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世保元


  一久近疟疾。临发时东流水煎桃柳枝汤磨下。

  一小儿急惊慢风。五疳五痢脾病黄肿。瘾疹疮瘤。牙关紧急。并用蜜水薄荷小叶同磨下及搽。量儿大小。一丸作二三服。

  一牙痛。酒磨涂。及含药少许。良久下。

  一汤火伤。流水磨涂伤处。

  一打扑伤损。炒松节无灰酒下。

  一年深日近头痛。太阳疼。用酒入薄荷研烂。磨纸花贴太阳穴上。

  一诸蛊肿胀。大麦芽煎汤下。

  一妇人女子。经水不通。红花煎汤下。有孕妇人不可服。

  一家患传尸痨。兄弟五人。已死者三。方急令服此药。遂各进一锭。一下恶物如脓状。

  一下死虫如蛾形。俱获生。遂以此药广济传尸症。无不验者。

  女子久患痨瘵。为尸虫所噬。磨一锭。服之。一时吐下小虫十余条。后服苏合香丸。

  凡半月。遂如常。药品虽不言补羸。瘦人服之并效。诚卫身之宝也。每料费银不过二钱。可救数十人。内有山茨菇、千金子。皆有子可种。可如法合制以济人。

  一牛马六畜中毒。亦以此药救之。

  一方。加雄黄透明者三钱。历试治诸疮。极效。

  万应剪金丹

   天数五。地数五。金木水火土。若人病血气。能救世间苦。

  青皮(去穣三钱) 黄连(去皮三钱) 半夏(汤泡七次约九个) 乌梅(七个全) 杏仁(二十五个不去皮尖) 陈皮(去白三钱) 木香(一两) 槟榔(二十一个) 枳壳(去穣二钱) 巴豆(三十五个去壳) 黄丹(水飞一两) 乳香(二钱) 没药(二钱) 御米(五钱) 黄蜡(二两捶入水中去渣一两五钱)

  上为末。用黄蜡溶开。入药末和匀。如硬。加蜜少许。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汤列于后红痢。甘草汤下。白痢。干姜汤下。赤白痢。椿根白皮汤下。产后痢。当归汤下。噤口痢莲肉、山药、防风、粟米汤下。痢下如鱼脑脓汁。用真人养脏汤加附子一片煎汤下。水泄。用五苓散煎汤下。霍乱吐泻。姜汤下。口吐清水。诃子汤下。头痛腰疼。冷气冲心。下元虚损。酒下。咳嗽。桔梗、杏仁汤下。气痛。宿食不消。生姜汤下。心痛。酒下。腹痛。

  葱白汤下。脐下痛。芥菜汤下。蛔虫寸白虫咬心痛。槟榔汤下。时气。井花水下。浑身壮热砂糖水下。阳毒伤寒。栀子、黄连汤下。阴毒伤寒。附子、枣儿汤下。虚热。柴胡、竹茹汤下。寒热。乌梅汤下。上焦虚热。大黄汤下。脾胃虚寒。酒下。一切风痛。升麻汤下。大小便不通。木通汤下。一切疮疼。萝卜汤下。五劳七伤。猪胆汤下。打扑伤损。酒下。小儿天吊惊风。防己汤下。

  十仙夺命丹

  三棱 莪术 木香 沉香 丁香 没药 川芎 皂角 苦葶苈 巴豆(去壳捶去油各等分)

  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樱桃大。每一丸。空心。凉水送下。

  一梅核气。一鼓满。一积聚痞结。一 瘕气块。一冷腹痛热水泻。

  一冷心疼。一食积。一气积。一经脉不通。一冷积。

  卷十

  金疮

  夫金疮者。或刀斧枪剑所伤。出血不止。若出血太多者。外用止血生肌之药。内用清心补血而调理之。大抵脉浮细易治。紧数者。难治。

  一治金疮出血不止。

  海螵蛸(五钱) 白龙骨(五钱) 五倍子(二两) 赤石脂(一两) 血竭(三钱五分) 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以冷水洗净。敷于伤处。百发百中。

