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是斋百一选方
是斋百一选方
五灵脂当归骨碎补川乌头(去皮尖)上件各等分,为细末,用无灰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渐加至十丸、十五丸,温酒送下。如服此药莫服灵宝丹,恐药无效!
[卷之三 第四门] 龙虎丹
图南仲显治二十年左瘫右痪,口眼斜,五种脚疼,服龙虎丹,又名火龙丸。
地龙(四两,去土)玄胡索(四两,生)松节(二两)核桃肉(十五个)乳香(三钱)蝼蝎(十四个,蝼蛄、蜈蚣、蝎三味用好酒一升,同煎十数沸,取出焙干)上为细末,用煮肉药酒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左瘫右痪,麝香酒下。合时就地对南写“火”字一个,铺纸一张在上,朝东望太阳,取气吹在药上,用盏盖,道火龙真言三次,吹在药上,真言:敕老肥偃偃婆摩诃。郭医云,庐州李副将得此疾,以火龙丸、四生丸相间而服,不一年,病去八、九分(《类聚》有“四生丸见《和剂局方》”八字)。
[卷之三 第四门] 轻脚丸
治左瘫右痪,脚弱不能行履,六兄。
白芍药(二两)木鳖子(二两,别研)草乌头(四两,去皮尖)白胶香(二两,别研)赤小上为细末,以赤小豆看多少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旋加至十丸,温酒或木瓜汤下。如病在上,食后临卧服;病在下,空心服,忌热物少时!治风痫暗风神应丸,许家方。
好腊茶(半两)白矾(一两,生用)上为末,研细,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腊茶汤下,取涎自大便出,极妙。
[卷之三 第四门] 治猪痫
李松。
用猪心血于新瓦上爆干,研为细末,入麝香拌匀,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麝
[卷之三 第四门] 大圣丹
《博济方》名乌龙丹,修制不同。
川乌(去皮尖,切作片子,五两)五灵脂(生用,新者,五两)上捣罗为细末,入脑麝少许,滴水搜和如弹子大。每一丸年五十以上者分作四份,有年纪人作六服。取生姜自然汁隔宿浸软,就盏内以手调开,用薄荷酒化,仍再入脑麝少许于酒内。合此药时,以三月三日,五月五日,六月六日,或辰日,勿令孕妇、鸡犬见。丸就以米筛先铺穣草,将药丸摊在上,有风处阴令自然干,收之,不得罨损,以纱绢袋悬之,拈此药了,不得以手擦眼,服此药须忌两时热物。治男子妇人中风,半身不遂,言语謇涩,行步不正,诸药无效,或久远鹤膝风,暗风,无不治之,服至三十日除去根本。小儿分作八服。十五弟深患暗风十余年,得此药遂安。
[卷之三 第四门] 治暗风方一
蛇黄(不拘多少,米醋烧,淬七次)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下,数服便愈,年深者亦效。
[卷之三 第四门] 治暗风方二
百日内者。禹锡侄乳媪亲曾得效。
天南星(二两,大者,掘地坑深尺余,火令红,去火安顿南星在内,随手以米醋沃之,瓦两,别研)上拌匀,以猪心血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人参或麦门冬汤下,临卧服。
[卷之三 第四门] 灵效丸
治男子妇人痛风。钱教授闻礼。
锡磷脂(坩埚内通红)白胶香(好明净者,研)五灵脂(如沥青成块者)当归(洗净,去芦)白附子没药香白芷草乌头(去尖)糯米(炒,令黄色)桑柴灰(须是纯桑木上为细末,用糯米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临卧温酒下。
[卷之三 第四门] 锡磷脂丸
锡磷脂(一两)自然铜(二两,同入坩埚内,火一时辰,醋淬)天雄(一对,炮,去皮脐)药天南星(炮)赤小豆(炒)白僵蚕白附子破故纸(炒)川萆五灵脂葫芦巴白胶香(各去毛)上一十九味为细末,好无灰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更量虚实加减,胡桃酒痪,服药逾年不效,得此方,初服便觉稍减,服至一料,遂能行履。闻韩尝以医数人,皆有效也。
[卷之三 第四门] 续命汤(防风丸)
治痛风高监之子服。
煎小续命汤下防风丸。
[卷之三 第四门] 治手足十指疼痛麻木
孙盈仲尝患此,其祖善医,云:有风而非虚,以此药治之而愈。
