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择要纲目


  平性药品

  蛤蚧

  (凡用须炙令黄色熟捣。口含少许。奔走不喘息者、乃为真也。可入丸散。其毒在眼。

  须去眼及甲上尾上腹上肉毛。雄为蛤。雌为蚧。身长四五寸。尾与身等。药力在尾。尾不全者不效。)

  【气味】咸平有小毒。

  【主治】积久咳嗽。肺痿咯血。肺痈急。通水道。昔人言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蛤蚧补肺气。定喘止渴。功同人参。益阴血。助精扶羸。功同羊肉。

  平性药品

  桑寄生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去女子崩中不足。安胎及产后余疾。下乳汁。助筋骨。益血脉。

  平性药品

  枣仁

  【气味】酸平无毒。

  【主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痛湿痹。安五脏。疗心烦不得眠。补中益肝气。泄虚汗烦渴。其子肉味酸。食之使不思睡。核中仁服之。疗不得眠。正如麻黄发汗。根节能止汗也。大抵酸枣实生用之味酸性收。专主肝病寒热结气。酸痹久泄。脐下满痛之症。其仁炒熟用。则甘而润。故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症。皆足厥阴少阳药也。今人专以枣仁为心家之药。则不明此理矣。盖木为心之母。谓虚则益其母可也。

  平性药品

  远志

  【气味】苦温无毒。(须去心。仍用甘草汤浸一宿。焙干用。肾经气分之药也。)

  【主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强志倍力。妇人血噤失音。小儿客忤。肾积奔豚。治一切痈疽。但远志入足少阴肾经。非心经之药。其功专于强志益精。令不健忘。盖精与志。皆肾经之所藏。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而善忘也。三因方云。远志酒治痈疽有奇功。盖亦补肾之功也。

  平性药品

  没药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破血止痛。疗金疮杖疮诸恶疮痔漏。卒下血。破症瘕宿血。损伤瘀血。消肿定痛生肌。大概乳香活血。没药散旧而生新。皆能止痛消肿。故方药中每相兼而用之也。

  平性药品

  茯神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五劳口干。止惊悸。疗风眩风虚。开心益智。安魂魄。养精神。补劳乏。主心下急痛坚满。人虚而小肠不利。加而用之。神木即茯神心内木。疗毒风筋挛。心神惊掣。治香港脚痹痛。

  平性药品

  (白赤)茯苓

  【气味】甘平无毒。浮而升。阳也。白者入手太阴足太阳经气分。赤者入足太阴手少阴太阳气分。

  【主治】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止消渴。大腹淋沥。膈中痰水。

  开胸肺。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开胃止呕逆。安心神。主肺痿痰壅。小儿惊痫。女人热淋。暖腰膝。安胎。除湿益燥。缓脾生津。导气平火。开腠理。泄膀胱。疗肾积奔豚。

  赤茯苓主治。破结气。泻心小肠膀胱湿热。利窍行水。盖茯苓之白入壬癸。

  赤者入丙丁。味甘而淡又降也。为阳中之阴。服食至要云。茯芩通神而至灵。和魂而炼魄。利窍而益肌。浓肠而开心。调荣而理卫。大抵得松之余气孕毓而成。属金之质。小便多能止之。小便涩能利之。止之者何。茯苓多益心脾。性美。下能接引诸温暖药归就肾经。肾得真火而真气固。故八味丸之不离茯苓者是也。利之者何。凡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茯苓淡渗而色白为金之象。金之令上行而下降。金能生水。

  涩者有不利之乎。然本草言茯苓利小便。伐肾邪。有降而下之之功。而丹溪又言阴虚者不宜用。似亦相反何也。盖肺虚心虚胞热厥阴病者皆虚热也。其人必上热下寒。脉虚而弱。法当用升阳之药。以升水降火。膀胱不约。下焦虚者。乃火投于水。水泉不藏。脱阳之症。其人必肢冷脉迟。法当用温暖之药。峻补其下。交济坎离。二症皆非茯苓淡渗之药所能益其元气。

  朱氏之谓阴虚不可用者。此之谓也。素问云。心虚则少气遗溺。下焦虚则遗溺。胞遗热于膀胱则遗溺。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厥阴病则遗溺闭癃。朱氏之不欲骤用者。其深明于此理也。若肺气盛者实热也。其人必气壮脉强。寒淫所胜。素问所云肺气盛则便数而欠。非茯苓之淡渗。何以分阴阳而导湿。本草之必用以伐肾邪者。此之谓也。

