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释谜


  白术(各两半) 肉桂(一两) 浓朴(二两) 糊丸每三十丸至七十丸。温汤下。

  治肿疾久不愈。大能实脾导水。多服取愈。

  浚川丸大戟 芫花(醋炒) 沉香 檀香 木香 槟榔 莪术 大腹皮 桑皮(各五钱) 黑白牵牛(生末各一两) 巴霜(十五粒) 糊丸麻子大。每十七丸。浓葱汤五更初空心下。去水未尽。停一日。减用十三丸。次减作九丸。再至七丸。症退即止。仍投南星腹皮散。如单腹胀甚。能饮食气壮者。加甘遂末。同丸。忌甘草。以相反也。

  治水肿。单腹胀。气促气减。遍身面浮。

  营卫饮子当归 熟地 人参 茯苓 川芎 白术 炙草 白芍 枳壳 炙黄 陈皮治气血俱虚。营卫不顺。头面手足浮肿。喘急。

  分气饮子五味子 桔梗 茯苓 炙草 陈皮 桑皮 草果 大腹皮 白术 枳壳 当归(全) 紫苏半夏曲 苏子 生姜 宜兼服八味理中丸。以上宜救生丹通利。

  大效神功救生丹雄黄 朱砂(各一分) 巴霜(二十一粒) 干姜(二钱) 醋一盏。煮巴姜干。去姜。将巴出油。和雄朱研匀。雪糕丸麻子大。一岁二丸。酒浸赤芍少许送下。

  治气虚喘急。四肢肿。腹胀急。冲满胁肋。乍热乍寒。或泻或秘。由久停虚积。营卫不顺也。宜推去其恶毒之气。

   归汤蜜炙黄 (一两) 酒当归 白芍 川芎(各五钱) 炙草(三钱) 每 咀二钱煎。

  治儿禀赋弱。痘疮出不快。及肝虚目视不明。

  庄氏芦荟丸芦荟(研一钱) 龙胆草(炒研一两) 皂角(三钱) 以水二升。 汁去渣熬膏。入二末和丸。每三丸至五丸。薄荷汤下。

  此方治小儿风疳。顺肝气。进饮食。

  朱砂安神丸朱砂(四匙) 黄连 生地(各五钱) 生甘草(二钱半) 兰香叶(二钱,烧灰) 铜青 轻粉(各五分) 共为末干敷上。

  治心疳怔忡。心中痞闷。

  四味肥儿丸黄连(炒) 芜荑 神曲 麦芽 等分。水糊丸。每一二十丸。开水下。

  治呕吐不食。腹胀成疳作泻。或食积脾疳。目翳口疮断烂。发热瘦怯。小便澄白。腹大筋青。

  补肺散阿胶(一两半) 茯苓 马兜铃 糯米(各五钱) 杏仁(二十一粒) 炙草(四钱) 每末二钱煎。

  此方治久嗽。肺虚气促。有痰恶心。

  调元散山药(五钱) 人参 茯苓 茯神 白术 白芍 熟地 当归 黄 (各二钱半) 川芎 炙草(各三钱) 石膏(六钱) 每粗末二钱。入姜二枣一煎。

  主元虚囟开。羸瘦腹大。并语迟行迟齿迟。

  万应丸五倍子 胡黄连 青皮 陈皮 黄柏 神曲 麦芽 三棱 蓬术 芜荑 龙胆草 槟榔川楝子肉 使君子 等分。糊丸麻仁大。每三五七十丸。米汤下。

  治诸疳症。胃热。发作穗。痿黄。饮食不进。

  圣惠干蟾丸干蟾(一枚) 蛇蜕(一钱) 谷精草(二两) 胡黄连 瓜蒂 母丁香 牛黄 冰片 朱砂 雄黄天竺黄 芦荟 麝香(各一分) 青黛(五钱) 糊丸。一二岁。以米泔化下五丸。服后桃柳枝汤浴儿。着青衣。疳虫当出衣上。及眉鬓边。如细麸。或如尘。毒黑者不治。黄白色易治。仍宜米饮下二丸。日三服。甚者半月内瘥。

  此方治五疳。及惊风。出虫。定死生。

  圣惠金蟾散干蟾(一枚) 夜明砂 桃白皮 樗白皮 地榆 黄柏 诃子肉 芜荑 百合 人参 大黄黄连(各三分) 胡粉(三钱) 丁香(三粒) 槟榔(一分) 每五分饮下。日三服。

