猝然腰痛,拌炒热熨之。(第八。)

  香港脚冲心,水煮服。(第九。)

  身面浮肿,水煮,再入酒煮服。(第十。)

  新久水肿。同上。(十一。)

  腹中痞硬,姜引水煎。(十二。)

  水痢不止,炒末,每米饮下三钱。(十三。)

  霍乱胀痛,微炒末,水下。(十四。)

  男子便血,炒焦、热酒淋服。(十五。)

  一切下血,皂角汤浸,炒熟,猪油丸服。(十六。)

  小儿沙淋,百二十粒,生草一钱,南滑一钱,水煎服。(十七。)

  肾虚消渴,难治者,炒,同花粉丸服。(十八。)

  昼夜不眠,以新布火炙熨目。再蒸黑豆数包,更枕之。(十九。)

  天行疫疠发肿,炒,同炙草煎服。(二十。)

  一切菜石食物毒,同甘草服。(二十一。)

  酒食毒,煮食得吐良。(二十二。)

  信石毒,煎服。(二十三。)

  诸鱼毒,煮服。(二十四。)

  巴豆毒,利不止者,煮服。(二十五。)

  汤火伤,煮食易愈。(二十六。)

  打头青肿,炒末,水合敷。(二十七。)

  堕跌内瘀,煮服。(二十八。)

  痘疮湿烂,为末敷之。(二十九。)

  小儿头疮,炒末,水合敷之。(三十。)

  染发令黑,醋煮熬稠染之。(三十一。)

  牙痛,煎漱。(三十二。)

  月水不断,炒烟尽,入酒沃之服。或不见,心热者忌。(三十三。)

  妊娠腰痛,酒煎服。(三十四。)

  子死腹中,醋煎服。(三十五。)

  胞衣不下,酒煎服。(三十六。)

  菜中蛇毒,为末,酒浸绞汁服。(三十七。)

  身如虫行,水浸绞汁,旦旦洗之。(三十八。)

  脚 中痒,出黄水,风疽也。以青竹筒三尺,将黑豆入内,以马粪、糠火烧熏,以器承两头,取汁搽之。先以米泔合盐洗之。(三十九。)

  小儿血淋,黑豆叶煮汁服。(四十。)

  豆淋酒

  黑豆(三升)

  炒熟入瓶中,以热酒沃之,经一日。每取温服取汗。治产后百病,产后诸风,或背强口噤,或烦热螈 ,或身头皆肿,或身痒呕逆直视,或手足顽痹,头眩目昏,皆虚热中风也。中风口斜,头风头痛,破伤中风。(诸方第一。)

  黑豆补虚丸

  黑豆(五升)

  煮烂去皮,捣末猪膏作丸豆大。每酒下百丸。长肌增颜,填髓益气,补虚能食。肥人不可服

  荒年避谷神丹

  黑豆(五斗,蒸三遍去皮) 大麻子(三升,浸一宿,蒸二遍,令口开)

  取各捣为末,再合捣作团如拳大,入甑中蒸之,从戌至子,寅时出甑,午时晒干为末。

  干服之,以饱为度,不得食一切他物。第一顿得七日不饥,第二顿四十九日不饥,第三顿三百日不饥,第四顿二千四百日不饥,更不必服,永不饥也。令人强壮,永不憔悴。口渴即研大麻子汤饮之,转更滋润脏腑。若要重食他物,用葵子三合,研末煎汤令服,取下药如金色,任食诸物,并无所损。真仙方也。(第三。)

  本草易读卷五\黑豆二百零七

  豆黄卷

  炒用。黑豆生芽干之。

  甘,平,无毒。益气宜肾,破血止痛。除胃中积热,消水病胀满。舒筋挛而止膝痛,润肌肤水肿喘急二便涩。同大黄为末,每葱白、陈皮汤下二钱,以利为度。(验方第一。)

  头风筋挛,膝痛,便结,炒末水下,日二。(第二。)

  本草易读卷五

  黄豆二百零八

  甘,温,无毒。宽中下气,利肠消水。

  本草易读卷五\黄豆二百零八

  豆油

  辛,甘,热,微毒。

  痘后生疮,烧豆为末,香油合敷。(验方第一。)

  损伤肿痛烂,豆腐渣炒热熨之,良效。(

  本草易读卷五

  赤小豆二百零九

  甘,酸,无毒。散血消肿,排脓清热,止渴解酒,通乳下胎。利小便而消水肿,治香港脚而疗泻痢。敷一切疮痈,涂诸般热毒。

  水气肿胀,赤小豆五合,大蒜一颗、生姜五钱、商陆一条同捣,同水煮烂,去药,空心食豆,旋旋啜汁令尽,肿自消也。(验方第一。)

  肿从脚起,入腹杀人。赤小豆三斤,煮烂取汁,温渍足膝。若已入腹,但食小豆,勿杂他食,亦愈。(第二。)

  水肿腹大,入白茅根同煮食之,以消为度。(第三。)

  下部卒痛,同黑豆蒸熟,作二包,更互坐熨之。(第四。)

  水谷痢疾,一合,同黄蜡三两煎服之。(第五。)

  热毒下痢,为末水煎。(第六。)

  舌上出血如有孔,水研绞汁服。(第七。)

  热淋血淋,炒末同煨葱捣烂酒下。(第八。)

  重舌鹅口,为末醋合敷。(第九。)

  小儿不语,为末,酒合敷舌下。(第十。)

  牙痛,为末,搽之吐涎,及吹鼻。(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