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良方集要


  第二二二章,产後四肢筋挛方论

  产後中风,筋脉挛急,乃血气俱虚,或风邪客於皮肤,则顽痹羸乏。

  若人於筋脉,则四肢挛急,皆由大经空虚,风寒乘虚而渐入也。

  愚按

  肝属木而主筋,前症若肝经风热血燥,用加味逍遥散,如不应,当用六味地黄丸以补肾水。

  经云:「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仍叁第二五章,诸论主之。

  附治验

  一产妇筋挛臂软,肌肉掣动,此气血俱虚而自热也,用十全大补汤而安。

  一产妇手麻,服愈风丹,遍身皆麻,神思倦怠,余谓气血虚弱,用十全大补汤加炮姜数剂渐愈,去姜又数剂,及逍遥散而痊。

  治产後气血不足,风邪所袭,肢节挛痛,背项强直。防风一两、赤芍药炒桂心各半两、羚羊角、川芎、羌活、当归、酸枣仁炒、牛蒡子炒各三钱右每服四钱,水酒前。

  愚按,前方如未应,当用八珍汤,更不应,用十全大补汤。

  第二二三章,产後 方论(新附)

  窃谓, 者,筋脉拘急也, 者,筋脉张纵也。经云:肝主筋而藏血。

  盖肝气为阳,为火,肝血为阴为水,前产因产後阴血去多,阳火炽盛筋无所养而然耳。

  故痈疽脓水过多,金疮出血过甚,则阳随阴汝,亦多致此。

  治法当用八珍散,加丹皮、钩藤,以生阴血,则阳火自退,诸症自愈,如不应当用四君、芎、归、丹皮、钩藤,以补脾土。盖血生於至阴,至阴者,脾土也故小吐泻之後脾胃亏损,亦多患之,乃虚象也。无风可逐,无痰可消。

  若属阳气脱陷者,用补中益气加姜、桂,阳气虚败者,用十全大补加桂、附亦有复生者,此等症候。

  若肢体恶寒,胍微细者,此为真状。

  若脉浮大,发热烦渴,此为假象;惟当固本为善。

  若无力抽搐,戴眼反折,汗出如珠流者,皆不治。

  附治验

  一产妇因劳,两臂不能屈,服苏合香丸,肢体痿软,汗出如水。余谓前药辛香耗散真气,腠理虚而津液妄泄也,先用十全大补汤加五味子,补实腠理,收 真气汗顿止,又佐以四君子,调补元气渐愈,用逍遥散,大补汤调理而痊。

  产妇先胸肪乳内胀痛,後因怒,囗噤吐痰,臂不能伸,小便自遗,左三部脉弦余谓此肝经血虚,而风火所致,不能养筋,先用加味逍遥散治之,臂能屈伸又以补肝散、六味丸,诸症悉愈。

  一妇人发 遗尿,自汗面赤,或时面青,饮食如故,肝脉弦紧。余曰:「此肝经血热风一热名主 也,肝主小便,其包青,人心则赤,法当滋阴血,清肝火。」遂用加味逍遥散不数剂,而诸症悉安。

  附方

  海藏愈风汤,一名举乡古拜散。治一切失血,筋脉紧急,产後盗汗,产後搐搦。

  荆芥、右先以炒大豆黄卷,以酒沃之,去黄卷,取清汁,调前末三五钱和滓饮之,轻者一服,重者二三服,中病即止,其效如神,气虚者忌服一方用童便调下。本事方云:「此药 有奇效神灵之坊,大抵产室无风为佳,不可衣被帐褥太暖,太肢即汗出,汗出则腠理开,易於中风便昏冒,一妇人产後遮太密,更生旺火,睡久及醒,则昏昏如醉,不省人事用此药佐以交加散,服之即睡,睡中必以左手搔头,觉必醒耒良久果验交加散:治 或颤振,不省人事,囗吐痰延。当归、荆芥穗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酒少许,煎至七分,灌下神效。

  增补柴胡汤:治产後或经适断,致手足牵搐,咬牙昏冒异症。柴胡八钱、黄芩炒四钱、人叁、半夏各一钱、石膏四钱、知母二钱、黄芩炙二钱、甘草炙二钱,上为粗末,每服半两,姜五片,枣四枚,水煎温服。

  第二二四章,产後何父方论

  论曰:「产後脚气,因元气内虚,六淫外侵所致,其状发热胁闷、搐掣惊悸心烦呕吐气上,用小续命汤治之,若以为败血攻之则误矣。」

  愚按

  前症当补气血为主,佐以小缋命汤、寄生汤,如不应,用大防风、仍叁第四八章主之,已上十一症,诚似小儿慢惊风,无风可逐,无痰可清,但专补元气、庶保其生。

  附治验

  一产妇患前症,或用独活寄生汤而痊,後复作,服之,其汗如水,更加囗噤吐痰余用十全大补汤,培养血气,渐愈,後饮食日少,肌体日瘦,吐痰如涌,此命门火衰脾土虚寒,用八味丸,及加味归脾汤,诸症渐退,肌肉渐生。

