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方


  治丹诸单行方,或得一物瘥。

  水苔 生蛇衔 生地黄 生菘叶 蒴 叶 五叶藤 慎火草 浮萍草 豆豉(水和) 大黄(水和) 栀子(水和) 黄芩(水和) 芒硝(水和)

  上十三味,但得一物捣以贴之,即瘥。赤小豆末和鸡子白涂之,无鸡子水和用之。

  又方新附淋草(半斤) 蛇退皮(一条) 露蜂房(三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以帛拓洗之,随手消,神妙,经用效,故附此卷传之。

  又方煮粟取浓汁以洗之,妙。

  又方取曲 粪,水和如泥涂之。

  治白疹方。

  宜煮蒴 汤,与少酒以浴,佳。

  又方以酒煮石楠草拭之。

  又方水煮矾石汁拭之。

  治赤疹方。

  宜生地衔草涂之最验,大法如治丹诸方。

  治肿毒初起方。

  败龟板一枚,烧研,酒服四钱。

  卷第十

  治瘭疽诸方

  疽者,肉中忽生一黯子,小如豆粒,小者如米粒粟,剧者如梅李大,或赤或黑,或青或白,其黯状实脉,脉有根而不浮肿也。痛惨应心,其根极深,达肉肌也,小久不治,便四面悉肿, 黯KT 紫黑色,能烂坏筋骨也。毒流散逐脉走入脏腑则杀人。南方人名为 着毒,得着浓肉处皆即割去之,亦烧铁令赤,烁 上令焦如炭,亦灸黯 上百壮为佳。单舂酸摹叶薄其四面,以防其长也。饮葵根汁、蓝青汁、犀角汁、升麻汁、竹沥汁、黄龙汤诸单治,能折其热耳。内外治法根据治丹毒方也。

  疽着指头者,其先作黯 ,然后肿赤黑黯KT ,惨痛入心是也。代指者,其先肿,欣欣热痛,色不黯KT 也。

  卷第十

  治代指似瘭疽诸方

  代指者,其状先肿, 热痛,色不黯KT ,然后缘爪甲边结脓,剧者爪皆脱落,亦谓之代指病也。

  代指无毒,正由人筋骨中热盛撮结故耳。吴人名遭指,野夫名为土卢,即皆是代指疾也,治之方。

  单煮甘草汁渍之,或用芒硝汤渍之,捣青菜汁拓之,但得一种浸拓之即瘥。

  代指疼痛,猪膏和白 土敷之。

  卷第十

  治风热毒肿(热疮)诸方

  有风热毒相薄为肿,其状先肿, 热,上生瘭浆如火烁者,名风热毒也。治之如治丹毒法也。

  热疮者,起疮便生白脓是也。

  卷第十

  治洪烛疮诸方

  有洪烛疮,身上忽生瘭浆,如沸汤洒,剧者竟头面,亦有胸胁腰腹通体如火汤烁,瘭浆起者是也,治之法。

  急宜服漏芦汤下之,外宜以升麻汤浴,但倍分多煮之以浴 之,其间敷升麻膏佳。若穷地无药者,但根据治丹法,用单行草菜方也。

  卷第十

  治蝮尿生疮诸方

  有 蝮虫尿人影,便令人病也。其状身中忽有处惨痛如芒刺,亦如虫所吮螫,然后起细作聚,如茱萸子状也,其 边赤,中尖有白脓如粟粒是也。亦令人皮肉急剧,恶寒壮热,剧者连起,竟腰胁胸背也。

  初得便以水摩犀角涂之,以止其毒,治之如火丹法,并诸草菜单行治也。

  蝮尿人,初未发疮之时,欲与射公相似,射公疮止有一处黯黑, 蝮疮促促连聚作痛,法亦小疹,以为异耳,然非杀人疾也。

  形似 蝮,亦象 疽。

  卷第十

  治钉毒疮(疥癣恶疮)诸方

  治 癣疥恶疮方。

  水银 矾石 蛇床子 黄连(各二两)

