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急救广生集
急救广生集
忌是月,万事不宜用午日时,犯月建不利。
是月盖屋,令人头秃,并不可上屋,令人魂魄不安。
是月五六七为九毒日,忌夫妇事损寿。
是月天气渐热,不可汗身贪风凉,倚墙坐卧,令毛孔闭塞,血气凝滞,为害不小。
是月多食韭,令人乏力昏目。多食茄动气。多食鲤发风。黄鱼同荞麦食,令人失音。桃与鳖同食成淋。
是月甲子日,戒食一切兽肉并牛肺。
是月夏至节后丙丁日,不可合阴阳,大凶。
六月
宜是月暑伏时,捣大蒜为泥,上年曾有冻疮之处,手指、耳边、足跟,俱以捣蒜敷上,过一日一夜洗去。迟三四日,再敷一次。本年冬虽极寒,亦不再患。凡小儿手足及各处,虽不患冻疮,亦敷两次则耐寒。若不隔几日,连敷则肉上起泡,甚至破皮。此法可传脚船夫,是一德。
是月伏日,晒干茄子,炒黑色为末。凡发脏毒者,连服十日愈。如或不止,再用数年陈槐花炒黑为末,服之数日,永不发。俱空心酒下一钱。
是月三伏极热时,汗要多出,则周身所染风寒湿气,由汗而出,可保一年无病。不拘鱼肉菜汤,只多入葱白、姜,汗乘热泡饭食之。要令满身汗淋如雨,停歇,方用热水洗拭。多出二三次极妙。
是月天热出汗,任其尽出,不可止遏。若汗未干,即在风内乘凉或 扇、或以冷水凉布抹逼,皆致病不小。
是月途中中暑暴死者,勿用冷水灌沃,急就道上取热土,填于死者脐上成堆,中间拨一孔,令人溺之,通脐孔。次用生大蒜捣烂,和热汤灌之即活。
是月初一日,沐浴去病。初六日清晨,汲井华水,以白盐淘于水中,用新锅复煎作盐擦牙,每日擦毕,漱吐手心洗眼,日日如此。虽老年,夜能细书。十四日用糖果、白鸡、黑豆祀灶神。二十二日沐浴去病。二十七日沐浴,至老不病。
忌是月,万事不宜用未日时,犯月建不利。
是月冷水浸手足,引风气,狂发四肢。
是月食冷水杀人。食韭昏目。食羊肉伤神气。
是月初六日沐浴,令人体臭。忌掘土。盖六六纯阴,犯之大凶。
七月
宜是月捣芙蓉叶敷诸肿。又可干为末,醋调涂。
是月收黄葵,用香油浸贮,治汤火伤。
是月收蒺藜子,阴干捣末。食后服二钱,治失明,半月效。
是月立秋节日未出时,采楸叶敷膏。其法,捣汁熬煎,滴水成珠为度,收藏,擦疮疡立愈。
用水吞赤小豆七粒,或十四粒,一秋可免痢疾。
是月初七日,夜取荧火虫二七枚捻发,白可变黑。十六日,将一年所剪指甲烧灰,服之灭九虫三尸。二十三日沐浴。
发不白。二十五日沐浴,益寿。
忌是月,万事不宜用申日时,犯月建不利。
是月立秋节沐浴,令人皮肤燥,生白屑。
是月立秋后十日,瓜宜少食。
是月食 ,上有蝎虫害人。食韭损目。多食凫类伤人。多食菱动气。多食生蜜暴霍乱。多食猪肉猪肺、生姜、茱萸,伤神气。少食油盐,能无病。
是月初七日,切戒色欲,勿想恶事。十五日犯色欲,损寿。
八月
宜是月采百合花曝干蒸,食之益气力。
是月食韭菜、露葵少疾。
是月社日清晨,用瓷器收百草头露磨浓墨,治百病,名曰天炎。
是月初三日,灶神诞祀之吉。初八日沐浴益人。初十日,以朱点小儿额,谓之天灾。二十二日用枸杞汤沐浴却病。
