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文堂集验方
文堂集验方
〔悬痈〕 由于三阴亏损。湿热结聚而成。在谷道之前。阴器之后。即海底穴也。初生状如莲子。少痒多痛。日久渐如桃李。赤肿 痛。溃后轻则成漏。重则沥尽气血。变为劳瘵不起者多矣。用粉甘草四两。长流水浸透。炭火上炙干。再浸再炙。如此三度切片。甘草三两。当归三两。水三碗。慢火煎至稠膏。去渣再煎。稠浓为度。每服三钱。无灰热酒一大杯。
空〔搭手〕 生于背上近肩。全蝎三个。核桃肉同捣末。好酒冲服二三次。未成者即消。
已成者即轻。如已破烂。仍照痈疽门治之。 搭肩。大蒜片贴患处。艾灸三五壮即消。
〔肚内无名肿毒〕 鳖甲 存性为末酒服。 腹内生疮。在肠胃不可医治者。取皂角刺不拘多少。酒一碗煎七分温服。其脓血俱从大便中出。
〔热疖〕 端午日午时,独蒜切片贴眉心。至夏不发。 芙蓉叶同菊叶捣敷之。 立夏前水荡中小虾蟆。(初出黑而有尾者。)置瓶内。用碗盖之。以蜡封口埋地下。久窨成水。加入冰片二三钱。(如无亦可。)涂疖四围即消。一切肿毒。其效甚速。并治一切喉烂。涂上即效。 热疖久不收口。用白木槿花。( 存性。) 为细末。糁上即愈。(即疮口如碗大者亦效。兼治金疮刀斧伤。)
〔扎马疔〕 草。车前草。紫花地丁。水酒各半煎服。忌食鲜肉。
〔瘰 〕 项颔结核名曰 。生于胸膈者名马刀。久恐成漏。宜从早治。 初起未破者。
将面捏成薄条。照 子大小略离患处作圈围。着留 子在内。再取槐树根在土内掘出者。白皮数条。放面圈内。皮上用小艾丸于 子中心灸之。肉上略觉痛。即拂去艾丸。更换白皮灸三次。面圈不动。照法连灸三日即消。 嫩苎根捣如泥。照疮大作小薄饼。每疮贴一个。再用艾加入乳香末丸如黄豆大。灸苎根饼上。每日灸三五壮。一月全愈。
〔治 方〕 不论已破未破。蓖麻子。(去壳四十九粒)沥青。(一两)杏仁。(去皮尖十三粒半)真铜青。(二钱)共捣千余槌。自然粘软成膏。摊贴患处神应。未破者即消。已溃者去腐收口。内服玄参。(四两蒸)牡蛎。(四两醋 )贝母(四两去心蒸)甘草。(一两)为细末蜜丸。每服三钱。白汤下。更效速。 雄猪胆约百个。取汁去皮。入夏枯草三两。锅内同熬去渣。滴水成珠。加入沉香末三钱。砒霜三分和匀。收入瓷罐内。摊贴患处。如已破者涂四围。
中留头。以好为度。
〔瘰 肿痛久不瘥〕 狸头蹄骨并涂酥炙黄为散。每日空心米饮下一钱。外以狸头烧灰。
频敷之。(已破者更效。)
〔瘰 溃烂〕 土茯苓水煎服。以多服为妙。 或白玉簪花叶取其嫩者。以米醋浸一宿。
饭锅上蒸三次。先用苦茶洗过。贴患处。 久不收口。用田螺数个。炭火上炙干为末。糁上即效。 凡此症。多食海带亦易消。
〔痰核〕 红肿寒热。状如瘰 。用锻石窑中流结土渣。轻虚而色赭者为末。菜油调涂。
其肿即消。 三桑叶晒干为末。红砂糖调服。至二三两即效。如不痛不红。痰结痰核。用天南星。(研末。)芭蕉根捣汁。加姜汁少许。调匀涂之即消。内服金银花蒲公英。各四五钱。
煎汤代茶。饮半月效。