  治积疳虫虫蚀脊膂。烦渴下利。拍背如鼓鸣。

  紫金散蛇床子(炒黑) 黄丹 地龙(炒黑,各五钱) 青矾(一分 ) 每一字。揩牙龈。日三次。

  此方治小儿走马疳。

  秋霜散好砒半两。白矾四分。水一盏。煮砒干。入矾同 为末。入麝坯子各少许研匀。每一字。用鹅毛点拭牙龈上。日三四次。

  此方治小儿崩砂。

  钱氏金华散黄柏 黄连(各半两) 黄丹(一两,水飞) 轻粉(一钱) 麝香(一字) 先研匀。水洗贴之。

  此方治小儿一切湿疮癣疳。

  化 丸芜荑 芦荟 青黛 川芎 白芷梢 胡黄连 黄连 虾蟆灰(等分)。猪胆汁浸糕糊丸。麻子大。每一二十丸。食后临卧杏仁汤下。其鼻常用熊胆煎汤笔蘸洗。俟煎药进数服。却用青黛、当归、赤小豆、瓜蒂、地榆、黄连、芦荟、雄黄为末。入鼻敛疮。

  治诸疳生虫。不能啼哭。呕吐清水。肚腹胀痛。唇口紫黑。肠头湿 。

  集圣丸芦荟 五灵脂 夜明砂 砂仁 橘红 木香 莪术 使君子肉(各二钱) 川芎 黄连 干蟾(各三线) 当归 青皮(各一钱半) 雄猪胆汁和面糊丸。随大小米饮下。虚去莪术、青皮加人参二钱。白术三钱。热去莪术、砂仁加龙胆三钱。吐泻下痢。去莪术、青皮。加白术二钱。肉果、诃子各一钱。积痛去芎归。加三棱、小茴、川楝肉各二钱。疟加鳖甲三钱。渴去莪术、砂仁加参术各二钱。虫去芎归。加芜荑钱半。川楝肉二钱。

  此方不热不寒。补不滞。消不耗。万稳万当。

  柴胡散柴胡 葛根 知母 贝母 茯苓 茯神 炙草 等分。每末一钱。加小麦煎。

  此方治小儿疳热。四肢如柴。不能起止。

  大黄丸大黄 地黄 茯苓 当归 柴胡 杏仁(各三分) 蜜丸麻子大。饮下五丸。日三。

  治小儿胃气不调。不嗜食。不长肌肉。

  保和丸神曲 山楂 半夏 茯苓(各一两) 莱菔子 陈皮 连翘(各五钱) 粥丸。汤下三十丸。

  主饮食停滞。胸膈痞满。嗳气吞酸。吐泻腹痛。

  甘遂破结散甘遂(二钱半,煨黄) 青皮 黄芩 煨大黄(各五钱) 每末一钱。煎。随大小加减。得通利则止。以冷粥补之。

  进食丸巴霜(一钱二分) 当归 朱砂 代赭石 枳壳 木香(各五钱) 麝(少许) 糊丸麻子大。一岁一丸饮下。更量虚实加减。

  治食积、发热、羸瘦。肚大筋青。疳积腹疼。

  白饼子滑石 轻粉 半夏 南星(各一钱) 巴霜(二十四粒) 糯米饭丸麻子大。捏作饼。三岁以上三五饼。四岁以下一二饼。临卧葱白汤下。

  治小儿腹中有癖。不食。但饮乳是也。

  六圣丸莪术 黄连 陈皮 炮姜(各五钱) 木香(二钱半) 每末一钱。同巴霜三粒研。醋糊丸麻子大。

  每十五丸至三十五丸。五更姜汤下。利三五行。匀气止补。

  治诸积。和胃。大能止气浓肠。消疳快膈。

  水晶丹南星 半夏(各三钱) 滑石(四钱) 轻粉(五十帖) 芜荑(二百片) 巴霜(十五粒)

  糊丸麻子大。每十五丸三十五丸。五更葱白汁下。过三五行。匀气散调补。下风痰。姜汤下。

  治惊食虫积。腹胀烦啼。面黄食减。此非可轻用之剂。

  沉香槟榔丸沉香 槟榔 檀香 木香 三棱 丁香 神曲 莪术 麦芽 浓朴 使君肉 苍术 青皮砂仁 益智仁 香附 枳壳 良姜(各五钱) 炙草(一两半) 蜜丸芡子大。每一丸汤化。或二丸亦可。

