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月令采奇
月令采奇
正月占候
周礼时训曰。立春日。东风不解冻。号令不行。蛰虫不震。阴气奸阳。鱼不上冰甲胃私藏。 雨水日。獭不祭鱼。国多盗贼。鸿雁不来。远人不服。草木不萌动。□果不熟。此日后阴多。主少水。高下皆吉。 汉天文志。以元日决八风。风从南来。大旱。 西南。小旱。 正西。有兵。春夏米贵。 西北。豆成。 正北。主涝。人多病。中岁。 东北。米大熟。上岁。 正东。主大水。米平。 东南。疾疫。岁恶。麦平。若八风相对。则多胜少。久胜暂。疾胜徐。傥大风雨则米贵。小风雨。则秋旱。大雾。主多瘟疫。雨雹。主多疮疥。○元日有风雨。三月米贵。其年大恶。微风小雨。其年小恶。风悲鸣。疾多灾起。七日。风雨。主人民灾。 岁旦天色晴明。气候温和。主民安国泰。五谷豊登。人少病。牺牲旺。寇贼息。阴雨。人殃禾涝。六畜不兴。花果不实。大风主旱。大雪豊年。雨雹。主妖贼疮疥。霞气。主虫生蚕少果菜盛。 四方有云。黄即为熟。青为蝗。赤为旱。白为兵。东井。有虫。岁涝。宜耕高田。东有青云。人病。春多雨。白云。八月旱。赤云春旱。黑云春多雨。南方赤云。夏旱米贵。四方有黄气。大熟。白气凶。青气蝗虫。赤气旱。黑气水。旦直甲。米平人疫。值乙。主粟麦贵。值丙。主夏旱。值丁。主丝绵贵。值己主米贵蚕少。风雨多。直庚。金铁贵。米熟民安。值辛。主麻麦贵米贱。值壬癸。主大水。 正月雪。三日化。或至地即化。岁成人安。七日不消。大臣下狱。谷不成。天下饥。民死亡。妻党大盛。 正月月无光。兵起人多病。元日晕。树木。虫二日晕。禾谷虫。三日晕。雷震物。五日晕。有变更。六日晕。有亡国。七八日晕。多死人。 正月上旬三晕。明年有大赦。 正月霜下着物。见日不消。小人在位。君子在野。五谷万物不实。牛马疫死。着木冻损木枝。谗行贤伤。春霜。人多病。 正月雷。民不安。大雷。上人举事不时。元旦有雷则七月有霜。甲子日有雷。主年大熟。月内电。主人民多灾。○十二日。亦曰花朝。晴则百果实。夜尤宜晴。若雨。则连雨四十夜。而久阴也。○十四日。吴俗用糯谷爆于釜中。名曰孛罗。每人自爆。以卜一岁休咎。以番白多者为胜。○上元占。日出晴明秀。万花茂盛百草就。○二十日。谓之秋收日。晴。主收成好。 开元遗事。上元日。造面茧。以官位帖字卜官之高下。或赌筵宴为戏。 正月逢三亥。湖田变成海。须立春后的三亥方验。此月见三白。最宜麦。故曰。正月遇三白。田公笑吓吓。西北方人亦曰。要宜麦。见三白。白。雪也。 黄帝问师旷曰。吾欲知岁之甘苦旱涝病恶。可知否。对曰。岁欲甘。甘草先生。荠是也。岁欲苦。苦草先生。葶苈是也。岁欲雨。雨草先生。藕是也。岁欲旱。旱草先生。蒺蔾是也。岁欲流。流草先生。蓬是也。岁欲恶。恶草先生。水藻是也。岁欲病。病草先生。艾是也。当以孟春占之。 春蚤晚以土牛与策牛人占。如立春在十二月朢。策牛人在前。示农早也。立春在十二月之晦。及正月朔。则策牛人当中。示农中也。立春在正月之朢。策牛人在后。示农晚也。
二月令