  一治刀伤石磕。损血不止。肿痛不可忍。用葱一大把。切烂。捣如泥。熟研乘热敷之。

  如冷再换。其痛即止。

  一治伤破手足。血出不止。一时无药。即以自己小便淋洗伤处。虽痛甚而即愈。

  一治石伤刀损破者。用砖上陈锻石研细末。敷肿处。血止即愈。不出脓。又不痛。神效一止血住痛生肌。

  金疮丹

  嫩老鼠(未生毛不拘多少) 韭菜根上各等分。石臼捣烂。入嫩锻石末于内。掺干成饼。为度。阴干。用时以刀刮药末。敷伤处。

  一论金疮所伤。并一切 疮。马断梁等疮。

  一捻金

  用 月黑牛胆一个。装入锻石四两。白矾一两。阴干取出。入黄丹炒一两。研和敷患处。

  凡一切手足皮肤。偶然出血不止。或枪刀刺伤。或伤破手腕。血长流不止。用手指紧捺患处。或麻绳扎住。半日或一日即住。急服八物汤。生血气为主。

  一治箭伤。能收敛金疮口。无疤痕。用刘寄奴为末。掺之立效。

  一治金疮箭镞所伤。用松树悬皮。生为末。锻石 通红。研为细末。和匀敷之。止血收疮口。神效。

  一治毒箭伤破欲死者。用盐汁敷之。如无盐。用靛青搽疮。立愈。

  一治打破肢体。血出不止。(中州傅体爱传)用生半夏为末。掺患处立止。

  一凡刀斧所伤。血不止。切勿饮水。令血不止而死者多。若血不止。急以布蘸热汤含之令冷水浸之即止。

  一箭头入骨肉。不能出者。用鹅管石为末。撒在四围。箭头自出。

  一治刀斧重伤。斫断手足。血出不止。痛入骨髓。急用手按上捉住。

  降真香(二两锉末) 老松香(五钱)

  上同研细末。童便洗净。四围用药敷住。止血住痛。生肌接骨。

  一治金疮肿痛。出血不止。寒热口干。此气虚血无所附。而血不归经也。以补中益气汤加五味、麦冬主之。阳气复而愈。

  一治刀斧伤破。打破跌破。出血不止。开口不合。用此止血生肌住痛。立时见效。

  金疮散

  银末 发灰 血竭 人指甲(烧存性) 珍珠(烧存性各等分)

  上为末。研匀。每用掺于患处。立效。

  一治医针入。而针折在肉中。以鼠脑捣如膏涂之。

  铁棘竹木诸刺。在肉中不出。并蛇骨刺入毒痛。方用烧死鼠敷之。

  卷十

  齿伤

  一人齿咬破指头。痛不可忍。久则烂脱手指。并手掌。诸方不载。急用人尿使瓶盛之。

  将患指浸在内。一宿即愈。如烂者。用食蛇龟壳烧灰敷之。如无龟。用鳖壳烧灰。搽敷立愈。

  卷十

  中毒

  人为百药所中伤。其脉洪大者生。微细者死。又曰。洪大而迟者生。微细而数者死。大凡百毒所中。用甘草绿豆水煎服之。能解百毒。

  一方。宜多灌香油为最良。

  一治信毒水粉山砒霜。及一切杀人之毒。

  巴豆壳(壮者十四个弱者七个) 花椒(去目五分) 甘草(五分)