  治诸积癖腹胀作疼。诸疳虫积。

  良方妨香丸朱砂(一两) 牛黄 冰片 麝香(各二钱半) 金箔(十四片) 粉霜 腻粉(各一钱) 黄蜡(二两) 巴霜(一百二十粒)

  治小儿虚中积。潮发寒热。心腹胀满疼痛。

  取癖丸甘遂(炒) 芫花(炒) 牵牛(半生半炒) 辣桂 莪术 青皮 木香 桃仁 五灵脂(各二钱) 巴霜(一钱) 糊丸麻子大。每一二丸。蜜汤下。利后冷粥补仍和胃。

  此乃峻剂。非实积危甚。不可用。

  积滞木香丸木香 莪术 砂仁 青皮 朱砂 代赭石(各二钱) 丁香 巴霜(各一钱) 糊丸麻子大。每二三丸。乳伤乳汁下。食伤米饮下。

  治吐乳泻乳。气酸臭。肚硬热渴。吐泻为食积。腹痛利黄为气积及疟癖。

  钱氏白术散人参 白术 木香 茯苓 炒甘草 藿香叶(各一两) 葛根(二两) 粗末一二钱煎。

  此方助脾和胃。调中益气。良圣药也。

  栀子柏皮汤栀子(八枚) 黄柏(一两) 炙草(五钱) 每 咀二钱煎。

  此方治伤寒身黄发热。

  化癖丸巴霜(半两) 腻粉 朱砂(各一钱) 黄鹰粪(二两半) 雄雀粪 砂(各一字) 糯米饭丸黍米大。一岁儿二丸。空心皂荚子汤服。取下恶物为度。

  治乳癖结块。久不消化。诸药罔效。

  大茵陈汤茵陈(一两) 大黄(三钱半) 栀子(三枚大者) 煎分三服。日三。当利下恶汁。黄从小便出。

  治阳明瘀热在里发黄。小便秘。腹微满。

  加减泻黄散黄连 茵陈(各五分) 黄柏 黄芩 山栀 茯苓(各三分) 泽泻(二分) 食后一服减半。待五日再服而良愈。

  此方主退脾土。复肾水。降火心。

  阿胶散阿胶(一两半) 牛蒡子 炙草(各二钱半) 马兜铃(五钱) 杏仁(七个) 糯米(一两) 每末一二钱煎。杏仁本泻肺。非若人参天麦冬之补也。当以意消息之。又名补肺散。

  清肺饮柴胡(二两) 人参(半两) 杏仁 桔梗 赤芍 荆芥 枳壳 桑皮 五味子 熟半夏 麻黄(各一两) 旋复花(五钱) 甘草(两半) 每末二钱。入姜二葱一。或薄荷亦可。

  治肺受风邪客热。嗽声不断。气促喘闷。痰壅。鼻塞流涕。失音。及疹毒痘疮。涎嗽咽痛烦渴。

  解表散麻黄 杏仁 赤苓(各一两) 川芎 防风 枳壳(各一两五钱) 甘草(七钱半,半生半炙) 每末二钱。加姜二葱白一煎。有热加薄荷叶。

  主伤风感冷。喘嗽痰多。呕吐泻利惊悸。

  钱氏葶苈丸甜葶苈(隔纸炒) 黑牵牛(炒) 杏仁(研) 汉防己(各一两) 枣肉丸麻子大。每三五七丸。

  淡姜汤下。量儿大小加减。

  治乳食冲脾。伤风咳嗽。面赤痰盛。身热喘促。

  泻肺汤桑皮 地骨皮(各一两) 炙甘草(三钱) 每 咀二钱。加粳米一百粒煎。日二。

  治伤风后五心烦热。咳嗽喘促。唇红颊赤。

  黄芩半夏生姜汤黄芩 生姜(各一钱) 炙草 白芍(各六分) 枣(二枚) 半夏(一钱五分)

  此方治胆腑咳。呕苦水若胆汁。

  甘桔汤甘草 桔梗(各一钱)

  治心脏咳。喉中如梗。甚则喉肿喉痹。

  乌梅丸乌梅(三十个) 细辛 附子 桂枝 人参 黄柏(各六钱) 干姜 黄连(各一两) 蜀椒 当归(各四两) 即用乌梅肉酒浸一宿。和饭粒捣丸。每十丸汤下。

  治胃腑咳而呕。呕甚。长虫出。

  茯苓甘草汤茯苓(二钱) 桂枝(二钱半) 生姜(五片) 甘草(一钱)

