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月令采奇
月令采奇
纂要曰。丁亥收桃杏花。阴干为末。戊子日。和井花水服方寸。七日三服。疗妇人无子。大验。 此月采白朮。蒸晒九次。候干为末。三餐酒服方寸。不饥。延年益寿。又采麦门冬。久服身轻。不饥不老。 千金月令曰。初二日。取枸(木巳)菜煮汤沐浴。令人光泽。不病不老。○初六日沐浴斋戒。当蒙天福。黄昏沐浴。令人康健。○初八日沐浴。亦令人轻健。 玄枢经曰。此月上丙日。上卯日。沐发愈疾。有沉痾病。用之皆愈。 上丙日。沐浴愈疾。南阳太守。太原王景。用之皆验。 白云忌曰。初九日不可食鱼鳖。仙家大忌。 四时纂要曰。初八日十四日。二十八日。皆宜拔白。 摄生方曰。此月先雷三日。夫妇宜戒容止。不然。生子不备。多凶。犯者减寿。朔朢减一年。晦日减十年。上下弦。减五年。庚申甲子本命日。减二年。春分社日。各减四年。初三万神会。及二十八。人神在阴。犯者百日中恶。
占候
汲冢新书曰。惊蛰节。桃不华。是谓阳否。仓庚不鸣。臣不尊主。鹰不化鸠。寇戎数起。春分气。玄鸟不至。妇人不嗣。雷不发声。诸侯口民。不始电。君无威震。 京房曰。四时暴风起东方。人流盗起。天下旱。冥霜。岁饥人病。二月朔风雨。主人民多病。谷贵。 月内虹见东。主秋米贵。西主蚕贵。以春分四十六日内。出东南。贯巽中。春大灾旱。十夜以上雨。主水。霜多。主旱。 虹在西方。米愈贵。其日值惊蛰。主旱虫。值春分。岁凶。 天镜占曰。春雷起东方。五谷皆熟。夜雷半熟。起南方。岁小旱。夜雷大旱。谷贵倍。起西方。谷半熟。多虫。一曰其野有暴贵。牛马大灾。夜雷。五谷虫灾。人民多病。一曰谷贵大旱。起北方。牛马疫。国有暴惊。民病。夜雷。赤地千里。 杂占。凡雷发声。初起艮。主米贱。起震。主岁稔。起巽及坤。主蝗虫。起离。主旱。起兑。主五金长价。起干。主民灾。起坎。主水。甲子日发雷大熟。起东方虫蝗。起南方火灾主旱。起西方。禾熟。金铁贵。起北方。多雨水。
师旷曰。春雷拍拍格格雳雳者。雄雷也。旱气也。其声音音依依不震者。雌雷也。水气也。傥二月雷不鸣。五谷不实。小儿多死。 二月雪七日不消。百果不实。大臣死。牛马伤。夏秋民不安。 此月七日八日。当雨不雨。九月道中有饥死人。九日至十五日。当雨不雨。兵起。十七十八日。当雨不雨。虫冬不蛰。十九二十日。当雨不雨。三月大旱。二十六至二十八。当雨不雨。必有逆风来损物。晦日风雨。多疾病死亡。 万宝全书云。春分日。东有青云。宜麦。无云。万物不成。人疾。 博雅云。二月不发风。八月雷不藏东风。主麦贱。岁豊。西风麦贵。南风。五月先水后旱。东北米贵一倍。 庄助鸡肋编云。江南社日有霜。必有雨。社日雨。年豊果少。诗云。社日下雨年时美。枝树无花果雕萎。 二月日食。大早。人多死。豆贵。牛死。 月无光。国有灾忧。月食。贵人病。畜贵水多。 二月十五。乃劝农日。是日晴和。主豊。风雨。主歉。
三月令
孝经纬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言万物至此齐洁而清明也。太阳在戌。娄降之次。表影长六尺六寸五分。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言雨至此时。生百谷也。太阳过酉。躔大梁之次。表影长五尺五寸六分。谷雨乃三月中气。斗指辰。故月建辰。从三月中气而定建也。辰者何。乐志曰。辰。震也。云振美于辰。史辰者。言万物之振也。三月阳气动。雷电振。民农时也。又言时物震动而生长也。又名伸。物皆伸舒而出也。命曰季春。曰暮春。曰晚春。曰末春。又曰□时。曰寝月。曰蚕月。