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治五心烦热。是火郁于地中。四肢者脾土也。心火下陷

  于脾土之中。郁升麻葛根柴胡白芍药甘草(炙各一两)防风(半风)上件咀。如麻豆大。

  每服

  人参散

  (出经验方)

  生心胃气。散滞郁。

  新罗人参沉香白茯苓(各半两)大麦(一两)丁香(一钱)上为末。每服二钱。水

  地黄散

  (出卫生宝鉴)

  治心脏积热。口干烦渴。颊赤舌涩。生津液。兼治汗

  后余热。

  防风(一两)地骨皮(一两)甘草(半两)人参(三钱)上为末。每服三钱。

  水一盏。入青

  凉补丸

  (出卫生家宝方)

  治心经积热。思虑过多。一切漏精白浊等病。久则

  饮食减少。转成肉苁蓉(薄切用酒浸一宿火焙干)泽泻(切焙干)石菖蒲菟丝子(用酒浸一宿研烂焙干)黄(一两净洗焙干盐汤下。如五淋病

  铁粉丸

  (出指南方)

  治凡热则脉洪数。由脾气上郁心经。

  铁粉(二两)辰砂(一两)牛黄天竺黄铅白霜(半两)天南星(一两)上为末。生姜煮

  疗烦闷

  (本草)

  以白术末。水调方寸匕。

  止心烦躁闷

  (本草)

  以蓝汁服之。一方涂五心。

  主心闷烦热

  (本草)

  头风旋目眩。心中漾漾欲吐。猝失音。及小儿心热惊痫

  。止消渴。除痰取荆茎条。截。于火上烧之。两头以器承。取沥汁饮之。

  治心脾热舌颊生疮方

  (本草)

  用柏皮以蜜匀炙。与青黛各一分。入生龙脑一

  字研匀。当掺疮

  解烦闷

  (本草)

  以白粱粟。经三五年陈者。或呼为粢米。作粉食之。

  治心腹烦闷

  (本草)

  以干苔。用冷水研如泥。饮之即止。

  主大毒热心腹烦满

  (本草)

  以胡桐泪水。和服之。

  止烦闷

  (本草)

  用白冬瓜。捣绞汁服之。

  通利五脏

  (本草)

  用芥子微熬。研之。作酱食。

  治胸中烦闷邪气止渴

  (本草)

  以蛏煮食之。于饭后食之佳。与服丹石人相宜

  。天行病后不可

  治支节筋骨烦热毒及消胀肿

  (本草)取牛蒡子三七粒。熟。食前吞之。十服后。甚良。细切根如小豆大。拌面作饭煮食。

  尤良

  治热攻心烦躁恍惚用黑豆(味甘平)半升。淘净。以水二升。煮取七合。去滓。

  食后服之

  卷十七 心脏门

  心胸烦热

  (附论)夫心气盛实。气血壅涩。阴阳不通。营卫隔塞。上焦壅滞。故令心胸烦热也。

  方

  羚羊角散

  (出圣惠方)

  治心胸烦热。渴逆头痛。

  羚羊角屑柴胡(去苗)赤茯苓(各一两)葛根(锉)赤芍药甘草(炙微赤锉)栀子仁(钱。以水一中盏。

  麦门冬散

  (出圣惠方)

  治心胸烦热。眠卧不安。或大小便不利。口舌生疮。

  麦门冬(去心)黄芩(各三分)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大青黄连(去须)犀角屑川升麻一中盏。煎至六分

  真珠散

  (出圣惠方)

  治心胸烦热。口舌干燥。心神不利。

  真珠粉琥珀末寒水石天竺黄马牙硝铁粉朱砂甘草末(生用各半分)栝蒌根(

  人参散

  (出圣惠方)

  治心胸烦热。不思饮食。

  人参(去芦头)沙参(去芦头)赤茯苓黄(锉)地骨皮麦门冬(去心)柴胡(去芦头)盏。煎至六分。去

  地骨皮散

  (出圣惠方)

  治心胸中久积烦热。口干颊赤。

  地骨皮葳蕤玄参黄(锉)子芩麦门冬(去心)川升麻(各一两)甘草(半两炙微黄汁、蜜各

  含化玉液丸

  (出圣惠方)

  治心胸烦热。口干舌涩。心神壅闷。

  寒水石(研)石膏(研如粉)葛根栝蒌根赤茯苓(各一两)乌梅肉(半两炒)麦门冬(子大。每服

  黄芩散

  (出圣惠方)

  治心胸烦热。头疼目涩。烦渴不止。

  黄芩赤茯苓麦门冬(去心各一两)石膏(二两)甘草(炙微赤锉)葛根(锉)甘菊花(去滓。

  甘露散治心胸烦热。不得安定。

  甘草不灰木(各半斤)上药须是腊月内。预办修合。取雪水浸过。阴干。又投入水中。如此三二十度后。阴冷极干。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以新汲水调下一钱。