〔一切瘰 验方〕 不问已成未成。已溃。未溃。取肩尖肘尖骨缝交接处各一穴。即肩、曲池、二穴也。艾丸各灸七壮。如止病在左灸左。在右灸右。内服益气养营汤数十剂。
再无不效。人参。黄 。(盐水炒)当归。川芎。熟地。芍药。(酒炒)贝母。香附。茯苓。
陈皮。(各一钱)白术。(炒二钱)柴胡。(六分)甘草。桔梗。(各五分)水煎服。(脓多加芎归。
脓清加参〔鼠 〕 石菖蒲生研罨之微破。以猫鼠皮连毛烧灰。用香油调敷。内服白蔹为末酒下。
多服即效。并以酒调敷之。
〔瘤赘〕 初生如莲子大者。取蛛丝拈成粗线。缠扎其根。数日其丝渐紧。瘤根渐细。
屡易屡细即落。 蒜片贴患处。艾丸灸五七壮。即能渐消。 血瘤已成大者。用甘草煎膏。
以笔涂周遭。一日上三次。又芫花。大戟。甘遂。各等分。为末。醋调。另以新笔涂甘草圈内。勿近甘草。频涂即消。
〔项下瘤〕 牛蒡子根为末。蜜丸常服即消。
〔两腮肿毒〕 大黄末葱汁调搽即效。 风热腮肿。用老丝瓜烧存性。研末水调涂。
〔 腮〕 用赤小豆为末水调涂。 腮破烂。用野苎根捣敷患处。内服龙须草煎汤服。
〔浸淫疮〕 生耳边面上出黄水。 羊须。荆芥。干枣。(去核各二三钱)俱烧存性研末。
入腻粉五分。每用少许。先以温汤洗净拭干。以清油调搽。轻者以五倍子研细敷之。
〔火珠疮〕 其疮如珠。始于发中。相染不已。亦有伤命者。用生萝卜捣烂。将滴醋浸敷患处即愈。
〔金丝疮〕 形如绳线。巨细不一。上下至心即死。治法于疮头截住。刺之出血。后嚼浮萍涂之。即愈。
〔白蛇缠〕 生于腰肚间。细白泡如白蛇相缠因名之。白芨。水龙骨。(粪船板缝上干灰。陈年朽烂者妙。)共研末。天泉水调涂。 橘叶七片。糯米共捣敷即效。 柿漆汁敷上四围。以朱点之。 粪桶箍烧灰研末。麻油调涂。即红泡者皆治。凡肚上生疮。口嚼糯米敷之〔天泡疮〕 天萝水。(方见痘症门)调宫粉敷上立愈。 白花百合捣烂敷之。即效。
丝瓜叶捣汁涂之。立愈。 小麦。(炒黑为末。)以生桐油调涂。立效。 鲜蚕豆壳炒黑研末。
麻油调涂。立效。 如日久作烂。疼痛不已。脓水淋漓。用石膏。(火 研。)轻粉。(各一两)青黛。黄柏。(各三钱)俱研细。甘草汤洗净糁之。其痛即止。 初起用柿漆涂之。即效。
〔漆疮〕 韭菜捣汁。入烧酒少许涂之。即效。 麻油调铁锈末涂之。 蟹壳滑石研细末。蜜和涂之。 旱莲草捣汁和酒服。另用煎水。日洗数次。 忌浴热水。兼戒口味。畏漆之人。口嚼川椒。涂口鼻可免。 漆入目。蟹汁滴入愈。
〔艾灸火疮不收口〕 瓦松阴干为末。先以槐枝葱白煎汤洗之。以药糁上即效。
〔蛇窠疮〕 即缠腰火丹。小疮如麦大。千百缠腰如蛇形。用蛇泡勒烧灰。麻油调搽。 雄黄末酒调服。外用油调涂。
〔天蛇头疮〕 生于手指尖。初起用生鸡蛋两个开一孔。取蜈蚣一条焙末入蛋内。套在患指上候热。再一个即消。 猪胆一个。加入蜈蚣末套上亦妙。 白芨末一钱。蟾酥三分。
共和鸡子清调涂。燥则易之。 内服绿豆粉一两。乳香一钱。水调服三次愈。 痛不可忍。
用蜈蚣一条火上烧。以烟熏之。良久即止。(按用蜈蚣者取相制之义。) 凡手足指尖毒。用田螺捣烂涂上。即愈。
