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
《婴孺》治少小痰实结癖,或腹内坚强,惊痫百病。
牛黄丸方牛黄 元参 干姜(各二分) 苦参 丹参 桔梗 甘草(炙) 人参(各四分) 甘遂(炒) 沙参(炙。各五分) 虫(十四个) 大黄(十二分) 蜀椒(四分,汗) 巴豆(一百粒,去皮心,炒,别研入) 葶苈(一合半,炒)上为末,蜜丸如小豆大。一服二丸,饮下。
《婴孺》治少小癖实,惊痫百病。
牛黄丸方牛黄 芒硝 真珠(末) 甘遂(炒) 雄黄(各四分) 麝香(一分) 蜀椒(三铢,炒汗) 蜈蚣(一条,去足) 蚱蝉(十四个,炙) 巴豆(五分,去皮心,炒,别研入)上为末,入巴豆匀,次下真珠末,煎蜜三合令如饴,白蜡一两水煎和熟,下诸药,杵和得所。有病者,一服如麻子大二丸饮下,日一服,快下为度。
《婴孺》治少小惊痫除热,常服蛇蜕皮丸方。
蛇蜕皮(炙) 细辛 黄芩 蜣螂(炙,用自死者) 牛黄(各一分) 大黄(五分)上以为末,蜜丸小豆大。服三丸;不知,稍增之。日三。
《婴孺》治少小伤寒,温病,惊痫,以入八味人参浴汤方人参 牡蛎 雷丸(各半升) 沙参 苦参 元参 丹参(各一升) 大黄(三升)上以水三斗,作东向灶,以苇薪煮三沸,停后煮小沸留之,度一斗许,去滓。先以三指染药汁,注儿口二七已。大染手,湿吻、额、腹、背以后,如炊物温之;再浴,度尽七升止。一日一浴,甚者三浴。三日无令儿见风,浴时避目及阴也。
《婴孺》又方露蜂房(一个)上以五升水煎令浓赤。浴儿,三、四日一遍。
《婴孺》治少小惊痫掣 ,一日一夜百余发。
葛散子方葛(炒) 雄黄 甘草(炙。各六分) 当归(三两,好者)上为末,取一小豆乳汁和,令咽之,日夜三、四服。若不可服,用当归半两、小豚卵一具并切,酒一升二合,煮八合。服半合至一合。量儿大小,日夜三、四服,大妙。
张涣截惊痫安神汤方白茯苓(二两) 甘草 犀角(末。各一分) 人参(去芦头) 远志(去心) 菖蒲(一寸九节者) 白藓皮(各一两) 石膏(半两)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盏,入去心麦冬少许,煎五分,去滓。放温,时时与服。
张涣天竺黄散方 治惊痫啼叫。
天竺黄(一两,研) 牡蛎粉 白芍药 犀角屑 白附子 天麻 干蝎 人参(去芦头。各半两)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生姜、薄荷各少许,煎四分,去滓。温服。
张涣镇心膏 治惊痫及发痫挟热者,尤宜服之。
远志(一两,去心) 汉防己 人参(去芦头) 川大黄(微炮) 茯神(各半两)以上捣,罗为细末。次用:好朱砂(一两,细研,水飞) 龙脑(一钱,细研) 水磨雄黄(一分,细研,水飞) 金箔(三十片) 银箔(二十片。各细研)上件一处拌匀,炼蜜成膏。每服一皂皂大,煎薄荷汤化下,乳后。
张涣犀角丹方 治惊痫闷乱。
犀角屑 天南星(微炒。各一两) 干蝎(半两)以上捣,罗为细末。次用:朱砂(半两,细研,水飞) 牛黄(一分,研) 麝香(一钱,研)上件都一处拌匀,水浸、蒸饼,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粒,煎人参汤下。
张涣蛇蜕丹方 治惊痫涎盛。
蛇蜕皮(五寸,烧灰) 麝香 牛黄 腻粉 天竺黄(各细研) 钩藤(取末。各一分) 虎睛(一对,炙,研)蜣螂(三枚,去翅、足,微炒,取末)上件都拌匀,炼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七粒至十粒,用麦门冬去心煎汤下。
《婴童宝鉴》治小儿惊痫,搐搦、眼上、身热。
散方白附子 朱砂(各一钱,末) 巴豆(四十四粒,研,不去油) 腻粉(半钱) 棘冈子(三枚,去壳) 麝香(一字)上件细研匀如面。每服一字,再研薄荷汤调下。量大小用药。
