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本草便读
本草便读
金石部 金石类
青礞石
青礞石 其色青碧入肝。其味咸寒润下。同焰硝而 炼。化痰积之胶粘。(青礞石此石善化老痰癖积。沉降下行。吐痰在水上。以末掺之痰即随水而下。同火硝 炼者。取其疏利之性。则礞石之功。更为剽悍耳。独入肝家。治惊痫痰涎胶粘不化。不外咸能软坚。重以镇邪之意。)
金石部 金石类
花蕊石
花蕊石 酸可入肝。消瘀化水。温能治外。敛口生肌。(花蕊石此石性能敛血。而又能使血化为水。一如兵家攻寇之法。欲劫之而先聚之之意。金疮出血。刮末掺之即合者。亦此意也。)
金石部 金石类
食盐
食盐 走血具咸寒之性。热可退而结可通。入肾有润下之功。食可吐而蛊可化。除风坚齿。
明目强阴。(食盐为食用之需。不过药中用为制炒引导。如胸中一时痰食闭结。用此作吐。
亦只可暂服。至若杀虫治疮之功。均资外治。以咸走血。多食之则败血伤肺。助水损人。)
金石部 金石类
青盐
青盐 性同盐而不经煎炼。利水强阴。味带甘而并可软坚。退阳明目。功归血分。治达肾家。(青盐出土中。不经煎炼。性味皆同食盐。而略带甘味。能益肾而不助水邪。其一切主治之功。较食盐为胜。)
金石部 金石类
芒硝
芒硝 咸以软坚。辛苦并兼下至速。寒而润燥。热痰互结荡无余。元明粉虽属轻清。泻燥实均归肠胃。(芒硝。生斥卤盐地。取以煎炼而成。在下者为朴硝。在上者为芒硝。以芒硝再经煎炼。在上者为之元明粉。悬风处化成粉者为之风化硝。其主治虽有轻清重浊之分。而咸寒润下之性。非肠胃实热坚结者。不可乱投。硝皮作用此以硝牛羊之皮。与硝石之硝不同。)
金石部 金石类
硼砂
硼砂 柔五金。化痰垢。骨哽翳遮。皆可随方应手。清胸膈。利咽喉。咸寒辛苦。尽能取效由人。(硼砂此物亦卤石之类。一云由煎炼而成。故能熔化。凡五金之属。必须用此熔之。
极能荡涤上焦一切郁热垢腻。消痰破结。长于外治。吹喉点睛诸方。悉皆用之。一云出南海诸番。系卤液结成。)
金石部 金石类
硫黄
硫黄 酸辛咸热。补肾火以助元阳。救逆扶危。润大肠可疏风闭。冷癖阴凝之证。内服则用以宣通。虫疮疥癞诸方。外治则取其毒烈。(硫黄有二种。一种石硫黄。出外番山谷间。秉阳火之气。由石液结成。凡产石硫黄之处。必有温泉作硫黄气。一种土硫黄。出广南煤圹中。以法熬炼而成。其色带青。其气带臭。碾之有声。只可作疮药火药之用。若服食之方。用以扶危济急。拯逆返元。皆宜以石者为上。辛酸咸热有毒之品。用不得宜。或过用偏胜之害。祸如反掌。硫黄火之精也。暖而能通。入肾与命门大肠。回阳破阴之功。自非浅鲜。)
金石部 金石类
白矾
白矾 酸涩而收。咸寒且敛。化痰涤热。劫粘滑以稀涎。燥湿杀虫。蚀恶肉而解毒。除风却水。治痢敷疮。(白矾初生亦石也。经煎炼而成。有五色精粗之分。其酸敛之性。同吐药则吐。同敛药则敛。如稀涎散蜡矾丸之类。性善却水。水化书纸上。干则水不能濡。损齿伤肺。虽金匮治女痨瘅硝石矾石散一方。能劫除肾邪。然毕竟削伐之品。外治为优耳。)
