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去油。却用新汲水。洗去皂角浆。于瓷盒内以新水养之。每日早晨换水。空心就舌上

  丸七粒。如梧桐子大。若用一匙头许。以温酒化下。亦得。有人病心虚每见垂挂之物

  。辄恶之。后服此遂愈。

  密陀僧散

  (出直指方)

  治惊气入心络。喑不能言语。

  用密陀僧。研极细如粉。以茶清调服一钱匕。一服即愈。昔有人为野狼及恶蛇所惊。皆以此药条。

  宿。

  窍。

  涎寿水仙丹

  (一名软朱砂)

  治五脏六腑百病。养精神魂魄。益气明目。通血

  脉。止烦满。消渴。治心热多躁。心虚不足。夜卧不稳。口苦舌干。小便白浊。日夜

  无度。色如凝脂。其味或甜。肢体羸瘦。不生肌肉。有潮热。久坐生劳。倦怠乏力。

  悉能主之。久服令人健。气力人参木通白芨(各半两锉如豆大)上用真麻油二两。入三味药在油内。用建盏盛之。

  火朱就水旋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浸朱砂水下。日正午时服一服。无所忌。

  俞山人镇心丹

  (出卫生家宝方)

  治忧愁思虑过伤。心气不足。恍惚惊悸。骨

  热诸劳。失精乱梦。飞尸鬼疰。肌瘦色黄。食衰倦怠。心腑不利。以致大恐所伤。及

  吐血便血。种种心疾。悉主治之。常服安神。去百邪。调顺荣卫。补养真气。此药性

  良无毒。能起虚劳疾病。

  苁蓉(一两焙干)牛膝(一两细锉酒浸焙)菟丝子(一两酒浸煮研)五味子(半两拣)人参(二两去芦头)山药(二两)鹿角霜(二两)远志(二两去心秤)龙齿(一两飞)黄(半九次)上至

  惊气丸

  (出卫生家宝方)

  治忧愁思虑。喜怒不常。或因惊怕而伤心。或因思

  虑而神损。或心忪恍惚。或手足不仁。身热自汗。腰背引痛。嗜卧少力。举动多惊。

  饮食无味。及治产后中代赭石(一两醋淬七次)朱砂(二钱别研)麝香(半钱)茯苓(一两)人参(一两去芦头)浸去壳)蝎梢如鸡头大

  加味乌沉汤

  (出危氏方)

  生气补血。心肾虚损之人。服此胜大建中汤。

  人参当归(大者去芦)白术(炒各二两)天台乌药白茯苓(去皮)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一枚煎。

  藿香汤

  (出三因方)

  治心下虚满。饮食不入。时时呕吐。短气。或大病

  将理不复。胃气藿香人参桂心桔梗木香白术(各半两)茯苓(半两)枇杷叶(十片去毛)半夏(心服

  远志散

  (出卫生家宝方)

  治心气不足。

  白术白茯苓人参(各三两)朱砂(别研水飞过)川芎羌活(去芦各二两)防风(一两)志肉(一两用服二钱。

  定志丸

  (出卫生家宝方)

  治心气不足。

  远志(一两去心)天门冬(去心)茯苓麦门冬(去心)茯神龙骨巴戟泽泻(以上各卧。

  麦

  镇补丹

  (出卫生家宝方)

  治心气劳伤。夜间少睡。常服宁心定志。

  禹余粮(烧赤醋淬三五遍别研一两)蛇黄(烧赤醋淬三两遍甘锅内烧之别研半两)石莲肉(赭石(三钱烧(一钱)白茯苓(味后来方加合药者更须裁之)上件为细末。和匀。煮枣肉为丸。如梧桐粒。莲心煎汤下。不以时候。或夜不睡。以乳香暖酒服。如不吃酒。

  炒酸

  救命丹

  (出卫生家宝方)

  治心虚气短。神志不宁。或多惊悸。语言颠错。

  辰砂(一两有墙壁者细研)猪血(四两)上用水一斗。同置于银石器中。用炭火煮至一升门冬

  紫辰丹

  (出卫生家宝方)

  治心气不足。

  朱砂(半两研)酸枣仁(一两汤浸去皮炒)乳香(半两研)人参(半两)茯苓(半两)远志每服

  大莲心散

  (出卫生家宝方)

  治心气不足。白浊遗精等疾。

  石莲肉并心(三两)赤茯苓(一两)细辛(半两)远志(一两并苗梗浸去心)桔梗(一两炒)青皮(三钱)心食前服

  镇心丹

  (出卫生家宝方)

  治心气之病。起自忧愁。思虑繁多。所以先不足。

  然后生疾也。

  人参(洗净去芦切)茯神(去皮)绵黄(去芦)当归(洗净去芦)酸枣仁(去皮别研)菖(半两去炼蜜为

  瑞莲散

  (出卫生家宝方)

  治心气。白浊。

  茯苓(二两)莲肉(一两去心)龙骨(半两水飞过)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食前。白汤点