  上共捣为末。凉水化服。实时呕吐。如不吐再服。其毒尽出。如呕吐不止。用旧壁土滚水泡服。立止。

  一论中砒霜毒。于肉饭中得之者。则易治。饮酒中得之者。则散归百脉。难治。若在胃膈作痛。可吐。在腹中。可下。急服药。得吐泄则愈。

  一中砒霜毒诸方一方。用绿豆半升。细擂去渣。以新汲水调服。

  一方。用人粪汁灌之。立愈。

  一方。用腊月猪苦胆服之。立已。

  一方。用旱稻草烧灰。以新汲水淋汁。绢巾滤过。冷服一碗。毒从下利。

  一方。刺羊血饮之。立效。

  一方。用黑铅。井水磨服效。

  一方。用生麻油一碗。灌之立愈。

  一方。用羊血阴干收贮。用井花水调服。

  一方。用新鸭血杀吃之。不用水调。

  一中砒霜水粉毒。用胆矾一分研烂。入井水一小盏和匀。服之立解。

  一中山砒霜毒将死。用丝瓜根、木槿叶研。凉水调吃一二碗。立解。

  一中信毒水粉山砒霜毒。并小儿虫积。用荸荠食之。立解。

  一中巴豆毒。煮黄连汤饮之。

  一中巴豆毒。利下不止。

  干姜(炮) 黄连(炒)

  上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凉水调服。

  一中水粉毒陈壁隔去硝屑。水丸。百草霜为衣。水送下。

  一解砒霜毒。

  硫黄(四钱) 绿豆(粉五钱)

  上为细末。冷水调。频频缓服。冬月用温服。如肚痛再加一服。待肚不痛。用鸡毛探吐。吐后用温温稀粥。四五日不可食饭粽。以此救数人效。

  一治误吞金铁并铜钱。羊胫骨炭火烧存性为末。每服三钱。米饮送下。取下物从大便中出。一治误吞铜钱。或金银等物不能化者。用砂仁浓煎汤服之。其物自下。

  一治误吞针。用雄磁石为末。丸如樱桃大。吞下。即服通利之药。打下大便而出。

  昔有一女子。将针尖误咽下肚。诸医不治。用蚕豆煮熟。同韭菜吃下。针同菜由大便而出。

  一儿误吞针。鲠喉不下。死在须臾。用黑砂糖和黄泥为丸。令儿吞下。泥裹针于内。由大便而下。

  一方。用木炭烧红。急捣细末。米汤调服。

  一方。用磁石一块。当呵之自出。

  一中半夏毒。以生姜汁饮之。

  一中杏仁毒。捣盐汁解之。

  一中桐油毒。柿饼嚼吃。立解。

  一中花椒毒。闭气不通。新汲水饮之。

  一中藜芦毒。葱煮汁服。解之。

  一中阿芙蓉毒。或致不省人事。用酽醋温热。入砂糖灌下一二碗。探吐之。

  一中草乌、川乌、附子之毒。呕吐不止。以香油灌下立解。

  一方。用多年陈壁土泡汤。如渴用水调服之。

  一饮馔中毒。用黑豆、甘草煮汁。恣饮无虞。中砒霜者亦效。

  一治人或酒后口渴。或发热太甚。夜间吃水。误食水蛭在腹。或至三五个月。而面黄肌瘦。

  腹胀满。诸药不效。用泥土为丸。香油为衣。丸如绿豆大。每服一百丸。或二百丸。空心。

  温水送下。其蛭从土而下。且油能泄泻泥土水蛭之出也。故效。

  一治误食河豚鱼毒。一时危困。仓卒无药。用香油多灌之。毒出尽。即瘥。否则杀人。

  又法。用白矾末。以沸汤调灌之。立愈。

  一治误吞田螺。哽喉不下。死在须臾。用鸭一只。以水灌入口中。少顷。将鸭倒悬。令出涎水。与患人服之。不一刻。其骨即化。

  一治误食鳝鳖虾蟆毒。用豆豉一大合。新汲水浸。令豉水浓。温服之。此三物令人大小便秘。脐下痛。有致死者。

  一治误食蟹中毒。煮紫苏饮一两盏。即解。

  一方。以生藕汁。或煮干蒜汁服。均效。

  一治凡中六畜肉毒。用犀角浓磨水。只服一碗便好。

  一治误中斑蝥毒。煮黑豆汁饮之。又宜泽兰叶研汁饮之。

  卷十 中毒

  补遗

  一治服信毒方。建昌胡春寰传。

  威灵仙(生者七钱干者一两) 绿豆粉(一钱) 芝麻(一钱)

