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急救广生集
急救广生集
鸽子屎不拘多少,烧灰存性。如干疮,研细末,加桐油调匀,摊隔纸膏贴之。有黄水出者,加飞丹少许,干掺,不过数次愈。(《单方全集》)
脚上生疮
孔如乱蜂窝者,用如意草捣烂敷之。或用干如草为末,鸡子清调涂亦效。(《经验良方》)
脚面生疮不收口
松香 枯矾 杉木灰(各一钱) 为末,用真麻油调敷,数次即愈。(《秘方集验》)
脚胫骨上生疮久烂黑或发孔或臭秽不可近
用多年老杉木节烧灰,真清油调,用箬叶盛,隔贴疮上,以绢帛扎定,不数次愈。(同上)
遍身生疮针法
血海穴,在膝膑上内 白肉际二寸。风市穴,在膝上外 两筋中。梁邱穴,在膝盖二寸。三阴交穴,在足大拇指本节后。公孙穴,在踝骨尖上,以四指按骨尖尽处,用食指点到是穴。曲池穴,在手脘横纹尽处。(《刺灸心法》)
三十六种风结疮
马齿苋(五斤) 黄蜡(三两) 水一锅,煎成膏敷。(《夏氏简易方》)
卒得恶疮不识者
用桃皮为末,纳疮上。(《曹氏验方》)
白蛇缠腰
腰起红泡一圈,若不早治,被其缠到,不救。缚腰如 腰样)用蛇壳一条,烧灰存性,坑侧板上浮泥,刮下同研细,用童便调敷,数次即愈。(《单方秘本》)一方,用锅脐灰,将臭饭、脚水调敷。(同上)
偷粪老鼠
取 鱼尾贴之(忌铁器)。干则再易,数次即散。(《桂轩随 》)一方,用猫屎,井底泥和匀,围之立愈。(《陈氏拾遗》)
艾火带
雉鸡毛及鹅毛,烧灰敷之。(《青囊纂要》)一方,用白 泥炒研细,香油调涂。(《吕氏传方》)
疮生蝇蛆
懒于洗浴,积脓污秽,苍蝇丛聚生蛆。用寒石细研末,掺之。或皂矾飞过,为末撒之,其蛆化水矣。
(《删繁方》)
疮口生皮
高山石上青苔衣,取下焙干,研末掺上,疮口即生皮。慈惠小编
收口药
白螺蛳壳( 末) 灯草灰 旧黑伞纸灰 轻粉(各三分) 血竭(二分) 冰片 珍珠(各半分)共为细末,掺之即愈。(《世效单方》)
卷七 疡科
诸疖
诸疖
孔内凸出弩肉者,取乌梅肉捣烂,量孔大小,摊贴即消,神效。(《陶氏本草》)
热疖
五月五日午时,取独部大蒜切片,贴眉心,入夏不发。(《方钞》)
一切热疖
芙蓉叶 菊花叶 同煎水频洗。或捣烂敷之,甚效。(《种福堂方》)
热疖热疔
用白矾为细末,热水调涂即愈。(《广善编》)
时行暑疖
用桐油、麻油(各半斤)同熬,滴水成珠,再入黄丹(半斤)收贮,摊贴效。(《同寿 》)
暑疖肿毒
槿树花连叶捣敷,甚效(《简易良方》)
软疖
用哺退鸡蛋壳烧灰,清油调搽效。(同上)
头上软疖
虾蟆剥皮贴之,收毒即愈。(《活幼全书》)一方,用大芋头捣烂,敷之即愈。(《御医院方》)
癞头软疖
五倍子(七个)研末,香油(四两)熬至一半,布绞去渣,搽三四遍,即勿以水洗,自愈。(《普济方》)
鬓边软疖
名发鬓。有数年不愈者,用猪颈并猫颈上毛(各剪一撮)烧灰,加鼠屎(一粒)为末,以清油调敷。