孝经纬曰。雨水后十五日。斗指甲为惊蛰。惊。动也。蛰虫惊动而出也。太阳尚在亥。躔娵訾之次。表影长八尺五寸四分。后十五日。斗指卯为春分。分半。分也。一年分为四时。皆九十日。春之半。秋之半。昼夜平等。日夜刻漏平分。又当三春九十日之半。且阳生于子。极于午。而卯又其中分也。太阳始过戌。躔娄降之次。日月亦会于娄降。太阳表影。长七尺五寸五分。春分乃二月中气。斗指卯。故月建卯。从此月中气而定建也。卯者何。乐志曰。卯。茂也。茂茆于卯。师古曰。茆。谓丛生也。又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象开门之形。故二月为天门。古文?。从卯。卯为春门。而星官家。又为雷门。命曰仲春。曰中时。曰中春。曰震节。曰卑阏。曰仲阳。曰春皞。曰令月。曰如月。曰水泮。月。曰桃李节。又云降入。是月也。女夷司和。春皞驭节。蛰虫咸动。启户始出。气属四阳。月卦大壮。言阳壮过于中也。气卦震。律应夹钟。夹。孚也。钟。聚也。言万物孚甲。钟类而出也。八音属竹。八风明庶。日躔奎。西方之宿。鲁之分野。昏弧中。旦建中。惊蛰节。桃李华。次五日。仓庚鸣。后五日。鹰化为鸠。春分气。玄鸟至。次五日。雷乃发声。芍药华。后五日。始电。天子居青阳太庙。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青玉。饮八风水。食麦与羊。器疏以达。天子令百官进农书。示务本。上丁。命乐工习舞学宫。行释菜礼。祭文庙。祭文庙必用丁者。丁属火。而又属阴。取丁火阴柔。文明之象也。天子乃属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仲丁。又命乐正入学。习乐习武。释菜。又以玄鸟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率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上戊。命人祭社击土鼓。歌豳诗以迎暑。巳日。祭山川。遂及先生之在祀典者。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命有司安萌芽。养幼少。存诸孤。省囹圄。以去桎梏。毋肆掠。止讼狱。同度量。钧衡石。角斗桶。正权概。耕者少舍。毋作大事以妨农。毋竭川泽。毋漉波池。毋焚山林。天子献羔开冰。先荐寝庙。不用牺牲。用圭璧。更皮币。天子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人有百年者。就见之。命市纳贾。以观民之所好恶。以辨志之□僻。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后帅六宫夫人命妇治蚕。周礼罗氏献鸠于国老。郑玄注云。春以鹰化为鸠。变旧为新。宜以养老助生气也。傥行夏令。则国大旱。暖气蚤来。虫螟为害。行秋令。则国大水。寒气总至。寇戎来征。行冬令。则阳气不胜。麦乃不熟。民多相掠。
二月逐日杂记
初一日。道经曰天正节。 王郭真君飞升。 翊圣真君下降。 闫君一殿秦广明王萧诞。 唐玄宗则曰催花节。 唐德宗又改作中和节。盖言揆三阳之中。酌仁义之和。赐大臣戚里尺。谓之裁度。令百官选胜行乐。与上巳九日等。 亦名曰禁烟节。 淮南子曰。二月之夕。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兽草木。民间以青囊盛百谷□果相问遗。号为献生子。闾阎酿宜春酒。以祭勾芒之神。以祈豊年。百官进农书。以示务本。○初二日土地神生日。 陆天师静修此日飞升。 壶中录云。洛阳风俗曰花朝节。士庶出郊游赏。 