  独活寄生汤:治风邪内攻、两胫肿痛,或缓从挛痹等症。

  第二二五章,产後遍身疼痛方论

  产後遍身疼痛者,由气虚百节闭张,血流骨节,以致肢体沉重不利,筋脉引急发热头痛,宜用趁痛故治之。

  陈无择云:「若兼感寒伤食宜用五积散,若误作伤寒发汗,则筋脉拍搐,手足厥冷则一变为痉,当大补气血为主。」

  愚按

  前症若以手按而痛益甚,是血瘀滞也,用四物、炮姜、花、桃仁、泽而,补而散之。

  若按而痛稍缓,此是血虚也,用四物、炮姜、人叁、白术,补而养之。

  附治验

  一产妇身腹作痛,发热不食,烦燥不寐,盗汗胁痛,服解散 血之药,不时昏愦六脉洪大如无,用补中益气加炮姜、半夏,一剂顿退,二三四剂,寝食甘美但背强而痛,用八珍散、大补汤,调理而安。

  产妇遍身头项作痛,恶寒拘急,脉浮紧,此风寒之症也,用五积散一剂,汗出而愈但倦怠发热,此邪气去而真气虚也,用八珍汤调补而痊。

  趁痛散:治产後骨节疼痛,发热头重,四肢不举。牛膝酒炒、甘草炒、薤白各一两、当归、桂心、白术炒、黄 炒、独活、生姜各半两上每服半两,水煎。

  第二二六章,产後腰痛方论

  肾主腰脚,产後腰痛者,盖肾为胎胞所系,此因产劳伤肾气,以致风冷客之若连背脊痛,久末己,後遇有娠,必至损动。

  愚按

  前症真气虚邪乘之者,用当归黄 汤,或十全大补为主,佐以寄生汤,如不应烦十全大补加附子。

  附治验

  一产妇腰痛腹胀善噫,诸药皆呕,余以为脾虚血弱,用白术一味,炒黄每一剂一两米泔煎,时饮匙许,四剂,後渐安,服百馀剂而愈。

  治产後风邪头眩,腰痛不可转侧,四肢沉重,行步艰难。独活、川芎、芍药炒黄、桂心、续断、桑寄生、生姜各六分、当归、防风各八分,上水煎服。

  如神汤:即生料五积散加桃仁,逐败血,去风湿,产後恶露不尽,腰重痛或两股痛如锥刺:宜服桃仁汤。若作痈,用五香连翘汤。

  桃仁汤:治产後恶露不尽,腹中作痛,或流注腿股作痛,急用此汤治之,如末应多衮作痈,须用五香连翘汤。桃仁去皮尖、生地黄、苏木各半两、虻虫去足翅炒、水蛭炒各三十个,上每服五钱,姜水煎,空心熟服,以恶露下为度。

  五香连翘汤:木香、丁香、沉香、乳香、麝香、升麻、独活、桑寄生、连翘木通各二两,上每服五钱,水煎,入竹沥少许服。

  一当归黄 汤:治腰痛不可转侧,或汗出壮热气短。黄 炒、芍乐二两、当归三两,每服四钱水煎。

  附方

  十全大补汤:治症同前,及治自汗盗汗,或内热晡 ,潮热发热,或囗乾作渴娥痛舌裂,或胸乳膨胀,胁肋作痛,或脐腹阴冷,二便不调,或头颈时痛眩晕目花,或心神不宁,恍惚不寐,或形容不充,肢体作痛,或鼻吸气冷急趋气促,或因饮食劳役,起居失宜,或更有一切虚热之症。但服此药补其根本,诸症悉退。

  第二二七章,产後恶露不绝方论

  产後恶露不绝,因伤经血,或内有冷气,而脏腑不调故也。

  愚按

  前症若肝气热而不能主血,用六味地黄丸。

  若肝气虚而不能藏血,用逍遥散。

  若脾气虚而不能摄血,用六君子汤。

  胃气下陷而不能统血,用补中益气汤。

  若脾经郁熟而血不归原,用加味归脾汤。

  若肝经怒火而血妄行,用加味四物汤。

  若气血俱虚,用十全大补汤。

  若肝经风邪而血沸腾,用一味防风丸。

  附治验

  一产妇恶露淋沥,体倦面黄,食少恶寒,昼夜不寐,惊季汗出,此脾经虚热用加味归脾汤而痊,後困怒胁胀,作呕少食,用六君加柴胡治之而痊。

  一方,用蒲黄二两,水煎顿服。

  一方,贯众醋蘸炙乾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

  返魂丹:一名益母草丸。治产後恶露不绝,及胎前产後诸症。

  为末,炼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米饮下,临产腹痛或胎动不安,或漏血,当归汤化下。死胎,或胎衣不出,或牙关檠急或血晕血热烦闷,如见鬼神,并童子小便,入酒少许,化下。恶露腹痛,或淋沥或月水不调,当归酒化下。