  四物捣筛,以腊月猪膏七合,并下水银搅万度,不见水银膏成,敷疮并小儿头疮,良。

  治湿 疥疮方。

  胡燕窠大者,用抱子处土,为末,以淡盐汤洗拭,干敷之,日一上。

  卷第十

  治(恶核)恶肉恶脉诸方

  有恶核病者,肉中忽有核,累累如梅李核状,小者如豆粒,皮肉中惨痛,左右走人身中,壮热,索索畏寒是也。与诸疮痕、瘰 、结筋相似,其疮痕、瘰 要因疮而生,是缓疾无毒。

  其恶核病,卒然而起,有毒,不治入腹,烦闷则杀人。南方多有此疾,皆是风月受温风,至春夏有暴冷相搏,气结成此毒也。

  宜服五香连翘汤,以小豆薄涂之得消也。亦煮五香汤去滓,时时洗渍之,消化之后,以丹参膏敷,余核令消尽,不消尽者,还敷小豆薄也。

  五香连翘汤,治恶脉及恶核、瘰 、风结诸核肿气痛方。

  青木香(二两) 麝香(半两) 沉水香(二两) 薰陆香(一两) 鸡舌香(一两) 连翘子(二两) 射干(二两) 升麻(二两) 独活(二两) 寄生(二两) 大黄(三两) 甘草(二两)

  淡竹沥(二升)

  凡十三物, 咀,以水九升,煮药汁水减半许,可纳竹沥汁,又克取三升,分三服。

  丹参膏,治恶脉及恶核、瘰 、风结诸核肿痛方。

  丹参(二两) 蒴 根(二两) 草(半两) 秦艽(一两) 独活(一两) 踯躅花(半两)

  蜀椒(半两) 白芨(一两) 牛膝(一两) 菊花(一两) 木防己(一两) 乌头(一两)

  凡十二物,细切为善,以苦酒二升,渍之一宿,夏月半日,急疾即煎之,以猪膏四升,煎令苦酒竭,勿令暴焦熬也,去滓,以膏涂诸疾上,日五六,至良。

  有恶肉病,身中忽有肉如赤豆粒,突出便长,推出不息,如牛马乳,亦如鸡冠状也。不治其为自推出不肯止,亦不痛痒也。此由春冬时受恶风入肌脉中,变成此疾也。

  治之宜服漏芦汤,外烧铁烁之,日日稍烁,令焦尽也。烁竟,以升麻膏敷之,积日乃瘥耳。

  治恶脉病方。

  宜服五香连翘汤及竹沥汤, 去恶血,敷丹参膏,积日则瘥,亦以白雄鸡屎涂之。

  卷第十

  治气肿(气痛)诸方

  有气肿病,其状如痈,无头虚肿色不变,皮上急痛,手裁着便觉痛,此由体热当风,复被暴冷凉折之,结成气肿也。宜服五香连翘汤,白针气写之,敷蒺藜薄,亦可用小豆薄,并得消也。

  蒺藜薄方蒺藜子二升,下筛,以麻油和如泥,熬令焦黑,以涂细故熟布上,剪如肿大,勿开头,之。无蒺藜可舂小豆下筛,鸡子白和,涂肿上,干复涂之,并得消也。

  有气痛病,身中忽有一处痛,如打棵之状,不可堪耐,亦左右走身中,发作有时,痛发时则小热,痛静时便觉其处如冷水霜雪所加,此皆由冬时受温风,至春复暴寒凉来折之,不成温病,乃变作气痛也。

  宜先服五香连翘汤数剂,及竹沥汤,摩丹参膏,又以白酒煮杨柳树皮,暖熨之,有赤气点点见处,宜 去血也,其间将白薇散。

  小竹沥汤,治气痛方。

  淡竹沥(二升) 夜干(二两) 杏仁(二两) 茵芋(半两) 黄芩(半两) 白术(二两) 木防己(二两) 防风(二两) 秦艽(二两) 茯苓(三两) 麻黄(一两) 独活(二两)