曰执徐。又名青章。是月也。改火新旧。气属五阳。月卦名夬。夬者。阳决阴也。决而能和之意。季月俱无气卦。律应姑洗。姑。故也。洗。鲜也。言万物去故就新。莫不鲜明也。日躔胃。西方之宿。越之分野。昏七星中。旦牵牛中。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勾者毕出。萌者尽达。清明节。桐始华。次五日。田鼠化为鴽。牡丹华。后五日。虹始见。谷雨气。萍始生。次五日。鸣鸠拂羽。后五日。戴胜降于桑。天子居青阳右个。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青玉。饮八风水。食麦与羊。器疏以达。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窌。赐贫穷。赈乏绝。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命司空曰。时雨将降。下水上腾。巡行国邑。周视原野。修理堤防达沟渠。通道路。无令障塞川流。无田猎。单弋。罝罘罗网。无用。餧兽之乐。无出九门。野虞无伐桑(木后)。禁妇女无观。使劝蚕事。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以供郊庙之服。毋有敢惰。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毋或不良。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是月之末。择吉日。大合乐。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是月也。乃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牺牲驹犊。举书其数。命国人傩九门。磔犬羊以穰。以毕春气。季春月。后妃斋戒。享先蚕。而躬桑以劝蚕。后妃献茧。古者天下诸侯。必有公桑蚕室。近川而为之。筑宫仞有三尺。棘墙而外闭之。及大昕之朝。君皮弁素帻。卜三宫夫人世妇之吉者。使入蚕于蚕室。奉种浴于川。桑于公桑。风戾以食之。岁既单矣。世妇卒蚕。奉茧以示。君遂献茧于夫人。夫人曰。此所以为君服。遂副祎而受之。因少牢以礼之。古之献茧者。其率用此欤。及良日。夫人缲三盆手。遂布于三宫夫人世妇之吉者。遂朱绿之。玄黄之。以为黼黻文章。君服以祀先公先王。孝之至也。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时雨不降。山陵不收。行秋令。则天多沉阴。淫雨蚤降。兵革并起。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国有大恐。
三月逐日杂记
此月宜入山修道。○初一曰大昕日。九里土皇君。诣波梨天。奏九地学道得仙人名。干四天王。 二殿楚江明王诞。 张冶真人。此日飞升。 风土记曰。初一与十六。忌裁衣交易。○此月雨曰迎梅雨。○初二日。陆天师生日。○初三日。北极玄天真武太帝诞。开皇元年。三月三日。玄帝产于母左胁。当生时。瑞星覆国。天花散漫。异香纷然。充满王国。土地皆变金玉。 北斗下降。 葛仙翁上升。 成都张伯子飞升。 冲虚王真人。于皂角树上飞升。 南无西来僧伽大圣。观世音菩萨示现。 亦龙神朝星辰日。 又谓之上巳日。元巳日。兰亭修禊日。祓禊日。禊。逸礼也。言自洗濯也。四民此日出郊外踏青。上踏青鞋履。为临水会。曲水会。为羽觞流觞饮。 