〔手指罗疔〕 菊叶捣汁和酒服三次。外以苍耳子内虫一枚捣敷疮口。上以膏药盖之。
数次效。 夏秋取苍耳子内或梗内虫。以麻油浸入瓷瓶内。如遇疔疮肿毒。将虫敷疮口。并冲酒服。其效神速。
〔甲疽〕 绿矾。(火烧赤五钱)芦荟。(一钱半)麝香。(二分半)俱研末。以绢袋盛。
包患指上扎定。以好为度。 如已溃烂。用牡蛎。(浓处生研)每服二钱。靛青和酒调下。渣敷患处。凡手足甲疽。或割损成疮。日久不愈者。用绿矾五两火烧至汁尽。研细。色如黄丹。
收入瓷罐内。先以盐汤洗净。敷上即愈。
〔手指忽然肿痛〕 乌梅肉连仁捣烂。醋调稀入指浸之即愈。如因蛇蕈毒瓦斯触痛。以柏树叶同蜜捣烂敷之。
〔指义生毒〕 名鸦翅。用蛇瓢草捣烂。入酒酿少许敷上愈。
〔虎口毒〕 在手大指次指中缝不治。烂手。用鲜蟹捣烂涂患处自消。
〔寒湿疮〕 鸡子煮熟。去白用黄。慢火炒出油。加黄柏末调匀涂上。立效。烟胶为末糁上。若燥。香油调涂。
〔湿热疮〕 痛多出血。去靥即流血者。番木鳖念个切片。和麸皮同炒去油尽为末。加雄黄三钱。烛油调搽。
〔脓窠疮〕 大枫子肉。(乙佰粒)蛇床子。(五钱)雄黄。(二钱)枯矾。花椒。(各三钱)
俱为末。用烛油猪油。(各五钱)同捣烂。熔化调搽。 内服川黄连三钱。白酒十斤。雄猪板油。(一斤)共入酒瓶内。蒸三炷香。随量饮。(须出火气一二日服。) 苦参。(一两)花椒。
(三钱)煎汤洗效。 如生疮周身至重。诸药不效者。用穿山甲片。(炒黄研极细末)每服一两。
好酒调服。至三四服后尽行发出。连进七服后。即如完体。甚验。
〔疥疮〕 风化锻石和醋浆水调涂。随手而减。 锻石淋汁洗之。甚效。 枯矾。(五钱)滑石。(五钱)硫黄。(三钱)俱为细末。猪油同研糊搽。 苋菜根焙燥为末。香油调涂。
东瓜藤或皮煎汤洗。 遍身风痒者。浓煎浮萍汤浸浴速效。或用茵陈草浓汤洗。 遍身燥痒者。内服红花。归尾。荆芥。紫草。生地。(各二钱) 水酒各半煎。多服即效。
〔遍身热疥〕 痛而不痒。粘着衣被不得卧者。菖蒲根叶晒干为细末。先铺席上。恣卧于上。仍以衣被覆之。既不粘衣。又得安睡。五七日愈。
〔恶疮似疥十年不愈〕 全蛇蜕一条烧灰。猪油调搽。另烧一条。温酒服即效。
〔膝上生无名肿毒〕 名牛头痈。不即治则伤人。用糯米三合。连须葱头五个同煮饭。
乘热敷二三次即消。 曲鳅未过七日用。牛皮胶四两入烧酒煎服。醉卧立愈。
〔冻疮〕 鸽子粪煎汤洗之。自效。 冬瓜皮茄根煎汤洗之。 蟹壳烧灰存性研末。菜油调涂。 冻脸上。用活雀脑涂之即效。 端午日用姜葱汁于冻处揉散血结。冬不再发。 鲜樱桃。(不拘斤数。)入瓷瓶内封口。放在凉处发过。至冬月将樱桃水涂冻疮甚效。早涂数次则不冻。
〔翻花疮〕 其状疮内如饭粒。破之血出。随生反出。苍耳叶捣汁服半碗。并日涂三次即效。
〔肛门口痒疮〕 葫芦。(火烧存性)糁搽。 生疮久不愈。用鸡内金。(即鸡肫皮)烧灰存性。研极细。干贴立效。
〔偷粪老鼠〕 生肛门口。仙茅。(一两)山豆根。(二两)大黄。(一两)金银花。(一两)
百草霜。(五钱)俱为末和匀。每日清晨米饮和酒下五钱。外用干猫粪 灰。用井底泥调敷。
