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瑶函


  云雾移睛,元虚者殃,自视目外,有物舒张,或如蝇蛇飞伏,或如旗旆飘扬,有如粉蝶有带青黄,昏属肾胆,内障难当,真气耗损,气汁有伤,自宜谨慎,思患须防。

  此症谓人自见目外有如蝇蛇旗旆蛱蝶绦环等状之物,色或青黑粉白微黄,看在于眼外空中飞扬撩乱,仰视则上,俯视则下也,乃玄府有伤,络间精液耗涩,郁滞清纯之气,而为内障之患,其源皆属胆肾目病,白者因痰火,肺金清纯之气不足,黄者脾胃清纯之气有伤。盖瞳神乃先天之元阳所生,禀聚五脏之精华,因其内损,故有其状,虚弱不足之人,及经产去血太多,或悲泣太过,深思积忿之妇女,每有此病。小儿疳症热症,及疟痰伤寒热久,致目痛久闭,蒸伤清纯之气,亦有此患,幼儿无知,至长始晓,气络已定,治亦不愈。宜服摩:猪苓散 治肾弱不能济肝木,则虚热,胆生肝傍,但肝木枯胆气不足,故行动举止,则瞳内神水荡漾,有黑影如旗旆蛱蝶绦环等状。先服此散,清其肝肾之邪,次服蕤仁丸,黑花自消矣。

  木猪苓 木通 蓄 苍术(泔水制) 黑狗脊 大黄(炮) 滑石(飞过) 栀仁(各一两)

  车前子(酒蒸过,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空心青盐汤调下。

  蕤仁丸 治眼黑花飞蝇,涩痛昏暗,渐变青盲。

  蕤仁(去皮尖) 地肤子 白茯苓 细辛 人参 石决明(洗净另研) 地骨皮 白术(炒,各二两) 石胆(另研,五钱) 熟地黄(焙) 楮实子(各三两) 空青(另研) 防风(各一两) 青羊胆(一枚) 鲤鱼胆(五枚)

  上为细末,研匀,以胆汁同蜜炼,搜和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钱,食后米饮送下。

  摩顶膏 治眼前见花,黄黑红白不定。

  白附子(炮,去皮脐) 木香(各一两) 龙脑(五钱) 青盐(一两半) 明朱砂(二钱半) 牛酥(二两)

  鹅脂(四两)

  上将前药末同酥脂,以慢火熬成膏。每用少许,不拘时顶上摩之。

  羚羊羌活汤 治肝肾俱虚,眼见黑花,或作蝇翅。

  黄 (二两) 炙甘草(一两) 羚羊角(锉末) 羌活 黄芩(去黑心) 山萸肉 车前子 附子(去皮脐,炮) 人参 青葙子 决明子(微炒) 泽泻 秦艽(去苗) 柴胡(去苗,各一两半)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治眼花见物法有患心疾,见物皆如狮子形,伊芳川教之。若见其形,即以手向前捕执之,见其无物,久久疑疾遂去,愈。

  卷五 运气原证

  目昏

  两目萤星乱散,六阳贼火上炎,要救神光不坠,清心滋肾当先。

  此症谓人自视目外有无数细细红星,如萤火飞撩乱也,甚则如灯光扫星矣。其人必耽酒嗜燥,劳心竭肾,痰火上升,目络涩滞,精汁为六贼之邪火熏蒸所损,故阳光散乱而飞伏。

  乃水不胜火之患。此病之最重者,久而不治,内障成矣。宜服:滋阴降火汤 治阴虚火动当归(一钱) 川芎(五分) 生地黄(姜汁炒) 熟地黄 黄柏(蜜水炒) 知母(同上) 麦冬肉(各八分) 白芍药(薄荷汁炒) 黄芩 柴胡(各七分) 甘草梢(四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按:此剂乃滋肾益阴,升水降火之圣药。并治咳嗽,加阿胶、杏仁各七分,五味子三分咯唾衄血,加牡丹皮八分,藕节取自然汁三匙,犀角末五分。若加玄明粉、秋石,皆降火甚速,宜频用之,童便亦好。

  加味坎离丸 此丸能生津益血,升水降火,清心明目。盖此方取天一生水,地二生火之意,药轻而功用大,火症而取效速,王道之药,无出于此,上盛下虚之人,服之极效。

  怀庆熟地黄(八两,一半用砂仁,一两以绢袋,盛放砂罐内,用酒二碗煮干去砂仁不用;一半用白茯苓二两研末,如前用酒二碗煮干,去茯苓不用,捣膏) 甘州枸杞子(拣去梗,烘干) 当归(全用好酒浸三日洗净,晒干) 白芍药(好酒浸一日,切片,晒干) 川芎(大而白者洗净,切片,小的不用) 女真实(即冬青子。冬至日采,蜜水拌,九蒸九晒净,各四两)

