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择要纲目


  而其患更速。可不戒之。土硫黄辛热腥臭。只可治疥杀虫。不可服。

  温性药品

  长松根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风血冷气宿疾。温中去风。治大风恶疾。眉发堕落。百骸腐溃。每以一两入甘草少许。水煎服旬日即愈。又解诸虫毒。补益长年。

  温性药品

  白头翁

  (一名野丈人。花子茎叶同。)

  【气味】苦温无毒。气浓味薄。可升可降。阴中阳也。

  【主治】温疟狂 。寒热症瘕积聚瘿气。逐血止腹痛。疗金疮鼻衄。止毒痢赤痢。腹痛。百节骨痛。项下瘤 。一切风气。暖腰膝。明目消赘。

  温性药品

  山慈菇

  【气味】甘微辛有小毒。

  【主治】痈肿疮 瘰 结核等。醋磨敷之。亦剥人面皮。除 。主疔肿。攻毒。破皮。解诸毒蛊毒蛇虫狂犬咬。

  温性药品

  石蒜

  (一名一枝箭。蒜以根状名。箭以茎状名。又曰金灯花根。)

  【气味】辛甘有小毒。

  【主治】敷贴肿毒。疔疮恶核。可水煎服取汗及捣敷之。及中溪毒者。酒煎半升服。取吐良。

  温性药品

  杜衡

  (即土细辛。)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风寒咳逆。作浴汤香人衣体。止气奔喘促。消痰饮。破留血项间瘿瘤之疾。下气杀虫。古方吐药往往用杜衡者。非杜衡也。乃及已也。及已似细辛而有毒吐人。昔人多以及已当杜衡。杜衡当细辛。故尔错误也。杜衡则无毒不吐人。功虽不及细辛。而亦能散风寒。下气消痰行水破血也。

  温性药品

  三七根

  (一名金不换。)

  【气味】甘微苦温无毒。

  【主治】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晕血痛。赤目痈肿。虎咬蛇伤诸病。此药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又云凡杖扑伤损瘀血淋漓者。随即嚼烂罨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若受杖时。先服一二钱。则血不冲心。杖后尤宜服之。产后服亦良。大抵此药气温味甘微苦。乃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与骐 竭紫 相同。

  温性药品

  列当

  (一名草苁蓉根。与肉苁蓉极相类。刮去花。压扁以代肉者。功力殊劣。即列当。)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男子五劳七伤。补腰肾。令人有子。去风血。煮酒浸酒服之。

  温性药品

  蘼芜

  (一名蕲 。其叶似当归。其香似白 。故有蕲 江蓠之名。蓠草生江中。故又曰江蓠。)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咳逆。定惊气。辟邪恶。除蛊毒鬼疰。去三虫。久服通神。主身中老风。头中久风风眩。作饮止泄泻。

  【花】【主治】入面脂用。

  温性药品

  藿香叶

  【气味】辛微温无毒。浮而升。阳也。可升可降。入手足太阴经。

  【主治】风水毒肿。去恶气。止霍乱心腹痛。脾胃吐逆为要药。助胃气。开胃口。进饮食。

  温中快气。肺虚有寒。上焦壅热。饮酒口臭煎汤漱。芳香之气助脾胃。故藿香能止呕逆进饮食。乃手足太阴之药。故入顺气乌药散则补肺。入黄 四君子汤则补脾也。

  温性药品

  山柰根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暖中。辟瘴疠恶气。治心腹冷气痛。寒湿霍乱。风虫牙痛。入合诸香用。

  温性药品

  排草香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辟臭。去邪恶气。

  温性药品

  野菊

  (一名苦薏。生泽畔。茎如马兰。花如菊。菊甘而薏苦。处处原野极多。与菊无异。但叶薄而尖。多花小而蕊多如蜂窠状。)

  【根叶茎花】【气味】苦辛温有小毒。

  【主治】痈肿疔毒瘰 眼息。

  温性药品

  泽兰

  (凡用大小泽兰。细锉。以绢袋盛悬于屋南畔角上令干用。)

  【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金疮痈肿疮脓。兰草泽兰气。香而温。味辛而散。阴中之阳。足太阴厥阴经药也。

  脾喜芳香。肝宜辛散。脾气舒。则三焦通利而正气和。肝郁散。则荣卫流行而病邪解。兰草走气道。故能利水道。除痰癖。杀蛊辟恶。而为消渴良药。泽兰走血分。故能治水肿。涂痈毒。破瘀血。消症瘕。而为妇人要药。虽是一类。而功用稍殊。正如赤白茯苓芍药补泻皆不同也。

  温性药品

  水苏

  (一名龙脑薄荷。)

  【茎叶】【气味】辛微温无毒。

  【主治】水苏之功。专于理血下气。清肺辟恶消谷。故太平和济局方。治吐血衄血唾血咳血下血血淋口臭口苦口甜喉腥邪热诸病。有龙脑薄荷丸。方药多不录。用治血病果有殊效。

  温性药品

  由跋

  (是虎掌新根。大干半夏一二倍。四畔未有子牙。其宿根即虎掌也。)