《婴童宝鉴》治小儿惊痫,手足螈 ,身热眼上。
紫汞膏汞(一钱重,枣肉五个,研汞成泥,然后入诸药) 朱砂(末,二钱) 蝎尾(肉七枚,去心、膜) 黑附子(尖,一个) 生姜(一块,去皮) 生天南星(心中末,一钱) 腻粉(五钱匕)上件都研为膏。每服鸡头大,薄荷汤化开服。量大小用,微取下涎,立效。
《万全方》治小儿诸痫惊惕,掣 及中客忤。
宜服牛黄丸牛黄(细研) 熊胆 人参 细辛 赤芍药 当归(微炒) 栝蒌根 防风(去苗。各半两) 川大黄(一两,微炒) 蚱蝉(七枚,去翅足,炒) 巴豆(三十枚,去皮,心,研如泥) 蛇蜕皮(五寸,炙黄色) 麝香(一分,研)甘草(三分,炙)上件药捣,罗为末,入巴豆研匀,炼蜜和杵,丸如麻子大。初生一月至百日儿,每服一丸;一岁至三岁服两丸;四岁至五岁服三丸,并用薄荷汤下,快利为度。
《万全方》治小儿惊痫,壮热,心神不定。
犀角丸方犀角屑(半两) 朱砂 天竺黄 麝香 牛黄(各细研) 干蝎(微炒) 天南星(炮) 人参(以上各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水浸、蒸饼,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以薄荷汤下。量儿大小加减。
《刘氏家传》治小儿惊痫方青州白丸子(半两) 阴阳硫黄(系生、熟者各用绿豆大) 蝎(两个全者,不得用火焙,要晒干。一法,用蝎梢)上同为细末。每一岁至五岁半钱,六岁至十岁一平钱,用无灰好酒下。忌动风物,小儿奶母亦忌口。若惊发作,用无灰酒下一大钱,病深者不过十服。
《王氏手集》辰砂乳香丸 亦名镇惊安神丸方。治惊痫,胎风壮热,螈 ,弄舌摇头,眠睡不稳,目睛上视,口眼牵引,痰实咳嗽,咬齿谵语。
半夏(炮) 乳香 朱砂(各研)上各等分,为细末,面糊为丸。每服十丸,乳食后,温薄荷汤下。量儿大小增减。
《孔氏家传》治小儿诸风惊痫及诸痢。
青金丹方青黛(三分) 雄黄(研) 胡黄连(各二分) 朱砂 芦荟(各研) 腻粉 熊胆(温水化) 白附子(各一分)麝香(半分) 蟾酥 水银(各一皂子大) 铅霜 龙脑(各一字)上同入乳钵,再研令匀,用 猪胆一枚,取汁熬过,浸,蒸饼少许,为丸黄米大,曝干。一岁可服二丸,量儿大小,增减服之。诸风惊痫,先以温水化,滴鼻中令嚏。戴目者当自下,螈 亦定,更用薄荷汤下。诸疳,粥饮下。变蒸寒热,薄荷汤下。诸泻痢,粥米饮下。疳蛔咬心,苦楝子煎汤下。赤烂口齿,疳虫口疮等,乳汁研,涂病处。疳眼雀目,白羊子肝一枚,竹刀子批开,纳药肝中,以麻缕缠,米泔煮,令熟,空腹服。
乳母常忌毒鱼、大蒜、鸡、鸭、猪肉。治疳最佳。
《赵氏家传》治小儿因吐泻后虚风,眼涩多睡,潮搐惊痫及丈夫、妇人一切虚风,头旋眼黑,恶心吐逆,筋脉紧缓,手足麻木,身体疼痛,精神不爽。
丸方全蝎(微炒) 白僵蚕 雄黄(研) 白附子(炮) 天麻(锉碎) 朱砂 麝香(各细研) 天南星(湿纸裹,炮,秤用) 半夏(汤浸五、七次,去黑脐,生姜三分,取汁煮,令尽焙干。各一分) 乌蛇梢(尾穿一百足钱者佳,于项后粗处取七寸,酒浸七日,去皮、骨,慢火炙黄)上十味再同研细,生姜汁煮,稀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岁以下七丸,五岁以下十丸,五岁以上十五丸,荆芥汤下,不计时候。大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荆芥汤茶下。如急用,即以二十丸研碎,荆芥、生姜浓煎汤化下。
长沙医者郑愈传治惊风痫病,眼目翻视,牙关噤急,口内无气,唇赤,用夺命散方蜈蚣(赤者一条) 轻粉 朱砂 麝香 白附子 牛黄(以上各一分) 水银(用枣肉少许研,不见星,秤一钱)蟾酥(半钱) 天南星(一个,去心) 真珠(末,一字) 巴豆霜(三个,去油)上为末,枣肉和丸。每服三丸,薄荷汤下。口噤不开,研,灌入鼻中。心烦壮热,荆芥汤下。加减服。
