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方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 术(二两) 黄芩(一两) 栝蒌(二两)

  凡五物,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白薇汤,治寒食药发,胸中澹酢干呕烦方。

  白薇(二两) 半夏(二两,洗) 干姜(一两) 甘草(半两)

  凡四物,以酢五升,煮取三升,分服五合。夫酢酒能令石朽烂。

  治酒热发热法,积饮酒,石热因盛,数散行经络中,使气力强,肾家有热,欲为劳事,劳事多,使肾虚,则热盛。热盛心下满,口焦燥,欲饮,饮随呕吐,不安饮食也。

  宜饮葛根汤,安谷神,除热止吐渴也。

  解散闭闷结,小便不通如淋方。

  大黄(一两) 麻子仁(半斤) 芍药(一两) 茯苓(二两) 黄芩(一两)

  凡五物,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再服。

  解散小便不通,神良方。

  桑螵蛸(三十枚) 黄芩(一两)

  凡二物,以水一升,煮取四合,顿服之。

  解散除热,小便数少,单行葵子汤方。亦治淋闭不通,三岁葵子亦可用。

  陈葵根(切,一升)

  以水三升,煮取二升,暖如人肌稍服之。

  解散除热止利,黄连汤方。

  甘草(一两) 黄连(二两) 升麻(一两) 栀子(十四枚) 豉(五合)

  凡五物,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

  治散热盛渴方。

  生地黄(一斤) 小麦(二升) 竹叶(切,一升) 枸杞根(一斤)

  凡四物,切,以水一斗,煮取九升,渴者饮之。

  吕万舒解热止渴,饮地黄汁方。

  生地黄(一斤) 小麦(三斤) 枸杞根(二斤)

  凡三物,以水一斗,煮取二斗汁,渴者饮之。

  单行枸杞白皮汤,解散除热止渴方。

  枸杞根白皮十斤,以水三斗,煮取一斗,分服一升。

  荠 汤,华佗解药毒,或十岁,或三十岁而发热,或燥燥如寒,欲得食饮,或不用饮食。

  华佗散法有:石硫黄热,郁郁如热,浇洗失度,错服热药,剧者擗裂; 石热,燥燥如战;紫石英势,闷暗喜卧,起无气力,或时欲寒,皆是府气所生,脏气不和,宜服此汤。

  荠 (四两) 甘草(一两) 人参(一两) 蓝子(一两) 茯苓(一两) 芍药(一两) 黄芩(一凡八物,切,以水一斗,先煮芜菁子得八升,绞去滓,煮药得三升半,分服七合,日三。

  若体寒,倍人参,减黄芩用半两也。若气嗽,倍茯苓,减荠 去一两。

  应杨卅所得吴解散,单行葱白汤方。药沉体中数年更发,治之方。

  生葱白(一斤)

  凡一物,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分服一升,使一日尽之。明日盒饭温食饮于被中,不后发,便为知也。不过三剂都愈也。

  治散热,气结滞,经年不解,数发者方。

  胡 叶(半斤)

  凡一物,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作三服。尽一剂便愈。

  治服食传病诸决(待考)

  卷第十

  要方第十卷所治如下:治哽误吞物诸方治误为火汤热膏所伤诸方治热 诸方治溺水未死诸方治入井冢郁冒诸方治自经未死诸方治服毒药吞金未死诸方治射公毒诸方治丹疹毒肿诸方治瘭疽诸方治代指似瘭疽诸方治风热毒肿(热疮)诸方治洪烛疮诸方治 蝮尿生疮诸方治钉毒疮( 疥癣恶疮)诸方治(恶核)恶肉恶脉诸方治气肿(气痛)诸方治缓疽诸方治附骨疽与贼风相似诸方治KT 病似疽诸方治痈疖 诸方治乳痈妒乳生疮诸方治耳眼鼻口齿诸方治瘿病诸方治瘰 诸方治颓脱肛痔下部诸疾众方治狐臭诸方治手足腋下股恒湿诸方治身 有气口疮诸方治面 疮瘢诸方治面 黑痣诸方治白癜赤疵诸方治虫兽狗马毒诸方治被压迮堕 折斫刺(金疮)诸方上三十四件