  【气味】辛苦温有毒。

  【主治】毒肿结热。

  温性药品

  凤仙

  (一名急性子。)

  【子】【气味】微苦温有小毒。

  【主治】产难积块噎膈。下骨哽。透骨通窍。凤仙子其性急速。故能透骨软坚。庖人烹鱼肉。硬者投数粒即易软烂。是其验也。缘其透骨。最能损齿。与玉簪根同。凡服者不可着齿。

  多用亦戟人咽。

  温性药品

  木藜芦

  【气味】苦平温有毒。

  【主治】疥癣杀虫。

  温性药品

  木鳖子仁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折伤。消结肿恶疮。生肌止腰痛。除粉刺 。妇人乳痈。肛门肿痛。醋磨消肿毒。治疳积痞块。利大肠泻痢痔瘤瘰 。

  温性药品

  降真香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烧之辟天行时气宅舍怪异。小儿带之。辟邪恶气。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

  温性药品

  樟脑

  (释名韶脑。)

  【气味】辛热无毒。

  【主治】通关窍。利滞气。治中恶邪气。霍乱心腹痛。寒湿香港脚。疥癣风瘙龋齿。杀虫辟毒。着鞋中去香港脚。盖樟脑纯阳。与焰硝同性。水中生火。其焰益炽。今丹炉及烟火家多用之。辛热香窜。禀龙火之气。去湿杀虫。此其所长。故烧烟熏衣筐席箪。能辟壁虱虫蛀。

  温性药品

  阿芙蓉

  (俗作鸦片。)

  【气味】酸涩温微毒。

  【主治】泻痢脱肛不止。能涩丈夫精气。今人房中术用之。京师售一粒金丹。云通治百病。

  皆方伎家之术耳。

  温性药品

  曲

  【小麦曲】【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消谷止痢。平胃气。消食痔。治小儿食痫。调中下气。开胃。疗脏腑中风寒。主霍乱心膈气痰逆。除烦破症结。补虚去冷气。除肠胃中塞不下食。令人有颜色。落胎并下鬼胎。止河鱼之疾。

  【大麦曲】【气味】同前。

  【主治】消食和中。下生胎。破血。取五升。以水一斗煮三沸。分五服。其子如糜。令母肥盛。

  【面曲米曲】【气味】同前。

  【主治】消食积酒积糯米积。研末酒服立愈。余功同小麦曲。

  温性药品

  饴糖

  (释名饧音徐。糖之清者曰饴。稠者曰饧。色紫类琥珀者。方中谓之胶饴。干枯者名饧。方家用饴。乃云胶饴。是湿糖如浓蜜者。其宁结及牵白者饧糖不入药用。)

  【气味】甘大温无毒入太阴经。

  【主治】补虚乏。止渴去血。补虚冷。益气力。止肠鸣咽痛。治吐血。消痰润肺止嗽。健脾胃。补中。打损瘀血者熬焦酒服能下恶血。又伤寒大毒嗽。于蔓菁薤汁中煮一沸。顿服之良。

  脾弱不思食人。少用能和胃气。亦用和药。解附子草为头毒。古方建中汤多用之。糖与酒皆用米 。而饴居上品。酒居中品。是糖以和润为优。酒以醺乱为劣。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饴之甘以缓中也。饴乃脾经气分药也。甘能补脾之不足。

  温性药品

  血余

  (头上曰发。属足少阴阳明。耳前曰鬓。属手足少阳。目上曰眉。属手足阳明。唇上曰髭。属手阳明。颏下曰须。属足少阴阳明。两颊曰髯。属足少阳。其经气血盛则美而长。气多血少则美而短。气少血多。则少而恶。气血俱少。则其处不生。气血俱热。则黄而赤。气血俱衰。则白而落。

  【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咳嗽五淋大小便不通。小儿惊痫。止血。鼻衄烧灰吹之立已。烧灰疗转胞小便不通。赤白痢。哽噎。痈肿。疔肿骨疽杂疮。消瘀血。补阴甚捷。发乃血余。故能治血病。补阴。疗惊痫。去心窍之血。

  平性药品

  天麻

  【气味】辛温无毒。乃肝经气分之药。阴中之阳也。

  【主治】风痰眩晕头痛。疗小儿风痫惊悸。麻痹不仁。

  平性药品

  草决明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青盲目淫。赤白膜翳。助肝益精。解蛇毒。止鼻红。作枕治头风。利五脏。

