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本草品汇精要
本草品汇精要
禁食毒物一年【禁】妊娠不可服
卷之十三草部下品之上
草之草
无毒 丛生
泽漆(出神农本经)主皮肤热大腹水气四肢面目浮肿丈夫阴气不足(以上朱字神农本经)
利
大小肠明目轻身(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漆茎【苗】(图经曰)泽漆大戟苗也春生红芽渐
长
作丛高尺许叶似初生杨柳而小团三四月开黄紫花团圆似杏花又似芜荑生时摘叶有白汁出亦能
啮人肉故以为名【地】(图经曰)生泰山川泽及冀州鼎州明州皆有之【时】(生)春生苗(采)
三
月三日七月七日取【收】阴干【用】茎叶【质】类新柳茎叶而团聚【色】青【味】苦辛【性】
微寒
(疗)(药性论云)利小便(日华子云)止疟疾消痰去热【合治】以三斤用东流水五斗煮取
一斗五
升然后用半夏半升紫参生姜白前各五两甘草黄芩人参桂心各三两八物 咀入泽漆汁中煎取
五升每服五合日三服治肺咳上气脉沉者愈○夏间取茎嫩叶十斤入水一斗研汁约二斗于银锅内
慢火熬如稀饧用瓷器收贮每日空心以一茶匙合温酒调服治十种水气以愈为度
卷之十三草部下品之上
草之草
有毒 植生
茵芋(出神农本经)主五脏邪气心腹寒热羸瘦如疟状发作有时诸关节风湿痹痛(以上朱
字
神农本经)疗久风湿走四肢脚弱(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莞草 卑共【苗】(图经曰)春
生
苗高三四尺茎赤叶似石榴叶而短浓又似石南叶四月开细白花五月结实【地】(图经曰)生泰
山
川谷及雍州华州杭州皆有之(道地)绛州彭城【时】(生)春生苗(采)三月三日四月七月
取【收】
阴干【用】茎叶【质】类石榴叶而短浓【色】青【味】苦【性】温泄【气】气浓味薄阳中之
阴【臭】朽【主】祛风除湿【制】锉碎炙用【治】(疗)(药性论云)治男子女人软脚毒风并
温
疟发作有时(日华子云)治一切冷风筋骨怯弱羸颤【合治】合附子天雄乌头秦艽女葳防风防
己
踯躅石南细辛桂心各一两切碎以绢袋盛合清酒一斗渍之冬七日夏三日春秋五日药成初服一合
日三渐增之治贼风手足枯痹四肢拘挛瘥
卷之十三草部下品之上
草之走
无毒 蔓生
赭(音者)魁主心腹积聚除三虫(名医所录)【苗】(蜀本云)其苗蔓延而生叶似萝摩尔根
若菝
皮紫黑肉黄赤其大者轮 如升小者若拳(陶隐居云)状如小芋子肉白皮黄梁汉人蒸食之(唐
本注云)叶似杜衡蔓生草木上大者如斗小者如升陶所说者乃土卵尔不堪入药梁汉人名黄独蒸
食之非赭魁也【地】(图经曰)生山谷中所在有之【时】(生)春生苗(采)二月取【收】曝
干【用】
根【质】类芋而大小不一【色】紫黑【味】甘【性】平缓【气】气浓于味阳也【臭】朽
卷之十三草部下品之上
草之草
有毒 植生
贯众(出神农本经)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蛊(以上朱字神农本经)去寸白破症瘕除头
风止
金疮○花疗恶疮令人泄(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贯节 贯渠 百头 虎卷 扁符 伯萍
药