卷第十二
食痫第三《巢氏病源》:食痫者,因乳哺不节所成。
《圣惠》论:夫小儿食痫者,由脏腑壅滞,内有积热,因其哺乳过度,气血不调之所致也。此皆乳母食饮无常,恚怒不节,烦毒之气在于胸中,便即乳儿,致使结滞不消,邪热蕴积,肠胃痞塞,不得宣通,则令壮热多惊,四肢抽掣,故发痫也。
张涣云:每遇伤饱即发,乃名食痫。
《圣惠》治小儿食痫,四肢抽掣,壮热惊悸,乳食不消,痰涎壅滞,发歇不定。宜服代赭丸方代赭 朱砂(各细研) 马牙硝 川大黄(锉碎,微炒) 水银(以少枣瓤研,各令星尽,各一分) 金银箔(各二十片,细研) 蟾酥(一钱,研入) 巴豆(七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腻粉 麝香(各半分,细研) 龙脑(细研,半钱) 蝎梢(四十九枚,微炒) 天浆子(二七枚内有物者,炒)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黍粒大。每服以薄荷汤下二丸,日三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食痫及惊风百病。
虎睛丸方虎睛(一对,微炒,取仁) 牛黄 朱砂(各细研) 真珠(末) 甘遂(煨黄) 赤芍药 赤茯苓 甘草(炙微赤,锉) 牡蛎(炒黄)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一分) 麝香(半分,细研) 犀角屑 巴豆(去皮心,纸裹去油。各半两)上件药捣,罗为末,用糯米饭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荆芥汤下二丸。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食痫。
朱砂丸方朱砂(一两,细研,水飞过) 川大黄(锉碎,微炒) 石(细研,半两) 牛黄 雄黄(并细研) 桂心 云母粉 半夏(汤洗七次,去滑) 黄连(去须) 雷丸 代赭 真珠(末) 干姜(炮裂,锉) 巴豆(去皮心、膜,炒黄。各一分)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黍米大。百日内儿,以乳汁下二丸;三岁至七岁,以粥饮下五丸。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食痫,喘息粗。
真珠丸方真珠(末) 天竺黄 雄黄 巴豆(去皮心,压去油) 麝香 丁头代赭(捣、罗为末)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膏。各一分)上件药都细研令匀,炼蜜和丸如黄米大。一岁、二岁,每服以温水下五丸。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食痫,乳癖、积聚、壮热,心神多惊。
牛黄丸方牛黄 朱砂 铅霜(各细研) 真珠(末) 犀角(屑) 牡蛎粉 甘草(炙微赤,锉)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膏。各一分) 麝香(半两,细研) 巴豆(十粒,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同研令匀,炼蜜和丸如麻子大。三岁儿以金银薄荷汤下二丸。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七岁以下食痫壮热,无辜 癖等。