  第二二八章,产後恶露不下方论

  产後恶露不下,因脏腑劳伤,气血虚损,或风冷相搏所致。

  愚按

  前症若恶露不下,用失笑散。

  若气滞血凝,用花蕊石散。

  若因去血过多而烦热不止,宜叁第二三一章,主治。

  附治验

  一产妇患前症,服峻厉之剂,恶露随下,久而昏愦,以手护其腹。余曰此脾气复伤作痛,故用手护也 ,以人叁理中汤,加肉桂二剂补之而愈。

  第二二九章,产後恶卜上攻心痛方论

  产後心痛,为阴血亏损,随火上冲心络,名曰心胞络痛,宜大岩蜜 治之。

  若寒伤心经,名曰真心痛,朝发夕死,夕发朝死,无药可救。

  愚按

  前症若阳气虚寒,用岩蜜汤温之。

  瘀血上冲,用失笑散散之。

  血既散而痛仍作,用八珍汤补之。

  大凡肚腹作痛,以手按之, 不痛,此血虚也,须用补养之剂。

  附治验

  一产妇患前症,昏愦囗噤,冷汗不止,手足厥逆,用六君子加附子一钱,以回其阳二剂顿苏,又以十全大补汤,养其血气而安。

  一产妇患前症,手不敢近腹,用失笑散一服,下瘀血而愈,吹日腹痛,亦用前药而安。

  一产妇患前症,用大黄等药,其血虽下,复患头 ,发热恶寒,次日昏愤自以两手坚护其腹,不得诊脉,祝其面色青白,余为脾气虚寒而痛也用六君子汤加姜、桂而痛止,又用八珍汤加姜、桂,调理而安。

  大岩蜜汤:治产後阳气虚寒,心腹作痛,不食呕吐,四肢厥逆。生地黄、当归、独活吴茱萸、芍叶炒、乾姜炒、甘草炒、桂心、小草各一两、细辛半两,上每服半两,水煎。

  失笑散:治产後恶血上攻,心腹作痛,或牙关累急,一服可愈。五灵脂、蒲黄各一钱,用醋水煎,一味五灵脂尤妙。

  第二三0章,产後恶露腹痛方论

  产後腹痛,或因外感五邪,内伤六淫,或瘀血壅滞所致,当审其因而治之。

  愚按

  前症若瘀血内停,用失笑散。

  风寒外感,因五积散。

  附治验

  一妇产後小腹痛甚,牙关紧急,此瘀血内停,灌以失笑散,下血而苏又用四物加炮姜、白术、陈皮而愈。

  一妇人经水来此常度过多不止,遂服涩药止之,致腹作痛,此乃气血凝滞也用失笑散而愈。

  隐居泽兰汤:治产後恶露腹痛,或胸满少气。泽兰、生地黄、当归、芍药炒生姜各一钱、甘草炒五分、大枣四个,用水煎服。

  第二三一章,产後儿枕腹痛方论

  产後儿枕者,乃母胎中宿血也,或因风冷凝滞於小腹而作痛。

  愚按

  前症若宿血作痛,失笑散行之。

  既散而仍痛,四神散调之。

  若恶心作呕,此属气虚,用六君子,健其胃气。

  若发热头痛,或腹痛按而不痛,此属血虚用四物、炮姜、叁、术,补其脾气。

  附治验

  一产妇患前症,或用驱逐之剂,昏愦囗噤,手足发搐,此血气虚极之变症也用八珍汤加炮姜二钱,四剂,末应,又以十全大补汤,加炮姜一钱,二剂而苏。

  一方,用山查浓煎汁,入砂糖少许,再煎热服。

  第二三二章,产後小腹痛方论

  产後小腹作痛,由恶露凝结,或外塞相搏,若久而不散,必成血瘕而月水不调。

  愚按

  前症若因气滞,用延胡索散。

  若因外寒,用五积散。

  若因怒气,用四物加木香、柴胡。

  若因血虚,用四物、叁、术、炮姜。

  若因阳气虚弱,用四君、当归、炮姜。

  若因脾虚血弱,用六君、当归、炮姜治之。

  附治验

  一产妇患前症,或作呕,或昏愦,此脾气虚寒,用人叁理中汤渐愈又以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全愈,後腹作痛而兼喘,仍用补中益气汤培补脾肺而瘥。

  延胡索散:治产後恶血凝滞,脐下作痛,或作寒热。延胡索、桂心各半两、当归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前,用热酒调下失笑散尤效。

  当归养血丸:治产後瘀血心腹胀痛,或腰脚疼痛。当归、赤芍药、牡丹皮延胡索炒各二两、桂心一两,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温酒下。

  附方

  人叁理中汤,治阳气虚弱,小腹作痛,或脾胃虚弱,饮食少思,或去後无度或呕吐腹痛,或饮食难化,胸膈不利。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人叁、白术乾姜炮甘草炙各等分,上每服五七钱,或一两,水煎服。

  第二三三章,产後寒疝腹痛方论

  产後脐腹作痛,乃冷气乘虚也,用当归建中汤治之。

  陈无择云:若产当寒月,入门脐下胀痛,手不可近之者,用羊肉汤治之。