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配本草


  荚如猪牙,名牙皂。

  柏实为之使。畏人参、苦参、空青。恶麦门冬。伏丹砂、粉霜、硫黄、 砂。

  辛、咸,温燥。有小毒。入足厥阴、阳明经气分。开窍通关,达三焦之气,宣膀胱之滞。搜风逐痰,辟邪化谷。配蛤蜊壳,消乳痈。佐白矾,吐风涎。佐海石,去膈上横结之痰。佐铁花,坠痰秽上逆之气。

  使羊肉,治肠风。合半夏末,取鼻嚏。

  去粗皮、弦、子,酥炙或蜜炙,或取汁,或烧炭用。通大肠,入蜜熬膏。阴虚痰盛,热极生风者禁用。

  子疏五脏风热,通大便秘结。

  煮熟去黄皮, 存性用。

  刺辛,温。性锐。去风杀虫,能引诸药至痈疽溃处。

  攻毒,连尖。不使疮破,去尖。

  卷七 木部

  肥皂荚

  柏实为之使。畏人参、苦参、空青。恶麦门冬。伏丹砂、粉霜、硫黄、 砂。

  辛,温。入足厥阴经。除风湿,破坚症,通关节,疗肿毒。得莱菔子,治一切痰气。

  去筋膜。酥炙,烧炭,酒炒绞汁,依方法制。

  核甘,温。腥。除风热,治瘰 。得枳壳,治里急后重。得槐实,治肠风下血。

  煮熟,去皮用。

  卷七 木部

  没石子

  苦,温。入足少阴经。治肠虚冷痢,阴疮阴汗,摄精固齿,乌须发,生肌肉。配甘草,掺口疮。

  去虫食者炒研,或泡,或用浆水于沙盆中研末,焙干用。

  卷七 木部

  诃黎勒

  一名诃子苦、酸、温。入手太阴、阳明经。敛肺降火。止胎漏,疗崩带。治肾气奔豚,止痰嗽喘急,收泻血脱肛,去心腹胀满。

  得橘皮、浓朴,泄气。配乌梅、五味子,敛血。佐肉果,止水泻。佐白术,浓肠胃。

  六路纹者良,或多或少,便是他种。酒蒸去核取肉用。清金行气,生用。温胃固肠,煨用。

  元气虚陷者,当避其苦降之性。嗽痢初起,肺与大肠实热,俱禁用。

  皮消腹中之恶物。

  卷七 木部

  水杨枝叶

  苦,平。行气血。捣汁,治久痢赤白。

  根生捣,贴乳痈。

  即木耳苦、辛、平。入足阳明经。调中理气。除痰涎,止反胃。

  胃虚弱者禁用。

  卷七 木部

  柳枝

  苦,寒。入足阳明、厥阴经。去风热,除湿痹。

  治黄胆,煮服。熨肿痛,酒煮。

  叶苦,寒。治天行热疮,疗劳瘵骨蒸。下水气,除白浊。煎汤洗诸恶疮。

  阴干为末,入姜汁于铁器中调摩,治眉毛脱落。

  卷七 木部

  赤柽柳枝叶

  即西河柳甘、咸、温。入足阳明、手太阴经。解温疫之躁乱,开肌肉之邪结。一切风火厉气,非此不能达表。

  卷七 木部

  榆白皮

  甘,平。滑利。入手足太阳经。利诸窍,通二便,下有形留着之物。治淋肿、喘咳、不眠。(火气下降则寐。)配归身,治堕胎下血。(火清血止。)调鸡子清,治五色丹毒。

  初生荚仁作羹食,令人多睡。胃气虚寒者禁用。

  卷七 木部

  芜荑

  辛、苦、温。入手足太阴经气分。除皮肤骨节中邪气,淫淫如虫行。祛五内风湿,止大肠冷滑,杀虫化食,在所必需。(虫因湿而生,食因寒而滞。)得槟榔,杀诸虫。配干漆,治虫痫。配诃子、豆蔻,治小儿疳泻冷痢。配川连,治疳热生虫。(加猪胆汁、麝香,更效。)配川连末,猪胆汁丸,疗惊喑。(风热去也。)配暖胃益血理中等药,治鳖瘕。(大如鳖,小如钱,上侵咽,下蚀肛。)君猪脂,涂热疮。拌蜂蜜,搽湿癣。