雄黄丸方雄黄 麝香 牛黄(各细研) 朱砂 石膏(各细研,水飞过) 蕤仁(汤浸,去赤皮) 牡蛎粉 巴豆(去皮心、膜,压出油。各半两) 甘遂(一分,煨微黄)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以粥饮下三丸,如利三、两度勿怪。更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食痫,化聚滞奶食,坠涎,利大肠。
真珠丸方真珠(末) 天竺黄 朱砂(并细研。各一分) 雄黄 麝香(各细研) 代赭 蜣螂(微炙)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半两) 巴豆(十粒,用油煎,令褐色,与杏仁研)上件药都研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生姜汤下二丸。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食痫,心胸痰滞,大小便常多秘涩。
防葵丸方防葵(末) 滑石(各半两) 牛黄 麝香(各半分) 巴豆(二十粒,取霜) 腻粉 朱砂(各一分) 蛇蜕皮(一条,烧灰)上件药同细研,以糯米饭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以粥饮下二丸。量儿大小增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食痫,乳食不消,心腹壅滞,四肢惊掣,宜服此方。
朱砂 五灵脂(各一分) 巴豆(五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出油)上件药细研如粉,用烧粟米饭和丸如黄米大。一、二岁儿,每服用温水下二丸,以吐利为妙。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乳食不消,心腹结实,壮热烦闷,摇头反目,口吐涎沫,名为食痫。
铅霜丸方铅霜 腻粉(各一分) 巴豆(五粒,去皮、心,纸裹压去油)上件药都研为末,以糯米饭和丸如粟米大。每服以通草薄荷汤下一丸,三岁以上加丸服之。
《圣惠》治小儿食痫,坠痰涎。
金箔丸方金箔(五片,细研) 甘遂(一分,煨微黄,捣为末) 腻粉(三分)上件药拌和,研令匀,以枣瓤和作剂子,以五片金箔裹上,更着湿纸裹煨,灰火煨匀热,候冷取研,丸如绿豆大。每服以人参汤下二丸。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张涣雄珠膏方 治食痫,快胸膈。
牛黄(研) 真珠(末,研) 白僵蚕(细研) 丁头代赭(捣为细末) 蕤仁(汤浸,去赤皮,为细末。各一分)雄黄(半两,水磨精明者,细研)上件同拌匀,炼蜜和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至二丸,人参汤化下。
张涣妙圣丹方 治食痫,利胸膈。
木香 代赭石 马牙硝 川大黄(炮。各一分) 蝎梢(四十九枚,微炒)以上捣,罗为细末。次用:朱砂(半两,细研,水飞) 麝香(一钱,研) 龙脑(半钱,研) 腻粉(半分) 巴豆(七个,去皮心、膜,纸裹出油细研)上件一处拌匀,滴水和丸如黍粒大。每服三粒至五粒,磨沉香汤下,乳后。量儿大小加减。
张涣蟾酥丹 治食痫毒盛,汤药不下方。
蟾酥 真珠(末,各研) 甘草(慢火煨黄) 牡蛎粉(研) 犀角屑(为末) 杏仁(麸炒,去皮尖,研细。各一分) 麝香(一钱,研细) 巴豆(七粒,去皮心、膜,出油,细研)上件一处再研为细末,用糯米饭和如丸黍米大。每服三粒,煎荆芥汤,放温冷下。量儿大小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