  卷第十

  治哽误吞物诸方

  治诸鲠方。

  猪膏如鸡子大,吞之,不瘥复吞,不过再三便去。

  又方取薤白汤煮半熟,小嚼之令柔,以系绳系中央,提绳置即吞薤白,下喉牵出,鲠即随出也。

  又方取虎骨烧作屑,温白饮服方寸匕,良。若无骨,可用虎牙齿,亦佳。

  治诸哽方。

  作竹篾刮令滑,绵缠纳咽中,令至哽处,可进退引之,哽即出。

  治鱼骨哽在喉中,众法不能去者方。

  取饴糖丸如鸡子黄大吞之,不去又吞,亦渐大作丸,比用得效也。

  治鱼骨哽方。

  含水獭骨,立出。

  又方鱼网覆头立下。

  治鲠鱼骨横喉中,六七日不出方。

  鲤鱼鳞皮合烧作屑,以水服,即出。

  治吞钱留咽中者方。

  取白灰捣下筛,温白饮服方寸匕,即下去。

  又方艾蒿五两,细锉,水五升,煮取一升,顿服便下。

  治误吞钱方。

  捣火炭末,服方寸匕,则出。

  治吞银 及钗者方取白糖二斤,渐食尽,即出。

  又方取水银一两。分三服,银 便下去。

  又方以胡粉一两,和水银一两,冶调,分再服。水银能消金银。

  治误咽针方。

  取精吸针磁石末,温白饮服一方寸匕。解曰:磁石特能吸取针。难云:含吞针哽在喉中,而服磁石末入腹耶。若含磁石口中者。或吸针出耳。二理详取其义焉。

  治食中吞发结喉不出方。

  取梳头发烧,服一钱匕。

  卷第十

  治误为火汤热膏所伤诸方

  治卒被火烧,苦剧闷绝不识人方。

  取新热小便,饮一升,及冷水和蜜饮之,口噤不开者,可拗开灌之,其闷瘥,然后治外乃善。

  治卒被火烧,苦剧闷绝不识人方。

  冷水解蜜饮之,噤痉挟口与之。

  又栀子膏方栀子(三十枚) 白蔹(五两) 黄芩(五两)

  三物, 咀,以水五升,麻油一升,合煎令水气竭,去滓冷之,以淋疮,火热毒则去,肌皮得宽。

  治火烧成疮方。

  白糖烧灰粉之,即燥,易瘥。

  卷第十

  治热诸方

  夏月中热 死。凡中 死,不可使得冷,得冷便死,治之方。

  以屈革带绕 人脐,使三四人尿其中,令温。亦可用泥土屈草,亦可扣瓦碗底若脱车 ,以着 人脐上,取令尿不得流去而已。此谓道路穷急无汤,当令人尿其中。仲景云:欲使多人尿,取令温,若有汤便可与之。仲景云:不用泥及车 ,恐此物冷。 即在夏月,得热土泥暖车 亦可用也。

  治中热 方。

  取路上热尘土,以壅其心上,小冷复易之,气通乃止。

  又方浓煮蓼饮之,至二升,良效。

  卷第十

  治溺水未死诸方

  治溺死,若身尚暖者方。

  取灶中灰两石余,以埋人,从头至足,出七孔,即活。

  又方便脱取暖釜覆之,取溺人伏上,腹中出水便活也。

  治溺死方。

  屈死人两脚着人肩上,以死人背向生人背,负持走,吐出水便活。

  治溺死一宿者,尚可活方。

  倒悬解衣,挑去脐中垢,极吹两耳,即活。

  治溺水死,已经二宿者,可活方。

  捣皂荚作末,以绵裹,纳死人下部中,须臾牵出,即活也。

  治溺水死方。

  以灶灰布着地,令浓五寸,以甑倒覆灰上,以溺人覆伏甑上,口中水当出也。觉水出,复更别熬灰令暖,量之溺人口中水已出极多,便去甑,即以暖灰壅溺人通身,但退场门鼻耳。

  小时便苏醒,则活也。

  又方令二健人抱溺人倒卧,沥溺人水出尽,便活也。

  卷第十

  治入井冢郁冒诸方

  治入井冢闷冒方。

  凡五月六月,井中及深冢中皆有伏气,入中令人郁闷杀人。如其必须入中者,先以鸡鸭杂鸟毛投之,直下至底,则无伏气。毛若徘徊不下,则有毒瓦斯也。亦可纳生六畜等居中,若有毒,其物即死。必须入,不得已,当先以酒,若无,以苦酒数升,先洒井冢中四边畔,停少时,然后可入。若觉中有此气,郁闷奄奄欲死者,还取其中水洒人面,令饮之;又以灌其头及身体,即活。若无水,取他水用也。

  卷第十

  治自经未死诸方

  治自缢死方。

  傍人见自经者,未可辄割绳,必可登物令及其头,即悬牵头发,举其身起,令绳微得宽也;别使一人,坚塞两耳,勿令耳气通;又别使一人,以葱叶针其鼻中,吹令通;又别使一人,啮死人两踵根,待其苏活乃止也。

  又方治自经死,慎勿割绳也。绳卒断,气顿泄去,便死,不可复救也。徐徐抱死人,渐渐揉令绳渐宽也,然后解下之。心下尚温,取鸡雌雄无在,拔翅毛去,勿令得飞也,置地逐之,竟宅走鸡,令极,久久者其冠当黑,止,急以尺物拔死人口开,便挛鸡头上割鸡冠断取血,临死人口中,至喉咽气便通。