闽中风俗。以是日为踏青节。 秦中记。此日曲江拾菜。游观甚盛。又谓之拾菜节。 图经云。宕渠之地。每岁二月二日。郡人从太守出郊。谓之迎富。梧州容县有迎富亭。亦以此日为节。 又取乞邻子。谓之迎富日。盖秦人得本家婢生一子。恶之。乞与邻家。邻家大富。而本家反贫。后以二月初二日取回。本家复富。 又此日曰上工日。言田家凡雇倩佣工之人。俱用此日为执役之始。故名。○初三日。梓潼帝君圣诞北斗降。 北极降。 亦万神会日。 龙神朝帝日。 千金月令曰。此日不宜昼眠。○初四日。后汉高祖诞。○此日与十六。不宜裁衣交易。○初五日。辟支佛生。 白乐天生。○初六日。苏仙君飞升。○初七日。观世音现。 南斗北斗西斗三帝君降。 宜春谢真人飞升。○初八日。六祖菩萨生。夷考其年。乃唐太宗贞观十二年。二月初八也。 佛书云。此日亦庆古佛生。 十八尊罗汉。亦以此日成道。 道经云。此日亦曰芳春节。 宜斋戒。○初九日。宣宗章皇帝生。乃洪武三十二年。 南无光藏法王。白衣妙德观世音菩萨示现。 又龙神朝帝日。亦诸神交会日。酉二刻。恐有恶风。亦上帝酷杀日。不宜会客。而此月辛卯。辛亥日。亦是。○初十日。长生护身天尊下降。 茂陵孝贞王皇后忌。正统十三年。 十一日。祠山张太帝诞。有东南风。谓之上山旗。主水。西南风谓之下山旗。主旱。尹虔子。张石生。李方回。三真人飞升。杨公忌曰。此日不宜问疾。○十二日。曰百花朝。又龙神朝帝日。 诸神交会日。酉二刻。惧有恶风。○十三日。中元葛真君生。○十四日。闾丘方远真人飞升。 云笈七签曰。此日忌水陆远行。 亦诸神交会日。○十五日。三教宗师。太上老君诞。按玉女者。老君之母。尝昼寝。梦五色霞光入户。结如弹丸。流入口中。吞之有孕。怀八十一年。昼息李树下。老君剖右胁而生。须发雪白。指李树为姓。时殷武丁九年。二月也。至秦昭王九年。西升昆仑山修道。历九百九十六岁。尝仕于周敬王时。孔子闻礼。今道家三清中之大清是也。 孙思邈真人此日升仙。 佛世尊。以周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于俱尸罗大城。娑罗双树间。入涅盘此日曰贞元节。亦曰花朝。西蜀以此日鬻蚕器于市。因作乐纵观。谓之蚕市。东京人以此为扑蝶会。 薛洞玄女。此日升仙。 金可记仙人。此日飞升。○十六日曰长春节。 观世音菩萨成道之日。 宋太祖此日诞于夹马营。○十七日。陈正懿。严通远。二仙飞升。 亦诸神交会日。○十八日。正阳开悟传道真君上升。四殿五官明王黄诞。○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恭仁康定景泰皇帝忌日。天顺元年。○二十日。北斗出游。 保德真君降。 苏子由生。 亦龙神朝帝日。○二十二日。唐昭宗诞。○二十三日。嘉会节。保德真君飞升。○二十四。忌水陆远行。○二十五日。新罗金真人飞升。云笈七签曰。此日天仓开。宜入山修道。○二十六日。虚静中和徐真人生。○二十八日。石晋高祖诞。○二十九日。圣母元君降。○三十日。大慧真人降。 龙神朝上帝日。 此月上戊日。祭社稷。礼记及国语云。共工氏之子曰勾龙。为后土官。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烈山氏之子曰柱。能殖百谷。自夏以前。祀以为稷。至殷以柱久远。而尧时弃为后稷。亦殖百谷。故废柱祀弃为稷 郑玄云。古者官有大功。