(《同寿 》)
软疖频作
露蜂房(二枚)烧存性,以巴豆(二十一粒)煎清油二三沸,去豆,用油调敷,甚效。(《得效方》)
软疖不愈
烂船底里油锻石研末,油调敷之。(《胡氏方》)
小石疖
二蚕桑叶,滴下滋水,点上即愈。(古方)
痈疖恶肉
生地黄(三斤),水一斗煮约及三升,去滓煎稠,涂纸上贴之,日三易。(《刘子涓方》)
痈疖已溃
芫花根皮,搓作捻插入,疮口不合,使脓流尽。(《集简方》)
疖毒初起
葛蔓烧灰,水调敷之即消。(《千金方》)如已破,用益母草捣敷甚妙。(《斗门方》)
担肩疽疖
黄柏末(一钱),蜈蚣(一条)烘,研末和匀,猪胆汁调搽,愈。(《毛氏传方》)
眼堂成漏
眼下空处生疖,脓水不干,久而成漏,诸药不效。用柿饼去皮取肉捣烂涂,十日可愈。(《屡效方》)
疮疖通治
不拘顽疮疖毒,用生肥皂去核、弦及筋,捣烂,酽醋和敷立愈。不愈再敷,奇验。(《彩珍集》)
疮疖久不收口
白木槿花 过存性,为末,掺上神效。(《单方汇编》)
卷七 疡科
鱼口便毒
万灵膏
左鱼口,右便毒,生于两跨合缝之间,结肿是也。用五倍子不拘多少,盛以净瓦器,加陈醋熬成膏,撒布上贴之,如干即换,三五次愈。(《崔氏海上方》)
鱼口初起未成脓者
南五倍子炒黄研末,入百草霜等分,以腊糟调涂患处,一夜即消。(《杏林摘要》)
鱼口疮
白枯矾研,寒食面糊调,敷上即消。(《延寿书》)
便毒初起
黄明水胶溶化,涂之即散。(《直指方》)一方,用葱白炒热,布包熨数次,再用敷药即消。(《永类钤方》)
便毒肿大而软者
鱼鳔胶用热汤或醋煮软,乘热研烂贴之。(《赤水元珠》)
上便毒
鲫鱼(一尾) 山药(五钱) 同捣、敷之即消。(《医林集要》)
便毒痈疽
皂角(一条)醋熬膏敷之,屡验。(《存仁堂秘 》)
灸法
肥皂一个火上炙软,剥开去子,只用一边,加炒盐,铺满肥皂中间,仰放于毒上极痛处,用艾约如黄豆大炷多灸。其人口中觉咸,勿再灸,痛立止。(《经验广集》)
卷七 疡科
痔漏
痔疮
靠水杨柳下白须,同无花果叶,二味煎汤,时常熏洗,可以断根。(《新集良方》)
漏疾
土瓜根捣敷之,干即易。(《千金方》)
痔疮有核
白鹅胆(二三枚)取汁,入熊胆(二分)、片脑(半分)研匀,瓷器密封,勿令泄气,用时以手指涂之。(《保寿堂方》)
痔疮如瓜肿痛如火
柳枝煎浓汤洗之,艾灸三五壮即消。(《许学士本事方》)
缩痔方
用大团鱼头(一个)火 为末,搽痔上,即刻收进,屡验。(《普济方》)
独叶丹
治虫痔。用桃叶二十片杵烂,塞粪门即愈。(《疡科选粹》)
椒子散
治痛痔。川椒为末,掺少许于弹净棉花肉上,衬患处,坐可止痛。(同上)
寸金散
端午日,取大蜈蚣(一条),竹签阴干,用时剪一寸, 存性,桐油调涂,轻必不发,重或对年又发,剪一寸 涂,断根。(同上)
五痔肛肿久不愈变成 疮
鸡冠花 凤眼草(各一两) 水二碗 煎汤频洗。(《卫生宝鉴》)