金石部 金石类
银朱
炼同硫汞。能燥湿以提脓。功并埽盆。可劫痰而破积。杀虫治疥诸般治。毒烈辛温外用长。(银朱用水银硫黄升炼而成。与轻粉之性寒温略异。而主治却又相同。其燥烈升散较猛。长于外治。不宜内服耳。)
金石部 金石类
禹余粮
禹余粮 入阳明血分有功。治利镇虚。崩带并疗能固下。秉太乙土精无毒。色黄质重。甘平兼涩性中和。(禹余粮出山谷池泽间。乃石中黄粉或土之未成石者。其质重。其色黄。其味甘涩。其性微寒。为手足阳明血分镇固之药也。)
金石部 金石类
代赭石
代赭石 噫痞能除。用治虚邪重以镇。心肝并入。堪清血分苦而寒。(代赭石出代郡山谷间。一云山上有赭。山下有铁。故此石似有铁形。其主治不过重以镇虚。寒能除热。色赤入营。为手足厥阴之药耳。)
金石部 金石类
砒石
砒石 热毒且刚。能燥痰而作吐。辛酸兼苦。可截疟以除哮。枯痔杀虫。腐疮蚀肉。(砒石出信州。乃锡之苗。一云近铜山处亦有之。夫地之生石也。禀赋有良毒之不齐。出产有寒温之各异。昆虫草木皆然。不独石也。砒石大热大毒。经火 为霜。则其性更烈。虽有内外诸方。皆劫疾之功用。取速效。然总不可乱投。致生祸患。)
金石部 金石类
石蟹
石蟹 性味咸寒善解热。点摩翳障并催生。(石蟹生南海。即寻常之蟹。在石穴中年深月久。与水沫相结。即化为石。近海州郡皆有之。咸寒质重之性。故主治如上。)
金石部 金石类
寒水石
辛咸重寒无毒。清肺胃。并入大肠。温邪暑热有功。解渴烦。且凉血分。(寒水石此石即古之方解石。敲之块块方解。其光洁如白石英。烧之不软。大抵性寒质重。色白之品。与石膏主治相同。惟用者甚罕耳。古之寒水石。即凝水石。产于盐地。入水即化。其咸寒入肾。走血除热之功。较方解石膏等石为胜耳。)
金石部 金石类
元精石
元精石 禀太阴癸水之精。咸寒沉降。治上盛下虚之疾。回护真元。(元精石出产盐之地。
系盐之津液。渗入土中。年久结成石片。如龟背之形。色绿而明。禀积阴之气。故能入肾镇虚。填阴益下。来复丹用此。同硫黄硝石。治上盛下虚。有救阴助阳之功。使元阴不为硫黄所耗。则元精石之功可想矣。)
金石部 金石类
胆矾
胆矾 质本酸寒。涌吐风痰燥湿浊。功归肝胆。点擦牙眼杀虫疳。(胆矾生铜圹中。石类也。磨于铁上即成铜色。得火 则色红而无汁出者真也。味酸苦寒有小毒。专入肝胆。涌吐膈上之风痰。颇为猛疾。其余诸治。不过旁及而已。故医者意也。若能格物之性。以意参之。
自有药到病除之效。)
金石部 金石类
火硝
咸以苦辛。温而升发。散坚凝之冷积。攻 痛之沉寒。(火硝一名地霜。出北地。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煎炼而成。能化五金八石。可作火药。虽咸润之品。极能荡涤宿垢瘀积。而性升属火。其升发之力。较下夺之力为更猛也。)
金石部 金石类
砂