  枳实(二两)

  凡十五物, 咀,以水九升,煮药折半,乃可纳竹汁,煮取三升,分四服,少嫩人分作五服。

  白薇散,治风热相搏结气痛,左右走身中,或有恶核疹起者,积服汤余热未平复,宜此白薇散以消余热方。

  白薇(六分) 葳蕤(四分) 当归(四分) 麻黄(三分) 秦艽(五分) 天门冬(四分) 蜀椒(二分) 木防己(四分) 紫胡(三分) 草(二分) 独活(四分) 枳实(四分)

  乌头(二分) 术(六分) 人参(四分) 夜干(六分) 山茱萸(四分) 青木香(四分) 防风(六分)

  白芷(凡二十物,捣下绢筛,以酢浆服方寸匕,渐至二匕,日三。少嫩人随长少减服之。毒微者,可用酒也。

  卷第十

  治缓疽诸方

  治缓疽方。

  初作宜服五香连翘汤, 去血,以小豆薄涂之,其间数以 针去血,又薄之,取消良也。

  不消,色未变青KT 者,以练石薄薄之。若失时不得消已烂者,犹服五香连翘汤及漏芦汤下之,随热多少投方也。外以升麻汤 洗之,敷升麻膏。若生臭恶肉者,可以单行一物白茹散敷之。青黑肉去尽便敷也。好肉熟生,但敷生麻膏良。肉不生,敷单行一物黄 散也。

  若敷白 茹散积日,青黑恶肉不尽者,可以漆头赤皮 茹散取半钱匕,和杂三大钱匕白 茹散中合冶之,稍以敷之,恶肉去尽,还淳用白 茹散也。视好肉欲生,可敷黄 散也。

  白 茹散漆头 茹散黄 散上三方,并一物单行,随多少舂下筛用耳。

  治缓疽,初作即以小豆薄涂之,亦消也。

  卷第十

  治附骨疽与贼风相似诸方

  附骨疽,一名 疽,以其无头附骨成脓故也。又名痈疽,以其广大竟体有脓故也。附骨急疽,与贼风实相似也。其附骨疽者,由人体盛有热,久当风冷入骨解中,风与热相搏,其始候,为欲眠、沉重、惚惚耳。急者热多风少,缓者风多热少也。

  贼风者,其人体平无热,中暴风冷,则骨解深痛。附骨疽久者则肿见结脓,贼风久则枯或结瘰 ,以此为异也。是附骨疽而作贼风治,则益其病,深脓多也。是贼风而作附骨疽治,则加其冷,风增遂成瘰 、偏枯、挛曲之疾也。

  附骨急疽者,其痛处壮热,体中乍寒乍热,索索恶寒不用热,小便或赤,大便或难,无汗也。即得治下去热,便得消也。纵不消尽,亦得浮浅近外易得坏溃,其不复附骨也。贼风之证,但痛应骨不可按抑,痛处不壮热,体不仁,乍寒乍热,但觉体KT 以冷,欲得热,热熨痛处即小宽,时有汗也。即得针灸熨,服治风温药,便效也。

  初得附骨疽,即服漏芦汤下之,敷小豆薄得消也。下利,利已虚而肿处未消者,可除大黄用生地黄及干地黄也。热渐退余风未歇者,可服五香连翘汤除大黄也。余热未消,可敷升麻膏佳。若失时不消成脓者,用火针膏散如治痈法也。

  卷第十

  治KT病似疽诸方

  治KT 病方。

  宜服漏芦汤自下,外以锋针数 去血气,针泻其结核处,敷小豆薄则消,皆可根据治丹法消之,亦用治痈三物甘焦薄薄也。及至溃成脓,火针、敷膏散,亦如治痈法之。

  卷第十

  治痈疖诸方

  《经》言: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气凝涩不行,壅结则为痈疽也,不言热之所作。其成痈久,寒化为热,热盛则肉腐烂为脓也。根据经诊候之,由人体中有热,被寒冷搏之,血脉凝涩不行,热气拥结则为痈疽也。是以治痈疽方有灸法者,治其始。其始,中寒未成热之时也。其用冷薄贴者,治其热已成,以消热使不成脓也。今人多不悟,其始不用温治及灸法也。