  补心丹

  (出十便良方)

  治心虚诸疾方。

  干山药人参茯苓菖蒲(各二两)干地黄黄麦门冬(各一两)上为末。

  蜜丸如弹

  养心丹

  (出十便良方)

  服之能宽神消虑。令神志通明。不老不忘。

  光明朱砂(一钱)明净乳香(一钱)酸枣仁(半两)雪白茯苓(半两)上为细末。以枣肉为

  茯神丸

  (出杨氏家藏方)

  治心虚血少。神不守舍。多惊恍惚。睡卧不宁。

  人参茯神黄熟干地黄当归酸枣仁朱砂(别研一半入药一半为衣)上件各等分

  人参散

  (出杨氏家藏方)

  治心虚四肢疼痛。心神烦躁。不得睡。全不思食。

  人参(半两)黄(三钱)麦门冬(一两半去心)甘草当归(各半两)地黄酸枣仁(各非时

  人参南星丸

  (出朱氏集验方)

  治心虚。因为惊风所触。风邪乘虚而入。或因

  气触。或因惊触天南星(生)白附子(生)白茯苓天麻人参远志肉酸枣仁(炒熟)上等分。为细末

  安心散治心虚气不足。脾乏生气。脾既受邪。先诊其脉气。若心脾脉俱弱。即

  宜先服此方

  镇心大牛黄丸

  (出王氏博济方)

  治心脏虚风。神情恍惚。往往惊悸。狂言妄

  语。或似癫痫。

  牛黄(半两)真珠琥珀朱砂麝香天竺黄石膏龙齿雄黄(以上八味各一两)马参黄芩钩藤(两去心)上件三十味。各根据法修制。自天门冬以下至大黄。捣为细末。与前药铁粉、金箔、银箔同研。令匀细为度。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水下。日吃三服。永除病根。

  乳香丸

  (出王氏博济方)

  治心虚有痰。时多惊悸。精神恍惚。语涩。镇心开

  胃。化痰治风。

  乳香(一两细研)朱砂(一两研)白矾灰(一两)皂荚子(炮裂为末取一两用)铅白霜(一糊。

  降心丹

  (出医方大成)

  治心肾不交。盗汗遗精。及服热药过多。上盛下虚。

  小便赤白。常服熟干地黄(洗焙三两)朱砂(研飞半两)茯苓(去皮)人参(各二两)当归(去芦三两)茯苦二两)麦

  养气镇心丹

  (出余居士选奇方)远志(去心秤二两)人参(去芦头一两)辰砂〔一(钱)别研〕天门冬(去心秤二两)石菖蒲如梧桐子大长药陆庆长寺丞。诊脉投剂与史载之许叔微为伯仲。其家传方书一编。载此丹云。人以为补元。

  有理

  白术酒

  (出千金方)

  补心志定气。治心虚寒。气性反常。心手不随。语声冒

  昧。其疾源厉风白术(切)地骨皮荆实(各五斗)菊花(三斗)上四味。以水二石。煮取一石五斗。

  去

  定神丸

  (出杨氏家藏方)

  治心虚气弱。神志不宁。睡卧不安。

  白茯苓(去皮一两)人参(去芦头)白附子(一两炮)酸枣仁(一两半炒)麝香(一分别研)丸。

  煎人

  四味补心丸

  (出杨氏家藏方)

  益血补心。安神定志。治怔忪惊悸。恍惚健忘

  。

  当归(酒洗焙干二两)朱砂(一两别研)肉苁蓉(酒浸一宿秤干二两)杏仁(一百五十枚汤丸

  治心虚风邪。精神恍惚健忘。

  (出本草)以经使铧铁四斤。于炭火内烧令通赤。投于醋中。如此七遍。即堪打碎。如棋子大。以水二

  润心肺

  (出本草)以丹砂服之。

  蒲黄

  (出本草)