砂 软坚痰。消宿食。咸热可行瘀。内服须知性有毒。化肉积。除症瘕。苦辛能散肿。外施颇觉效非常。( 砂产炎方斥卤之地。禀阴石之气。含阴毒之精。以鼻闻之。自觉炎热之气蒸蒸外达。能化五金八石。腐烂肠胃。其咸热之性。毒烈可知。功用皆外治为长。虽有内服诸方。然亦不可乱用也。西域有火山。每每有烟出自焚。山为之崩。甚至远近人畜皆灾。
采砂者。须乘木履。若皮底即焦矣。)
金石部 金石类
铅粉
杀虫泽面辛寒重。退热除痰外治多。(铅粉化铅为之。和入豆粉蛤粉。制成烧之。则成黑色。服之大便亦黑。所谓色坏还为铅。复其本质也。但阴毒之性。究非服食所宜。用以熬膏贴疮可也。)
金石部 金石类
古文钱
摩用退目中障翳。重镇平肝。煎汤治产逆癃淋。辛平有毒。(古文钱大抵以五铢半两等钱。其铜焦赤。而旧钱上起绿花者良。其主治。不过镇逆平肝。辟邪点翳而已。)
金石部 金石类
铁落
铁落 平肝镇却。治惊风癫痫之痰。治怒疗狂。为无毒辛平之品。(铁落即铁屑也。其主治性味。不过如上。)
金石部 金石类
云母石
云母石 甘平无毒。润白归金。飞补太阴。续绝坚肌颜悦泽。剿除牡疟。除寒镇却正安舒。
虽有炼服之功能。须知石药之剽悍。(云母石出山谷间。下有云母。上有云气。乃山泽之精英。挟云气久久结成。色白属金。但石药之性悍。虽有炼服补益诸说。究不可信以为然。此石入火不焦。埋之不腐。故亦神其说云。)
金石部 金石类
石燕
味甘凉无毒。力可催生。治湿热诸淋。功堪磨翳。(石燕出山谷中。如燕形。其腹有纹。石类也。不过甘凉清利之功。故主治如上。色白质重属金。金能平木。故亦能退翳耳。
)
金石部 金石类
皂矾
皂矾 燥湿化痰消食积。肿胀皆除。杀虫润下治疮疳。酸凉并效。(皂矾一名绿矾。烧之则色红。故又名绛矾。其出产性味主治。皆与白矾相同。惟此矾似出斥卤之地。以其置阴湿处。即还潮。其色青绿。而烧之则红。故能入肝家血分。平肝伐木。化积润下之功。与白矾稍异。)
金石部 金石类
针砂
消水肿以除瘅。散瘿瘤而化积。辛咸无毒。镇坠多功。(针砂此乃作针家磨锉之细末也。醋 用。长于平肝镇逆。肝平则脾不受克。积聚水肿黄瘅。皆可治也。醋 醋调敷瘤。
渐渐敛小。甚效。)
土部
(李时珍曰。土者。五行之主。坤之体也。具五色而以黄为正色。备五味而以甘为正味。
是以禹贡辨九州之土色。周官辨十二壤之土性。其为德至柔而刚。至静有常。生万物而不与。
化
土部 土类
伏龙肝
味辛散逆以和中。治带疗崩。呕家圣药。质燥温脾而暖胃。敷痈解魇。远血良方。
(伏龙肝即灶心土。须对釜脐下经火久炼而成形者。具土之质。得火之性。化柔为刚。
味兼辛苦。其功专入脾胃。有扶阳退阴散结除邪之意。凡诸血病。由脾胃阳虚而不能统摄者。皆可用之。金匮黄土汤即此意。)
土部 土类
墨
止血有功。色黑入营内可服。行瘀无阻。辛温消肿外能敷。(墨烟煤合胶水所成。以松烟者为佳。用陈者取其胶性渐脱。火气渐退。然内服总宜 用。方无胶滞之患。止血者不过红见黑则止之意。毕竟辛温散血之品。如血热妄行之证。亦宜慎用。)
土部 土类
百草霜
疗伤寒阳毒之邪。化积行瘀。斑狂从治。医疔毒疮痈等证。温通辛散。崩带宜求。