  甘菊花(去梗叶,家园者佳,野菊花不用,晒干净,三两) 浓川黄柏(去粗皮,净,切片,八两,二两酒浸,二两盐水浸,二两人乳浸,二两蜜浸,各一昼夜,晒干炒褐色) 知母(去毛切片,六两,分作四分,如黄柏四制同)

  除地黄膏另入,余八味修制如法,合和一处,铺开日晒夜露,二昼夜,取天地之精,日月之华,再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九十丸,空心白滚汤送下,或青盐汤亦可,忌萝卜、生菜。

  卷五 运气原证

  妄见

  《灵枢·大惑论》帝曰:予尝上清冷之台,中 而顾,匍匐而前,则惑。予私异之,窃内怪之,独瞑独视,安心定气,久而不解,独抟独眩,披发长跪,俯而视之,后久而不已也。卒然自上,何气使然?岐伯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邪中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精散则视歧,故见两物。又云: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荣卫魂魄之常营也,而神气之所生也。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是故瞳子黑睛法于阴,白睛赤脉法于阳也,故阴阳合转而睛明也。目者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乱而不转,卒然见非常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帝曰:予疑其然,予每之东苑,未曾不惑,去之则复,予唯独为东苑劳神乎?何其异也。岐伯曰:不然也。心有所喜,神有所恶,卒然相惑,则精气乱,视误故惑,神移乃复,是故闻者为迷,甚者为惑。《素问》云:睛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长短,以长为短,以白为黑,颠倒错乱,神光暗 ,则精衰而视变矣宜分虚实治之可也。

  卷五 运气原证

  妄见

  神光人自见,起初如闪电,阴精淆纯阳,阳光欲飞变,惟见一片茫,何用空哀怨。

  此症谓目外自见神光出现,每如电光闪掣,甚则如火焰霞明。盖时发时止,与瞻视有色之定者不同。乃阴精亏损,清气怫郁,玄府太伤,孤阳飞越,而光欲散,内障之重者,非比萤星痰火之轻也。宜服:补水宁神汤 补肾水,则火不妄动。宁心神,则光自消除。

  熟地黄 生地(各二钱) 白芍药 当归 麦门冬(去心) 茯神(各钱半) 五味子(三十粒) 甘草(用生,六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温服。

  肾水亏虚,真阴不足,故用熟地黄,乃天一生水之剂,大补真阴,生地黄有滋阴退热之效,麦门冬有清心降火之功,补血滋阴,须凭当归、白芍。神光荡漾,昼夜不宁,此神思间无形之火妄动故也,必用茯神与五味子,养精安神定志,能敛元精之气不走,细生甘草降神中之火,非此不能治。若然,则肾水上升,心火下降,而神自宁,光亦可定矣。

  卷五 运气原证

  妄见

  黑暗之间,倏忽见物,莫道精华,祸患将出,此阳光欲坠之机,而水火背违之疾,若不关心,定应有失。

  按:此症,人体天地之阴阳,昼明夜晦理之自然,今黑暗间开目倏忽看见者,是背于阴阳矣,必水火不交,精华关格,乖乱不和之甚,而阳光飞越之害,不能摄养阴精,而阳光无制矣,反曰精华聚盛而不为虑,往往罹害,遗悔非小也。宜服:加减八味丸 治肾水不足,虚火上炎,以致目之神光失序,阴精亏耗,不能制阳,并发热作渴,口舌生疮,或牙龈溃烂,咽喉作痛,或形体憔悴,寝汗发热,五脏齐损,火拒上焦等症。

  熟地黄(八两,忌铁,酒煮烂,捣膏) 山药(烘干) 山茱萸(酒洗,焙,各四两) 白茯苓(乳拌蒸,晒干) 泽泻(酒洗,焙干) 牡丹皮(酒洗,烘各三两) 辽五味(烘干,两半) 肉桂(去皮,忌火,一两)

  上除地黄膏另入,余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钱,空心淡盐汤送下。忌萝卜。

  肾水不足,虚阳僭上故耳。若不滋肾水以益真阴,则水不升而火不降,神光失序,不能收藏,故黑暗睛明,用七味丸加五味子,夫五味滋肾水要药也。津液既生,肾水自壮,水足而神光内敛,何有失序之虞,得桂辛热,能引火归源,其患必瘳。夫在君火,可以湿伏,可以直折,在相火,惟当从其性而伏之。肉桂性热,与火同性,杂在下焦壮水药中,能引无根虚火,降而归经,此方以类聚之义也。且肉桂之质,在中半以下,故其性专走肾经下部,此本乎地者亲下之义也。又况相火寄于甲乙之间,肝胆木旺,则异风动而烈火焰明,古人谓北方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本草》曰:木得桂而枯,乃伐肝之要药也。经曰:热因热用从治之妙法。正与从其性而伏之义相合,或者畏其热而遗之,岂达造化升降之微乎?黄柏知母治相火,仅可施于壮实者暂用之。若虚火而误用之,则肾因泻而愈虚,愈虚而虚火愈炽矣。《素问》气增而胜,及久用寒凉,反从火化之说,独不闻乎?