肛门边肿硬痒痛不可忍
以白矾(三分)碎研,用热童便二盏化开,洗痔上,一日两三次。
一方,用鱼腥草一握,煎汤熏洗,仍以草挹痔,即愈。以上(《同寿 》)
肠风痔漏
熊胆(五钱),入片脑少许研,和猪胆汁涂之。(《寿域神方》)
止痔下血
蜓蚰(一条用盐泥裹,煨通红,去泥用) 硼砂 朱砂冰片 雄黄(各等分) 为极细末,入龙骨少许,趁大便时,以细草纸盛药少许托入,大效。(《秘方集验》)
内痔
草乌(姜汁炒) 刺 皮(炙成性)各一钱 枯矾(二钱)食盐(炒)三钱 麝香(五分) 冰片(二分) 研细。先用温汤洗净,随用津唾调药末三钱,填入肛门,片时痔即出。(《经验集》)
外痔
木鳖子煎汤熏洗,以青葱涎对蜜调敷,性凉如水,甚效。(《唐仲举方》)
番花痔
以木瓜为末,取鳝鱼身上涎调贴之,用纸护住。(《医林集要》)
鼠乳痔
以蜘蛛丝缠其上,自然消落。(《千金方》)
鸡冠痔
黄连末敷之,加赤小豆末尤良。(《斗门方》)
下部漏痔
大露蜂房烧存性,研,掺之,干则以真菜油调。(《唐瑶经验方》)
痔漏出水
蜣螂(一枝)阴干,入冰片少许,为细末,纸捻蘸末入孔内,渐渐生肉,捻退出即愈。(《孟诜必效方》)
痔漏肿痛
无名异,炭火 红,末,酸淬七次,为细末,以温水洗疮,绵裹箸头,填末入疮口,数次愈。(《简便方》)
痔漏疼痛
鲤鱼鳞(二三片),绵裹如枣形,纳入坐之,痛即止。(《儒门事亲》)一方,用田螺一个入片脑一分于内,取水搽之,仍先用冬瓜汤洗净。(《乾坤生意》)
痔漏脱肛针法
中脘穴,在脐上四寸。中极穴,在脐下四寸。会阳穴,在长强穴骨下各开一寸五分。会阴穴,在大便前、小便后。承山穴,在膝湾陷中。委中穴,在腿肚中。(《刺灸心法》)
痔漏插药
雄大蜣螂不拘多少,阴干研,加冰片少许,将绵纸捻作条,用白芨水蘸湿,晒干待硬,再蘸湿,染药末于纸条上,量孔浅深插入,渐渐生肉,条自退出,用剪刀剪去外一段,即满靥。(《种福堂方》)
痔漏退管
白鸽粪(一升)置罐内,以滚水冲入罐中,乘热气,病患坐于罐口上熏之,管自落,数日即收口。
忍痛久坐更妙。(同上)
油药
酥合油 熊胆(各五分) 头窠鸡蛋(二个用清煎油)共和匀敷之,神效。
有一赵姓者,患痔垂死,用此立愈。(《灵秘丹药》)药水 片脑(一分) 熊胆(三分) 朴硝(五分) 青果核(烧灰)五钱 蜗牛 螺肉(各十个) 捣烂,入药浸一夜,取水并药敷上,无不断根。(同上)
卷七 疡科
疮
夹纸膏
川椒 松香 黄腊(各一钱四分) 研,忌铁器。用连根、葱白十四段,共捣烂,做夹纸膏,摊贴效。
凡疮,用夹膏,须用旧伞纸,以甘草汤煮,密刺多孔,比他纸效。如用寻常油纸,须用甘草、白芷、花椒、荆芥汤煎煮,晒干摊膏,不痛不生拐。(《心岐传方》)
冷 疮
鹿角灰、乳香为末,清油调敷。(《曹氏经验方》)
血风 疮
生脚股上,是湿毒成风。用黄腊一两溶化,入银朱一两搅,摊纸上,刺孔贴之。(《宣明方》)
蛀脚 疮