则配食其神。故勾龙配食于社。弃配食于稷。凡人非土不生。非谷不食。土谷不可偏祭。故社稷并立。一岁必再祭者。春以祈谷之生。秋以报谷之熟也。祭必用戊者。戊属土。故历官以立春后五戊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如戊日立春立秋。则此戊不算。 社制。汉旧事。天子大社。以五色土为坛。封诸侯者。取方面土。苴以白茅。授之。各以方色。立社于国。 俗传饮社翁酒一杯。便可治聋。或曰。社日所酿之酒。未知孰是。
吕公忌曰。社日令男女辍业一日。否则令人不聪。 北史曰。社日小儿以葱系竹竿于窗中。嘱曰。开聪明。或又加蒜。欲能计算也。 提要录。社公社母。不食旧水。故社日必下雨谓之社公雨。陆龟蒙曰。几点社翁雨。一番花信风。 社日以羹泼果树。则多子。 魏志。王修年七岁。丧母。母以社日亡。来年社。邻里祀社。修感念母哀甚怜里闻而罢社。陶朱公养鲤法。以六亩地为池。池中有九洲。则周遶无穷。自谓若江湖求。怀子鲤三赤者二十尾。牡鲤三赤者四尾。以二月上庚日纳池中。令水无声。生鱼子不相食。易长。至四月纳一神守。六月纳二神守。八月纳三神守。则鱼不飞去。至来年二月。可得若干。谓之水畜 上壬日。取土泥屋四角。宜蚕。上丑日。取土泥蚕屋。亦宜蚕。 上辰日。宜种□。又云。上辰取道中土泥门。可辟官符。 千金月令曰。惊蛰日。取石灰槮门限外。可绝虫蚁。 天宝元年二月。敕凡祠享。必务躬亲。皇天地祗。宜就南郊合祭。是月十八日。就享玄元皇于太清。十九日。亲享太庙。二十日。合祭天地于南郊。谓之三大礼。 洪武二年二月。我 太祖高皇帝。躬耕藉田。又命皇后率内外命妇。蚕于北郊。以为祭祀衣服。
传异记。崔元徽月夜微行。见青衣女伴。曰杨氏。李氏。陶氏又有絣衣小女。曰石错。色皆殊绝。芳馨袭人错曰。女伴在苑中。常被恶风相挠。常求封家十八姨相庇。望处士每岁旦。作一幡。上图日月五星。立于苑东。则免难矣。崔于二月一日。如言立幡。异日东风括地折木。而苑中繁花不动。后杨辈各褁桃李花数斗来谢。曰。服此可却老。至元和中。元徽犹是童颜。亦异事也。 玄枢经曰。惊蛰二月节后。天道西南行。作事出行。宜向西南吉。月厌在酉。月杀在戌。天德在坤。月德在甲。月合在己。月空在庚。甲巳庚上。宜修造取土生气在丑。坐卧宜向东北。作用日时。不宜用卯字。犯月建不吉。
调摄
孙真人曰。此月肾气微。肝气旺。宜减酸增辛。助肾和肝。宜净膈去痰。小泄皮肤微汗。以散玄冬蕴伏之气。 惊蛰二月节。运主厥阴初气。手阳明。大肠燥金。每日丑寅二时。握固转颈。反肘后向。顿掣五六度。叩齿六六。吐内漱咽三三。 春分二月中。运主少阴初气。手阳明。太肠燥金。每日丑寅二时。伸手回头。左右挽引。各六七度。叩齿六六。吐内漱咽三三。 此月不宜吊丧问疾。云笈七签曰。此月勿食黄花菜。勿食大蒜气壅。勿食小蒜。伤人志。勿食鸡子。滞气。宜食韭。益人心。 食物本草曰。勿食水蓼伤肾。合鱼食发冷气痛。勿食兔肉。狐貉肉。令人神魂不安。兔死合眼者。尤不宜食。食之杀人。又兔与生羌食。成霍乱。此月食鱼肉。仙家大忌。 庚寅日。食鱼大恶。 养生论曰。此月远行。勿饮阴地流泉。至夏发疟瘴。及臌胀。又令脚软。勿食生冷。当衣夹衣。 法天生意。月初须炙两脚三里。绝骨对穴。各七壮。以泄毒气。至夏。则无脚气冲心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