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审视瑶函
审视瑶函
远志(去心) 菖蒲(各二两) 人参 白茯神(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以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米饮送下,食后临卧,日进三服。
补肾磁石丸 治肝肾气虚上攻,眼目昏暗,远视不明,时见黑花,渐成内障。
石决明(醋 ) 甘菊花(去梗叶) 磁石(捶碎, 红醋淬) 肉苁蓉 菟丝子(水淘净,酒浸一宿,慢火烘干,各一两)
上为细末,用雄雀十五双,去毛嘴足,留肚肠,以青盐二两,水三升,同煮令雄雀烂,水欲尽为度,取出先捣如膏,和药末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钱,空心温酒送下。
谨按:阳气者,犹日火也,阴气者,金水也。先儒所谓金水内明而外暗,日火内暗而外明者也。然人之眼,备脏腑五行精华相资而神明,故能视,即此理之常也。《难经》曰:目得血而能视,殊不言气者,盖血得气为水火之交,而能神明者也,否则阳虚不能视远,阴乏不能视近,是为老人桑榆之渐,然学人于目病,能求诸此,则思过半矣。
卷五 运气原证
内障
神水将枯祸不迟,更兼难识少人知,气壅络涩多干燥,莫待膏伤损及珠。
此症视珠外神水枯涩,而不润莹,最不易识。虽形于言而不审其状,乃火郁蒸于膏泽,故睛不清,而珠不莹润,汁将内竭。若有淫泪盈珠,亦可润泽,视病气色干涩。如蜒蝣垂涎之光,凡见此症,必有危急病来,治之若缓,则神膏干涩,神膏既涩,则瞳神危矣。若小儿素有疳症,粪如鸭溏,并人五十以外,粪如羊屎,而目患此症者,皆死。若热结膀胱之症,神水消渴者,盖水枯结热,蒸烁不清,先治其源,而流自清矣。其症有二:有阴虚症,有阳虚症,不可浑治,阴虚以补肾丸治之,阳虚以调中益气汤疗之。或曰:既云神水枯者,而又谓阳虚者,何也?盖神水即气中之精液,阳不生即阴不长也。宜服:滋肾丸 何云滋肾,滋肾阴也。能治溺闭,名通关丸。一名坎离丸,治神水枯,结热,蒸烁不清。
黄柏(盐水制) 知母(盐水炒过制,各三两) 肉桂(二钱)
上为细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沸汤送下。
按:热自足心直冲股内,而入腹者,谓之肾火,起于涌泉之下。知柏苦寒,水之类也,故能滋益肾水;肉桂辛热,火之属也,故须假之反佐。此易所谓水流湿,火就燥,声应气求之意也。
东垣以此为王道,小便不通,服之如神也。若用五苓散,徒损真阴之气,而小便反秘结愈甚者,非其治也。
补肾丸杜仲(姜汁炒) 牛膝(酒洗) 陈皮(各二两) 黄柏(盐水炒) 龟板(酥制,各四两) 五味子(夏加一两,焙干) 干姜(冬加五钱,炒)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送下。
按:黄柏、龟板、杜仲、牛膝,皆濡润味浓物也,故能降而补阴;复用陈皮,假以疏滞夏加五味者扶其不胜之金也,冬加干姜者壮其无光之火也。经曰:无伐天和。此之谓尔。
调中益气汤 治脾胃不调而气弱,日晡两目紧涩,不能瞻视,乃元气下陷。
黄 (炙,一钱) 升麻(五分) 陈皮(六分) 木香(二分) 人参 甘草 苍术(泔水制) 柴胡(各五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临卧温服。
按:脾胃不调者,肠鸣飧泄膨胀之类也。气弱者,言语轻微,手足倦怠,目暗不明也。
补可以去弱,故用人参、黄 、甘草,甘温之性能补,则中气不弱,而目能视矣;苍术辛燥能平胃中敦阜之气;升麻、柴胡轻清,能升胃家陷下之气;木香、陈皮辛香,去胃中陈腐之气。夫敦阜之气平,陷下之气升,陈腐之气去,宁有不调之中乎?