干马齿苋研末,蜜调敷上,一宿虫自出,神效。(《海上方》)
疮不敛
葱盐汤洗净拭干,以马屁勃末敷之,愈。(《稗史》)
疮成臼累月未干
用上等好砂糖,先用盐汤淋洗,取绢帛拭干,以唾津涂敷上,三日愈。(《同寿 》)
疮溃疮
雄黄(二钱) 陈艾(五钱) 青布卷作大炷,点火熏之,热水流五七次,愈。(《笔峰杂兴》)
疮并妇人裙边疮
水龙骨(即船上陈锻石,炒干)为末,香油调搽,神效。(《经验广集》)
疮针法
气海穴,在脐下一寸五分。解膝穴,在足面湾上。绝骨穴,以三阴交穴相对。(《刺灸心法》)
数年烂腿
将白芦甘石醋 七次,研极细,麻油调敷,日换,自愈。亲试百验。(《单方摘要》)
腿疮年久不愈
用罐口泥研末,掺上立愈。(同上)
卷七 疡科
杨梅疮
鹅胆膏
杨梅疮发于肛门,不便大解,用杏仁(七个,去皮尖)轻粉、胆矾(各五分)共为极细末,鹅胆调,点疮上立效。(《陈文治方》)
杨梅毒疮
银朱 官香 等分为末。卷入纸捻,点灯置桶中,以鼻吸烟,一日一次,七日愈。(《奇方纂要》)一方,用银朱、轻粉(各一钱)黄蜡、清油(各一两),化开和收,以油纸摊贴,疮痂自脱。(《袖珍方》)
初熏
辰砂末(一钱),绵纸分作七条,香油浸透,每次熏二条。熏时,板凳坐着。暑天用单被,寒天用夹被盖之,不可出气。要口含些水,恐伤口皮,熏完吐出,不可吞下,其效如神。(《济生秘览》)
擦法
疮初起时,用晋矾(四两)研为细末,患者坐重帏中,擦手足心,以尽为度,七日汗出疮愈。(《选梓》)
洗法
川椒(三钱) 黄连、黄柏、黄芩、黄占 白芨(各五钱)食盐少许,煎汤洗之。(《说约》)一方,用土菖蒲一味,煎汤洗疮,即得收口。(同上)
点药
儿茶 杏仁霜(各一钱) 轻粉(五分) 冰片(三分) 共研末,用鹅胆调,点一次,过夜即脱靥。
(《种福堂方》)
结毒敷药
真轻粉(二钱) 杏仁霜(二十粒,去皮尖,取霜) 番木鳖(火 存性) 儿茶(火 ,各三钱) 各胆矾(三分) 片脑(一分) 共研极细末,用鹅胆或猪胆调敷,一日一换,数日愈。(同上)
烂久不痊
癞虾蟆,蓖麻子油煎成膏贴之。(《桂轩随 》)
卷八 一切伤痛
杀伤
杀伤内膜未损者
急取葱白,热锅炒热,遍敷伤处,冷则再换。虽气绝者,犹可救活。(《硖川沈氏刊方》)
杀伤不透膜者
用乌贼鱼骨、或龙骨为细末,敷疮口上,血立止,即苏,伤处无痛矣。
杀伤未收口者
千年锻石,入象皮,研末敷之。(《秘方集验》)
卷八 一切伤痛
跌打伤
跌伤神方
生姜(二两)打碎,火酒(四两),釜内同煎搅匀。敷之立愈。(《慈惠小编》)
跌破出血
乌贼鱼骨末敷之。(《直指方》)
跌破头
凡跌破头脑手足,血流不止,急忙无药,切不可用香灰按上,每致害痛,极难收口。可即用吃的烟末一撮捣,在患处扎好,莫透风,莫食发物,即止痛,最易完口。(《传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