二十五日用枸杞汤沐浴却病。
忌是月,万事不宜用酉日时,犯月建不利。
是月勿饮阴池流泉,令人发瘴脚软。
是月秋谷初成,食之发病。
是月食雉肉猪肚,冬发喘病。食生果令人多疮。勿多食新姜、生蒜、饴鸡肉、鸭、猪肺。
是月秋分节,忌杀生、房事、吊丧、问疾、大醉。
九月
宜是月收菊花,晒干为末,五两用糯米一斗蒸熟,以曲并菊花搜搂,如常酝法酒熟。每日温服一小杯,以治头风、明目。
是月预收葫芦藤,俟除夕煎汤,浴小儿,不出痘。
是月取枸杞子浸酒饮之,令人不老。
是月宜食野鸭,如多年小热疮不愈,食多即瘥,但不可合胡桃、木耳、豆豉食。
是月初九日,采茱萸房插头鬓,辟恶气而御初寒。采菊花为末,遇酒醉,调服二钱即醒。采黄菊、茯苓,以松柏枝合服之,延年。
二十日,宜斋戒,于鸡鸣时沐浴辟邪。二十一日,枸杞汤沐浴,光泽不老。二十三日,采桑叶煎汤洗眼,至老如童,眼不昏花。二十八日沐浴吉。
忌是月,万事不宜用戌日时,犯月建不利。
是月食生姜成痼疾。食小蒜伤神损寿。多食鸡,魂魄不安。多食生冷,恐致痢疾。勿食霜下瓜,翻味。勿食葵,不消化。
是月初九日,食姜损寿。动床席招横恶。
十月
宜是月建亥,生气在酉,酉属西方,坐卧宜向之。十一月同。
是月食芋益人。
是月采槐子,食之去病。
是月取大枣除皮,核破开,于文武火上反复炙令香,然后泡汤,宜常服,大益。
是月遇亥日食饼,令人无病。
是月立冬节,采桑叶一百二十 ,遇闰月多采十 ,每用十 。遇洗眼日期,煎汤洗之,除百病。
是月初一日沐浴吉。初十日采决明子阴干,百日可服。能治青盲等眼疾,又治唇口青。十四日枸杞汤沐浴。十八日鸡初鸣时沐浴。
忌是月,万事不宜用亥日时,犯月建不利。
是月纯阴用事,慎房事。
是月勿戴暖帽,使脑受冻,则无眩晕之疾。
是月多食猪肉,发宿气。食椒伤血脉。食葱损精。食韭动宿疾,多涕唾(下二月皆同)。食霜打熟菜,令面失色、目涩、心痛腰疼。
十一月
宜是月天气渐冷,老年人夜用火炉烘被。既有火毒,又恐误事,惟锡制汤壶,每晚用热水满贮,安放被内,可以放心温暖。小孩、病患,俱当用此。或力不能制锡壶,用砖一块烧暖,布包温被,亦胜火炉多矣。
是月冬至节,夜宜于北牖下铺草卧,以受元气。
是月初十日沐浴,至老光泽。
三十日煮赤小豆粥祭门毕,合家食之,辟瘟疫。
忌是月,万事不宜用子日时,犯月建不利。
是月勿枕冷石铁物,昏人目。勿伤水。冻,勿以炎火炙腹背。勿以火炙肉食。
是月勿食龟鳖,令人水病。勿食螺蟹长尸虫。勿食虾蚌着甲之物,害人。勿食生菜,发客疾。
十二月
宜是月多收雪水,盛贮缶器,埋土中高平处,覆以草荐,勿令风吹及雨水滋渗。治一切热疾、痘疹瘢 等疮,兼疗六畜疮疫,诸病皆效。
是月取川乌炒黄,绢袋盛装,如法浸酒听服,少许治头风。
是月取乌鸦一二只,入瓶泥封固,烧为末。治一切痨嗽骨蒸,米饮下二钱。
是月四九极冻日,碾糯米不拘斗石,蒸透熟,用芦席铺在板门上,将蒸米摊放天井中空地,冷透晒干,收贮大瓷罐或缸内,放干燥处,下用木板垫高,勿着潮湿,经久不坏。老年人、虚弱人、小孩子以及病后煮粥饭食,最益脏腑。夏月用滚水泡食,能止泻痢及治脾膈诸疾有余。家备些济人,大有功德。