  卷五 运气原证

  妄见

  视正如何却是斜,阴阳偏胜眼生花,元精衰败元阳损,不久盲临莫怨嗟。

  此症谓物之正者,而反视为歪斜也。乃内之阴阳偏胜,神光欲散之候。阳胜阴者,因恣之病;阴胜阳者,色欲哭泣饮味,经产血伤之病。此内之玄府,郁遏有偏,而气重于半边,故发见之光,亦偏而不正矣。治用培植其本,而伐其标,久而失治,内障成矣。宜服:补阳汤 治阳不胜其阴,乃阴胜阳虚,则九窍不通,令青白翳见于大 ,乃足太阳少阴经中,郁遏足厥阴肝经气,不得上通于目,故青白翳内阻也。当于太阳少阴经中九原之下,以益肝中阳气,冲天上行,此乃先补其阳,后于足太阳太阴标中,泻足厥阴肝经阴火,伏于阳中,乃次治也。《内经》云:阴胜阳虚,则当先补其阳,后泻其阴,此治法是也。每日清晨,以腹中宿食消尽,先服补阳汤,午后食远,次服升阳泄阴丸,临睡再服连柏益阴丸。此三方,合治前症。若天色变大寒大风。并过于劳役。预日饮食不调。精神不足。或气弱。俱不得服。候时气和平,天气如常服之,然先补其阳,使阳气上升,通于肝经,利空炙甘草 羌活 独活 人参 熟地黄 白术(土炒) 黄 (制,各一两) 白茯苓 生地黄知母(炒,各三钱) 柴胡(去苗,二两) 肉桂(一钱) 白芍药 陈皮 泽泻 防风 当归身(酒制,各五钱)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温服,使药力行尽,方许食。或锉剂亦可。

  连柏益阴丸 治阳胜阴者服。

  甘草根 羌活 独活 当归身(酒制) 五味子 防风 黄芩 草决明 川黄柏 知母黄连(酒洗,或拌锉,炒火色,各一两) 石决明(烧存性,六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渐至百丸止,临卧茶清送下,常以助阳汤多服,少服此药。

  一则妨饮食,二则力大,如升阳汤,不可多服。

  升阳泄阴汤 一名升阳柴胡汤治阴胜阳者服。

  羌活 当归身 独活 甘草根 白芍 熟地黄(各一两) 人参 生地黄(酒洗炒) 黄楮实子(酒蒸焙) 白术(制,各两半) 白茯苓 防风 广陈皮 知母(酒炒,各三钱,如大暑再加一钱) 柴胡(去苗) 浓肉桂(去皮,各一钱半)

  上锉剂,或为粗末亦可。每服五钱,白水煎服。另合一料,炼蜜为丸,如桐子大,食远茶清送下,每日五十丸,与煎药合一服,不可饱服。如天气热甚,加五味子三钱,或半两,天冬肉五钱,楮实子五钱。

  卷五 运气原证

  妄见

  视定反动水不足,火邪上转故如斯,莫教动极神光坠,始信当年不听医。

  此症谓物之定者,反觉振而动也,乃气分火邪之害,水不能救之,故阳邪虚火,上旋转运,而振掉不定。

  光华欲坠,久则地觉亦动,内障即成,恣酒嗜燥,头风痰火之人,阴虚血少者,屡有此患矣。宜服:钩藤散钩钩藤 陈皮 麦门冬 石膏 家菊花 人参 明天麻 防风 白茯苓 鹿茸 制半夏甘草(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姜三片,白水煎服。

  卷五 运气原证

  妄见

  颠倒光华病最奇,头风痰气火为之,阴阳反复光华损,屋宇如崩地若移,莫言眩运无他患,直待盲时悔失医。

  此症谓目视物,皆振动而颠倒也,譬诸环舞后定视,则物皆移动而倒植。盖气不正,阴阳反复,真元损伤,阴精衰弱,而阳邪上干,虚眩而运掉。有一年数发,有一月数发者,若发而视物颠倒,神光坠矣。因其发时,别其因风、因虚、因痰、因火而治之。若以风眩不为虑,反斫丧而触激者,内障之患,终莫能避矣。宜服:羚羊角散半夏(制,七次) 当归身 川芎 白芷 防风 明天麻 枳壳 甘草(各二钱半) 茯神 羚羊角(锉细末,各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姜三片,煎,去滓服。

  卷五 运气原证

  妄见

  视一为二阴阳渺,肾肝不足精华少,神光将欲落瞳神,急急求医休去祷,不逢妙手理真元,内障昏昏何日了,若然赤痛犹轻微,火退自然容易好,常时视二尤难医,休道精光还得早。

  此症谓目视一物而为二也。乃光华耗衰,偏隔败坏矣。病在胆肾。胆肾真一之精不足,而阳光失其主倚,故错乱而渺视为二。若目赤痛,而视一为二者,乃火壅于络,阴精不得升运,以滋神光,故反为阳邪错乱神光,而渺其视也。譬诸目病时,见一灯火而为二、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