藻草鸱头【苗】(图经曰)春生苗赤叶大如蕨而少有花者茎干三棱叶绿色似小鸡翎又名凤
尾
草根紫黑色形如大瓜下有黑须毛又似老鸱尔雅云泺(舒若切)贯众郭璞注云叶圆锐茎毛黑布
地
经冬不死广雅谓之贯节是也(蜀本云)苗似狗脊状如雉尾根直多枝皮黑肉赤曲者名草鸱头也
【地】(图经曰)生玄山山谷及冤句少室山今陕西河东州郡及荆襄间多有之(道地)淄州【时】
(生)春生苗(采)二月八月取根【收】阴干【用】根【质】类黑狗脊而有甲【色】黑【味】
苦
【性】微寒【气】味浓于气阴中之阳【臭】香【主】消毒杀虫【助】萑菌赤小豆为之使【制】
去土
卷之十三草部下品之上
草之草
有毒 丛生
【荛】(音饶)【花】(出神农本经)主伤寒温疟下十二水破积聚大坚症瘕荡涤肠胃中留
癖饮食寒热邪气利水道(以上朱字神农本经)疗痰饮咳嗽(以上黑字名医所录)【苗】(陶隐
居
云)形似芫花而极细色白(唐本注云)今此种苗似胡荽高二尺许茎无刺花细黄色实与芫花全
不
相似也【地】(图经曰)生咸阳川谷及河南中牟今所在有之(道地)雍州【时】(生)春生苗
(采)
六月取花【收】阴干【用】花【色】黄【味】苦辛【性】寒泄【气】味浓于气阴中之阳【臭】
香【主
卷之十三草部下品之上
草之草
有毒 植生
牙子主邪气热气疥瘙恶疡疮痔去白虫(神农本经)【名】野狼牙 野狼齿 野狼子 大牙【苗】
(图
冤句
今江东京东州郡多有之【时】(生)春生苗(采)三月八月取根【收】曝干【用】根【质】
类野狼
牙【色】黑【味】苦酸【性】寒泄【气】味浓于气阴也【臭】朽【助】芜荑为之使【反】恶
地榆枣肌【治】(疗)(图经曰)治妇人阴疮(药性论云)治浮风瘙痒煎汁洗恶疮(日华子云)
杀腹
脏一切虫止赤白痢煎服(别录云)小儿阴疮浓煮草汁洗之○射工中人已有疮者取叶或根捣敷
又
饮汁五六合效【合治】独茎者细捣合腊月猪脂敷蛇咬毒○以五两 咀用水四升煮取半升去滓
合苦酒一小盏以绵濡汤沥患处日四五次治妇人阴蚀若中烂伤者即愈【禁】根中湿腐烂生衣者
杀人
卷之十三草部下品之上
草之草
有毒 植生
及已主诸恶疮疥痂 蚀及牛马诸疮(名医所录)【苗】(唐本注云)此草一茎茎头四叶叶
隙
着
【时
】(生)春生苗(采)二月取根【收】晒干【用】根【质】类细辛【色】黑【味】苦【性】
平泄
【气】味浓于气阴中之阳【臭】朽【制】洗去土用【治】(疗)(药性论云)单用治 疥(日
华子云)煎汤洗白秃疮皮肤瘙痒并敷效【禁】不入汤药入口使人吐血【赝】杜衡为伪
卷之十三草部下品之上
草之草
有大毒 植生
羊踯躅(出神农本经)主贼风在皮肤中淫淫痛温疟恶毒诸痹(以上朱字神农本经)邪气
鬼疰
蛊毒(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玉支【苗】(图经曰)春生苗高三四尺叶似桃叶夏开花似凌
霄
山石榴旋 辈而正黄色羊误食其叶则踯躅而死故以为名一种今岭南蜀道山谷遍生皆深红色如
锦绣然或云此种不入药用【地】(图经曰)生太行山川谷及淮南山今所在有之(道地)润州
海州
【时】(生)春生苗(采)三月四月取花【收】阴干【用】花【色】黄【味】辛【性】温散
【气】
气
卷之十三草部下品之上
草之草
无毒 丛生
藿香疗风水毒肿去恶气霍乱心痛(名医所录)【苗】(图经曰)二月生苗茎梗甚密作丛叶
似
桑而小薄六月七月采曝之乃芬香须黄色然后可收又金楼子及俞益期笺皆云扶南国人言众香共