  石斛【气味】甘平无毒。短而中实如金钗者良。阴中之阳。降也。乃足太阴脾足少阴右肾之药。

  【主治】强阴益精。浓肠胃。男子腰脚软弱。发热自汗。痈疽排脓内塞。胃中虚热。清肺补脾。尤有殊功。

  平性药品

  朱砂

  【气味】甘微寒无毒。

  【主治】镇心安魂魄。通神明。主尸疰抽风。解惊痫胎毒痘毒。盖朱砂生于炎方。秉离火之气而成。体阳而性阴。故外显丹色。内含真汞。其气不热而寒。离中有阴也。其味不苦而甘。火中有土也。故可以养心。可以明目。可以安胎。可以解毒。可以发汗。随佐使而见功。

  无所往而不可。若有人自觉本形忽若为二。并行并卧不辨真假者。魂离魄也。用辰砂为君。

  人参茯苓为佐。浓煎日饮。则真者气爽。假者自化。又或夜多恶梦。通宵不寐。佩之以箭镞辰砂。神魂安静。此皆辟恶安魂之验也。但宜生使。若炼服。恐窜入经络骨髓。流而为痈瘤疽毒也。又小儿初生。以朱砂轻粉白蜜黄连之属。欲下胎毒。不知轻粉下痰损心。朱砂下涎损神。儿实者服之软弱。弱者服之易伤变生诸病也。

  平性药品

  木贼草

  【气味】甘微苦无毒。空而轻。阳中之阴。升也浮也。

  【主治】目疾。退翳膜。益肝胆。解肌止泪。与麻黄同形同性。亦能散火郁风湿而发汗。

  平性药品

  覆盆子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益气轻身。补虚续绝。养肝明目。阴痿能令坚长。女子食之有子。其补益与桑椹同功。

  平性药品

  牛膝

  【气味】苦酸平无毒。乃足厥阴少阴所主之药。

  【主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堕胎。男子阴消。老人失溺。妇人月水不通。

  补肾填精。逐恶血留结。助十二经脉。壮阳道。大抵得酒则能补肾肝。生用则能去恶血。最能引诸药下至于足。又云春夏用茎叶。秋冬用根。而叶汁之效尤速。

  平性药品

  龙骨

  【气味】甘平无毒。阳中之阴。入手足少阴厥阴经。

  【主治】益肾镇惊。止阴疟。收湿气。疗多寐泄精。小便自泄。生肌敛疮。盖涩可去脱。龙骨能收敛浮越之正气。固大肠而镇惊。又主带脉为病。

  平性药品

  人参

  【气味】甘微寒无毒。浮而升阳也。入手太阴经而能补阴火。用本脏药相佐使。随所引而相补一脏入脾亦归其所喜。

  【主治】止渴生津液。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安胃和中。除邪气霍乱吐逆。止消渴。通血脉。得升麻为引。用补上焦之元气。泻肺中之火。得茯苓为引用。补下焦之元气。泻肾中之火。得麦门冬则生脉。得干姜则补气。凡人面白面黄面青黧悴者。皆脾肺肾气不足可用也。面赤面黑者。为气壮神强。不可用也。脉之浮而芤濡虚大迟缓无力。沉而迟涩弱细结代无力者。皆虚而不足可用也。脉弦长紧实滑数有力者。皆火郁内实不可用也。喘嗽勿用者。谓痰实气壅。不可用之以益其实也。若肾虚气短而促者急用之。肺寒而咳。则寒束热邪。壅滞在肺。固宜禁用。若自汗恶寒而咳。中气不调急用之。久病而郁热在肺。则火抑于内。宜发不宜补。忌用之。若肺虚火旺。气短自汗。非人参为之君。何以补肺之阳。泻肺之阴。诸痛不可骤用者。乃邪气方锐。宜散而不宜补也。若里虚吐利。及久病胃弱虚痛喜按者。非人参为之君。何以升中气之阳。降中气之阴。故古人治肺寒以温肺汤。治肺热以清肺汤。治中满以分消汤。合血虚以养荣汤。皆有人参在焉。所谓邪之所辏。其气必虚。养正则邪自除。阳旺则阴血生。至理所在。贵于配合得宜。

  反(漏芦) 恶(山楂 溲疏卤咸) 忌(铁器)

  平性药品

  蒺藜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明目轻身。咳逆肺痿诸风 疡。补肾。治腰痛泄精。虚损劳乏。古方补肾治风。皆用白蒺藜。补肾益精。则用沙苑蒺藜。然究之其性宣通。久服不冷而无壅热。肾水自得其天。功用俱同一也。(白者炒研去茨用。沙苑者酒蒸晒干。)

  平性药品

  天南星

  (造胆星法。以生南星研末。腊月取黄牯牛胆汁和剂纳入胆中。系悬风处干之。年久者弥佳。)

  【气味】苦温有大毒。阴中之阳。可升可降。乃手足太阴脾肺之药。

  【主治】性辛而麻。故能治风散血。气温而燥。故能胜湿除涎。紧而毒。故能攻积拔肿。而治口 舌縻。然得防风则不麻。得牛胆则不燥。得火炮则不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