是月初八日,取猪油悬风处,以备熬膏药解毒。收鳜鱼烧存性研细,用酒调服,治小儿痘疹不出。二十日沐浴去灾。
二十四鸡未鸣时,取第一汲井华水于净器,浸乳香至元旦。五更暖温,合家从小饮起,各吞乳香一豆大,咽水二三口,一年无时疾。三十日五更,抱小儿于独槽猪窝内滚过,则痘疮稀。用枸杞汤沐浴益人。以合家头发烧灰,同鞋底泥上泥包投井水。一年不害恶疾。
忌是月,万事不宜用丑日时,犯月建不利。
是月勿食猪脾。勿食带甲之物。勿食生椒、薤、霜烂果菜等物。勿食生葵,令人饮食不化,发百病。非但是月,每月皆忌。(以上《月令考》)
卷十 防病预诀
谨口食
米麦类
粳米同马肉食,发痼疾。和苍耳食,令人卒心痛。(《食疗》)凡新谷初成,老人及脾弱人,切不可食。
(《传家宝》)糯米久食,身软筋缓,发风动气,合酒食之、醉难醒。(《通元》)凡素有痰热风病,及脾病不能转输,食之最能发病成积。(《从新》)黍米共有五种,久食生烦热昏,五脏发宿疾,令人好睡。不可与白酒、葵菜、牛肉同食。(《图经》)稷米食之,发三十六种冷病。不可与瓠子同食。(《食鉴》)粟米(北人谓之小米)生者难化,熟者滞气,隔食生虫。(《衍义》)与杏仁同食,令人吐泻。(《日用》)大麦久食,则心气盛而内热,令人作疥。(《要略》)虚者少食,防消肾水。(《传心 》)小麦南方少,霜雪夜开花,面有湿热,食之发病。(《食鉴》)湿面炙面,咯血吐血衄血人,终身宜忌。(《玄通药性解》)
附:劝面店勿用灰水以防喉症说
近人食切面,而不知面用灰水打成,今大概烧煤者,十居七八,煤灰即与炭灰搀杂,换灰者莫辨,从而收之。卖与面店人,食其面即暗受煤毒。或十年一发,或五年一发,虽未必人人尽发,惟视人受毒之浅深,即病之迟速存亡判焉。凡人受煤毒之气,于烧用之时,尚可服萝卜菜卤及海带菜等,以解之煤毒之蛊。
于肺肠之内,竟无医药所能救治,近时之发为烂喉疹疾,真九死一生也。用特刊布是说,并后附神效仙方。奉劝仁人君子,先于厨下分别煤炭灰,不可稍有搀杂,并祈劝知面店,一概尽用碱水和面,不至误用煤灰,为功莫大。伏冀广行传布,使之家喻户晓,或者蛊毒稍轻,喉症渐减也。
附:治烂喉疹仙方
紫石英(四钱,解煤蛊) 六神曲(三钱,消面积) 蒲公英(四钱,解喉消) 杏仁泥(五钱,消痰火) 水煎,三服即愈。婴孩减半,孕妇勿忌。
荞麦(一名乌麦)久食发病,或成风癞。(《日用》)同石膏食立死。(《类案》)与白矾食杀人。和猪肉食,令人患头眩,脱眉发。(《寿世青编》)
菽豆类
黑大豆,脾虚人食最泻肚,同猪肉食,拥气至危。小儿勿食炒豆、煮豆。(《食疗》)黄大豆多食拥气生痰动嗽。令人身重,发面黄疮疥。(《纲目》)赤小豆久食瘦人,合鱼 食,成消渴症。作酱同饭食,成口疮。(《食鉴》)绿豆(俗作录者非),胃寒者不宜食。(《必读》)合鲤鱼 食,久则令人肝黄,成渴病。(《拾遗》)同榧子食,杀人。
(《食忌节要》)蚕豆多食发胀,忌同猪肉食。
豌豆(即寒豆)多食发气病。(《日用》)白扁豆多食壅气,患寒热者,不可食。(《本草经》)冷气人忌之。(《食疗》)刀豆多食损脾。(《传心 》)藜豆(一名 豆)多食令人闷。(《从新》)