附子木香上二味等分,锉为粗末,用姜如常法煎,木香随气虚实加减。如治足弱,去附子用乌头甚
[卷之三 第四门] 除湿汤
治一切中湿自汗,渐渐恶风,翕翕发热,阳虚自汗,呼吸少气,风湿风温,表实里表虚里实,腠理开疏,气道壅塞,虚汗盗汗,目黄身肿,小便不利,胸膈溢满,腰疼体呕吐涎沫。葛丞相云:甚有效验(“渐”恐“浙”字)。
白术白茯苓苍术(米泔浸)藿香叶(去土)甘草橘红浓朴半夏(各一两)附子(六钱,炮)生姜(二两)上浓朴、半夏、生姜一处捣作饼子,焙干,同众药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二大盏,姜钱十片,煎至一盏,不拘时候。
[卷之三 第四门] 蠲痹汤
葛丞相方。
羌活(去芦)姜黄当归(去土,酒浸一宿)黄(蜜炙)赤芍药防风(去芦,以上各一两半)甘草(半两,炙)上咀,每服半两。水二盏,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卷之三 第四门] 治臂腿之间忽一、两点痛着骨,不可忍
芫花根上一味,研为细末,米醋调,随大小敷之,立止。庐州郭医云:此陶成一医者,曾以治一妇人产后而得此疾者,良验。但敷贴不住,须以纸花覆其上,用绢帛扎定也。
[卷之三 第四门] 大防风汤
祛风顺气,活血脉,壮筋骨,除寒湿,逐冷气。善法寺僧如真师孙遂良,绍熙壬痢之后,足履痪弱,遂成鹤膝风,两膝肿大而痛,髀胫枯腊,但存皮骨而已,拘挛蜷能屈伸,待人抱持而后能起,如此数月,分为废人。淮东赵德远参议之甥,李廿七此方,服之,气血流畅,肌肉渐生,遂能良行,不终剂平复如故,真奇方也!防风(去芦)白术杜仲(去粗皮,炒,令丝断秤)川当归(洗)熟干地黄(洗)白芍药黄(微炒秤,各二两)羌活(去芦)牛膝(去芦)甘草(炒)人参(去芦秤,各一两)上为粗末,拌令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七片,大枣子一枚,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前又有人云:煎四物汤下四斤丸遂良既安,不曾服也(四斤丸治香港脚往来相搏作痛)。
[卷之三 第四门] 回阳汤
治丈夫妇人,无问老幼,卒暴风中气中,左瘫右痪,手足不遂,言语謇涩,口眼斜,筋脉挛缩,半身不举,不省人事。屡用果有神效!汉阳章教授名揖传。续添干姜(炮)益智仁大川乌(炮,去皮脐,以上各一两)青皮(半两)附子(一只,七、八钱重者,生用,去皮脐)上为咀,每服秤半两,水二大盏,生姜十片,枣子一枚,入盐少许,同煎七分,去滓,空
[卷之四] 第五门
虚劳平补气疾盗汗
[卷之四 第五门] 治劳疾
病症已见而未成者。张宗朝运使家方,卢美中通判说。
稻草根细切上浓煎,不以时候,如熟水饮之。
袁州寄居武节郎李应,本相州法司,尝以吏役事。韩似夫枢密兵火后,忽于宜春见之云:从入空无人所居之室,忽觉心动,背寒凛凛,遂感劳瘵之疾,垂殆,传于其次,次室女也,长子既死,女病寻亟,继又传于第三子,症候一同。应大恐,即祷于城隍神,每日设面饭,以斋云水,冀遇异人,且许谢钱三十万。数日因往市中开元寺前,有一人衣俗士服,自称贫道,踵足而呼曰:团练闻宅上苦传尸劳,贫道有一药方奉传。同入寺内,问其姓名,不答,口授云云,应即假笔书之。道人言欲过湖南。应留之饭,云已吃饭了,欲赠之钱,云自有盘缠。
临行又言:此药以天灵盖、虎粪内骨为主,切须仔细寻觅青蛇脑,如无亦可服药,前一日须盛享城隍,求为阴助。应曰:既求之于神,何必用药?道人曰:不然。即揖别西去。应以事颇异,敬如其言治药。既成,设五神位,各具饮馔十品,如待宾客,以享城隍。又别列酒食,以犒阴狱,仍于其家设使者一位,于病榻之前。服药食顷,脏腑大下,得虫七枚,色如红燠肉而腹白,长约一寸,阔七、八分,前锐后方,腹下近前有口,身之四周有足,若鱼骨,细如针尖而曲,已死,试取火焚之,以铁火筋扎刺不能入,病顿减。后又服一剂,得小虫四枚,自此遂安,今已十年,肌体悦泽,不复有疾,道人后竟不来。
天灵盖(三钱,酥炙黄色,为末秤)虎粪(内骨一钱,人骨为上,兽骨次之,杀虎,大肠内者亦可用,同青蛇脑、小豆许,或绿豆许,同酥涂炙,色转为度,无蛇脑只醋炙亦得)鳖皮尖,研,以上为末,绢筛过)青蒿(取近梢三、四寸,细锉,六两)豉(三百粒)葱白(二十一枚,打破)东引桃、柳、李、桑枝(各七茎,粗如箸头大,各长七寸,细锉)麝香(一钱分,别为细末)上先将青蒿、桃柳李桑叶、枫叶、葱、豉以官省升量水三升,煎至半升许,去滓,入安息香、天灵盖、虎粪内骨,鳖甲,桃仁与童子小便同煎取汁,去滓,有四、五合,将槟榔、麝香同研匀,调作一服,早晨温服,以被盖覆出汗,恐汗内有细虫,以帛子试之,即焚此帛,相亦然。十来日后,气体撤消,再进一服,根据前焚弃,至无虫而止此药。如病者未亟,可以取安,如已亟,俟其垂死,则令下次已传染者服之,先病者虽不可救,后来断不传染。此方传之枢密之孙,诏州史君希道。