  除胸膈热痰。

  用三白草。捣。绞汁服。令人吐逆。

  治胸中痞塞热结者。可多食好生梨。即通。

  止心中酸水。以楂子食之。

  去心胸烦热。热风恍惚。明目镇心。温补。久服好颜色。变白。去风。不忘。用大豆。

  食

  治服药失度。心中苦烦。取生葛根汁饮之。大良。无生者。捣干葛末。水服五合

  。亦可煮利肢节。去五脏中烦闷气。以蟹用醋食之。八月后食之。佳。

  治胸中烦热。或渴心躁。用葛粉四两。先以水浸粟米半升。经宿漉出。与葛粉

  相拌令匀。

  除胸中实热气。以凫茨作粉食之。

  解肌下膈去胸中烦。以茵陈蒿研作饮。服之。

  卷十七 心脏门

  心脏风热

  (附论)夫心属火。主于血。血实则生热。风邪搏于阳经。伤于血脉。荣气不行。心脏壅滞。邪热之

  方

  龙齿散

  (出圣惠方)

  治心脏风热。心神恍惚。烦躁多惊。不得眠卧。

  龙齿(细研)甘草(炙微赤锉)甘菊花(各半两)朱砂(细研如粉)犀角屑防风(去芦头)头)天麻一(分)钱细研

  朱砂丸

  (出圣惠方)

  治心脏风热。多惊恍惚。烦躁语涩。

  朱砂(细研水飞过)龙齿(细研)天竺黄(细研)马牙硝犀角屑人参(去芦头)茯神牛黄(细研银箔(各一百片细以荆

  犀角散

  (出圣惠方)

  治心脏久积风热。脏腑壅滞。口干舌缩。神思不安。

  犀角屑朱砂(细研如粉)防风(去芦头)细辛天竺黄(细研)茯神龙脑〔细研各一(炒)槟榔(各一两钱细研)上为细散。入研了药

  铁粉散

  (出圣惠方)

  治心脏风热。头痛面赤。心烦时多惊恐。精神错乱。

  铁粉(细研)龙齿(细研)琥珀(细研如粉)犀角屑赤茯苓子芩石膏露峰房(微炙半两)金箔(五十时。以薄荷汤。调下一

  升麻散

  (出圣惠方)

  治心脏风热。心烦舌涩。口干语错。

  川升麻犀角屑龙胆(去芦头)羌活葛根(锉)甘草(炙微赤锉)防风(去芦头各半两)一中盏。

  入生

  牛黄丸

  (出圣惠方)

  治心脏风热。胸中烦懑。神思不安。宜服之。

  牛黄(细研如粉)甘草(炙微赤锉各一分)朱砂(细研如粉)麦门冬(去心焙)远志(去心龙脑(一钱时。以

  牛黄散

  (出圣惠方)

  治心脏风热。口干舌涩。心神烦闷。宜服之。

  牛黄(细研)犀角屑川升麻铅霜(细研各半两)玄明粉甘草(炙微赤锉各三钱)上为

  气针丸

  (出经验方)

  治久积风热。疏利滞气。宽胸膈。止刺痛。

  木香青皮(去白)大黄(炮)槟榔(各一两)黑牵牛(头末一两半)上为末。

  炼蜜丸。如

  治心热口干

  (本草)

  以砂糖食之。

  利五脏

  (本草)

  取桑根白皮。煮汁服之。

  去心脏风热

  (本草)

  以薄荷杵汁服。

  除心肺风热毒热壅闭不通口疮烦闷

  (本草)

  以蜀升麻。水煎服。

  下心肺五脏热毒瓦斯

  (本草)

  以苦竹根。细锉一片。水五升。煮取汁一升。分

  三服。

  疗心热

  (本草)以紫花梨。绞汁饮之。昔唐武宗有此疾。百医不效。青城山邢道人。以此梨绞汁而进。

  帝疾

  治疏道五脏风热壅

  (本草)用皂荚子炒。舂去赤皮。取仁。将汤浸软。煮熟。以糖渍之食。

  去五脏风取麻汁。煮粥食之。

  卷十七 心脏门

  心热多汗

  (附论)夫心生血。血行于分肉之间。遇热则腠理开。腠理开则汗出。盖心之液为汗。汗出亡阳。

  阳夫血脉充塞。营卫不行。心气壅塞。上焦烦热。即多汗也。心象于火。其液为汗。今阳气发

  方

  羚羊角汤治心热汗出。及骨蒸烦躁。盗汗出。不生肌。

  羚羊角(镑)地骨皮秦艽(洗去苗土)麦门冬(去心焙)枳壳(去瓤麸炒)大黄(锉)柴炙去裙各一两)上捣筛。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地骨皮丸治五脏壅滞。或时烦热。频多汗出。

  地骨皮(三分)柴胡(去苗)子芩生干地黄麻黄根知母川升麻人参(去芦头)上为末。

  降气汤治心热多汗。言笑无度。四肢烦热。

  麻黄(去根节)栀子仁黄芩(去黑心)白茯苓(去黑皮)白术(锉)芒硝(各三两)石膏(二合)上捣

  七宝汤

  (一名人参汤)