  去壳,炒。杀虫,和面炒。脾肺燥热者禁用。

  卷七 木部

  苏方木

  甘、辛、咸。入足三阴经血分。达下焦,泄大便,破死血,散痈肿,排脓止痛。得人参,疗产后气喘。配乳香,治血风口噤。使防风,发表里风气。锉碎,酒煮浓汁入药,治跌扑血瘀作痛。

  少用和血,多用破血。血虚内痛,勿得乱投。

  卷七 木部

  棕榈

  苦、涩、平。治泻痢肠风,止崩中带下。得发炭,治吐衄。配乌贼骨,治血淋。和枯矾末,治血崩。和蜜、茶,治肠血。(合栝蒌炭亦可。)合侧柏、卷柏炭,饭丸,止远年下血不止。

  笋、花、子皆可用,均宜烧炭调服,不入汤煎汁。痢初起者禁用。

  卷七 木部

  乌根白皮

  苦,凉。利水通肠,功胜大戟。配木通、槟榔,治水肿。和面作饼,治盐 痰喘。

  慢火炙黄,亦可捣用。切勿多用、久用。

  卷七 木部

  巴豆

  一名刚子得火良。芫花为之使。畏大黄、藜芦、黄连、芦笋、酱豉、豆汁、冷水。

  恶蓑草、牵牛。

  辛,热,有毒。刚猛之性,走气溃坚。荡涤肠胃之积滞,驱除脏腑之阴霾,片刻间靡不奏效。得杏仁,治积滞泄痢。

  得硼砂、杏仁、牙皂,水丸服,治痰哮。燃灯吹灭,以烟熏鼻,治不去膜伤胃,不去心伤肾。炒熟,令烟尽至黑色,去油极尽用。用之不当,脏腑溃烂。

  中其毒,绿豆汁解之。

  卷七 木部

  大风子

  辛,热,有毒。行水破血。取油治疮疥,有杀虫劫毒之功。得苦参,治风癞。

  去壳。日久油黄勿用。最伤血分,内服害目失明,不可不慎。

  卷七

  木部

  (灌木类二十种)

  卷七 木部

  桑

  桑根白皮即桑根皮桂心、续断、麻子为之使。忌铁。

  甘、辛、寒。入手太阴经气分。泻肺火,降肺气,利二便,祛痰嗽,散瘀血,杀寸虫。

  又皮主走表,治皮里膜外之水肿,除皮肤风热之燥痒。得糯米,治嗽血。配茯苓,利小便。

  疏散清热,生用。入补肺药,蜜水拌炒。肺虚,小便利者,禁用,根出土生者,有毒杀人。

  桑椹甘,凉。入足少阴经血分。补水生津。和血脉,利五脏,通关窍,解酒毒。入糯米酿酒,治水肿胀满。得生熟地,治阴虚火动。

  清小肠之热,生用。通关节,酒蒸晒。补肾阴,熟地汁拌蒸晒。胃寒,大便滑,二者禁用。

  桑叶甘,寒。入手足阳明经。清西方之燥,泻东方之实。去风热,利关节,疏肝,止汗。

  得生地、麦冬,治劳热。配生地、阿胶,治嗽血。

  阴干,芝麻研碎拌蒸用。肝燥者禁用。

  桑枝甘、苦、平。入手太阴经。治风湿,通关节,除肺咳,利小便,散寒消食。得桂枝,治肩背痹痛。配益母,煎膏,治紫白瘢风。

  切碎炒香。治风湿,酒蒸。消食, 炭。气虚者禁用。

  桑霜即桑树炭辛,寒。治噎食积块。外用能钻筋透骨,为抽疔拔毒之品。配川连,洗目赤肿。配猪胆汁,涂热毒。(中留一孔,以出毒瓦斯。)