  治膀胱咳而遗溺。

  琥珀散辰砂(一钱半) 琥珀 牛黄 僵蚕 胆星 白附子 全蝎 代赭石 天麻 枳壳 乳香(各一钱) 每末一二分。白汤调下。此方兼治痫症。

  治急慢惊涎潮昏冒。目瞪惊搐。内钓腹痛。

  圣惠射干散射干 麻黄 紫菀 桂心(各五钱) 半夏(一钱) 炙草(二钱) 每末一钱煎。入蜜半匙。

  此方治小儿咳嗽。心胸痰壅。攻咽。作呀呷声。

  桔梗汤桔梗 半夏 苏叶 石膏 炙草(各半两) 皂荚(一分,烧存性) 每末一钱。加姜三片煎。

  此方治小儿咳嗽呀呷。咽膈不利。

  知母汤知母 甘草(各半两) 贝母 羌活 滑石 大黄 小麦(各三钱) 麻黄 苦葶苈 诃子肉(各一钱半) 薄荷(二钱) 每 咀二钱。加姜二片煎。

  治 气喘。痰鸣发热。咳嗽恶风。

  坎离汤荜澄茄 石菖蒲(各一钱) 白术 茯苓 木香(各二钱) 炙草 半夏 紫苏子(各四钱) 每 咀二钱煎。不拘时服。

  此方治虚喘。日轻夜重。食减神昏。

  化痰定喘丸雄黄 朱砂(各一钱) 蝉蜕 全蝎 僵蚕 地龙 南星 白附子(各二钱半) 轻粉(五分) 糊丸麻子大。每三十丸。薄荷茶清下。

  治因惊发喘。逆触心肺。暴急张口。虚烦神困。

  二圣散诃子肉(十枚大者半生半炙) 大腹皮(五钱洗净焙) 每粗末二钱煎。

  治风痰壅闭。语音不出。气促喘闷。似搐非搐。

  定喘饮人参 麻黄 防己 诃子肉 半夏 甘草(各五钱) 每二钱。加姜二片煎。

  治夹风痰喘气促。不拘冷热二症。

  牛黄夺命散白牵牛 黑牵牛(各一两半生半炒) 川大黄 槟榔(各一两) 三岁儿每末二钱。冷浆水调下。涎多加腻粉少许。

  治肺胀喘满。胸膈起急。两胁扇动。陷下作坑。两鼻窍张。闷乱嗽渴。声哑而不鸣。痰涎潮塞。

  俗云马脾风。若不治。死在旦夕。

  泻白散桑皮 地骨皮(各一两) 甘草(五钱,炒) 每末一二钱。加米百粒煎。一名泻肺散。

  治肺热骨蒸自汗。

  小柴胡汤柴胡(半斤) 人参 黄芩 炙草(各三两) 半夏(二两半) 每粗末三钱。加姜三枣一煎。小儿分二服。更量大小加减。

  治伤寒温热病。疟疾。一切寒热往来。能和解。

  荆芥散荆芥穗 人参 白术 黄 当归 白芍 桂(各一两) 柴胡(二两) 炙草(五钱) 每粗末五钱煎。

  备急丸煨大黄 巴霜 葛根 各等分。炼蜜丸。每绿豆大一丸。米饮下。壮盛小儿。或用一丸半。以大便快利为度。

  清脾汤浓朴(一两) 乌梅 半夏 良姜 青皮(各五钱) 炙草(三钱) 草果仁(二钱半) 每 咀二钱。加姜二钱煎。未发疟前并三服。

  治疟久不瘥者。脾胃虚弱。形容憔悴。

  二姜丸白姜(用巴豆九粒。同炒去豆) 良姜(东壁土炒各一两) 雄猪胆汁和水丸麻子大。朱砂为衣。热多温汤。

  早晨面北空心下。寒多早晨面南温酒下。寒热均热汤冷水下。

  治疟疾经久不愈者。

  二仙饮青蒿(二两) 桂枝(五钱) 每细末一钱。未发前冷酒调下。斩邪饮治暑疟尤妙。

  治诸疟不拘久近。本方加香薷二两。芽茶五钱。合研。名斩邪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