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寿世保元
寿世保元
一腹内初有积聚。服此利下如鹅卵大。即愈。用萝卜切如面条半盏。熟香油半盏。一处同炒黄色。入水二盏。煎至一盏。连萝卜空心温服。通后。以米饮养二三日。
一吐血并衄血。用萝卜捣汁一钟。入盐少许。服之立止。或以萝卜汁藕汁同饮。及滴入鼻中亦妙。
一牙宣出血。用白萝卜一碗。加盐一钱。不时漱口。即止。
一疥疮搔痒不止。用萝卜一个。内剜取一孔。纳硫黄。不拘多少。仍塞口。灰火中烧成汁。取出捣研。再加猪油同捣。外加硫黄银朱各少许。搽疥效。
一声音不出。用萝卜三个切片。入皂角一挺。去皮子。水一碗。煎至半碗以下。服之。
不过三服。能语声出。
卷十 单品杂治
大蒜治验
一蜈蚣咬伤。痛不止。用独蒜擦螫处。痛立止。
一切无名肿痛恶毒。发背痈疽。用蒜掐断。擦患处立消。
一痢疾用古墓中锻石。大蒜捣为丸。如梧子大。米汤送下。
一心痛。五月五日午时。取独蒜五个。捣如泥。入黄丹三两为丸。鸡头子大。晒干。醋磨一丸服之。
一蒜味辛热。为阳中之物。令人气实闷乱而自吐。若蛇虫蛊瘕。尤为宜之。褚澄以蒜一升。吐李道念之鸡雏。齐谐记云。
郭坦之儿。食蒜一畦。吐消食笼于顷刻。蒜之妙用如此。
一治小儿白秃疮。凡头上团团然白色。以蒜揩白处。早朝使之。
一治关格胀满。大小便不通。用独头大蒜。烧熟去皮。棉裹纳下部。气立通。又治腹满不能服药。以此导之。冷则易之。立效。
卷十 单品杂治
苦参治验
一时疫热病。狂言心躁。结胸垂死。苦参切片微炒。每服五钱。水煎温服。连进数服。
有汗无汗即瘥。达斋以酒炒热服。
一伤寒四五日。头痛壮热。胸中烦痛。苦参五两。乌梅二十个。锉片。水二升。煎一升分服。
一伤寒三四日已呕吐。更宜吐之。苦参为末。每服二钱。酒调服。得吐立瘥。
一天行时病。四五日结胸满痛。身体壮热。苦参一两锉。以醋二升。煮取一升二合。尽饮。食当吐。即愈。天行毒病。非苦参醋药不解。用温覆取汗愈。
一狂邪发恶。或披头大叫欲杀人。不避水火。苦参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汤送下。
一遍身风热细疹。痒痛不可忍。连胸膛脐腹。及近阴处皆然。痰涎亦多。夜不能卧。
苦参(一两) 皂角(二两)
水一升。揉滤取汁。银石器熬成膏。和苦参末为丸。如梧子大。食后。温水送下二十丸至三十丸。次日便愈。
一疮疥。盖能杀虫。苦参炒烟出为末。米饮下。
一发背痔疮疼痛。疥癞瘙痒。苦参炒为末。水丸。每服三钱。酒送下。
一杨梅棉花等疮。苦参生捣汁饮之。有效。
一肠风泻血。并血痢热痢。苦参炒带烟出为末。米饮下。
一方。炒焦为末。水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下。
一发黄谷疸。食劳。头旋。恶心。怫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劳疸者因劳为名谷疸者因食而得)
苦参(三两) 龙胆草(一合)
为末。牛胆丸如梧子大。生大麦汤下五丸。日进三服。劳疸。加栀子仁三七个。
一治卒心痛。又治饮食中毒。鱼肉菜等。取吐愈。
苦参三两。好酒一升半。煮八分。分二次热服。
一治酒 鼻。
苦参(四两) 当归(二两)
为末。酒糊丸。茶下。
一治心肺积热。肾脏风毒。攻于皮肤。时生疥癞。瘙痒难忍。时有黄水。及生大风。手足烂坏。眉毛脱落。一切风疾并治。
苦参(四两) 荆芥(一两)
为末。水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茶送下。
一治杨梅疠风等疮。能治内热。消疮毒。补心养气。苦参半斤洗净。锉碎。分作二处。
将绢袋兜浸酒一坛。春冬浸一月。秋夏浸十日后。早晚间服。大治疮科之圣药。平居无病服此药能消一切风毒。理脾胃。常服。每坛用半斤。有疮。用一斤。每坛用酒十五壶。