  取东引桑根带皮 炭亦可用。

  卷七 木部

  楮实子

  一名谷实甘,平。入足太阴经气分。益颜色,充肌肤,利阴气,通九窍,逐水明目。得茯苓,治水臌。得大腹皮,除水肿。

  调井水,治喉痹。

  水浸,浮者去之,酒拌蒸,焙干用。久服、多服,成骨软痿症。脾胃阴虚,肾水不足,口舌干燥,俱禁用。

  树汁甘,平。治天行病后胀满,涂癣及蝎螫犬咬伤。

  树皮逐水。

  树叶煎汤洗恶疮瘾疹。煎汁如饧,空腹一日三服,治水肿。

  卷七 木部

  山栀

  苦,寒。入手太阴经血分。主屈曲下行。泻三焦之郁火,导痞块中之伏邪,最清胃脘之血热。心烦懊 ,颠倒不眠,脐下血滞,小便不利,皆此治之。得滑石,治血淋溺秘。得良姜,治寒热腹痛。得柏皮,治身热发黄。配连翘,治心经留热。(心热则赤淋。)佐柴胡、白芍,治肝胆郁火。使生地、丹皮,治吐衄不止。

  微炒去皮,水煎二十枚,治吃饭不化直出。

  上焦、中焦,连壳。下焦,去壳。洗去黄浆炒用。泻火,生用。止血,炒黑。内热,用仁。

  表热,用皮。淋症,童便炒。退虚火,盐水炒。劫心胃火痛,姜汁炒。热痛,乌药拌炒。清虚火上升,二者禁用。

  山栀、丹皮、白芍、龙胆,皆泻肝家之火,其中却自有别。盖肝喜散,遏之则劲,宜用栀子以清其气,气清火亦清。

  肝得辛为补,丹皮之辛,从其性以醒之,是即为补,肝受补,气展而火亦平。肝气过散,宜白芍制之,平其性即所以泻其火,使之不得自逞。火盛肝气必实,龙胆苦以泄其气,寒以制其火,故非实胆草勿用。如不审其究竟,而混投之,是伐其生生之气,即使火气悉除,而人已惫矣。

  卷七 木部

  酸枣仁

  恶防己。

  酸,平。入足厥阴,兼入手少阴经血分。收肝脾之液,以滋养营气。敛心胆之气,以止消渴。补君火以生胃土,强筋骨以除酸痛。得人参、茯苓,治盗汗。(无火可用。)得生地、五味子,敛自汗。(心火盛不用。)配辰砂、乳香,治胆虚不寐。(有火勿用。)配地黄、粳米,治去壳,治不眠。炒用,治胆热不眠。生用,止烦渴虚汗。醋炒,醒脾。临时炒用恐助火,配足,敛之益增烦躁。)俱禁用。

  世医皆知枣仁止汗,能治不眠。岂知心火盛、汗溢不止,胆气热、虚烦不眠,阴虚痨瘵症,有汗出上焦而终夜不寐者,用此治之,寐不安,而汗更不止。

  卷七 木部

  蕤仁

  甘,微寒。入手少阴、足太阴、厥阴经。破心气,下结痰,治鼻衄,疗目疾。凡心肝脾血分病由风热者所需。水浸去皮尖,研用。治好眠,生用。治不眠,熟用。用通草少加芒硝水,煮一伏时,研膏入药。

  川连、蕤仁等分,研膏,取无 干枣二枚,割去下头,取出核,以二物,填入于中,仍以割去者合定,用薄绵裹之,盛茶杯置银器中,文武火煎取一鸡子大,再以绵滤之,收点眼疾,无不神效。

  卷七 木部

  山茱萸

  蓼实为之使。恶桔梗、防风、防己。

  酸,温。入足厥阴、少阴经血分。收少阳之火,滋厥阴之液,补肾温肝,固精秘气。暖腰膝,缩小便,敛内风,涩阴汗,除面 ,止遗泄。

  去核酒蒸,带核则滑精。命门火盛,(服之助火精遗。)阴虚血热,肝强脾弱,(木克土则泻。)小便不利,四者禁用。

  卷七 木部

  金樱子

  甘、涩、微酸,性温。入足少阴经血分。固精秘气,止血生津。治虚痢,收虚汗,敛虚火,平虚嗽,定虚喘,疗怔忡。得人参、熟地,治精从便出。配芡实、莲子,治阴虚作泻。

  霜熟时采用,不及时反令人泻。去毛刺用。不当涩而涩之,令人减食。(隧道不能通畅也。)