荤辛菜类
韭,病患少食,多食助阳,损神昏目,酒后尤忌。(《衍义》)不可与蜜同食。若共牛肉食,成瘕病。
(《会编》)薤(似葱而细)食之,生痰涕,动邪火。反牛肉。(《食鉴》)葱多食,令人神昏发落,虚气上冲。(《从新》)同蜜食,下痢腹痛。同犬雉肉食,九窍出血害人。(《金匮玉函》)蒜多食,生痰动火,散气耗血昏目,损神伐性。虚弱有热之人,切勿沾唇。(《图经》)食蒜行房,令人面变颜色。(《千金》)芸台(俗名油菜),患腰脚者不可食,食之加疾,又损阳气,发疮及口齿病。胡臭人不可食,又能生腹中诸虫。道家特忌,以为五荤之一。(《食疗》)芥菜久食,则积温成热。辛散太甚,耗人真元,昏目发疮。(《从新》)同兔肉食,成恶邪病。同鲫鱼食,发水肿。
《食治》)有癣疮痔疾便血者忌之。(《单方全集》)白菜(本草名菘菜),夏至前食,发皮肤风痒,动气发病。(《四声》)气虚胃冷人多食,恶心吐沫气。(《纲目》)萝卜(本草名莱菔),多食,耗肺气。生食渗血嘈心。如服地黄、何首乌者食之,须鬓发易白。(《传家宝》)蔓菁子(即芜菁,一名诸葛菜)多食动气。(《衍义》)胡荽久食,损神健忘,病患食之脚软。(《从新》)根大损阳滑精,发痼疾。(《食鉴》)生姜八九月多食,至春患眼疾,损寿减精力。(《孙真人方》)茴香(古作 香),食之,能昏目、发疮。若阳道数举,得热则吐者,均戒。(《征要》)蓬蒿菜(古名同蒿),多食,动风发气。(《食鉴》)
柔滑菜类
菜多食,滑大小肠,久食脚软腰痛,动冷气。(《食性》)荠菜(即野菜)与面同食,令人背闷。服丹石人不可食。(《食疗》)苋菜有六种,多食动气生烦闷,同鳖及蕨食成瘕。(《日华》)马齿苋不可与鳖同食。又一种紫大者,似是实非,尤不宜食。(《本草经》)莴苣有毒,百虫不敢近。(《博物志》)久食昏人目。患冷人不宜食。(《广笔记》)蕨,食之令人多睡、弱阳眼昏,鼻塞发落,气冷人食之,多腹胀。(《食鉴》)芋(俗名芋 ),多食动宿冷,难克化,滞气困脾。(《唐本草》)山药(《本草》)名薯蓣),勿同面食。(《从新》)百合红花者,中寒下陷人忌之。(《必读》)吾乡白花百合,食之极清肺。(《续桐溪记略》)竹荀(俗作笋),诸 皆发冷血及气。(《拾遗》)滑利大肠,无益于脾,俗谓之刮肠篦。(《 谱》)同羊肝食,令人目盲。(《日华》)
菜类
茄子,多食,动风发病。秋后食,多损目。(《本草经》)大肠易动者忌之。(《丹溪补遗》)冬瓜,久病与阴虚者忌之。未被霜者,食之成反胃病。(同上)甜瓜(俗名熟瓜),多食伤胃破腹,发黄胆,动冷气,生湿疮,发痞癖,令人虚羸。(《日用》)五月甜瓜沉水者,一瓜两蒂者,皆能杀人。(《食治》)南瓜,多食发香港脚黄胆。(《纲目》)切不可与羊肉同食。(《类案》)黄瓜(《本草》)名胡瓜),多食损脾,令人泻痢。(《传心 》)菜瓜(《本草》)多越瓜,有青白二种,多食致膨作泻,发诸疮,令脐下症痛。不可同乳酪鱼 食,令脘痛,又暗人耳目。(《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