  平性药品

  小麦

  【气味】甘微寒无毒。入少阴太阳之经。

  【主治】养心及肝。其功除烦止渴。收汗利溲止血。新者性热。陈者平和。浮者主治虚汗。

  麦麸性凉而热。凡人身体疼痛及疮疡肿烂沾渍。或小儿暑月痘疮烂溃。不能着席睡卧者。并用夹褥盛麸缝合。藉卧为良。

  平性药品

  白附子

  【气味】辛甘大温有大毒。入阳明经能引药势上行。

  【主治】中风失音。一切冷风气。面 瘢疵。小儿毒暑入心。痰塞心孔。昏迷搐搦。非瞑眩之剂。不能伐之。三生丸君白附子。此之谓也。

  平性药品

  紫河车

  (采得投长流水洗净血污。蒸捣入药为良。筋膜乃初结真气。不可剔去。)

  【气味】甘咸无毒。

  【主治】血气羸瘦。男女一切虚损劳极。癫痫失志恍惚。安心养血。益气补精。

  平性药品

  大枣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属土而有火。味甘性缓。甘先入脾。为脾经血分之药。仲景治奔豚用大枣汤。滋脾土以平肾气也。治水饮胁痛有十枣汤。益土而胜水也。方药中用姜枣作引。温以补不足。甘以缓阴血也。有齿病疳病患不宜啖枣。小儿尤不宜食。令齿黄生 。与葱同食。令人五脏不和。与鱼同食。令人腰腹痛。

  平性药品

  龟甲

  (凡使锯去四边。石上磨净。炭火炮过。醋涂酥炙。或以酒炙用。)

  【气味】甘平有毒。

  【主治】血滞麻痹。久嗽虚疟。属金水。功长于补阴。治血治劳。盖龟鹿皆灵而有寿。龟首常藏向腹。能通任脉。故取其版以补心补肾补血以养阴也。鹿鼻常反向尾。能通督脉。故取其角以补命补精补气以养阳也。古人制龟鹿二仙膏见神工之能事矣。龟下甲治漏下赤白。破症瘕。去瘀血。止血痢。续筋骨。疗劳倦。四肢无力。腰脚酸痛。

  平性药品

  神曲

  (凡用炒黄以助土气。陈久者良。)

  【气味】甘辛温无毒。阳中之阳也。入足阳明经。

  【主治】化水谷宿食症结宿滞。健脾暖胃。霍乱泄痢。炒研酒服。回产妇乳。

  平性药品

  五加皮

  【气味】辛温无毒。五加者五车星之精也。水应五湖。人应五德。位应五方。物应五车。故青精入茎。则有东方之液。白气入节。则有西方之津。赤气入花。则有南方之光。玄精入根。则有北方之 。黄烟入皮。则有戊己之灵。五神镇生。相转育成。饵之者真仙。服之者反婴。

  【主治】风湿痿痹。壮筋骨。顺气化痰。添精补髓。男子阴痿囊下湿。小便余沥。女人阴痒及腰瘠痛弱。酿酒饮治四肢拘挛。去皮肤风湿。

  平性药品

  僵蚕

  【气味】咸辛平无毒。浮而升。阳中之阳也。入厥阴阳明之药。

  【主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男子阴痿。女子崩中赤白。产后腹痛。灭诸疮瘢痕。疗一切金疮疔肿风痔。盖僵蚕属火兼土与金。木老得金。气僵而不化。治喉痹者。取其清化之气。从治相火者。取其散浊结滞之痰。因其气相感。而以意使之者也。有枸杞蚕一种。生枸杞树上。取之曝干晒用。主治益阳道填精。炙黄入地黄丸。功长于补肾。治肾家风虚。

  恶(桑螵蛸 桔梗 茯苓 茯神 萆 )

  平性药品

  百合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补中益气。止涕泪。除心下急满。润肺止嗽。仲景治百合病。有百合知母汤。百合滑石代赭汤。百合鸡子汤。百合地黄汤。凡四方病名百合。而用百合治之。不知何义。

  平性药品

  阿魏

  (臭而止臭者。乃为真。验法有三。一以半铢安熟铜器中一宿。至明沾阿魏处白如银汞。无赤色。一以一铢置五斛草自然汁中一夜。至明如鲜血色。一以一铢安于柚树上树立干。

  便是真者。)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杀诸小虫。去臭气。破症积。除邪鬼蛊毒。解自死牛羊马肉诸毒。消肉积。祛传尸冷气。辟温治疟。

  平性药品

  龙眼肉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五脏邪气。安志。除蛊毒。去三尸虫。久服强魄聪明。开胃益脾。性味和平。严用和归脾汤。治思虑劳伤。用龙眼肉取甘味归脾。能益人之智。通神明也。

