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疮疹才出。急用以涂面,从耳前眼眶边浓涂之。以防疮子入眼。及面作瘢痕。能早用。即能护目。及面上不生。若用迟。纵出亦少。涂毕后。可用胡荽酒喷发。
黄柏(一两去粗皮 一方用蜜炙一方只锉碎用) 新绿豆(一两拣净 一方用一两半) 甘草(半两生 一方用四两分两少者出妙选更有红蓝花一两分两多者出钱氏只三味 董汲方同)
上为细末。用好生芝麻油调为膏。从耳前眼 外及腮面涂之。日三五次。
胡荽酒
以胡荽四两细切。用酒三盏煎沸。沃胡荽。便以物合之。勿令透气。候冷。滤取胡荽焙干。以红绢袋子盛之。缝合。令乳母并儿带之。其酒吸一两口。从儿项下喷,及肩背胸腹四肢令遍。不得喷头面。余酒与乳母饮之为佳。能令疮出快速。妙选不论及喷。余皆并同。又于儿左右常令多多频带胡荽。能辟污秽之气故也。
鼠粘子汤
治疮初生。才作赤点。毒瓦斯未得透皮肤出作疮。恐出不快。而微发之。
鼠粘子(二两炒香) 荆芥穗(一两) 甘草(半两炙) 防风(去芦并叉枝)
上为末。每服二钱。沸汤调服。及利喉膈。化涎止嗽。一方只鼠粘子一两。甘草半两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八分。去渣温服。无时。
紫草散
治如前。钩藤钩子紫草茸等分。为细末。每服一字或半钱。温酒调下。无时。此先微用药发之。经夕未出。
加药发之。
必胜散
治疮疹出。未能遍匀。服之能透肌解毒。以牛蒡子。不限多少。炒令香熟。为细末。每服一钱。入荆芥二穗。水一盏。煎至七分。放温服。无时。
龙脑膏子
治疮疹未透。心烦狂躁。气喘妄语。或如见鬼。以生龙脑半钱研细。旋滴猪心血和丸鸡头肉大。每服一丸。煎紫草汤化下。少时心神烦躁便定。得睡。疮子已发得透了。自然根据常法取安。此方亦治黑陷倒 者。如用以温酒化下。
又方
只用猪血一橡斗许。脑子一小块。研细。酒少许和服之。极有神效之验。此沈存中所用之方也。
安斑散
治疮疹出快肥红。平调之。
川升麻 赤茯苓 绵黄 羌活(去芦各一两) 人参(去芦) 枳壳(去穣麸炒) 桔梗(去芦) 甘草(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大钱。水一小盏。入紫草薄荷各少许。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无时。
快斑散
此方治病如前。
贯众(一两拣洗净焙干) 赤芍药(一两) 甘草(半两) 川升麻(半两) 枳壳(麸炒去穣半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竹叶七片。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无时。其效如神。
抱龙丸
治如前。天南星为末。用腊月牛胆汁和成剂。再酿荫百日而干四两。如无。只以浆水或新水浸天南星三日。
候透软。煮三五沸取出。乘软去皮脐。只取白软者。薄切焙干。炒黄色为末。用八两,以甘草二两半擘破。水二碗浸一宿。慢火煮至半碗。去渣。旋旋洒入天南星末内。慢慢研之。令甘草水尽。次入于余药。
天竺黄(一两) 雄黄(一分研飞) 辰砂(半两研飞) 麝香(半两研)
上同匀末。煮甘草膏子和丸皂子大。温水化服。百日儿一丸。分三四服。五岁儿一丸。若用腊月中雪水煮甘草和药。尤佳。此药治伤风伤寒。温疫风热。痰实咳嗽。惊风潮搐。蛊毒中毒温壮。
及室女白带。钱乙治疮疹出快红肥。只以此药平调。最好。
短剧犀角地黄汤
治疮疹太甚。解散之。
赤芍药(一分半) 生地黄(四两) 牡丹皮(去心半两) 犀角屑(半两无即以升麻代)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小盏。煎至六分。去渣温服。有大热如狂者。加黄芩半两。更量大小与服。
木香汤
治疮疹太盛烦痛。
青木香(一两) 丁香 薰陆香 白矾(各半两) 麝香(二钱)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小盏。煎至六分。去渣温服。热盛者。加犀角屑半两。轻者去白矾。大效。
猪胆醋
治疮疹内发盛者。醋四两。大猪胆一个。取汁用。合煎三四沸。每半合上下。量大小与之。日四五服。无时。
莱菔汁
治疮疹出不快。以开花萝卜煎汁。时时与饮。
紫草茸汁
治如前。以紫草茸水煎汁服。