  卷七 木部

  郁李仁

  忌面及牛马肉。

  辛、苦、甘、酸。入足太阴经气分。开幽门,下结气,导大肠之结,利周身之水。得酒煮饮醉,治目不闭。(此因悸病也。目系内连肝胆,胆受惊气而然。)

  去壳研用。去惊风,酒炒。大便不实者禁用。

  邪气结于胃府,用下药而不下,此幽门未开也。惟郁李开之,邪气自流而下。再者,惊恐后寒热如疟,治疟之剂不效,此惊气结于胆下,胆因气积,横而不垂。惟郁李去胆下之惊气,以散其结,则寒热自除。是郁李之用,不仅如麻仁之为润剂也。

  卷七 木部

  女贞子

  甘、苦、凉。入足少阴经。养阴气,平阴火。一切烦热骨蒸,虚汗便血,目泪虚风,因火而致者,得此治之,自无不效。其能黑须发,善行水,乃补肾补脾之力也。配补脾暖胃药,不洗去衣皮,酒拌蒸,晒干用。淡盐水拌炒亦可。脾胃虚寒,肾阳不足,津液不足,内无虚热,四者禁用。

  叶微苦。除风散血,消肿定痛。

  捣汁,含浸舌肿胀出。

  卷七 木部

  卫矛

  即鬼箭羽苦,寒。破血杀虫。去蛊疰,消风毒之肤肿。得归尾、延胡,治儿枕硬痛。配穿山甲,治疟日发。去赤毛,酥炙。

  卷七 木部

  南烛子

  即乌米饭酸、甘、平、微凉。入足少阴经血分。强筋骨,摄精气。得桑椹,助肾阴。配生地,治阴火。

  润肠,蜜水拌蒸。去风火,酒拌蒸。补肾,盐水拌蒸。脾胃虚寒者禁用。(亦有用之而不泄者,以酸敛故也。)

  根、叶止热。除盗汗,益气力。烧研,热水调服一钱,下误吞铜铁。

  卷七 木部

  五茄皮

  远志为之使。畏元参、蛇皮。

  辛、苦、温。入足厥阴、少阴经气分。去风湿之在骨节,逐瘀血之在皮肤。除寒痛,止遗沥,杀阴虫,疗疝气。得牛膝、木瓜,治脚痹拘挛。配丹皮、当归、赤芍,治妇人血风劳。

  饮酒生痰火者,酒浸啜之。肺气虚,水不足,二者禁用。

  卷七 木部

  枸杞子

  味甘,微温而润。入足少阴,兼厥阴经血分。补肝经之阴,益肾水之阳。退虚热,益精气,解消渴,去湿风,强筋骨,利二便,下胸胁气,疗痘风眼,止阴虚腰痛,疗肝虚目暗。得麦冬,治干咳。得北五味,生心液。配椒、盐,理肾而除气痛。佐术、苓,补阴而不滑泄。

  甘草汤浸,或好酒浸蒸。恐温热,童便拌蒸。大便滑泄,肾阳盛而遗泄,二者禁用。

  怪症:胁破肠出,臭秽异常,急用香油摸肠送入,煎杞子加人参服之,再吃羊肾粥,十日而效。

  苗、叶名天精草伏砒砂。

  甘、苦、凉。清上焦心肺客热,代茶止渴。

  地骨皮即杞子根皮制硫黄、丹砂。

  味淡,性寒。入足少阴、手太阴经血分。降肺中伏火,泻肾虚热。上除风热头风,中平胸胁肝痛,(肝火熄,痛自止。)下利大小肠秘,(热清便自行。)除无定之虚邪,退有汗之骨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