一苦参汤齐大夫病龋齿。仓公为之作苦参汤。日漱三升。五六日病愈。盖取其苦能安齿蠹。寒能去风热也。后人无风蠹。有用苦参汤洁齿。久而病腰重。降多故也。
卷十 单品杂治
百草霜治验
一白痢肚腹疼痛。百草霜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用酒调服。米汤亦可。
一久疟不愈。
百草霜(二钱) 香附米(三钱)
研末。生蜜为丸。每服三十丸。空心。乌梅汤下。隔一日用一服。不过三服。立效。
一吐血下血。百草霜末。每服三钱。米饮调下。
一吐血。用糯米汤下。
一口鼻中出血。用一字吹入鼻。
一皮破血出。及灸疮出血。掺半钱。立止。
一便血血痢。男用公猪血。女用雌猪血。和百草霜为丸。或以血蘸服。
一血崩。用陈槐花一两。百草霜半两。为末。每服二钱。烧红秤锤淬酒下。
一诸疮并 疮。百草霜末。过江龙(即验船锻石)烧过为末。二味研细。掺疮上即出水。
敛疮口神效。
一舌肿硬。闭塞闷乱。百草霜、食盐各等分为末。水调。涂舌上。
一治热心气疼。百草霜末。每服三钱。用童子小便调下。
一治妇人产后下血不止。杂草烧釜锈二钱。酒调服。
一治吐血及伤酒饱食。低头掬损。吐血至多。并血妄行。口鼻俱出。但声未失者。投之无不效。百草霜每服三钱。童便酒和服。
一治跌扑损伤。恶血入肠胃。下血溺如瘀血者。百草霜研细。好酒调服。
卷十
杂方
法制芽茶
(鲁府传) 清火化痰。消食止渴解酒。
芽茶(一斤净冷水洗过烘干) 白檀香(为末半两) 白豆蔻(为末五钱) 片脑(一钱另研)
上用甘草熬膏。与茶拌匀。将三味药末撒开晒干。不拘时嚼咽。任意下。
法制枸杞子
(鲁府传) 补诸虚。滋肾水。延年益寿。
甘枸杞子(红者半斤) 白檀香(为末五钱) 白豆蔻(为末四钱) 片脑(一钱另研)
上用甘草膏拌枸杞子。三味末为衣。任意取用。
法制人参膏
(鲁府传)
补元气。生津液。轻身延年。
人参(清河大而坚者四两) 白檀香(为末二钱) 白豆蔻(为末钱半)
上用甘草膏同煎为膏。
上清丸
龙脑薄荷(二两) 乌梅肉(二两) 孩儿茶(五钱) 硼砂(三钱) 百药煎(五钱) 真玄明粉(五钱) 冰片(三钱) 白砂糖(三两)
上为细末。薄荷汤丸如弹子大。噙化。一方。有诃子。无玄明粉、百药煎。
梅酥饼
清上焦。润咽膈。生津液。化痰降火。止咳嗽。
南薄荷叶(三两) 紫苏叶(五钱) 白粉葛(一两) 白砂糖(八两) 乌梅肉(一两半另末)
上为细末。入片脑一分半。研细放入。同研匀。加炼蜜和成剂。略带硬些。丸如樱桃大每一丸。噙化。
桂花饼
清痰降火。止咳生津。
桂花(一两) 孩儿茶(五钱) 诃子(七个) 甘草(五分)
上锉末。桂花水为饼。每嚼一丸。滚水下。
玉露霜
真干绿豆粉一斤研细薄荷叶一斤。以水微湿之。用甑先将薄荷叶铺底上。用棉布隔住。
筛子筛豆粉于布上。又用薄荷叶铺上盖住。纸糊封固。蒸一炷香为度。取出。去薄荷。每豆粉一斤。用白糖霜四两。和匀用之。
楂梨膏
用鲜肥山楂十斤去核。甜梨十斤去核。共捣取自然汁。入锅煎熬如汁十斤。入蜜四两。
共熬成膏。
法制半夏
大半夏一斤。先用汤泡七次。姜汁浸七日。白矾水浸七日。芒硝水浸七日。皂角水浸三日。
再用白矾芒硝煎。水浸。一日一易。至七日。大者切片。小者为末如霜露。名半夏膏。大者名法制半夏。每一斤。加薄荷叶六两。炙甘草三两。
卷十 杂方
歌曰
开膈屡臻实效。止呕未必虚谈。更能止嗽化涎痰。蕴积胸中不散。夏日能消暑渴。冬天却解沉寒。随时细嚼有余。甘利济人生千万。
上上合香油方
排草末(四两) 檀香(一两) 甘松(一两) 零陵香(三两) 丁香(三钱) 薄荷叶(二钱)
真麝(二钱) 白芷(二两五钱) 大黄(二两) 北细辛(五钱) 荔枝壳(二两七钱) 苏合香油(二两)
上为细末。
衣香方
官桂(二两) 白芷(三两) 大黄(三两) 山柰(一两) 小茴香(五钱) 细辛(七钱) 薄荷叶(一两)
上为末用。
德州肥皂
独活(五钱) 白芷(三两) 细辛(七钱) 红豆(五钱)
上为末。肥皂三斤。磨为末。净糖一斤。共捣烂为丸。
上上香茶饼