  上将威灵仙研烂。同下二味。入凉水二碗。搅匀。先服一碗。次将鸡毛。如服白信。用红公鸡尾毛。如服红信。用白鸡毛一根。入喉中即吐。次又服前药。又探又吐。三日愈。

  一治信毒神方。建昌邓少山传。

  百草霜(一钱) 硫黄(五分) 白矾(煮过巴豆三粒烧成灰三味研末) 鸡清(三个) 黄土(一两)

  上水研化。滤去渣。将药入内调下。

  一方。用绿豆粉、白矾、甘草。各等分为细末。每三钱。香葱汤下。

  一中 砂毒。研绿豆汁以解之。

  一治牛肉伤。成胀满。用干稻草浓煎汤。服之立效。

  一中箭毒。以盐贴疮上。灸盐三十壮瘥。

  一中鳝鱼毒。可食蟹即解。

  一中食牛马肉毒。甘草四两。研酒服。尽量饮之。须臾即吐或泻。如渴。切不可饮水。

  饮之即死。

  卷十

  骨鲠

  一治一切骨鲠。或竹木箭刺喉中不下。

  胜金方

  于腊月中取鳜鱼胆。悬北檐下令干。每有鱼鲠。即取一皂子许。以酒煎化。温温呷下。

  若得逆便吐。骨即随顽痰出。若未吐。更吃温酒。但以吐出为妙。酒即随性量力也。若更未出。

  即煎一块子。无不出者。此药应是鲠在脏腑中。日久疼痛。面黄甚者。服之皆出。若卒求鳜鱼不得。蠡鱼鲫鱼 鱼俱可。腊月收之。蠡鱼即黑大头。

  一治鸡鱼等骨所鲠。用金樱子根。将竹签取出。捶烂水煎。用罐嘴插入喉内灌下。勿犯牙。

  一治诸骨鲠喉。用玉簪花为末。无花用根取汁。用好醋调汁灌服。不可犯牙。犯之即落。

  一治鸡鱼骨鲠。用霜梅捶成指大丸子。再将棉裹。用线穿在内。冷茶送下。扯住线头在手。一呕即出。

  一治鱼骨鲠不出。以蒜纳鼻中即出。

  一治鸡鱼骨鲠。灯心灰。以米糖如指大。蘸灰置喉中。勿令沾齿。待糖化。骨即化下。

  一治诸骨鲠喉。以狗涎饮之即下。

  一治骨鲠。取硼砂一小块。口含化即下。

  一诸骨鲠喉。(池素水传)黄蜡为丸。如枣大小。将温茶饱服。多多为佳。然后服一丸当时诸骨或吐或下。如神。

  一鸡骨鲠。用香油煎滚。待温服之。即可吐出。

  一诸般骨鲠。及鱼鲠咽喉。吞吐不得。以橄榄食下即化。如无橄榄。用核烧灰。水调下亦化。

  卷十

  邪祟

  脉来乍大乍小。乍长乍短。为邪祟脉。又寸尺有脉。关中无脉。为鬼脉。

  鬼脉 得病之初。便谵语。或发狂。六部无脉。切大指之下。寸口之上。有动脉者是。

  卷十 邪祟

  承祖灸鬼法

  一治一切惊狂谵妄。逾垣上屋。骂詈不避亲疏等症。以病者两手大拇指。用细麻绳扎缚定。以大艾炷置于其中。两介甲。及两指角肉四处着火。一处不着即不效。灸七壮神效。

  一论妇人瘟疾。此方最妙。

  辟邪丹

  虎头骨(二两) 朱砂 雄黄 雌黄 鬼臼 皂荚 芜荑仁 鬼箭 藜芦(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囊盛一丸。男左女右。系臂上。或当病患房内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