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孙统等。会饮于会稽之兰亭。以修禊事。 故事。上巳赐百官宴曲江。教坊倡优杂侍。李栖筠以任国风宪。独不往。台中遂以为法。 唐武后时。三月大雨雪。苏味道以为瑞。率群臣贺。王永礼曰。宰相调燮阴阳。而季春雨雪。灾也。果以为瑞。则冬月雷鸣。渠亦以为瑞雷耶。○初五日。南斗天蓬下降。○初六日。南无清净海众山。月面吉祥示现。○初七日。嘉庆节。 后汉隐帝生。○初八日。王母赐黄帝念珠于元阳宫。演灵宝法。○初九日玄天下降蓬莱都水使者升仙。○初十日。上帝酷杀日。而此月甲戌。庚戌亦是。不宜会客。宜斋戒。○十三日。天香山观世音示现。○十四日。康陵武宗毅皇帝忌日。正德十六年。○十五日。祖天师生。 赵元帅生。 元始天尊游玉京元阳观。会三界神仙真圣说法。○十六日。忌水陆远行。○十八日。后土灵妃诞。 老君同光天元后。降太清宫。卢茂敛真人。同从执药上升。 茅君同总真王君。太极真人。东海青童君。同游勾曲山。○十九日。南极星君降。○二十日。天姥子孙娘娘诞。○二十三日。英烈天妃娘娘诞。○二十六日。杜昺真人升仙。○二十七日。七殿泰山闫君诞。 亦龙神朝星辰日。○二十八日。东岳泰山帝君诞。○二十九曰小尽日。○三十日曰晦日。 唐制。武则天永昌元年。以此月策问天下贡举人于洛阳殿前。中式者曰进士。会饮杏园。以二人年最少者为探花郎。 荆楚岁时记。寒食无定日。或二月。或三月。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节。又谓之百五节。秦人呼寒食为熟食日。言不动烟火。预办熟食过节也。齐人呼为冷烟节。 东京梦华录。寒食第三日。乃系清明节。禁中前半月。发宫人车马朝陵坟。及享祀新坟。皆用此日。都人倾城出郊。四野如市。罗列杯盘。互相劝酬。暮归各携枣(鱼固)炊饼。名花异果。鸭卵鸡雏。各相献遗。谓之门外土宜。 酉阳杂俎。记吴汉楚粤。至寒食清明。各携酒罍拜坟。富家杂以鼓吹。妇女童稚皆随。竞标纸钱为祀。其贫不举者。为缺祀。有力而失祀者。咸指为不孝。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敕士庶家。寒食许上墓拜扫。食青精饭。饮篮尾酒。香酪饧。 造青精饭方用杨桐叶。细叶冬青叶。遇寒食。采以染饭。色青而光。食之资阳气。今俗夹麦青草。捣汁和糯米作青团。乌(木旧)叶。染乌饭作糕。即其遗意。 清明日雨。曰榆筴雨。风曰花信风。鲤鱼风。茶曰雷鸣茶。适是日雷初发声。摘者。可治百病。多食至四两。即仙。
七修类蒿曰。洪武二十四年。春三月。诏天下产茶之地。岁有定额。以建宁为上。听茶户采进。勿预有司。茶名有四。曰探春。曰先春。曰次春。曰紫笋。不得碾揉为大小龙团。此圣政纪所载。较宋取茶之扰民。天壤矣。 祝穆私识云。朱文公晦庵先生。以宁宗庆元六年庚申。三月甲子日。午时卒。是岁春。文公故宅前。山顶有数十年合抱之木。一旦忽为巨风所拔。六月溪水大涨。素所未有。宅前旱地。变为涛港数百尺。所谓大贤存亡。木拔山崩。关造化盛衰之运。固如此。 玄枢经曰。三月天道北行。作事出行宜向北。修造北方吉。月厌在申。月杀在未。天德在壬。月德在壬。月合在丁。月空在丙。丙丁壬上宜修造取土。生气在寅。坐卧宜向东北。作事日时。勿用辰字犯月建不吉。
调摄