〔坐板疮〕 牙皂荚。(微火炒。)天南星等分。俱研末。用姜汁调匀敷疮上。即效。绿矾一把。放脚盆内。滚水冲下浸洗。待痒止坐草纸上自干。数次效。切勿入尿管中。(入则疼痛。水洗即止。) 黑芝麻口嚼敷之。立能止痒。 浮萍煎汤洗。甚效。
〔肾囊忽肿〕 韭菜地上蚯蚓粪二两。加甘草末五钱和匀。水调涂。 肿痛者。用葱白乳香捣涂。痛即止。
〔肾囊疮〕 密陀僧。滑石各等分研细。姜汁调涂。 如阴汗湿痒疮。用桴炭紫苏叶为末。糁上即效。 连两腿生疮。用牡蛎。(炒)黄丹。(炒各二两)枯矾。(四两)为细末。
至夜睡时连擦两三次。五七日全消。 松毛煎汤温洗。 燥痒疮。至五更时先以粗布擦过。口中嚼生芝麻搽涂五七次。即效。 抓搔成疮。以致肿痛者。甘草汤洗。以丝瓜汁调五倍子末涂之。 凡下部湿气。每日以百沸汤洗。亦能去湿。(忌用生水。)
〔肾囊风〕 地骨皮。(二两)吴茱萸。(一两)煎汤洗。 松毛枫树叶同煎汤温洗。 如血热风痒。用地肤子煎浓汤洗。 绿矾冲汤洗效。(勿可入尿管。)
〔阴颈生疮〕 白蜜调甘草末敷之。 阴头溃烂。用女人经布烧灰油调涂之。 阴肿痛极。用马齿苋捣烂敷之。
〔癣疮〕 新鲜羊蹄叶不拘多少捣烂。加川椒。白糖。并食盐少许。以布共包之。浸陈醋内半日。取布包擦癣。三日愈。 土蒺藜连根带叶捣烂。煎水荡洗即效。 皂矾不拘多少。
炒极干为末。猪胆调敷甚效。 大露蜂房不拘多少。以生白矾填入孔内。用破罐底盛之。仰口朝上。用炭火 令白矾化尽。为末搽癣上二三次。除根不发。 年久罗汉松树皮 存性。
米醋调搽。 风癣时好时发者。巴豆壳二钱。明矾一钱。同研细生姜擦之。 三年老芋擦之。
能治年久顽癣。 凡癣治好后忌食茄子。
〔黄水疮〕 石膏。(三钱火 )龙骨。(三钱火 )松香。(三钱)枯矾。(三钱)共研细。
用煮熟鸡蛋黄熬油。和前药敷上。 头面俱生者。苍术。(炒燥)糯米粉。(炒燥)等分。研匀。
糁〔 疮〕 杏仁去皮尖。纸压去油。取霜五钱。轻粉。(一钱)和匀。将雄猪脊髓同捣。
先用黄柏煎浓汤洗净拭干敷之。将绢包好。数日即愈。 如污臭者。用龟板醋炙黄。火 存性。加轻粉麝香少许和匀。先用葱汤洗净敷之。 柿叶烧灰存性。同川椒为末。搽患处即效。
花椒水洗过。将妇女头上带过通草花。不论颜色。贴之即效。 敷治后不合口。以血竭为末糁之。将好用鲤鱼腹前鳞眼贴之。半月揭下。则不再发。
〔注脚 疮〕 马齿苋捣烂敷之。或焙燥研细。蜜调涂之。
〔 疮膈纸膏〕 松香。(一两。火上化开。倾入水中取起。)乳香。血竭。(各三钱)
共为末。香油调摊贴纸上。用针刺数百孔。反贴疮上。三日一换。贴时先用米泔水温洗净。 初起陈年猪脂油。(数年久者佳各等分)乳香。(三钱研末)共入锅内熬化。用白绵纸裁成疮大二三十张。每张在药内提过。候纸两面蜡凝浓为度。将三十张叠成半寸浓。用针刺数百孔。以便通气。贴于疮上。用绢缚住。过一夜将贴疮一张抽去。又复包上。每日如此。俟恶水消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