  治心热多汗。口苦舌干。涕唾稠粘。胸中烦闷。不思

  饮食。

  犀角汤

  (出圣惠方)

  治心气壅热。手心头面多汗。胸中烦满。

  犀角(镑)龙骨黄(锉)麦门冬(去心焙)地骨皮茯神(去木)人参麻黄根远志一盏。

  去

  石膏丸

  (出圣惠方)

  治心脏壅热。口舌干燥。多汗。

  石膏(研)栝蒌根麻黄根乌梅肉葛根(锉)天竺黄(研)牡蛎(烧各一两)甘草(炙水下。

  不拘时。

  麦门冬散

  (去圣惠方)

  治心实热。血脉壅塞。口干心躁。常多汗出。

  麦门冬(去心焙)寒水石(各一两)川升麻犀角屑生干地黄天竺黄(细研)麻黄根(

  柴胡饮治心热多汗。及骨蒸盗汗。咳嗽。五心烦热。

  柴胡(去苗二两)桑根白皮(锉)防风(去叉)芍药玄参黄芩(去黑心)甘草(炙锉各卧。

  牡蛎散

  (出圣惠方)

  治心热。汗出不止。

  牡蛎粉寒水石(各一两)铅霜(细研)朱砂(细研如面各半两)甘草末(生用)故扇灰(

  小麦汤治心热多汗。及心胃客热。呕逆不睡。

  小麦(一合)芦根(一握锉)竹茹人参(各一两)白茯苓(去黑皮二两)上捣筛。每服五

  泻心汤

  (一名竹叶汤)

  治心热多汗。欲吐不出。烦闷喘急。头痛。并皆治之

  。

  黄连散治心热汗出。及虚热盗汗。

  黄连(去须半两)柴胡(去苗)前胡(去芦头各一两)上为细散。每服一钱。温酒调下。日

  熟干地黄汤治虚热多汗。

  用熟干地黄五两。锉如麻豆大。以水五盏。煎至三盏。去滓。温分三服。空心日午临卧服之

  治心闷汗出不识人。以汲井华水。和蜜饮之。甚妙。

  陈艾汤

  (出危氏方)

  治盗汗只自心头出。名曰心汗。

  用茯苓二两半。为末。每服二钱。浓煎艾汤调下。

  卷十七 心脏门

  心中寒

  (附论)夫心中寒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如蛊注之状。盖心为阳脏。中寒则寒必甚。心背彻痛。则寒邪中脏深矣。

  方

  桔梗汤治心中寒气疼痛。肋下鸣转。喉中妨闷。食不多消。常生食气。

  桔梗当归芍药橘皮(汤浸去白瓤称)茯苓浓朴(去粗皮姜炙)白术(各二两)荜茇钱。水一盏半。

  赤石脂丸治心中寒。心背彻痛。

  赤石脂(一两半)干姜(炮二两)乌头(炮裂去皮尖三分)人参(一两)细辛(去苗叶一两)大。

  每服五

  吴茱萸汤治中寒心痛。

  吴茱萸(汤浸一宿焙干炒二两)附子(炮裂去皮脐二枚)芎干姜(炮)浓朴(去粗皮煎至一

  姜附丸治中寒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心下结实。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钱)干姜(炮三钱)乌头(炮裂去皮尖一钱)吴茱萸(汤浸一宿焙干炒三丸。

  大腹皮散治心中寒发痛甚。

  大腹皮(半两锉)吴茱萸(汤浸一宿焙干炒一钱)高良姜芍药(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二

  又茱萸丸治心中寒气疼痛。肋下鸣转。喉中妨闷。食不消。常生食气。

  吴茱萸(一升)桂心当归(各二两)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温酒下

  瓜蒂散

  (出百一选方)

  治心中寒。脉浮当吐。全生指迷方。张德明阁中。服

  此吐涎甚多。遂瓜蒂(一两炒黄)赤小豆(一两)上捣罗。拌匀再罗。每服一钱。以香豉一合。热汤一盏。

  可服。一方。热米饮调一钱。羸人半钱。得吐即止。德明阁中。服三钱方吐。数日后又服。

  遂全

  一方治心脏中风。心中常如寒栗。恶风冷。汗自出。言语混错。惊悸恍惚不安。

  (出杨子细辛远志(去心)人参五味子菖蒲芎木香牡蛎(火通赤)防风(各等分)

  卷十七 心脏门

  心健忘

  (附论)夫健忘之病。本于心虚。血气衰少。精神昏愦。故志动乱而多忘也。盖心者。君主之官。

  神心伤则喜忘。健忘者。陡然而忘返也。虽曰。此证皆由忧虑过度。损其心胞。以致神舍不清。遇事多忘。然过思伤脾。亦能令人健忘。治之须兼理心脾。神凝意定。其证自除。

  方

  菖蒲丸补心益智。治健忘。除虚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