卷五 运气原证
内障
障生或聚开,湿热因瘀脑,浑如云月遮,间视星芒小,痛痒总无常,开聚时常绕,来时昏涩多,医治须图早。
此症谓目或圆或缺,痛则见之,不痛则隐,聚散不一,来去无时,或一月数发,或一年数发,乃脑有湿热之故。痰火人患者多,久而不治,加以触犯者,有变症生矣。宜服:生熟地黄丸 治肝虚目暗,膜入水轮,眼见黑花如豆,累累数十,或见如蝇虫飞者,治不瘥,或视物不明,混睛冷泪,翳膜遮睛,内外障并皆治之。
川牛膝(酒制) 石斛 枳壳 防风(各六两) 生地黄 熟地(各一斤半) 杏仁(泡,去皮尖)
羌活(各四两) 白菊花(一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黑豆三升,炒令烟尽为度,淬好酒六升,每用半盏,食前送下,或蒺藜汤亦可。
卷五 运气原证
内障
枣花四围起,湿热脑中停,古称如锯齿,不必拘其形,生来多不觉,慢慢入风轮,燥暴并贪酒,劳瞻竭视睛,损伤年日久,干涩每昏疼,圈圆围已极,始悔不光明。
此症甚薄而白,起于风轮周匝,从白膜之内,四围环布而来也。凡性急及患痰,竭视劳瞻,耽酒嗜辣,伤水湿热之人,每罹此患,久则始有目急干涩、昏花不爽之病,犯而不戒甚则有瞳神细小内障等症。或因人触激,火入血分,泪流赤痛者,亦在变症之例,虽有枣花锯齿之说,实无正形。凡见白圈傍青轮际,从白膜四围圈圆而来,即是此症。若白嫩在轮外四围生起,珠赤痛者,是花翳白陷,不可误认为此。宜服:羚羊角饮子羚羊角(锉末) 防风 白茯苓 黄芩(酒炒) 熟地黄 桔梗 枸杞子 人参 车前子细辛 黑玄参 知母(各等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卷五 运气原证
内障
此翳薄而且圆,阴阳大小一般,当珠方是此症,精虚气滞之 ,若要除根去尽,必须得遇神仙。
此症色白,而大小不等,浓薄不同,薄者最多,间有浓者,亦非堆之浓,比薄的少浓耳,多有掩及瞳神,名曰遮睛障。病最难治,为光滑深沉之故,有阴阳二症之别。阳者明处看不觉鲜白,若暗处看则明亮白大,阴者暗处看则浅,明处看则深大,然虽有明暗验病之别而治则一同,故阴阳大小一般也。病若久,虽治亦不能免终身之患矣。宜服:空青丸 治沉翳,细看方见,其病最深。
细辛 五味子 车前 石决明( ,各一两) 空青(一钱) 生地黄 知母 防风(各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茶清送下。
羚羊角饮子 治不痛不痒,圆翳内障。
羚羊角(锉末,三两) 细辛 知母 人参 车前子 黄芩(各二两) 防风(二两半)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五分,水一钟,煎至五分,食后去滓温服。
卷五 运气原证
内障
眼内障如水晶色,浓而光滑且清白,瞳子隐隐内中藏,视物蒙如云雾隔,君子若要尽除根,纵有良医也无策。
此症色白清莹,但高浓而满珠,看虽易治,得效最迟,盖根深气结故也。初起膏伤时,非比白混浮嫩之可治者,识当别之,庶无错治之失。其名有三:曰水晶,曰玉翳浮满,曰冰瑕翳。如冰冻之坚,傍珠斜视,白透睛瞳内,治虽略减,而亦终身不痊之症也。宜服:七宝丸 治内障冰翳,如冰冻坚结睛上,先针拨取之,后以此药散翳。
石决明(捣研,二两) 琥珀(研,七钱半) 真珠(研细) 熊胆(研,各五钱) 茺蔚子 人参(各二两) 龙脑(二钱半)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丸,食前茶清送下。
卷五 运气原证
内障
剑脊名横翳,其症有浓薄,精膏有所伤,此症初应恶,妙手皆坚心,也应一半落。
此症色白,或如糙米色者,或带焦黄色者,但状如剑脊样,中间略高,两边薄些,横于风轮之外者,即此症也。浓薄不等,浓者虽露上下风轮,而瞳神被掩,视亦不见,薄者虽不尽掩,视亦昏 ,较之重者稍明耳。纵然色嫩根浮,亦有疤迹。若滑色深沉者,虽有妙手坚心,即疗止可减半。若微红罩绊者,尤难为退,以上不论浓薄,非留心于岁月者,难效也。宜服:七宝汤 治内障横翳,横着瞳仁中心,起如剑脊,针拨后用。
羚羊角(锉末) 犀角(锉,各一两) 胡黄连 车前 石决明(刷洗捣碎) 甘草(炙,各五钱)
明丹砂(另研)
上除丹砂、石决明外,粗捣为末。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滓,入丹砂末五分石决明末一字,再煎两沸,食后温服。
卷五 运气原证
内障
鱼鳞障症色昏白,状类鱼鳞不长高,虽有青囊神妙手,也知不得尽除消。