[卷之四 第五门] 明月丹
治劳瘵。孙威敏公方,其曾孙盈仲传,《名方》《与良方》少异。
砂硼砂雄兔粪上三味各等分为末,用生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生甘草一分捶破,新水半盏,揉甘草浓汁吞下。每服日须初一日以后,十五日以前,五更时,令病患起坐,须预戒令不得作声息气,服之作声即不效。或怕水冷,微温不妨。每合药时,必于八月十五日三更前合。如急要服,则就每月十五日以前,月明夜合,勿令妇人、杂人、鸡犬、猫畜见。合时与服药时供过,人并不得作声,切记,切记。
[卷之四 第五门] 黄建中汤
治虚劳有热,胸中烦,手足热,心怔忡,口苦咽干,咳嗽,潮热等疾,服之能陆彦安方,唐仲举家屡效。
黄(去芦)白术枳壳(汤浸,去穣)前胡(各三分)杏仁(去皮尖)柴胡(银州者)人参白茯苓甘草当归川芎半夏(汤洗七次)黄芩白芍药羚羊角生干地黄麦门冬(去心,各二分)上十七味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大盏半,生姜四片,煎至八分,去滓服,食后,日进二服。
[卷之四 第五门] 治劳疾
鳗鲡鱼食之。
治发寒热,欲成劳瘵者。平江医僧杲都正方。十全饮子加黄连一味,根据法煎服,热在骨节更加青蒿或鳖甲煎。
[卷之四 第五门] 猪骨煎
治男子妇人发热,热有多等,若虚劳发热,热从脊骨上起,此药有神效,更宜审细服之。
猪脊骨(一条,去尾,五寸,细锉,用好法酒六升,青蒿一握,乌梅十个,柴胡一两去芦,秦艽一两去芦,慢火同熬,耗一半,去滓,入蜜半斤,再熬成膏子)白茯苓(去皮)当归膝(去芦,酒(以上各半两)鹿茸上为细末,用前猪骨膏子搜和得所,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渐加至五十丸,米饮下,不以时候。
[卷之四 第五门] 交感丹
或云此药太峻,恐走气,更看人禀赋如何。
香附子(一斤,新汲水浸一宿,磨去黑毛,炒黄)茯神(四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朝以降气汤嚼下一粒。
[卷之四 第五门] 降气汤
香附子(半斤,修治如前法)茯神(二两)甘草一两(半炙)上为细末,热汤点二钱用下交感丹。
[卷之四 第五门] 揩牙法
香附子(五两,修治如前法,捣生姜四两,同淹一宿,炒令焦色)青盐(二两,研细拌匀,同上药收)上每夜临卧以少许揩牙,如常法。此三方俞居易阁学平生服食,以为传家之宝,云得之于钱瓮城中申先生,有序具载,凡人四十以后百事慵懒,皆由心火不能下降,故作此方,以救
[卷之四 第五门] 无名丹
补虚守神,涩精固阳道,男子服之有奇效,非笔可尽其作用,非至神不能处之,遂可称其效,故以为无名。一方加远志、莲肉并去心白茯苓三味,各一两,又云用苏合香下。
茆山苍术(一斤,不浸,入药臼,以面杖舂,令稍滑,净筛,去粗皮,亦不须过当)龙骨(一两,别研如粉)赤石脂(二两,研)川乌头(大者一两,炮裂,削去皮脐)破故纸(二两,微炒)川楝子(三两,去核,微炒)茴香(舶上并南京者,各一两半,微炒)上捣罗为细末,合和令匀,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多可百丸,少只三十丸,食前温酒或米饮,盐汤下。如欲恃药力,冷酒下五十丸,妇人无子服之有益。
[卷之四 第五门] 养正金丹
补虚正气。
硫黄(细研)肉桂(去粗皮)干姜(炮)附子(炮裂,去皮脐)丁香(不见火)肉豆蔻(面上等分,捣罗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五十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盐汤下。
[卷之四 第五门] 壮气丸
茴香(炒)巴戟破故纸(炒)葫芦巴玄胡索仙茅附子(炮)金铃子桂(以上各三上为细末,酒糊为丸,每服五十丸,温酒下,盐汤亦得。
[卷之四 第五门] 沉香猪肚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