  今出要方,以治其成形者耳。赤色肿有尖头者,根广一寸以还,名为疖;其广一寸以上者,便为小痈也;其如豆粒大为 。

  治作痈令消方。

  取鹿角就磨刀石上水摩之,以汁涂,燥复涂,则消也。内宜服连翘汤下。

  又方生舂小豆下筛,鸡子白和如泥涂之。

  治始作痈,正赤热痛方。

  单烧鹿角作未,苦酒和薄之,干复涂之,自消。

  又方单捣大黄,苦洒和薄之,温则易。

  治痈及疖始结肿赤热方。

  水摩半夏涂之,燥更涂,得KT 便消也。山草中自可掘取半夏乃佳,神验。

  有石痈者,始微坚,皮核相亲着,不赤,头不甚尖,微痛热,热渐自歇,便极坚如石,故谓石痈,难消,又不自熟,熟皆可百日中也。

  初作便服防己连翘汤,白针气写之,敷练石薄,积日可消。若失时不得治,不可消。已有脓者,亦用此薄,则速溃,脓浅易为火针。诸痈溃后用膏散,根据治缓疽法,初作即以小豆薄涂之,亦消也。

  治痈结肿坚如石,或如大核,色不变,或作石痈不消者方。

  鹿角(八两,烧作灰) 白蔹(二两) 粗理黄色磨石片(一斤)

  烧石极令赤,纳五升苦酒中,复烧,烧竟复更纳苦酒中,令减半止,捣石作末,并鹿角屑、白蔹屑,以余苦酒和如泥,浓涂痈上,才干更涂,取消也。

  治石痈方。

  单磨鹿角、半夏涂,不如上方佳也。

  治始发诸痈疽发背及乳痈方。

  半夏末,鸡子白和,涂良。生者神验,以水和涂之。

  有 者,始结肿与石痈相似,所可为异者,其一种中按之垒垒有数核便是也。

  初作喜不痛、不热,即以练石薄敷之,内服防己连翘汤下之,便可得消。若失时不治结脓者,亦以练石薄薄令速熟,熟用火针、膏散,如治痈法。初作即以小豆薄涂之,亦消。

  又桐君说:赤小豆 白蔹 黄芩 黄 牡蛎凡五物,分等,下筛,酒服方寸匕。

  卷第十

  治乳痈妒乳生疮诸方

  治乳痈方。

  大黄(二分) 草(二分) 伏龙肝(二分) 生姜(二分)

  凡四物,合筛,以姜并舂治,以醋和,涂乳最验。

  单地黄煎,主补虚除热,散乳石痈疽疮疖等热方。

  生地黄随多少,取汁于铜钵中重汤上煮,勿盖釜,令气得泄,煎去半,更以新布滤绞,去粗滓秽又煎,令如饧成矣。此用地黄须肥大味浓者,作煎甘美,东南地黄坚细味薄,作煎咸不美。

  治奶发诸痈疽发背及乳方。

  神效水磨。

  治妒乳方。

  以鸡子白和小豆散,涂乳房,令冷,以消结也。

  又宜以赤龙皮汤、天麻草汤洗之,敷黄连胡粉膏。

  赤龙皮汤槲树皮切三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夏月冷用之,秋冬温之,分以洗乳。

  天麻草汤天麻草切五升,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一斗,随寒温分洗乳。

  治妒乳方。

  黄芩 白蔹 芍药(各等分)

  上三味,下筛,浆水服一钱五匕,日三。若右乳结将去左乳汁,左乳结即将去右乳汁,服即又方柳白皮,酒煮令热,以熨上即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