此症色虽白色,而不光亮,状带斜歪,故号曰鱼鳞。乃气结膏凝,不能除绝者,皆由病初起,误认他症,服药不得相宜,及点片脑眼药凝结故耳。宜服:羚羊角散羚羊角(锉细末) 细辛 升麻(各二两) 甘草(炙,一两)
上为细末,用一半炼蜜为丸,如桐子大。存一半末,每日煎饮服丸,每服五十丸,食后送下。
卷五 运气原证
内障
暴盲似祟最跷蹊,蓦地无光总不知,莫道鬼神来作孽,阴阳关格与神离。
此症谓目平素别无他症,外不伤于轮廓,内不损乎瞳神,倏然盲而不见也。其故有三:曰阴孤,曰阳寡,曰神离,乃闭塞关格之病。病于阳伤者,缘忿怒暴悖,恣酒嗜辛,好燥腻及久患热病痰火人得之,则烦燥秘渴;病于阴伤者,多色欲悲伤,思竭哭泣太频之故,或因中寒中风之症起;伤于神者,因思虑太过,用心罔极,忧伤至甚,惊恐无措者得之,则其人如痴如呆,病发之状,屡有因头风痰火。元虚水少之人,眩晕发而盲瞀不见,能保养者,治之自愈,病后不能养者,成痼疾,其症最速而异,人以为魇魅鬼神为祟之类,泥于祈祷,殊不知急治可复,缓则气定而无用矣。宜服:加味逍遥饮 治怒气伤肝,并脾虚血少,致目暗不明,头目涩痛,妇女经水不调等症。
当归身(酒炒) 白术(土炒) 白茯神 甘草(梢,生用) 白芍药(酒炒) 柴胡(各一钱) 炒栀子 丹皮(各七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食远服。
按:经曰:肝者将军之官,故主怒。怒则肝伤气逆,气逆则血亦逆,故血少。眼者,肝之窍。又曰:目得血而能视。今肝伤血少,故令目暗。越人云:东方常实,故肝脏有泻而无补,即使逆气自伤,疏之即所以补之也。此方名曰逍遥,亦是疏散之意。柴胡能升,所以达其逆也;芍药能收,所以损其过也;丹栀能泻,所以伐其实也;木盛则土衰,白术、甘草扶其所不胜也;肝伤则血病,当归所以养其血也;木实则火燥,茯神所以宁其心也。
柴胡参术汤 治怒伤元阴元阳,此方主之。
人参(去芦) 白术(土炒) 熟地黄 白芍(各一钱五分) 甘草(蜜制,八分) 川芎(七分)
当归身(二钱) 青皮(四分) 柴胡(三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食远服。
肝主怒,怒伤肝,肝伤故令人眼目昏花,视物不明。怒伤元阴,血虚必矣。故用芎、归白芍、熟地以养荣。怒伤元阳,气虚必矣,故用人参、白术、甘草以益卫,青皮平肝,柴胡泻肝。
熊胆丸 治目忽然失光,翳膜障蔽。
熊胆 川黄连 密蒙花 羌活(各两半) 蛇蜕 地骨皮 仙灵脾 木贼 胆草(各一两) 旋复花 甘菊花 瞿麦(各五钱) 葳蕤(三钱) 麒麟竭 蔓菁子(各二钱)
上十五味,而熊胆为主,余同为细末,以羯羊肝一具,煮其一半,焙干,杂于药中,取其一半生者,去膜捣烂入上药,杵而为丸,如梧桐子大。饭后用米饮送下三十丸。诸药修治无别法,惟木贼去节,葳蕤去壳皮,取霜,蔓菁子井水淘,蛇皮炙之。
饶州郭端友,偶染时病,忽患两目失光,翳膜障蔽,忽梦皂衣人告曰:汝要眼明,可服熊胆丸。既觉。其甥至云:昨得治眼熊胆丸,偶与梦相符。即根据方市药,旬日乃成,服之二十余日,药尽复明。他人病目者,服其药多愈。郭生自记其本末云。
独参汤 治元气离脱,致目无所见。
人参(数两清河者佳,用铜刀切片)
银锅、砂锅煎汤频服。
血者气之守,气者血之卫,相偶而不相离者也。一或失血过多,则气为孤阳,亦几于飞越矣。故令脉微欲绝,斯时也,有形之血,不能速生,几微之气,所宜急固,故用甘温之参,以固元气。所以权轻重于缓急之际也。故曰:血脱益气。此阳生阴长之理也。
一人形实,好饮热酒,忽目盲,脉涩,此热酒所伤胃气,污浊之死血使然。以苏木作汤调人参末,服二日,鼻及两掌皆紫黑。予曰涩血行矣。以四物汤加苏木、桃仁、红花、陈皮,煎调人参,连服数日而愈。
卷五 运气原证
内障
青盲两样并难医,争忍愚人尽不知,最怕老年神气弱,又嫌疲病血精亏,本是失神并胆涩,内膜外障别无些,虽然服药扶根本,不若清修作主持,若是神圆精气足,自然无恙旧光回。
此症谓目内外并无障翳气色等病,只自不见者,是乃玄府幽深之源郁遏,不得发此灵明耳。其因有二:一曰神失,二曰胆涩。须讯其为病之始,若伤于七情,则伤于神,若伤于精血,则损于胆,皆不易治,而年老尤难。若能保真致虚,抱元守一者,屡有不治而愈,若年高及疲病者,或心肾不清足者,虽治不愈,世人但见目盲,便呼为青盲者谬甚。夫青盲者,瞳神不大不小,无缺无损,仔细视之,瞳神内并无些小别样气色,俨然与好人一般,只是自看不见,方为此症。若少有气色,即是内障,非青盲也。宜服:镇肝明目羊肝丸羯羊肝(一具,用新瓦盆焙干,如大只用一半,竹刀切片) 官桂 柏子仁 羌活 家菊花白术(土炒) 五味子 细辛(各五钱) 川黄连(炒,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