  平性药品

  鼠粘子

  【气味】辛平无毒。阳中之阴。升也。

  【主治】其用有四。治风温瘾疹咽喉风热。散诸肿疮疡之毒。利凝滞腰膝之气。

  平性药品

  蓖麻子

  【气味】甘辛平有小毒。阴也。

  【主治】性善收能追脓。取毒。又能出有形之滞物。故取胎产胞衣刺骨。胶血者用之。

  平性药品

  礞石

  【气味】甘咸平无毒。其性下行。阴也沉也。乃足厥阴之药。

  【主治】肝经病。故宜以礞石之重坠。疏快其滞。使木平气下。而痰积通利也。然只可用之救急。若气弱脾虚者不宜僭服。

  平性药品

  白前

  【气味】甘微寒无毒。

  【主治】胁逆气。胸逆气。呼吸欲绝。降气下痰。手太阴也。然长于降气。肺气壅实而有痰者宜之。若虚而兀兀硬气。则不可用之以泄化源。

  平性药品

  钩藤

  【气味】甘平微寒无毒。入手足厥阴经。足厥阴主风。手厥阴主火。

  【主治】惊痫眩晕。皆肝风相火之病。钩藤通心包于肝木。风静火熄。则诸症自除。大人头旋目眩。亦可兼疗。

  平性药品

  巴戟天

  (以连珠多肉浓者为胜。用枸杞子煎汤浸一宿。漉出。再酒浸一伏时。漉出。同菊花熬煎黄。去菊花。以布拭干用。)

  【气味】辛甘微温无毒。

  【主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疗头面游风。小腹及阴中相引痛。乃肾经血分药也。

  平性药品

  枸杞子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坚筋骨。除风去虚劳。补精气。滋肾润肺。益阳事。祛下焦肝肾虚热。盖枸杞之苗。乃天之精。苦甘而凉。上焦心肺客热者宜之。枸杞之根乃地骨皮。甘淡而寒。下焦肝肾虚热者宜之。

  是皆三焦气分之药。所谓热淫于内。佐以甘寒也。至于子则甘平而润。性滋而补。专能补肾润肺。生精益气。所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

  平性药品

  密蒙花

  (凡使拣净。酒浸一宿。漉出候干。拌蜜蒸三次入用。)

  【气味】甘平微寒无毒。

  【主治】青盲肤翳赤肿。多眵泪。消目中赤脉。小儿麸口及疳气攻眼。羞明怕日。入肝经气血分。润肝燥。

  平性药品

  茺蔚

  (益母草子。)

  【气味】辛甘微寒无毒。阴中微阳。入手足厥阴经。

  【主治】能活血行气。有补阴之功。故能明目益精。调经殊功。东垣言瞳子散大者禁用茺蔚子。意谓目得血而能视。茺蔚子行血甚捷。瞳子散大则白不足故禁之。非助火也。然血滞病目。此则宜之。

  平性药品

  葳蕤

  (采得以竹刀刮去节皮洗净。用蜜水浸一宿。蒸焙干用。)

  【气味】甘平无毒。能升能降。阳中阴也。

  【主治】风淫四末。两目泪烂。男子湿注腰痛。女子面生 黑。疗风温自汗。身重语言难出。虚劳寒热痞疟及一切不足之症。用代参 。不热不燥。大有殊功。

  平性药品

  三棱

  【气味】苦平无毒。阴中之阳也。

  【主治】老癖症瘕。产后恶血。破积气。消扑损瘀血。真气虚者勿用。

  平性药品

  萆

  【气味】苦平无毒。足阳明厥阴经药也。

  【主治】厥阴主筋属风。阳明主肉属湿。萆 之功长于去风湿。所以能治缓弱 痹遗浊恶疮诸病。故萆 厘清饮。以之治真元不足。下焦虚寒。小便频数。白浊如膏之症。又人饮酒过伤。或不饮酒而过食辛热荤腻之物。又或因房劳过度。以致小便频数而痛。与淋症涩而作痛者不同。宜用萆 以逐除积毒。去浊而厘清也。

  平性药品

  土茯苓

  【气味】甘淡平无毒。

  【主治】健脾胃。去风湿。利关节。疗拘挛骨痛恶疮臃肿。解汞粉银朱毒。近世有风流之人。多病杨梅毒疮者。希求速效。每用轻粉银朱等药愈而复发。其毒结于阳明厥阴二经而兼乎他经。以致邪之所在则先发出。如兼少阳太阴。则发于咽喉。兼太阳少阴。则发于头耳。总以相火寄位于厥阴。肌肉属乎阳明。水银轻粉之燥烈。虽能劫脾胃之痰。使诸火上升。俾毒疮顿愈。不知毒瓦斯窜入经络筋骨之间。莫之能出。痰涎虽出。血液旋耗。筋失所养。荣卫不从。变为痈漏。唯土茯苓气平味甘而淡。为阳明本药。能健脾胃去风湿。脾胃健而荣卫从。

  风湿去而筋骨利。此亦古人未言之秘也。

  平性药品

  芜荑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五内邪气。逐寸白虫。散肠中 喘息。主积冷气。心腹症痛。疗妇人子宫风虚。

  孩子疳泻冷痢。

  平性药品

  藿香

  【气味】辛微温无毒。可升可降。阳也。入手足太阴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