孙真人曰。三月肾气以息。心气渐临。木气正旺。宜减甘增辛。补精益气。宜蚤卧蚤起。以养脏气。待肝脏?伏。心脏气旺。宜益肝补肾。以顺天时。 又曰。此月勿杀牲。勿食百草心。勿食黄花菜。清明。三月节。运主少阴二气。手太阳。小肠寒水。每日丑寅二时。正坐定。换手左右。如引硬弓。各七八度。叩齿内清吐浊。咽液各三三度。 谷雨三月中。运主少阴二气。手太阳。小肠寒水。每日丑寅二时。平坐。换手左右。举托移臂。左右掩乳各五七度。叩齿吐内漱咽如数。 千金方曰。此月勿食鸟兽五脏。勿食小蒜。勿食深泉。 法天生意曰。此月勿食鸡子。令人神昏乱。 百一歌曰。此月勿食鱼鳖。令人饮食不化。神魂恍惚 千金方曰。此月若遇寅辰二日。尤不宜食鱼。 本草曰。此月勿食羊脯。三月后。脯中有虫如马尾。食之杀人。 月令忌曰。勿食血并脾。季月土旺在脾。恐死气投入也。又不可食陈葅。
云笈七签曰。此月勿裸露三光之下。以招不祥。勿久处湿地。以招邪毒。勿发大汗。以养脏气。勿食驴马之肉。令人神魂不安。勿食獐鹿等肉。损气志。勿食韭菜发疾。俗传益人心者谬也。 三月八日。勿食芹菜。恐病蛟瘕。发则似癫。面青黄。小腹似怀妊。服糖水吐出。方愈。 四时纂要曰。是月初三日。取桃花片。晒干收起。至七月七日。取乌鸡血和之。涂面及身。则光白如玉。法天生意云。此日采桃花浸酒饮之。可除百病。亦益颜色。 取羊齿烧炭。可治小儿羊痫寒热。 四时纂要曰。初三日。收桃叶晒干捣末。用井花水调服一钱。可治心病。 万花谷曰。初三取枸(木巳)菜煎汤沐浴。令人光泽不老。取苦炼花放席下。可辟蚤虱。铺灶上。可辟虫蚁。无花。叶亦可。 云笈七签曰。初六及二十七日沐浴。令人神气清爽无厄。○初六日中时洗头。令人利宫。身体光泽。○初七日。平旦沐浴。及日暮时又沐浴。并招财延生。○二十日谓之天仓开日。宜入山修道。 真诰曰。初一日。初十日。十一日。十三日。拔白生黑。 岁音记曰。上巳日。取黍麦和菜作羹。以厌时气。 济世仁术曰。寒食日水。浸糯米一二升。逐日换水。至小满漉出晒干。炒黄为末。水调治打扑伤损。及诸疮。神效。 又曰。寒食日。用绢袋盛面挂当风处。中暑者。以水调服即愈。 万花谷曰。春末松花黄时。采取和蜜作饼。如鸡舌龙涎。不惟香味清甘。自有所益于人。 又三四月。采深山岩谷中。当年新生可长一二寸松柏。并花蕊。阴干细捣为末。炼白砂蜜。丸如小豆常用。每月初一十五日未时。烧香向东。持药八十一丸。用酒下。服一年。延十年命。服二年。延二十年命。欲长肌肉。加大麻巨胜。欲心力壮健。加伏苓人参。用七月七露水和丸尤嘉。服时东向咒曰。神仙真药体。合自然。服药入腹。天地同年。咒讫服药。忌食诸杂五辛等物。 养生仁术曰。谷雨日。采茶炒藏合法。能治痰疾及百病。 本草云。是月上寅日。采甘菊花苗。名玉英。○六月上寅日。采梗。又曰茎。名容成。○九月上寅日。采花。名金精。○十二月上寅日。采根。名长生。收起四味为末。用成日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钱。一日三服。百日身轻。一年发白再黑。二年齿落更生。三年返老还童。 齐人月令曰。此月采何首乌。雄雌各半。用铜刀。或竹刀切片。以米汁水浸一宿。同黑豆饭锅蒸熟。晒干去豆为末。或加伏苓三分之一。炼蜜为丸。酒下。或一二钱。百日后百疾皆除。益寿延年。多子壮阳。忌食猪肉鱼鳖萝卜。中有形似仙人鸟兽。石山状。极大者。乃珍也。服久成地仙。 是月上辰日。采枸(木巳)茎。四月上巳日治服之 千金月令曰。松花酒。取糯米淘百遍。以神曲和。凡米一斗。用神曲五两。春季取松花精五六寸。至一尺余。如鼠毛者。各三两枝。细剉一升蒸之。绢袋盛。以酒浸。至五日。取服。一服三合?三服九服。成仙 杨公忌曰。初九日牛鬼降夫妇宜戒容止。月忌。犯者减寿。朔朢日各减十年。上下弦。各减五年。甲子庚申本命日。减二年。二十八日人神在阴。犯者百日中恶。晦减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