活血散
治如前。以白芍药为末。每服半钱。或一字。温酒调下。如只欲止痛者。温熟水调下。无时。
蝉蜕饮子
治如前。以蝉蜕十枚。去泥土。洗净碎之。用水三大盏。煎至八分。去渣分二服。出不快者。带热服之。若出多。要消退者。放冷服之。神效。
四圣散
治疮疹出不快。小便赤涩。心腹胀满。一切恶疾。亦治倒 。
紫草茸(一两) 木通(细锉四两) 枳壳(麸炒去穣四两) 黄 (炙锉半两) 甘草(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放温。时时呷之。
川芎升麻汤
治疮疹已出。未能匀遍。或毒瓦斯壅遏。虽出不快。此药御风透肌。发疮甚效。
川芎 川升麻 当归(去芦洗净) 白芍药(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七分盏。煎至五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解毒汤
治脏腑蕴热。积毒发泄。斑疮稠密。脓血大盛。狂躁发渴。咽嗌不利。遍身溃烂。苦无全肤。不能转侧。
疼痛不任。
生地黄(四两) 犀角屑 白芍药 牡丹皮(去心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七分盏。煎至五分。去渣放温服之。
黑龙散
治小儿疮疹才发。服冷药伏 。三日间危笃。急进此药。
麻黄(去根节三分) 竹茹(一分) 蝎梢(二十一个) 苏木(一分) 乌龙土(一分乃火团也)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水五分。煎至三分。温服。
白虎化斑汤
治疮疹赤黑。出不快。毒盛烦躁。或云白虎汤。有为大人药者。殊不知孙真人言。大人小儿为治不别。但用药多少耳。
石膏(四两捶碎) 知母(一两半锉) 甘草(炙三分) 人参(去芦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粳米二十粒。同煎至半盏。去渣温服。小儿量大小分减。初春深秋。冬月寒时。加枣煎服。并乳母兼服。大妙。断乳儿只自服。
神通散
治疮疹倒 。伏陷不出。毒瓦斯稍轻。大小便通利者。
地龙(紧者去土微炒一两) 朱砂(一两别研) 生干地黄(一两以上先为末)
上同拌匀。每服一字。煎胡荽酒少许。同温汤调下。无时。
如圣散
治疮疹已生。反倒 内陷。舌缩。啼声不出。腹胀肚急。一切恶证。用蛇蜕皮。于灯焰烧。先用碗一只在下。才烧焰绝。放在碗内。急用碗一只覆之。不令透气。良久揭开。细研为末。每服一字或半钱。用藿香汤调下。若变红活时。则用牛蒡子炒熟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放冷澄清。以匙抄清汁。频频与服。能滋润咽喉肺经。大解疮毒。
七神散
治疮疹毒瓦斯内攻。黑紫倒陷伏 。危恶之候。
腊月 猪血(新瓦罐盛密封至渗泣干秤一两。余血依旧封收之以备再合要用) 牙硝(一两) 硼砂 牛黄麝香 龙脑(各一钱细研别入)
上拌匀研细。以瓷盒贮之。每二岁儿用一钱。新水调服。痢下恶物。疮子红活为度。又一方。更有朱砂细末一钱。余并同。名救生散。治如上。甚者不过再服。神验无比。又一方。无硼砂。却有腻粉朱砂各一钱。同研匀。名无比散。小 猪尾上血三五滴相拌。小者一字。乳汁调抹口中。大者半钱。新水调下。余并同。
宣毒膏
治如前。曾经大效。神妙。
朱砂(一两研水飞) 乳香(一两研) 甘草(细末半两) 牙硝(半两研) 麝香(一分研) 生龙脑(一分研)
上于腊月八日。取 猪尾后刺血一升。用新瓦盆盛。入诸药。同拌搅匀。以一宽大旧竹筒。底留一节。都入在内。用纸数重密盖。紧系封合。却于筒口边通一窍子。以麻索系垂在大粪坑屋梁上。至清明日取出曝干。更入龙麝各一钱。研细匀。滴水和丸皂子大。每服一丸。煎人参汤化下。若毒盛。疮子倒 变黑。服之则红活而长。
猪血脑子
治疮疹黑紫。倒 不出。生龙脑一字细研。猪尾上取血半蛤蜊壳。二味相和。以帛子裹薄荷揉汁半合。调上件药匀。于汤中烫温。作一服饮之。神验。
又方
取小猪儿尾尖血三五滴。研生龙脑末少许。新水调下。治如前。又一方。治疮疹黑 恶候。医所不治者。用 猪第二番血清半合。酒半合。研龙脑细末少许。和搅令匀。服之。利一两行。十救十人。大验。小者量与。又一方。治疮疹发。心间有热。或误服热药。致蓄热在心。昏冒不省人事。疮子黑 。用新杀猪心一个。