  解心脏虚热。

  以蒲黄水调为膏。擘为块。食之。

  宁心志清神

  (出本草)以石莲子取其肉。于砂盆中干擦之。去浮上赤色。留青心为末。入龙脑为汤。点服。

  治五脏邪气厌谷者。及治脾肠。大渴。热中暴疾。

  (出本草)以即蒿煮令熟。和酱醋食之。

  煮朱砂法

  (出杨氏家藏方)茯苓(一两)人参(二两)酸枣仁(一两以上三味先为末)上以朱砂二两生者。

  茅香水洗净皮。

  着黑安神定志。治心煎热并惊悸。神效。

  卷十七 心脏门

  心烦热

  (附论)夫心烦热之病。手少阴经有余所致也。其不足则亦能令人虚烦。大抵心属火而恶热。其受病则热

  方

  黄芩汤治心热恍惚。烦躁面赤。小便涩。

  黄芩(去黑心)贝母(去心)升麻麦门冬(去心焙)玄参紫菀(去苗土)柴胡(去苗)一盏。

  煎七分

  铁粉丸治心虚烦热。怔忪。头目昏眩。夜卧不宁。

  铁粉(二两)蛇蜕(五尺炒焦)黄连(去须)泽泻犀角(镑各三分)龙齿远志(去心各丸。梧桐子

  乌犀汤治心脏烦热。睡即多惊。心忪不欲见人。

  犀角(镑八钱)龙齿升麻(各一两)麦门冬(去心焙二两)茯神(去木一两半)玄参(一硝半钱。

  生地黄五七寸。拍碎。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凉心丸治心热烦躁。

  紫河车(三分蚤休是也)人参白茯苓(去黑皮各半两)远志(去心一钱)麦门冬(去心焙除别研外。

  远志汤治心虚多烦躁。背膊烦闷。面色变赤。言语谬乱。

  远志(去心一两)白茯苓(去黑皮三分)犀角(镑一两半)知母(半两)芍药(一两)黄芩煎至八

  麦门冬汤治心烦躁。口干舌涩。

  麦门冬(去心焙二两)龙齿(半两)玄参(洗切)栀子仁茅根(各一两)木通(二两锉)

  黄汤治心虚烦躁。

  黄锉麦门冬(去心焙)栝蒌根(锉各一两)黄连(去须)甘草茯神(去木)熟干地黄(

  瞿麦汤治心热烦躁。小便赤涩。

  瞿麦穗麦门冬(去心焙)木通(锉各一两)黄连(去须)甘草(炙锉各半两)上捣筛。每

  黑豆汤治心膈虚烦。燥渴至甚。

  黑豆(小者一升)防风(去叉二两)甘草(炙锉)麦门冬(去心各一两)上除黑豆外。

  并细用半

  地黄散治心经积热。烦郁。

  生地黄汁(三升)蛤粉(一斤)郁金(锉二两)甘草(炙锉三两)上将地黄汁。

  拌和下三味

  地骨皮汤治心烦热。咽干舌涩。面赤潮热。

  地骨皮防风(去芦各一两)甘草(炙锉半两)上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竹叶五七片

  泻心散

  (出千金方)

  治心受积热。谵言发狂。逾墙上屋。心气不定。吐血衄

  血。

  大黄黄芩黄连(各五钱)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服。

  镇心丹

  (出家藏经验方)

  治心气不足。病苦惊悸不知人。及胆寒不卧。自汗

  。心烦闷。短气。喜怒悲哀悉不自知。亡魂失魄。状若神灵所凭。及治男子遗泄。女子

  带下。

  光明辰砂(研)白矾(汁尽各等分)上为末。水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煎人参汤下。

  治大热心闷者。用槐子烧末。酒服方寸匕。

  理心烦闷。益气力。止渴。用苦笋熟煮。任性食之。

  治心瘅烦。心中热。取茜根。主之。

  治心烦去热。取香薷煎汤。作羹煮粥。及生食并得。

  治热攻心。烦躁恍惚。以牛蒡根捣汁一升。食后。分为三服。良。

  治烦。劳发汗。通利关节。以薄荷与薤。杵汁服。去心脏风热。

  安神丸

  (出兰室方一名朱砂丸)

  治心烦懊。心神颠倒。兀兀吐食。胸中气

  乱而热。皆膈上血中伏火。蒸蒸不安。宜用权衡法。以镇阴火之浮行也。以养上焦之

  元气。用甘草之甘温补之。以归地为长生阴血之阴也。以补其不足。以黄连去心烦。

  除温热之胜药也。以朱砂纳浮

  金花散

  (出王氏博济方)

  治心腹壅热。熏蒸上焦。致口气生疮。连年不瘥。

  黄连(半两炒令稍焦赤如年少即加少许)人参(半两)枳壳(半两去白麸炒微草(半两炙微赤)半夏(半两以姜汁拍破浸一宿漉出焙干)上为末。每服一钱。入片。煎六分。食后临卧时。温服。

  火郁汤

  (出东垣兰室方)

  治五心烦热。是火郁于地中。四肢者土也。心火下

  陷在脾土之中。

  升麻根葛根柴胡根白芍药(等分)上同咀。每服三钱。或四钱。水二大盏。

  入连

  治心脏积热。口臭。喉中气壅。精神恍惚。心中烦躁。面赤。非时潮热。吃些咸物

  。即恶心黄芩贝母(去心)升麻玄参麻黄(去根)麦门冬(去心)紫菀柴胡(去毛)桔梗水一盏。煎取八分。食后。去滓温服。

  柴胡升麻汤

  (出试效方)

  治男子妇人。四肢发困热。筋骨热。表热如火燎于

  肌肤。扪之烙人手热。夫四肢者属脾。脾者土也。热伏地中。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也

  。又有胃虚过食冷物。

  羌活升麻葛根白芍药人参独活(各半两)柴胡(三钱)甘草(炙三钱)防风(二滓温服

  火郁汤

  (出试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