是一木根便是 檀节是沉水花是鸡舌叶是藿香胶是薰陆详本经所以与沉香等共条盖义出于此
然今南中所有乃是草类南方草木状云藿香榛生吏民自种之正相符合也一云形如都梁可着衣服
中盖取其芬香尔【地】(图经曰)旧不着所出州土今岭南郡多有之人家亦多种植(别录云)
出交
址九真诸国蒙州广东诸州【时】(生)二月生苗(采)七月八月取【收】曝干【用】叶【质】
类
桑叶而小薄【色】青黄【味】甘辛【性】微温散【气】气之浓者阳也【臭】香【主】温中快
气助脾开胃【行】手足太阴经【制】去枝梗水洗去土用【治】(疗)(图经曰)治脾胃吐逆(汤
液本草云)温中下气止呕及治口臭上焦壅煎汤嗽口(补)(汤液本草云)补卫气益胃进食【合
治】
合
卷之十三草部下品之上
草之走
无毒 蔓生
何首乌主瘰 消痈肿疗头面风疮五痔止心痛益血气黑髭鬓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
不老亦治妇人产后及带下诸疾(名医所录)【名】野苗 交藤 夜合 地精 陈知白 桃柳
藤
赤葛【苗】(图经曰)春生苗叶叶相对如山芋而不光泽其茎紫色蔓延于竹木墙壁间生虽相远
夜
则蔓交或隐化不见夏秋开黄白花似葛勒花结子有棱似荞麦而细小才如粟大秋冬取根大者如拳
各有五棱瓣似小甜瓜此有二种赤者为雄白者为雌(日华子云)此药有雌雄雄者苗叶黄白雌者
苗
叶黄赤其药本草原名交藤因何首乌见藤夜交即采食之有功因以采人为名耳【地】(图经曰)
出
顺州河南西洛嵩山今岭外江南诸州皆有之(道地)怀庆府柘城县【时】(生)春生苗(采)
春末夏
中秋初候晴明日取根【收】晒干【用】根雌雄相兼【质】类茯苓有棱瓣【色】赤白【味】苦
涩又云甘【性】微温【气】气浓于味阳中之阴【臭】朽【主】益气血黑髭须【助】茯苓为之
使【反】恶萝卜【制】(图经曰)采得以苦竹刀切之米泔浸经宿曝干木杵臼捣用之一用大枣
拌
蒸一用黑豆拌蒸俱以枣豆熟为度又法九蒸九曝并勿犯铁器【治】(疗)(日华子云)治腹脏宿
疾
一切冷气及肠风(补)(日华子云)久服令人有子【合治】以大有花纹者合牛膝各一斤同锉
以好
酒一斤浸七日曝干木臼内捣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日空心酒下三五十丸治骨软风腰膝疼行履
不得遍身瘙痒者○末合生姜汁调成膏敷遍身皮里面痛以帛裹之用火炙鞋底热熨之即瘥○合艾
各四两用水煎令浓于盆内洗疥癣满身作疮不可治者浴之甚能解痛生肌肉【禁】与萝卜同食令
人髭须早白【忌】铁器猪羊血无鳞鱼(何首乌传)昔何首乌者顺州南河县人祖名能嗣父名延
秀
能嗣常慕道术随师在山因醉夜卧山野忽见有藤二株相去三尺余苗蔓相交久而方解解了又交惊
讶其异至旦遂掘其根归问诸人无识者后有山老忽来示之答曰子既无嗣其藤乃异此恐是神仙之
药何不服之遂杵为末空心酒服一钱服数月似强健因此常服又加二钱服之经年旧疾皆痊发乌容
少数年之内即有子名延秀秀生首乌首乌之名因此而得生数子年百余岁发黑有李安期者与首乌
乡里亲善窃得方服其寿至长遂叙其事何首乌味甘生温无毒茯苓为使治五痔腰膝之病冷气心痛
积年劳瘦痰癖风虚败劣长筋力益精髓壮气驻颜黑发延年妇人恶血蒌黄产后诸疾赤白带下毒瓦斯
入腹久痢不止其功不可具述一名野苗二名交藤三名夜合四名地精五名首乌本出处州江南诸道