取心中血。以生龙脑一字。同研合作一丸。新汲水化下。未省者再服。又一方。治疮疹黑 倒陷。于腊日收生猪血。新瓦瓶中密封。候自然渗泣至干。每用半钱许。研散。入麝香少许。同匀细。新水调下。其疮变红便出。以上数方。皆与沈存中龙脑膏相似。少有异尔。并经大验。今俱录之。
人齿散
治疮疹黑 。发搐危困。以人牙齿三五枚。炙令黄。一方存性研为末。入麝香少许。每半钱。温酒少许调下。(一方用乳香汤调下)沈存中言。屡见人用之效。
白母丁散
治如前。以白丁香为末。入麝少许。研匀。每服一字。米饮调下,无时。
桃胶汤
治如前。以桃胶煎汤。饮之大效。一方以水熬成膏。温酒调下。无时。
又方
治如前。以黑狗一只。牢系住。不与物吃一两日。候肠中旧粪尽。与生粟米吃。候粟米粪下。于活水中净淘。只留化不尽米。曝干收之。每用二钱。再淘净。研为细末。入麝香少许。新水调下。顷刻间疮变红活。
百祥丸
(一名南阳丸)
以红牙大戟。不拘多少阴干。浆煮软去骨。日中曝干。复纳汁中煮汁尽。焙干为末。水和丸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研赤脂麻汤送下。无时。吐痢是效。
牛李膏
(又名必胜膏)
以牛李子不拘多少。须于九月后取之。乃野生道边。至秋结实。黑子成穗。九月后乃得成熟者。气全故也。
烂研。绢滤取汁。于石银器中熬成膏。可丸时秤。每膏二两。入研细麝香末半钱和匀。丸桐子大。每二岁儿一丸。或丸作皂子大。量大小分减用。以浆水煎杏胶汤化下。凡疮疹黑紫倒 者。不过再服。当取下恶血。或如鱼子恶物。其疮黑陷于皮下者。即红大而出。
百祥丸牛李膏。钱乙用此二药。治疮疹恶候,见于皮肤之下不出。或出而不长。反变黑紫。倒 内陷。一切危急。用百祥丸以泻膀胱之府。减肾气不旺。用牛李膏为治。则病得从顺也。董汲云。汲小年自病此几殆。父母已不忍睨。服此牛李膏得安然。此方得于世甚久。
惟收得不知早晚。故无效。今以收得。并载之。
金液丹
保生方论小儿疮疹。误服凉药太过。身冷疮陷。不红活。脉沉细者。急投金液丹麻子大一二百粒。或有可生之意。至儿困极。则无及矣。(方在和剂集中)
调肝散
治疮疹平调肝经。使毒瓦斯通流。疮不入眼。
生犀角(镑屑一分) 草龙胆(去芦半分) 黄 (半两炙锉) 甘草(一分炒) 大黄(一分炒过)
桑白皮(一分炙锉) 钩藤钩子(一分) 麻黄(一分去根节) 石膏(半两研) 栝蒌实(半两去皮)
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无时。
兔肝丸
治疮疹入眼。初觉眼肿痛。便时时看之。若睛上无疮。即无害。若有时。须先服清凉饮子。每日食后一服。
取微利以去其毒。然后服此药并下方。虽有赤白障膜遮交其睛。但瞳子不破陷者。皆可治。
黄柏(一两去皮) 苍术(半两米泔水浸一日) 石决明(一两生)
上为细末。煮兔肝烂捣。和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米泔水送下。食后临卧时服。
龙蛤散
(与前药服)
龙胆草去芦。蛤粉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 猪肝半两。薄批掺药在中。以线缠定。用米泔于银石沙铫内炭火慢慢煮。至肝熟为度。食后少顷食之。以汁送下。日三。须先以清凉饮子利动。方服此二药。必效。
煎柿散
(又名通圣散)
治疮疹入眼。
谷精草(去根) 白菊花(无节用甘菊) 绿豆皮(各一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用柿子一个。粟米泔一盏。同煎至水尽,取柿子吃之。日三。一月验。一云。浅者五七日效。重者半月日效。
仙灵脾散
治疮疹入眼。仙灵脾威灵仙去芦等分。为细末。每服半钱。米汤调下。食后。
珍珠散
治疮疹入眼。 膜赤痛羞明。栝蒌根一两。蛇蜕皮全者炙焦一钱。为末。用羊子肝一叶。批开去筋膜。掺药末二钱。麻线缠定。米泔煮熟。任意食之。乳儿未能食者。以肝研烂。和丸黄米大。生米泔下十丸。乳头喂亦可。日三。令乳母兼食之佳。
浮萍散
治疮疹入眼。痛楚不忍。恐伤其目。以浮萍草阴干为末。每服一二钱。用羊子肝半片。入盆子内。以竹杖子刺碎烂。投水半合。绞取肝汁。调药服之。食后。不甚者。一服便瘥。若目已伤者。十服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