  治自缢死方。

  以 衣若氍KT 浓毡物覆其口鼻抑之,令两人极力吹其两耳,一炊顷可活也。

  卷第十

  治服毒药吞金未死诸方

  治服金屑取死未绝者方。

  知觉是服金者,可以一两水银,泻其口中,摇动令入喉咽里,便微接死人如坐形,令水银下流,金则消成泥,须臾从下部出也。未出之顷,死人亦苏醒矣。可三过服之,便活也。

  卷第十

  治射公毒诸方

  射公,二名短狐,三名溪毒。其虫形如甲虫,有一长角,横在口前如弩担临,其角端曲如上弩,以气为矢,因水势以射人。射人时,人或闻其在水中铋铋作声也。要须得水没其口,便中人犹缓;七月八月其毒大盛,中人甚急;八九月许,有寒露微霜者,其毒向衰,至十月乃息也。此虫畏鹅,鹅能食之,闻鹅声,便不敢来也。水上流有鹅浴气响,鹅矢、毛羽流下,其便走去也。船行入溪,宜将鹅自随,山溪家居,皆养白鹅也。凡入山溪水中采伐者,装鹅屎、带鹅毛,以辟之也。此虫利耳而盲目,凡人入溪源取水及浴,经涉渡溪者,皆宜以木石遥掷水中作声,其虫应声虚射,毒便泄去也。掷水法,唯多过左右广掷之,虫放毒尽,然后过溪也。山源之间,多有此虫,大雨洪潦之时,其逐水流落之人家及道上牛马迹小水中停住,人行陆地多不意悟,或逐柴薪竹木来,人喜不觉之,得病便作它治,乃误致死也。

  射公中人初始证候:先寒热恶冷,吹KT ,筋急痉强,头痛目疼,状如伤寒,亦如中尸,便不能语,朝旦小苏,晡夕辄剧,寒热闷KT ,是其证也。初得三四日尚可活,急者七日死,缓者至二七日,远不过三七日皆死也。此虫有大小,小者毒微,射人不即作疮,人多不知是射公毒;其大者毒猛,中人乃即可成疮耳。其疮初或如豆粒黑子,或如火烧,或如溺,或痛如针刺,而未见疮处,或成疮皆肉中有穿空如火针孔也。其射人远者,及中人影者,毒小宽也。

  射公中人腰以上去人近者多死,中人腰以下者小宽也。纵不死者,皆百日乃可保瘥耳。

  治之如下:治射公中人,寒热,或发疮,或偏在一处,有异于常方。

  取赤苋合茎叶捣之,绞取汁,服七合,日四五服,良。此是苋菜之赤大者也。

  又方单煮犀角饮,以折其毒热也。

  治射公中人方。

  取鬼臼目叶一把,纳苦酒中,沾湿之竟,熟捣绞取汁,服一升,日三。

  又方犀屑(二两) 乌扇根(二两) 升麻(三两)

  凡三物, 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相去一炊顷,尽更作。

  又方取水菘,捣绞取汁,服一升,日三,即瘥。

  又方取生茱萸茎叶一虎口握之,断去握前后,余握中央,便熟捣绞,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七合,顿服之,神效。

  治射公中人,已有疮者方。

  取蜈蚣大者一枚,小炙之,捣末,苦酒和敷疮上,良。

  又方取斑蝥一枚,火烧捣末,苦酒和敷上。

  又方取芥子,捣令熟,苦酒和,浓涂疮上半日。

  又方取野狼牙叶,冬取根,捣之令熟,薄所中处,又饮四五六合汁,防毒,恐入内也。

  卷第十

  治丹疹毒肿诸方

  丹毒者,方说一名天火也,肉中忽有赤如丹涂之色也,大者如手掌大,其剧者竟身体,亦有痛痒微肿者方。

  用赤小豆二升,舂下筛,以鸡子白和如泥涂之,小干复涂之,逐手消也,竟身者倍合之,尽复作,内宜服漏芦汤。

  漏芦汤方漏芦(二两) 白蔹(二两) 黄芩(二两) 白薇(二两) 枳实(二两) 升麻(二两) 芍药(二两) 大黄(二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凡十物,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若是穷地无药之处,根据说增损易服之,及用后单行方也。能以锋针 去血,然后敷药大良。增损方法:无漏芦用栀子十枚,无白蔹亦可略耳,无黄芩亦用栀子,漏芦、黄芩并无者,但以栀子一物亦足已之。无升麻用犀屑,无犀屑用蛇衔,无大黄用芒硝,无麻黄用葛根,无葛根用石膏,无白薇用知母,无知母用葳蕤,无葳蕤用枳实,芍药、甘草亦可略耳,都无药但得大黄单服之亦大善。

  升麻汤,治丹疹诸毒肿, 渍方。

  升麻(二两) 黄芩(二两) 栀子(二十枚) 漏芦(二两) 蒴 根(五两) 芒硝(二两)

  凡六物, 咀,以水一斗,煮取七升,停冷分用,渍 恒湿也。

  升麻膏,治丹疹诸毒肿热疮方。

  升麻(二两) 黄芩(二两) 栀子(二十枚) 白蔹(二两) 漏芦(二两) 枳实(三两,炙)

  连翘(二两) 朔 根(四两) 芒硝(二两) 蛇衔(三两)

  凡十物,切,舂碎细细,以水三升,渍半日,以猪脂五升煎令水气竭,去滓,敷诸丹毒肿热疮上,日三。若急须之,但合水即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