(百草霜此乃灶额烟囱内所熏之烟煤也。其质轻细。故为之霜。大抵辛温火化之物。其色黑。其体轻。能治上焦血分之疾。与釜脐墨等散血之功。主治相同。但有轻重之异耳。黑奴丸之治阳毒斑狂等证。亦谓疫邪深入血分。用此从治也。)
土部 土类
黄土
甘平解百毒而除虫。绞痛因中州而成疾。(黄土须乡间高洁处。去上层污浊浮泥。掘深一二尺。至黄土为佳。解毒杀虫之效。无出其右。其稼穑作甘之味。宜乎有益于脾胃也。
)
土部 土类
孩儿茶
苦涩且微寒。能点痔而止血。热痰仗清化。可定痛以生肌。(孩儿茶用细茶末。入竹筒中。坚塞两头。埋污泥沟中。日久取出。捣汁熬制而成块。小而润泽者为上。大而焦枯者次之。生肌口疮等药。皆外治为多。内服虽有方法。亦不过藉其清化之力耳。然毕竟胶滞之物。用者亦罕。)
土部 土类
烟胶
头疮癣癞油风。调敷有效。性味辛温微毒。内服无功。(烟胶。此系煎硝牛皮灶上所熏之烟煤粘结如胶者也。只堪外治。能润肌肤之燥。治浸淫之疮。杀虫化湿。颇有效验。)
土部 土类
井底泥
疗阳狂热病。涂汤火疮疡。外治所需。甘寒无毒。(井底泥禀至阴之性。以治诸阳热之病。只有外治之法。而无内服之方。)
土部 土类
釜脐墨
温可行瘀。破积消痈涂舌肿。辛能散血。驱邪辟蛊治金疮。(釜脐墨即锅底墨灰。
其辛温散血之性。与百草霜同。而轻重之质。略有差别。百草霜有轻扬解散之功。釜脐墨具辟恶消瘀之力。在用者之得其宜耳。)
土部 土类
梁上尘
辛苦微寒有小毒。辟恶行瘀。轻浮止血掺诸疮。安胎治膈。(梁上尘即梁上倒挂尘。古方虽有用之者。然亦无甚深意。不免有虫虺之毒。且对证之药良多。不必拘拘乎偏僻之物也。)
土部 土类
石碱
功消痰垢。其用则腐肉伤肌。味苦辛咸。其性则微温有毒。(石碱采蒿蓼之属。开窖浸水。再捞起晒干。烧灰。仍以原水淋汁。每百斤入粉面二三斤。久则凝淀如石。然咸苦恶劣之性。只可外用。不宜内服。)
禽部
(李时珍曰。禽者。虫之一类也。毛协四时。色合五方。山禽岩栖。原鸟地处。其交也。
或以尾 。或以睛睨。其生也。或以翼胞。或以气变。是以五鸠九扈。少 取以名官。雄雉鸱。诗人借以观感。圣人之于禽也岂徒然哉。)
禽部 禽类
乌骨鸡
乌骨鸡 补肝家血液之亏。理产治劳。甘平无毒。治肺肾虚羸之疾。白毛黑骨。金水相生。
巽木属风。能动风而发毒。内金化食。可消食以宽中。 捕壳以调搽。磨翳敷疮。下疳尽愈。煎矢白而酒服。通肠治鼓。性味咸寒。鸡冠气禀纯阳。治中恶且除客忤。鸡子性平甘润。
安五脏尤养心神。(乌骨鸡。鸡之种类甚多。大抵以白毛黑骨。皮肉尽黑者良。鸡为巽木。
性味甘平。血肉有情之品。肝虚者宜食之。以其外白内黑。得金水相生之意。故肝肺肾三脏血液不足者最宜。然又能动风发毒。一切外证。一切风病患忌之。○鸡内金。即鸡硬肝内之黄皮也。凡鸡所食之物。皆在此消化。炙黑用之。为消磨水谷之物。且能治淋浊。止遗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