皆有之苗叶有光泽又如桃李叶雄苗赤根远不过三尺春秋可采晒干去皮为末酒下最良有疾即用
茯苓汤下为使常杵末新瓷器盛服之忌猪肉血无鳞鱼触药无力此药形大如拳连珠其中有作鸟兽
山岳之状珍也掘得去皮生吃得味甘甜休粮赞曰神效助道着在仙书雌雄相交夜合昼疏服之去谷
日居月诸返老还少变安病躯有缘者遇传之勿泄最尔自如明州刺史李远传录经验何首乌所出顺
州南河县韶州潮州恩州贺州广州四会县潘州以上出处为上邕州晋兴县桂州原州春州勤州高州
循州以上所出次之其仙草五十年者如拳大号山奴服之一年髭鬓青黑一百年者如碗大号山哥服
之一年颜色红悦一百五十年者如盆大号山伯服之一年齿落重生二百年者如斗大号山翁服之一
年颜如童子行及奔马三百年者如三斗栲栳大号山精服之一年延龄纯阳之体久服成地仙
卷之十三草部下品之上
草之草
有毒 植生
商陆(出神农本经)主水胀疝瘕痹熨除痈肿杀鬼精物(以上朱字神农本经)疗胸中邪气
水肿
痿痹腹满洪直疏五脏散水气如人形者有神(以上黑字名医所录)【名】 根 夜呼 白昌 当
陆
尺叶青如牛舌而长茎青赤至柔脆夏秋开红紫花作朵根如芦菔而长尔雅谓之 广雅谓之马尾
易谓之苋陆皆谓此商陆也然有赤白二种花赤者根赤花白者根白白者入药赤者见鬼神甚有毒但
贴肿外用不可服也又一种名赤葛苗叶绝相类不可服服之伤筋消肾须细辨之【地】(图经曰)
生
咸阳川谷今处处有之多生人家园圃中(道地)并州凤翔府【时】(生)春生苗(采)二月八
月九月
取【收】曝干【用】根【质】类芦菔而长【色】白赤【味】辛酸【性】平散【气】气之薄者
阳中之阴【臭】腥【主】水气浮肿【助】得大蒜良【制】(雷公云)每修事先以铜刀刮去上
皮
薄切以东流水浸两宿然后漉出架甑蒸以豆叶一重商陆一重如斯蒸从午至亥去豆叶曝干细锉用
若无豆叶以豆代之【治】(疗)(图经曰)治喉中卒被毒瓦斯攻痛及疮中毒并切根炙令热隔布熨
之
冷即易立愈(药性论云)泻十种水病(日华子云)通大小肠泻蛊毒 肿毒敷恶疮(别录云)
治石痈
坚如石不作脓者取生根捣擦之燥即易以软为度【合治】初生根合鲤鱼煮汤疗水肿○以白者去
皮切如小豆许一大盏用水三升煮取一升候烂合粟米一大盏煮成粥每日空心服一次治水气微利
有效不得杂食○以白者六两取汁半合合酒半升空心服疗腹大水肿当下水瘥小儿量与服之
【禁】赤者
卷之十三草部下品之上
草之草
无毒 丛生
威灵仙主诸风宣通五脏去腹内冷滞心膈痰水久积症瘕 癖气块膀胱宿脓恶水腰膝冷疼及
疗折伤久服之无温疫疟(名医所录)【名】能消【苗】(图经曰)初生先于众草茎方叶似柳叶
作
层每层六七叶如车轮有六层至七层者七月内生花浅紫或碧白色作穗似莆台子亦有似菊花头者
实青根生稠密多须似谷岁久益繁秋深朽败尚有宿根其性甚善不触诸药【地】(图经曰)出商
州
上洛山及华山并平泽今陕西州军等及河东河北京东江湖州郡或有之(道地)并州晋州石州宁
化
军【时】(生)初春生苗(采)九月至十二月于丙丁戊己日采根以不闻水声者佳余月并不堪
采
【收】阴干【用】根【色】紫黑【味】苦甘【性】温泄【气】气浓味薄阳也【臭】香【主】
风湿疼痛【行】通十二经脉【制】去芦水润细锉酒炒用【治】(疗)(唐本注云)治腰肾脚膝
积
聚肠内诸冷病积年不瘥者【合治】阴干捣末合清酒调空腹服二钱匕治重病足不履地数十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