檀香 柯子皮 儿茶 硼砂(各一两) 沉香(一钱) 薄荷叶(一两) 甘松(一两) 乌梅肉(五钱)
上为末。甘草一斤。水七斤。熬成膏为丸。再加些冰片。尤妙。
京山王府香豆豉
盐(一斤) 薄荷叶(四五两) 草果(十个去皮) 莳萝(二两) 小茴(一两) 花椒(一两)
官桂(二个) 红豆(去皮五钱) 陈皮(切丝二两) 甘草(去皮切二两) 杏仁(去皮切二两) 瓜仁(五钱) 橙皮(切丝二两) 紫苏(切丝二两) 姜(二片临时切丝) 菜瓜(十斤去穣切片临时用)
上药俱为末。于三月三。或五月五。用大黄豆一官斗。水淘净。浸一宿晒干。笼蒸熟。
冷一宿。细面拌匀。用罗筛去粗渣。登箔十二尺高。芦席摊豆。约二指浓。用黄蒿或楮叶并席。
密覆七日。上有黄衣。取晒干簸净。入料物。六月六日下。不用水。搅匀。一日拌四五次。
装坛内。逐日轮晒。至三七倾出。晒半干湿。复入坛内取用。或将油拌。即是湿豆豉。
糯米酱法
糯米一小斗。如常法做成酒。带浆入炒盐半斤。
淡豆豉(半斤) 花椒(三两) 胡椒(五钱) 大茴(二两) 小茴(二两) 干姜(二两)
上与酒浆盐药。俱合作一处。磨成浆。则成酱。调和五味最佳。
神仙醋法
清明日用糯米一小斗。注水浸一七日。不许下手放水米内。去一七日后。将米放蒲。包吊在屋檐上。四月八日取下米。入水三壶。桃条搅一七日。封固坛内。六月六日来开。其味酸美
延寿酒
好上等堆花烧酒一坛。入龙眼去壳一斤。桂花四两。白糖八两。封固经年。愈久愈佳。
其味清美香甜。每随量饮。不可过醉。能安神定志。宁心悦颜香口。却病延年。
赛襄陵酒妙方
乌头(去皮脐) 细辛 白芷 良姜 官桂(去粗皮) 白术(去油芦各十二两) 杏仁(一斤十两去皮尖)
上为末。入白面一百斤。搅令匀。用绿豆五斤煮熟。略冷。同和一处。做成小块。内用桑麻叶包裹。外用白纸包裹。尝风处置箔摊上。过一七日翻一次。方法用白米一斗。用此面十二两。
卷十
通治
一论解诸毒。疗诸疮。利关窍。通治百病。此药真能起死回生。当制十数万锭济人。奇效不可尽述。
神仙太乙紫金丹
(一名万病解毒丹一名紫金锭一名玉枢丹)
山茨菇(南北处处有之俗名金灯笼叶似韭花似灯笼色白似有黑点结子上有三棱二月开花三月结子四月初苗枯空地得之迟则苗腐烂难寻矣与有毒老鸦蒜极相类但蒜无毛茨菇有毛包裹剥去皮洗极净焙干二两) 川文蛤(一名五倍子锤破刮洗令净焙干二两) 千金子(一名续随子去壳拣色极白者用纸包裹换纸欲十数次去尽油以色白再研纸无油成霜为度一两) 麝香(拣尽血毛皮壳细研净三钱) 红牙大戟(苏州紫大戟为上江南土戟次之去芦根洗极净焙干一两半此方绵大戟色白者太峻利反能伤人弱人并有吐血者慎之慎之)
上制法。宜端午七夕重阳。吉日修合。量药多寡。预期数日前。将前五味各为极细末。
设盥洗盆。出入必净手。各用新洁器盛。纸盖。至期用数盆。各逐盆配合分两。搅和数百次。极匀。仍重罗两遍。根据方用糯米浓稠调和。于木臼内杵数千下。极光润为度。每锭一钱。每服一锭。病势重者连服。通利一两行。无妨。用温粥补住。要极其洁净。如法修制。
一切饮食药毒虫毒瘴气恶菌河 吃死牛马驼羸等诸毒。并用凉水磨服。南方虫母瘴疠伤人。才觉意思不快。即磨服一锭。或吐或利即愈。
一痈疽发背对口。天蛇头无名疔肿杨梅等。一切恶疮。诸风瘾疹赤肿。未破时。及痔疮并用无灰淡酒磨服。及用凉水调涂疮上。日夜各数次。觉痒立消。已溃出脓血者。亦减分数。
一阴阳二毒伤寒。心闷狂言妄语。胸膈壅滞。邪毒未发。及瘟疫。及喉蛾缠喉风。冷水薄荷一小叶研下。
一心气痛并诸气。用淡酒或淡姜汤磨服。
一赤白痢疾泄泻。肚腹急痛。霍乱绞肠痧等症。及诸痰病。并用薄荷汤磨服。
一男子妇人。急中癫邪。喝叫乱走。梦交鬼胎。狂乱失心。及羊儿猪癫等风。中风中气口眼斜。牙关紧急。语言謇涩。筋脉挛缩。骨节风肿。手脚腰腿周身皆疼痛。行步艰辛。诸风诸痫。并用暖无灰酒下。
一自缢溺水死。心头暖者。惊死客忤死。未隔宿者。冷水磨灌下。
一蛇毒风犬。一应恶虫伤。冷水磨涂伤处。另用淡酒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